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老年书写与凋零幻想)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简媜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简媜给老年找了个美丽的名字,银闪闪的地方,但实际上年老既不美、也不浪漫。她以令人思省的散文文字,广泛地观照思考“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由周遭亲人的故事触及到整体社会层面,一路从肉身、人生、老化、疾病到死亡的生命现场仔仔细细彻底探勘,在问题间穿行并找寻出路,《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老年书写与凋零幻想)》可说是一本全面探讨老年议题的“生死书”。这是一本生者的“完全手册”,老者的“百科全书”,病者的“照护指南”,逝者的“祈福祷文”。五十岁以上的人应该要随身一本携带以防万一,五十岁以下则应该每晚睡前翻读一章,日日砥砺。完整涵盖健康、心灵、理财、寓居、伦理亲情、社会参与、长期照护、临终准备与葬仪等层面,综观身与心的安顿。这本散文集,分五辑,有贴近生活的亲情故事,也有诙谐幽默现场“live”,作者通过她从生活里观察和感悟的生死学,向读者娓娓诉说人世浮生的悲欢交集。全文一篇篇小故事,涵盖了健康、心灵、理财、寓居、亲情、社会、病痛、临终、殡仪等层面,反映当下老年化的社会,人们在面对“生老病死”的态度与思想。

内容推荐

从初老、渐老、耄耋、病役到死亡,《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老年书写与凋零幻想)》中简媜以寓言式的魔幻奔想,仔细勾勒“老人共和国”里的鎏银岁月,以深情至性的柔笔追想至亲晚年,娓娓述说人世浮生的悲欣交集及侍病伴老历程之爱憎孤寂,既见机智幽默的优雅自嘲,亦是急急切切苦口婆心的警世诤言——肉身是浪荡的独木舟,每个人生都是一只装着悲欢离合的包袱,包袱里有各自的欢愉与憾恨。在她笔下,生老病死转化为一座蕴藏智慧宝石的矿脉,值得一生开采。

