第一章 新时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
一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态势
二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 当前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四 新时期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和标准
五 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型机制
六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
第二章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评价分析
一 中国区域发展差距变动的基本态势
二 中国区域差距从扩大到缩小的原因分析
三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度量与判别
四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评价及其趋势分析
五 主要结论与启示
第三章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地区差异变迁及其解释
一 文献评述
二 空间尺度、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其处理
三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地区差异的变迁
四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分布函数的核密度估计
五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地区差异的解释
六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四章 对外开放、集聚经济与中国地区差异
一 引言
二 地区差异分解与对外开放:特征性事实
三 对外开放影响产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的机理
四 计量模型的构建与实证检验
五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五章 制度变迁、制度扩散与中国地区增长收敛
一 引言
二 文献评述
三 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趋势
四 制度变迁对地区收敛的影响
五 基于数值模拟的机制解释
六 相关政策讨论
七 总结性评论
附录数据说明
第六章 地区专业化与经济增长:对中国的实证检验
一 引言
二 文献评述
三 地区专业化促进经济增长的实现机制
四 中国部门专业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演变规律
五 中国部门专业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
六 中国区域工业经济增长的部门分解及其演化
七 产业分工深化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影响:以长三角为例
八 结论与建议
第七章 人口流动、产业集聚与中国地区差距
一 引言
二 人口与产业分布匹配性的类型及统计描述l
三 理论与假说
四 计量分析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八章 社会资本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
一 社会资本的界定和内涵
二 区域社会资本的度量及特点
三 中国区域社会资本与国家投资的关系
四 中国社会资本区域差异分析
五 社会资本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六 结论与讨论
第九章 中国区域城市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
一 引言
二 城市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形成机制
三 中国城市化进程与人力资本水平关系描述
四 模型、方法与数据
五 模拟结果与分析
六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十章 中国能源效率的区域差异与节能潜力
一 引言
二 中国区域能源效率阶段性特征及其差异
三 中国区域节能潜力分析
四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十一章 中国区域碳排放效应及减排机制
一 引言
二 方法模型与区域划分
三 中国区域发展差异与碳排放特征
四 中国区域碳排放效应分析
五 中国区域碳减排机制设计
第十二章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地区差异及供给效率
一 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
二 基本公共服务地区差异统计比较
三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四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十三章 关键问题区域的差别化国家援助政策
一 关键问题区域的科学内涵
二 援助关键问题区域的理论基础
三 推进完善差别化关键问题区域援助政策的总体思路
四 实施差别化国家区域援助政策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