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冰子随笔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冰子
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冰子著张泽贤编著的《冰子随笔》结合新闻、季节、生活和读者关心的问题。为读者想,为读者写,是作者写作的准则,文字要求短小精悍,每篇1500字左右,力求字少内容多。他的随笔题材广泛,视角独特,上自天文地理,下至饮食男女、养生健身、文学艺术、伦理道德、时事见闻,朝花夕拾,包罗万象,每每都是有感而发,见解独到,开启智慧,促人思考。

内容推荐

儿童文学作家冰子,原名严才楼,1939年生,医学硕士。他业余时间曾撰写不少儿童文学作品,如《小蛋壳历险记》、《没有牙齿的大老虎》和《孙悟空人体历险》等,不但获得各种国家奖,有的还改编成动画片,而且还影响过一代的少年儿童。张泽贤编著的《冰子随笔》收录了作者的随笔作品集。本书贴近生活,内涵丰富,文字清新流畅,以小见大,陶冶情操,给人正能量。

目录

2003年

 别忘了寄贺年卡

 我的心在燃烧

2004年

 橱窗里的美人鱼

 与老美共舞

 永远的情人:奥黛丽·赫本

 “人造美女”的风波

 “投诉”:减肥妙法

 宁死不开刀

 “唯有读书高”

 世界断肢再植之父

 听舒乙讲老舍

 滥用“亲子鉴定”的忧患

 文学发烧友

 有没有红薯

 好一朵美丽的红芍药

 有爱就有一切

 少女怀孕身未知

 狗的故事

 狗的乐园

 天涯沦落人

 克林顿的心脏病

 “神仙”的生活

 来自肠内的书信

 琦君生活记趣

 猫的故事

 选择去坐牢

 第一个感恩节

 悼念张纯如

 隔代亲情更深浓

2005年

 鸡年话鸡

 做了母亲方知母亲爱

 风雪夜送客

 别去克隆你的猫

 和鸡有缘

 烙印。兽印。人印

 馄饨的思念

 撑死容易饿死难

 “安乐死”不安乐

 陈逸飞过劳而死

 历史人物的真面目

 谁替我画的头像

 爱动物更爱人类

 旅行的故事

 海鲜和河鲜

 铜像前的思念

 婴儿的微笑

 吃地瓜的日子

 摩梭女重返故乡泸沽湖

 陈文乔和柯捷出版社

 写作的“穷快乐”

 《艺伎回忆录》引起的争议

 “慕尔堂”的平安夜

2006年

 元旦感言

 小说家唐颖

 漫谈沙龙的“中风”

 狗年趣话

 面条的思念

 非法移民的前途

 我也得过“肺癌”

 美不美,看牙齿

 深夜孤舟游西湖

 药,不要吃得太多

 家里有个“笑天使”

 感人的动物感情

 “杯”中之悲

 夏天的往事

 忘不了的唐山大地震

 螃蟹、天牛和福寿螺

 人在漩涡中

 郁达夫的“快短命”

 “自杀大桥”和“自杀炸弹”

 月饼春秋

 吃蟹小记

 防人之心不可无

 最可爱的“电视节目”

 脑筋越动越灵

2007年

 立春吃春卷

 我们也是“农民工”

 我与中医的恩怨

 睡比吃重要

 王洛宾的遗憾

 四月里来尝“时鲜”

 四十五年后再相见

 赌吃

 东海之旅

 吃粥

 邻座

 上海的扒手

 吃虫

 我的“电影梦”

 最宝贵的遗产

 迎接“绿色圣诞”

2008年

 真老鼠和纸老鼠

 爆胎的故事

 地瓜,美食也

 孟桦教子有方

 欢乐的传递

 汽车的烦恼

 给蕾蕾讲故事

 自由女神也是“移民”

 买房记趣一

 趣谈“人体发电”

 来一杯咖啡

 那棵老树

 失去了房屋的人

 “七十不过夜,八十不留饭”

 “混血儿”潮流不可挡

 大赦火鸡的背后

2009年

 祝君新年健康

 哈德逊河上的奇迹

 “牛事”杂谈

 达尔文的故事

 菜饭的思念

 古今海盗

 母亲的相片

 修车经验

 关爱残障人

 中美看病的不同

 狗吠猫叫

 乘车记

 站着说话不腰疼

 老师还在上班

 忘年之交

 屋顶和汽车

 谈甲型H1N1流感

 大房东的儿子

 月饼进了“Costco”