目录

推荐序 生的进阶课程

大陆版序 银色旅程

台湾版序 老年书写与凋零幻想

第一辑

 肉身是浪荡的独木舟

 在街头,邂逅一位盛装的女员外

 手工刑法

 活得像一条流浪狗——关于失落感的七则猜想

 老,是贼

 焦虑派养生恐怖分子

 山海经大药局

 【幻想之一】 向肉身道谢

第二辑

 你属于你今生的包袱

 版权所有的人生

 物,你的看守所

 心灵小屋

 【幻想之二】 一趟悲欢——给阿嬷阿母:无愿,不成一家

第三辑

 老人共和国

 老人之乱

 鎏银岁月

 祖字辈任务

 自己的老屋

 哀歌的屋檐——阿嬷的老版本之一

 世界降下她的黑幕——阿嬷的老版本之二

 宛如流沙——阿嬷的老版本之三

 哀歌无尽——阿嬷的老版本之四

 银发服务有限公司

 老年财金生活体验营

 老人词典

 老伴儿走了

 书房里的星空——齐老师与简媜,漫谈、随想与对话

 【幻想之三】 晚秋絮语——写给晚年的自己

第四辑

 病,最后一项修炼

 欢歌与悲啼同在

 病役通知书

 仿佛一群野兽住进家里

 病之遐想

 医院浮生录

 侍病者是下一个病人

 寻找奇迹

 尊贵地离席

 第二个爸爸——叩别公公姚鸿钧大人

 【幻想之四】 水面上的鸢尾花

第五辑

 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

 一人旅途

 预言 临别赠言

 寿衣 手尾钱

 留一口气回家 告别的时刻

 备极哀荣 雨下在墓园

 【幻想之五】 葬我于一棵被狂风吹歪的小树

 冥界神游

 地狱 牵亡魂 返回

 当神失去她的所爱

 悲伤终结

 最后的歌 相逢月台上 完成

 尾声:下着雨的冬天早晨,阿嬷启程

试读章节

之所以有这个坏习惯,说不定是受了“焦虑养生派”所宣扬的善用零碎时间做微型运动以增进健康再用大片时间糟蹋健康的教义影响(糟蹋云云纯属我个人不甚高尚的评议,可去之)。譬如:看电视时做拍打功,拍得惊天动地好让邻居误以为家暴打电话报警;等计算机打印时可以拉筋——没有脑筋的话就拉脚筋:捷运(即地铁)上做晃功晃到有人害十白而让座给你;在医院候诊时做眼球运动,但必须明察秋毫不可瞪到黑道大哥(瞪到也无所谓,等他从手术室借刀回来,你已经溜了)。我一向轻视这些健康小撇步,总觉得这么做会灭了一个人吞吐山河的气概:文天祥做拍打功能看吗?林觉民会珍惜两丸眼球吗?但说不定我其实非常脆弱且贪生怕死,以致一面揶揄一面受到潜移默化。刚开始,必然是为了在号志秒数内做一点眼球运动,企盼能延缓文字工作者的职业伤害——瞎眼的威胁(何况,我阿嬷晚年全盲,她一向最宠我,必然赠我甚多瞎眼基因),接着演变成数人头,就像小学生翻课本看谁翻到的人头较多谁就赢,接着,我必然察觉到那些人头白发多黑发少、老人多小婴少,所以升级变成给老人数数儿。很快,我得出结论:闲晃的大多是老人,街,变成老街。老人此二宇稍嫌乏味,我昵称为“员外”,正员以外,适用于自职场情场操场卖场种种场所退休、每年收到重阳礼金的那一群。

现在,等号志灯的我,又玩起“数员外”游戏。正因如此,我可能是唯一看到马路对面巷口弯出一条人影的人。如果那是时尚骚女,我不会注意,若是哭闹的小女童,我只会瞄一下,假设是短小精悍的买菜妇,我会直接忽略,但她牢牢吸住我的目光,不独因为她是短短二十秒内第八个出现的员外,更因为她比前面七个以及随后出现的第九个都要老,她是今天的冠军。

过了马路,我停住,隔着十几米,不,仿佛隔着百年惊心岁月,不,是一趟来回的前世今生,我远远看着她。她的脚步缓慢,我不必担心她会察觉到有个陌生人正在远处窥看——这当然是很无礼的事。她走到邮局前,邮局旁边是面包店,再来是药房、超市、屈臣氏、银行,然后是我。我无法猜测她的目的地,要过马路或是到超市前的公交车站牌或是直行到某个机构某家商店?此时有个声音提醒我,数算游戏应该停止了,今早得办几件麻烦的事,没太多余暇驻足。我这年纪的人都有数,我们不应该再发展户口簿以外的马路关系,光簿子里的那几个名字就够我们累趴了,再者体力上也很难因萍水相逢而兴起冲动,我们离骁勇善战的“青铜器时期”远了,心锈得连收废铁的都直接丢掉。

但事情有了变化。当我抽好号码牌坐在椅上等候,我竟然缺乏兴致做“银行版眼球运动”——数算有几支监视器,顺便给观看监视器的保安一点“可疑的趣味”,而是看着牌告汇率呆呆地想着被我数过的那些员外;他们留在我脑海里的个别印象与美元、欧元、日元字样做了诡异的联结,而币旁的数字则标示他们各自的困难指数是涨或跌。譬如:美元阿嬷的驼背度比昨天严重了零点零三,欧元阿公的颤抖情况可能贬值零点零一,日元奶奶大幅升值意味着不必再推轮椅……灯号显示,还有十三个人在我前面。这时间,不少人掏出手机神游,我继续盯着牌告,猜测他们现在在做什么,喝粥、如厕、复健、走路、卧病或是躺着在运送途中?

我遇到美元阿嬷那天下着大雨,某家医院捷运站,我正要刷卡进站,看到站务员对已出闸门的她指着遥远的另一端出口说明医院方向。八十多岁,阿嬷拄着一把伞当手杖,喃喃地说:“哦,这边哦,那边哦,不是这边哦?”她驼背得厉害,几近九十度,微跛,再怎么抬头挺胸也看不到天花板高的指示牌。我停住脚步,对她说:“我带你去。”便扶着她朝医院那漫长的甬道走去。外头下着滂沱大雨,如果没人为她撑伞,一个老员外怎么过这么长、杀气腾腾只给二十五秒逃命的马路呢?我送她到大门,交给志工,像个快递员。现在,我忽然想着那天没想到的事,我怎么没问她:“看完医生,有人来接你吗?”不,我应该问:“你身上有钱坐出租车回去吗?”

