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国云编著的《项羽大传》介绍了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的经历和他一生的波折与坎坷,讲述了他及其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项羽,中国古代杰出军事家及著名政治人物。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秦末起义军领袖。汉族,下相(今江苏宿迁)人。秦末随项梁发动会稽起义,在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大破秦军主力。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项羽大传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江国云 |
出版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江国云编著的《项羽大传》介绍了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的经历和他一生的波折与坎坷,讲述了他及其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项羽,中国古代杰出军事家及著名政治人物。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秦末起义军领袖。汉族,下相(今江苏宿迁)人。秦末随项梁发动会稽起义,在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大破秦军主力。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 内容推荐 《项羽大传》由江国云编著。 《项羽大传》简介: 司马迁这样评价项羽:“吾闻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孰,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党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目录 第一篇 没落贵族——乱世英雄夸豪杰 第一章 七雄争霸,楚国灭亡 第一节 王翦蒙武攻平舆 第二节 项燕率军抗强秦 第三节 秦兵休整耗项楚 第四节 不敌秦项燕东撤 第五节 困蕲南项燕被杀 第六节 乘胜追击楚终灭 第二章 少年英雄,志在天下 第一节 贵族后裔亡命路 第二节 遇始皇立志天下 第三节 祖龙死战乱将起 第三章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第一节 大泽乡揭竿而起 第二节 沛县刘邦自称公 第三节 项氏起兵会稽城 第四节 男儿吴中立军功 第四章 起兵复仇,聚溪成川 第一节 陈胜兵败遭杀害 第二节 商反秦薛县会刘 第三节 范增献计立怀王 第四节 定陶之战破秦军 第二篇 渐露野心——王座之战震九鼎 第五章 雍丘之战,初露锋芒 第一节 因轻敌项梁身死 第二节 乱军心彭城护主 第三节 项刘合力破秦军 第四节 雍丘战项羽显威 第六章 义帝求援,项羽请缨 第一节 赵王歇巨鹿被困 第二节 齐使向楚荐宋义 第三节 为报仇项羽请缨 第七章 惧怕秦军,楚军内讧 第一节 四十六日不行军 第二节 因惧秦怒杀宋义 第三节 整军威封帅项羽 第八章 破釜沉舟,项羽立威 第一节 探情报刺探甬道 第二节 黄河边破釜沉舟 第三节 各义军作壁上观 第四节 擒王离巨鹿大捷 第五节 初立威统帅诸侯 第六节 项羽棘原收章 邯 第三篇 鸿门宴——刚愎自用难成器 第九章 秦王降刘,约法三章 第一节 