 “临时夫妻”的悲喜

 爱猫的女作家

2010年

 有关“虎”的旧事

 不糊涂难

 过年穿新衣

 春江水暖鸭先知

 换个“人工关节”

 文文学说话

 庚寅年中秋有感

 万圣节时聊南瓜

 愚公“破坏了环保”

 花生的思念

 圣诞节的新闻

 忆高望之先生

2011年

 天不会塌下来

 窗前的三叶草

 怨雪篇

 画兔

 聊聊红烧肉

 成立一个食友会

 上海话里的“吃”字

 慎服维生素和中药

 在“哈佛”燕京图书馆的发言

 纽约警察开罚单

 感怀琦君阿姨

 出版的那些事儿

 皮蛋风波

 芝麻街乐园

 给生命的礼物

 外孙爱吃的美国三大美食

 比尔·盖茨的“马桶梦”

 从“星巴克也有茶卖”说起

 此夜难忘

 米尔本怀旧

 童话大师洪汛涛

 企

 “新书发表会”有感

 感恩节的忧虑

 素食杂谈

 “伊妹儿”发威

2012年

 上海人不会说上海话

 看歌剧《托斯卡》

 睡在外婆身边

 人老先从腿上老

 七天“江南游”

 孤独

 古镇小吃

 对抗抑郁

 母亲无私的爱

 人穷志不穷

 酱油里也有糖

 弄堂小学

 打球和看球

 美国的“枪文化”

 旅行的苦乐

 从“蹲坑”说起

 孩童的暑假

 不同的地铁和乘客

 圣诞平安夜有感

2013年

 笔名风波

 再看十年书

 龙虾泡饭

 难舍难离新泽西

 再走思南路

 让孩子懂得生活知识

 养老面面观

 养母胜过亲母

 我的电影我的书

 “印”出个肾脏

 12尊塑像

 与人为善

 机场安检何时了

 喝汤养生

 上学的新闻旧忆

 用“母爱”管理德国

 “遇刺”和“中毒”

 琦君离美前后

 爱护你的心脏

2014年

 酷寒方知家温暖

 回家吃年夜饭

 游轮上的意外

 厕所“危机四伏”

试读章节

别忘了寄贺年卡

近来连续两场大雪,使我几乎是足不出户。前天早晨去扫雪,不慎在冰雪上摔了一跤,幸好无伤。天气不好时,老人最好呆在家中,年龄不饶人,我也不得不服输了。其实,在温暖的家里,望着窗外银白的积雪,泡上一杯热茶,写信寄圣诞贺年卡片给远方的亲友,把思情倾诉在发往世界各地的卡片上,确是寒冬时节一大快事。

据说,第一张圣诞卡片是在1842年,由一位英国传教士浦列治,把一张绘了耶稣诞生图的卡片寄给了远在非洲的传教好友亨利。亨利寄回的卡片上画了一幅美丽的家庭圣诞欢乐图,并和浦列治的卡片一样写上“圣诞快乐,新年平安”。事隔廿二年后,英国亲王阿尔伯特印制了、OOO张圣诞卡开始发售,这才真正推动了圣诞卡的流行。到了廿世纪初,非基督徒也以圣诞卡向亲友祝福贺岁了。本世纪由于网络发展,人们由纸卡转向互递“网卡”,省钱又省时,更使贺卡传到了家家产户。据说,今年白宫的布什总统夫妇将发出200万张贺卡到世界各地。全世界每年有多少张圣诞卡,实在难以计算了。

我回中国,不忘买些圣诞卡回来,不仅便宜,印制也十分精美。如这次带回的“猴年吉祥”卡售价人民币2元,和美国的卡片相比毫不逊色,且有民族特点,送给老美朋友,他们自然非常喜欢。这几年,中国受美国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互送圣诞卡了。当然更多的“老中”还是互送贺年卡。新年伊始,互相祝福,此情此意,常常弥补了一年中没有联系的遗憾。平时大家忙碌,无暇通信通话,年底收到一张远方贺卡:“喔,他没有忘记我!”一股暖流流遍全身。