在水果摊前,起先我没注意到欧元阿公。选水果的人不少,有几只惹人厌的胖手正以鉴赏钻石的手法挑莲雾,我速速取几个入袋,那天忘了带修养出门,所以在心中暗批:“挑‘总统’的时候有这么苛吗?”付了账,正要离开,这才看见老板娘替欧元阿公挑好莲雾,挂在他的几形助行器上,报了数目,等他付款。我用眼角余光瞥见他的手抖得可以均匀地撒籽入土、撤盐腌菜,就是不能顺利地从上衣口袋掏钱。老板娘等得不耐,帮他从口袋掏出铜板若干,不够,还差若干,欧元阿公嘟囔一声,抖着手往裤袋去。我问老板娘到底多少钱,遂以流畅的手法自钱包掏出那数目给她,她把阿公的铜板放回口袋,对他说:“小姐请你的,不用钱。”阿公似乎又嘟囔了一声。

P14-15

序言

从少年时代起熟读简媜老师的散文,那些日夜仿佛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又仿佛就在昨天。那时候她写的大多是“生”。她写:“我说人生呐,如果尝过一回痛快淋漓的风景,写过一篇杜鹃啼血的文章,与一个赏心悦目的人错肩,也就够了。”

初次读到这些词句时的震动仍记忆犹新。犹如一个失魂落魄之人在清晨扑到古寺去,伏在佛像前,泣不成声,久跪不起;而此时,那个面容慈宁的僧人坐在大殿一角淡淡看着他,对这人间的“我执”静默无言,只是怜悯地敲了三下铜钟。这些话撞击我,就如那安然的钟声。余音绕梁,笼罩山林,笼罩了那么多惶然的、杂草丛生的心。

多年以来,老师已著作等身,那些森林般青翠、幽深的散文,蓊蓊郁郁地,润绿了我心底最萧索的季节。她笔下炼过的字,锻过的句,一刀一斧凿成一座座关于“生”的雕塑,那种文字不是平面的,而是雕塑一般——固体的、具象的、静默而至美的。与其把成就这些艺术品的人称为作家,不如说称为文字雕刻家。

于是我好奇一个把“生”刻画成这般的人如何刻画“老病死”。

当初专门从台北诚品书店买回的《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放置在书柜上有一两年了,竟没有想到今日会有缘分为此书的大陆版本作序。厚厚一本读起来,从容之外,活泼,淋漓,一看便知老师又享饮了时间酿造的美酒,过去那些森林般幽深青翠、雕塑般静默至美的文字风格,如今变得更加平然、醇厚、亲切;其间不乏种种幽默与戏谑,像是森林中开出了鲜花、蘑菇,鹿群出没,更加生趣盎然了。

对于“老病死”这样的主题来说,如此的举重若轻,实在是有心了。

原本以为,我辈作为尚且还在“生”的过程中彷徨的“年轻人”,应该能免疫这本书。谁料读下来,我可能比正在身处“老病死”之中的前辈人还要备感惊心动魄。那是站在打乙肝预防针的队伍里,看着自己前面的那个小伙伴因为扎针怕痛而哭泣,自己不敢挽起袖子的胆颤;那是站在蹦极跳台边缘,看着自己前面那个亡命之徒嚎叫着坠下去的心惊。

那是“下一个就是你”的恐惧。

老年化不仅仅是一组组人口调查数据,也不仅仅是那些令人眼底发潮的故事。关于“生老病死”这四门必修课,人人不能免考。恐惧是因为你心里明白,只是不愿意承认,那一切离自己不远。读着这本书,感觉自己像是一个逃学贪玩的孩子被捉住,一只手掌不由分说地在背后推着,踉踉跄跄,不管自己多么不情愿,都得乖乖回到“生老病死”的学校去。该修哪门课,就得老老实实地走进去坐下来修习。

所幸的是,我们有这样一位好的老师。在老师面前,我们这些学生不必啰啰嗦嗦说下去了,班门弄斧实属不敬。我只知道,前面的年头,老师讲过几门透彻而优美的关于“生”的课,现在,我只想坐下来静静听取其后的进阶课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 10:5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