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视野下的教学理解》是以美学角度审视教学的一本专著。作者高细媛通过审美视角对教学进行理解,以教师行为及学生行为中“做”与“受”的统一为切入点认识教学活动中对立统一的美学特征,并充分利用教学活动中各种对立因素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生活中的矛盾——自由与控制、感性与理性、主动与被动、个性与共性等是促使我们不断思考教学问题的主要因素,它们之间所形成的张力是促进学生不断成长的动力。高细媛编著的《审美视野下的教学理解》在审美视野下通过教师行为及学生行为中“做”与“受”的统一来理解教学活动中人的身体与心灵、感性与理性、主动与被动、个性与共性等各种对立因素的统一活动与和谐发展。这些对立因素的统一活动与和谐发展便是身心的全面发展,也是完美人性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审美视野为我们认识和理解教学活动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方式,通过《审美视野下的教学理解》,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教学活动中各种矛盾因素对立统一的美学特征,从而正确把握和充分利用各种对立因素的统一来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性,促进其全面发展。
导论(001)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背景(003)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015)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021)
四、研究特色与创新追求(033)
第1章 教师应答行为的审美拷问:“受”的缺失(035)
一、教师应答行为的描述与分析(037)
二、审美知觉是充分而敏感的“受”(049)
第2章 在“做”与“受”的统一中理解教师行为(079)
一、教师行为与艺术创造行为的类比(081)
二、在教育关系中理解教师的“做”(092)
三、在教学情境中理解教师的“受”(101)
四、教师的有效教学是“做”与“受”的统一(120)
第3章 在“做”与“受”的统一中理解学生行为(133)
一、有效的学习具有接受的性质(135)
二、从学的有效性认识学生的“受”(140)
三、从“受”的有效性理解学生的“做”(148)
四、有效学习是“做”与“受”的循环统一(161)
第4章 审美状态中的完美人性(177)
一、人类对完美人性的不懈探索与追求(179)
二、完美人性中对立因素的平衡与统一(192)
三、完美人性在审美状态中的形成和发展(214)
第5章 审美化的教学活动与完美人性的培养(221)
一、完美人性的培养与教育的关系(223)
二、师生进入审美状态的教学活动(240)
三、在对立统一中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性(251)
结语(266)
参考文献(271)
后记(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