尤其有病在身的朋友,年老体弱的前辈,孤独寂寞的故知,都是我先寄贺卡的对象。我知道他们见了我的卡片如见我的人,会给他们带来欢愉喜悦。

我收到别人的卡也常激动。有些熟人已失去联系多年,他突然从遥远的地方给你寄来一张贺卡,把你的思绪拉回遥远的年代,不论是苦是喜,都会使自己的心潮久久不能平静。如2003年我就收到了年轻时在山东医院工作时的老同事的贺卡,他居住在休斯敦,从中文报上看到我的笔名,再去信询问报社,才得知我的地址。有一位朋友的女儿独自去了维也纳学音乐,她寄来的贺卡使我又惊又喜,我见她时她才10岁左右,天天苦练长笛,她父亲几乎把薪水的大半花在她的教育上……现在她成了维也纳音乐学院的学生,除长笛外,还学声乐,最近参加一次大合唱演出,赚了400美元,忙寄给妈妈了。有时候,得到的卡片十分珍贵,那是画家自己画的。我的好友、漫画家杜建国先生年年都会寄一张自己创作的贺卡,幽默诙谐,含义深刻……亲友寄来的卡片多了,就把它们一一贴在房间的门柱上,五彩缤纷,赏心悦目,成了家里的“圣诞门”,不比“圣诞树”差多少吧。  是的,别忘了寄张贺卡给你的远方亲友,向他们表达怀念之情,感谢他们对你有过的帮助。

我的心在燃烧

每种花都有自己的“花语”。圣诞花的“花语”便是“我的心在燃烧”。

我和许多人一样,总是注意高大、挂满彩灯的圣诞树,却忽视小盆里的圣诞花。今年一位孤居在纽约的朋友跟我说:“我在斗室里放上一盆圣诞红,好像点燃了一盆火,一下子温暖了房间,有了圣诞节的气氛。”

圣诞花又称圣诞红、一品红、猩猩木。除红色外,还有白色、黄色的,今年台湾花农还培养出紫色的。婚礼时,用红白两色的圣诞花装饰礼堂,鲜艳耀眼,美不胜收。

但是圣诞时,最受欢迎的还是红色的圣诞红,室内只要摆上一盆圣诞红,就显出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圣诞树的绿色,配上圣诞花的红色和雪花纷飞的白色,成了圣诞节的红、绿、白三种基色。好像“红花尚需绿叶扶”,没有圣诞红,圣诞树的绿色就显得“单调”了。这种红绿的互衬搭配,不真是上帝巧妙的安排?在圣诞花的故乡一一墨西哥,人们称它为“圣善之夜花”。当地有个美丽的传说:一个穷困的女孩子想赶往教堂参加子夜弥撒,但没有钱买鲜花;眼看人们带着鲜花走进教堂,准备装饰祭台,她急得大声哭叫:“我也要来!”掉下的一滴眼泪,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红花!她马上拾起红花,抱在怀里,把它献给了耶稣圣婴。

墨西哥的圣诞节,到处可见圣诞花,火红的花朵把墨西哥变成了红色海洋。最早种植此花的土著人阿兹特克人怎么会想到,如今的“奎的特拉索奇特尔”(圣诞红的墨西哥语名称)早已传遍世界各国,连千年以来崇尚菊花和水仙的炎黄子孙也在赶洋时髦,在新年来临之前,纷纷购买圣诞红装饰居屋。一方面,中国人有喜欢大红颜色的传统,因其象征吉祥;另一方面,洋花的价钱一再下跌,前年2()O元人民币一盆的圣诞红,今年只售30元了。寻常百姓买得起高贵的洋花的原因,是大批美国和欧洲的花卉公司大举进军中国市场,提供良种,传授新技术。很难种好的圣诞红在中国花农手里,甚至“青出于蓝”。有人说,总有一天,2元人民币一盆的圣诞红会出现在上海的花市上。

从圣诞红在中国的普及,也可以看到西方文化如何激烈地冲击着这块辽阔的土地。

我每年也总会去超市买一盆圣诞红回家,弥补家中没有圣诞树的遗憾。尤其如果你是单身,更不要忘掉用圣诞红来温暖你的心。在严寒的冬天里,它不是像一张红喷喷的小脸朝你仰望?它伸出的花叶不正是它伸出手指,轻拂你冰冷的脸蛋?它会驱散你的孤独。它在心中默默地祝福你,唱着:“我的心在燃烧,我的心在燃烧……”  如果你有恋人,就送一盆圣诞红吧。它比玫瑰持久,比水仙炽烈,比百合热情,正好把你对她的爱情表达无遗。

我所以如此赞美圣诞红,因为我希望我的心也天天燃烧,温暖自己,照亮别人。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像一朵圣诞红,抹红家庭的一角。