先入咸阳者为王 第二节 刘邦蓝田大破秦 第三节 败秦王子婴降刘 第四节 暴秦亡刘邦称王 第五节 废秦律约法三章 第十章 鸿门设宴,计杀沛公 第一节 为争王欲杀刘邦 第二节 救张良项伯告密 第三节 范增献计鸿门宴 第四节 赴宴席路途凶险 第五节 保性命全身而退 第十一章 分封天下,关中称王 第一节 太犹豫放虎归山 第二节 入咸阳自称霸王 第三节 分封各路将军王 第四节 霸王遣人杀义帝 第四篇 楚汉争霸——中原飞镝耳边鸣 第十二章 屈封巴蜀,以图再起 第一节 穷地封刘为汉王 第二节 断后路刘烧栈道 第三节 积力量忍辱负重 第十三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第一节 萧何月下追韩信 第二节 千古留名汉中对 第三节 定三秦东向伐楚 第四节 扫障碍直达彭城 第十四章 彭城为饵,放虎归山 第一节 项羽派兵均惨败 第二节 背腹受敌难决断 第三节 彭城为饵偷袭计 第四节 彭城战首用骑兵 第十五章 楚汉相争,鸿沟为界 第一节 汉王败逃至荥阳 第二节 九江王叛楚归汉 第三节 离间计亚父病死 第四节 汉王诈降议鸿沟 第五篇 穷途末路——莽夫之勇留余恨 第十六章 决战垓下,英雄末路 第一节 毁和议汉王变卦 第二节 张良献计封土地 第三节 各路王合攻霸王 第四节 霸王被围于垓下 第五节 楚军绝路被追击 第六节 霸王大败多愁绪 第十七章 四面楚歌,霸王别姬 第一节 张良计扰楚军心 第二节 被合围四面楚歌 第三节 借酒消愁感慨多 第四节 烈虞姬凄然自刎 第五节 八百骑霸王突围 第十八章 东城困境,三退汉兵 第一节 因迷路误入东城 第二节 不服输项羽立誓 第三节 威霸王三退汉兵 第十九章 乌江自刎,垓下遗恨 第一节 保尊严最后一役 第二节 兵败乌江边自刎 第三节 西楚霸王史留名 项羽年表 项羽家族谱系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七雄争霸,楚国灭亡 第一节王翦蒙武攻平舆 公元前233年,秦国的国君赢政二十七岁,这一年也是秦王赢政执政第十四年,秦国已经日益强大,兵强马壮,将士一心。不久之后,战国七雄的格局马上就要被打破,而上天将这一开创性的历史事件交给了秦国来完成,有人说这是偶然,有人说这是必然。 也是在这一年,楚国贵族项家诞生了一个男婴,项燕给这个孙儿取名为籍,字羽。这里我们必须要明白“名字”的意义,因为在当时社会一般老百姓是没有名的,只能叫王二、张五之类,就如刘邦其实并不叫刘邦,他最初叫刘季,古人是按照“伯仲叔季”排大小的,刘季相当于刘四,因为刘邦也是农民出身,无半点贵族血统,而项家却有这个特权。 那为什么说项家是贵族呢?因为项氏是以封地为姓,项氏家族的男子历朝历代都是楚国的将领,为了国家和族人的尊严不惜牺牲生命。在楚国,项氏是功臣之家,得到楚王的信赖,每有战功必有厚赏。他的祖父项燕就是当时楚国的楚阳侯,是辅楚大将。 简单回顾一下楚国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曾经辉煌一时的楚国,到这个时候国力已经大不如从前。从利令智昏的楚怀王开始,经过六十余年的战事,胡乱动武,破坏盟友关系,被秦军打得毫无招架之力,甚至连楚怀王都被秦国活捉,最终客死他乡。这令当时的楚人唏嘘不已,因此楚国才给他以“怀”为谥号,意为怀念、感怀,颇有伤感之意。 不仅楚国国力已渐衰微,秦国周边的韩、赵、魏三国也被秦国一点点地蚕食,已经无法与之抗争,如韩国对秦称臣,主动巴结秦王,生怕赢政不高兴灭了韩国。三国之中赵国是实力最强的,不仅有武将廉颇、李牧,还有谋臣蔺相如等人,最要紧的是赵国的军事实力不可小觑,甚至连北边的游牧民族都害怕赵军。可惜的是原本实力雄厚的赵国经过长平之战,损失了四十万主力部队,军事实力大大削弱,国内的将士一时间是青黄不接,加上赵王亲近小人、疏远忠臣,更是让赵国的形势急剧恶化。 于是,秦国的远交近攻策略经过几年的推行终于取得了丰厚的回报。 公元前230年,秦派内史腾攻韩,俘虏韩王安,在韩地设立了颍川郡。 公元前228年,秦军大破赵军,在东阳俘虏赵王迁。赵公子嘉逃奔代地,自立为王。 公元前226年,秦军攻下燕国都城蓟,燕王喜只能迁都到辽东。 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围攻魏都大梁,决黄河和大沟水灌大梁,大梁城无法坚守,魏王假向秦国投降。 在这几年之间,秦国的虎狼之师轻而易举地席卷各诸侯国,首先是战国时期建立的韩国和魏国灭亡了,其次是赵国和燕国兵败迁都了。 天下震惊了!看来秦国这一次绝不是开玩笑,以前大家反复使用的那一套割地称臣的策略不管用了,秦国想要将六国赶尽杀绝,但是六国百姓还是没有完全清醒过来,似乎还在期待着和平盟约。 当时的局势是燕赵两国对于秦国是没有多大威胁了,唯独还有楚国和齐国还没有被完全征服,秦人是会先攻楚还是先攻齐?没错,秦王选择了楚国。因为近几十年秦楚相争的历史告诉赢政,楚国已不是当年的武林盟主了,在秦国远交近攻的策略里首选的就是楚国。因为齐国终究是最东边的国家,留着以后征战不迟,况且齐国最近非常配合秦的军事行动,参加了攻打其他诸侯国的战事,分得了一分利益,齐王满心欢喜。 我们说之前的秦王赢政是谦虚谨慎的,但是到了部署伐楚策略的时候,秦王已经有些骄傲自满了,因为他很轻松地征服了四个诸侯国,对于剩下的两个国家他已经不放在眼里了。赢政决定任用新人,其中他对新将李信一见倾心,因为李信之前领兵数千击破燕太子丹军队的战功,最主要的是这位年轻将领的锐气很盛,让赢政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再加上老将王翦的一番话,更是坚定了赢政任用新将的决心。王翦说攻打楚国要60万士兵,李信说只要20万足矣,谁都想以最小的付出获得巨大的成功,这一刻赢政也被这预想中的胜利果实迷离了双眼。 公元前225年,项羽八岁,本该是念书识字的好时候,可谁知前线的厮杀声始终让他不能安宁。 秦国的年轻将军李信率领20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赴楚国战场,从一开始的捷报频传到一溃千里,秦军的傲气一夜之间不复存在。 项羽的祖父项燕凯旋归来,楚王又一次给项氏封赏,项家成了楚国的救世主,那一股子遗传的血脉贲张的好胜心理令项羽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书是念不进去了,项羽也想投身沙场报效国家,他的祖父就是他最好的学习榜样。 公元前224年,秦王重新启用老将军王翦。为了能邀请王翦出山,秦王也是颇费了一番周折。在此之前,秦王没有采用王翦提出的伐楚要士兵60万的策略,反而讥讽他年纪大了,失去了锐气,让他回家养老了。后来面对李信的惨败,秦王亲自登门道歉,诚意邀请王将军。 哪知道王翦当面就推脱年老有病,跟秦王摆起了架子。可是赢政也不是一般君王,不然哪能完成一统天下的伟业。他一再诚恳道歉,宣布任何条件都可以谈,最终还是说服了王翦。不过老将的60万士兵要求是不能改变的,赢政一咬牙,心想:60万就60万吧,只要能将楚国拿下,总不能为了这点事情就耽搁了统一大业,那岂不是因小失大。 出兵前,秦国举行了隆重的出征仪式,秦王亲自将出征部队送到灞上。要知道这60万大军是秦国的全部家当了,如果成功还好,要是失败了,后果不堪设想,想到此事赢政心里也是七上八下。 这边秦王的忧虑还没有解除,那边威风凛凛的王大将军又生出事非来了。王翦率兵还没有离开咸阳城的时候,他就开始跟秦王漫天要价了,不仅要上等的农田,而且还要宽敞豪华的住宅。要说王将军这么摆谱实在是令人不解,这还没半点功劳,就开始敲竹杠,有点不知死活,连秦王都开始怀疑了。但是当他听了王翦的解释后,便哈哈一笑,一一答应。原来王翦直言,担心将来若有战功也得不到封赏,为了子孙后代考虑,他必须现在开口要东西。秦王一看他必胜的信念很足,心里自然乐开了花,为了得到楚国,搭上点良田美宅算什么。 将军蒙武上次跟着李信伐楚大败而回,这一次又得到秦王重用,成了王翦的部下。行军才到关口地区,王翦接连五次派出使者到咸阳面见秦王,不是请示作战方案,是为了什么?