P3-6

序言

《冰子随笔》专栏自2003年12月7日到2013年12月12曰,我写了1O年,达五百余篇。1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点滴而已,可是对于个人而言,尤其是步入暮年的人,至关重要。这10年,我从65岁到了5岁,做了两件“大事”,其中之一是我的外孙女和外孙出世,因老伴一直在上班,我帮了女儿不少忙,花费不少精力,从喂奶瓶到换尿布,到带他们上幼儿园,去公园玩乐……忙中享受“天伦之乐”。近期,小孙女诞生,亲家来美帮忙,我就轻松了。

元旦,全家老少聚餐合影,看看那照片,从心里笑出了声音。我跟朋友说,20多年前,老伴一人先来,接着我赴美,后来子女来求学、工作、结婚,现在三代9个人可以成立一个“班”了,这也是成就吧。对于日理万机的国家要人、掌握大企业的“贵人”来说,这不过是芝麻绿豆,小事一桩。可对于寻常百姓来说,安居乐业、三代同堂,已够完满,还有何求?

年轻时,抱负很大,想成大作家,唤醒民众;想做大医生,济世救人……老了方知那是理想,那是美梦,不是人人都能够“心想事成”的。常人能做到的是有个美满家庭,成为一个家庭的好爸爸、好爷爷,下一代老老实实、清清白白,全家人快快乐乐、融融洽洽。尤其像我这个经过大灾大难,在“文革”中遭到监禁、毒打,几乎丧命的人,更觉有个温暖的大家庭,生活在一起,是人生晚年最幸福的事。

10年中的另一件“大事”,就是我写了10年“冰子随笔”。一个专栏写了lO年,坚持下来不容易。一周一篇,题材自选。对自己的这块“自留地”,情有独钟,想什么就写什么,实在是一种幸运。文责自负,报社从不干涉。说实在的,作者最怕有些编辑,把你的文章题目和内容改成了自己的意思,所以我特别感谢《周报》对我的支持和尊重。没有报社力撑,我不会写到今天。

我写随笔,尽量与时共进,结合新闻、季节、生活和读者关心的问题。为读者想,为读者写,是我写作的准则.文字要求短小精悍,每篇1 500字左右,力求宇少内容多。有时写完随笔,觉得还有话要讲,就只能割爱。现代生活节奏快,冗长的文章越来越不受欢迎了。文句上我力求明白简要,不求华丽。随着年龄增长,更知苏东坡所言,陶渊明作文“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道理,即文章的外表乎白,没有雕琢,内容则蕴蓄深厚,读时字句似乎没有文采,实则内容丰富,语句工整优美。宋人苏东坡才华横溢,他的诗词气势磅磚,清新豪健,美轮美奂。但他认为自己不及晋代的陶渊明,因为“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意思是越老越写得平淡而深刻。记得自己在初中写作文时,常在报纸i字典上搜索成语、佳句、丽词,抄入文章中,自鸣得意。后来读了沈从文、周作人、梁实秋的一些大家散文,才知文章要平白如话,不堆砌词藻,少引经据典,只需把情感倾注于文字,感动读者,也感动自己。

虽然我已“古稀”,步态蹒跚,但仍觉有精力不断写作。只要脑子好,就算手脚不灵,需人扶持,仍可用口述,求人代笔。这是写作职业最叫人羡慕之处吧。每次写随笔时,我总是把由平时见的、听的、想的所形成的腹稿一气呵成,就像年轻运动员赛跑时冲过终点一样兴奋。我还要力所能及地把随笔写下去,希望读者多多指教和支持。那《冰子随笔》的头像已刊了10年,换上一张我儿子替我画的新头像。那是我在写随笔时,他画下的。他说:“老爸,你怒发冲冠的样子很艺术啊,”

后记

《冰子随笔》出版了,让我舒坦地吁了口气。

冰子(严才楼)在美国逝世后,他的太太林桃珍先生给我发来电邮,希望我能为编辑出版《冰子随笔》出点力。她还趁我太太在美国旅游时,再次转告了这个意愿,并且亲笔写下《全权委托书》托我太太带回……林先生这样做是有渊源的。我太太曾是她在上海肿瘤研究所的学生,师生关系很密切,我也因此与她的一家有了联系。从认识冰子夫妇,并称两位为“先生”,并结识了他俩的儿子和女儿起,直到与冰子建立起“文学交流”的通道,冰子的童话曾启迪过我,也影响过我的儿子,并且还在继续影响着我的孙子,可见他的“思想力量”之巨大和持久。冰子逝世前,在我家的一次聚会中,他对我谈到了想出版随笔集的意愿,并希望我能给予帮助。当时我并未在意,只表示一位儿童文学作家如果能出一本随笔集,那是很有意思的。如今,当我反复读着他在美国报刊刊登过的随笔,真的感到非但很有意思,而且很值得。曾经或者现在仍受他的童话感召和影响的成人和儿童,真的很有必要读一读冰子背后或者童话背后的一切…… 林桃珍先生从美国陆续电邮过来冰子在报刊上发表过的随笔五六百篇,还有不少图片资料。我要编一本《冰子随笔》,已经义不容辞。虽然我手头还有“浦东文化丛书”和《民国版本收藏断想及其他》的编书及写书任务,但我还是将《冰子随笔》接受了下来,并开始花费大量精力从近六百篇文章中选择两三百篇,并作一些文字上的编辑、调整与修改,使其更符合在中国出版的要求。但不管如何劳神或费力,心中总感到是在做一件崇高的事。