就是老调重弹,继续要封赏。P2-4 序言 项羽的祖父项燕是楚国将领,在秦灭楚之战中阵亡,项氏祖上历来都是楚国将领。项羽出生在楚国贵族的家庭里,小时候他很没耐心,一开始读书就半途而废,后来学习剑术,又是半途而废。他的叔父项梁因此不满,对他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改教他兵法,但项羽略知大意以后,还是不肯全部学完。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起兵反秦。到了9月,会稽守殷通打算反秦,于是找项梁商议。但项梁和项羽趁机杀了殷通,举兵反秦,不久便召集了精兵八千人。后来项梁率领八千人渡过长江,得到一些反秦军队的归附,立楚怀王,以争取楚地民心。 后来叔父项梁在定陶之战中被秦将章邯杀死,章邯其后率军攻打赵国,大败赵军。楚怀王自定陶败后迁都至彭城,任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率兵救赵。宋义军到达安阳后停止前进,在当地停留了四十六日。项羽建议进兵,但宋义不采纳。项羽便杀了宋义,楚军诸将不敢反抗他。不久,项羽进兵巨鹿,九战九胜,大破秦军四十万,威震天下,从此项羽成为各路诸侯军队的统帅。 秦将军章邯其后率军队向项羽投降,项羽担心降兵可能生变,于是命楚军一夜间在新安城南坑杀掉秦降兵二十余万人。项羽继续向关中进军,但沛公刘邦已经抢先一步占领了秦都咸阳。范增游说项羽,让他铲除刘邦。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但席间没有杀他,刘邦平安地离去,后世称此宴为“鸿门宴”。 公元前206年,项羽进入咸阳后,杀秦降王子婴,焚烧秦宫,大火维持了三个月。之后,项羽尊怀王为楚义帝,分封天下。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梁楚九郡,定都彭城。他把原来六国的土地封给有功的部下和其他反秦军将领。不久,项羽把义帝赶走,暗中派人在途中杀死了他。 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出兵占领关中,因为项羽正在讨伐卜日荣,没有全力攻击刘邦。汉军趁此机会联合五国诸侯军队五十六万人攻楚,并占领彭城。项羽闻讯自齐地率三万精兵回救,在彭城之战大败汉军,再次以少胜多,威震天下。之后,项羽率兵向西追击,汉军坚守荥阳,令楚军无法再向西前进。此后两军在这一带相持多年。 刘邦采纳下属的建议,他自己吸引楚兵主力,让彭越等人不断地骚扰楚军后方,实行了“疲楚”之计。同时派韩信领一支汉军扫平项羽北面的周边列国,项羽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虽百战百胜,却越打越艰难,形势看来愈发不利。 公元前203年,楚汉议和,平分天下,以鸿沟为界,西归汉,东归楚?项羽率军东归,后来刘邦接受张良、陈平的建议,背约出兵攻楚。刘邦以事成后裂土封王为诱,利诱韩信及彭越出兵,终于使他们带兵会合刘邦。 在垓下,刘邦联军与粮食不足的项羽军队展开决战,并在会战胜利后包围了楚军,张良献计让士兵用楚地方言唱歌,这“四面楚歌”的心理战术,使项羽的军队军心涣散。虞姬也自刎而死。 项羽率八百余人突围,在阴陵迷路,他向路边的农夫问路,农夫谎报路径,使项羽军迷失在大泽当中。项羽到达东城时只剩二十八骑,被汉军骑兵追至。项羽和汉军大战,凭借勇猛取得几次小的胜利。后来退至乌江,乌江亭长预备了船给他渡江,但项羽说他以前带领江东八千子弟兵渡江,如今竟无一人可以回来,没有脸面见江东父老,所以不肯渡江。最后楚军全部战死,项羽独自力战汉军,杀数百人,最终自刎而死。 项羽的尸体为吕马童、副将王翳等五人所得,他们各自得到奖赏。项羽死后,西楚其余的地方皆向汉投降,刘邦一统天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