我编这本《冰子随笔》,是有自己的宗旨的:尽最大可能来“还原”冰子的“随笔思想”,绝不把所有的文章打乱,再以编者的思路“分门别类”,就像一般的随笔集那样。所谓“还原”,就是要给读者一个“时空概念”,要顺着时间的推移而演绎作者在某个特定“时空”的思想火花。因此我采用的方式,是以时间为序,依次从冰子2003年最初写作随笔并在报刊上发表始,至2014年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止。这样编的最大好处,是能够使读者清晰地了解冰子在各个时间段中对人物和事物的把握。这种把握的最大优势,是以不同的“空间”视角来反观世界。以中国人的视角来看美国人或在美华人,又以在美华人的视角来看中国人,这种感觉相当奇妙,而且在冰子的文章中表现得尤为精彩。同时,他既是医生又是作家,时刻在用两种不同的视角解释文学或科学的现象与道理,这是其他作家所不具备的,因此更是精彩无比。每个时间段所收随笔的数量不等,始年与终年写得少,便也选得少,而冰子随笔的鼎盛期应在2005年至2011年,其文笔的流畅和思维的敏捷,根本看不出出自一位古稀老者之手。思想的年轻,才是真正的年轻!

我在书前专门选择了几篇类似序的文字,并多次与林先生探讨选择对象,最后确定了5篇。第一篇是冰子的遗作《随笔十年犹未尽》,作为代序。第二篇是请冰子的老朋友任溶溶先生写的《悼念冰子》。任先生一收到我写给他的约请信,马上委托家属回信,井表示“冰子同志的著作出版是件大好事,您为此做了大量工作,我作为冰子的朋友也要谢谢您”。第三篇是邓泰和的《辛勤笔耕,童心永存》。邓先生与我从未谋面,但我早已从与冰子的交谈中有所了解,在《冰子随笔》中有一篇《画兔》,就提到了邓先生,因此我对他并不陌生。邓先生与冰子一家关系密切,此文还是林先生专门推荐的。第四篇是我委托林先生约请美国《新州周报》的发行人杨庆丽先生写的文章,题目《他的文字永存读者心中》是我拟定的,文章虽短,寓意颇深,单线条勾勒出一个“冰子形象”。第五篇是冰子(严才楼)的太太林桃珍先生写的《未尽的回忆》,“未尽”之意,与代序题目中的“犹未尽”相呼应,从而使读者清晰地感受到一种未尽而久远的思绪。

封面选择了两幅冰子的漫画像,很有特色,都是冰子生前很喜欢的。一幅是画家徐文华的杰作,《冰子随笔》中的《谁替我画的头像》,说的就是徐先生;另一幅是冰子之子冰冰画的速写《怒发冲冠很艺术》。两幅画都是单线条勾勒,雅致而有韵味,其意趣与冰子随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书前还收录了部分冰子及其家人的照片。由于篇幅的关系,只能选择更为“接近”《冰子随笔》的形象,以达到“文见人,人见文”的效果。

当然,在此也有必要提及温州的那位“冒牌冰子”。有关此事,在《冰子随笔》中有一篇《笔名风波》,读者可从中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虽然古今中外取相同笔名的事并不罕见,但以同名冒认他人成果,那就是一种不道德的作为。如果一个文人连起码的“文德”都不要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只有蔑视!

《冰子随笔》的出版,非我一人之功。林桃珍先生及其子女,还有《新州周报》的杨庆丽女士等在收集文字与图片资料的过程中费了很大力气,我心存感激之情。当然,在出版《冰子随笔》的过程中,我还要感谢上海远东出版社的资深编辑黄政一先生,以及令此书得以出版的所有幕后助力者。

是为跋。

2016年1月20日写于上海浦东犬圈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0: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