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四月,我应厦门大学朱崇实校长之邀,回国参加母校创立九十周年的庆祝活动,之后又到汕头、泉州、成都、首尔(韩国)诸地讲学,最后一站到了上海。刚踏上久别的上海,就见到特从福州前来约稿的福建教育出版社副总编孙汉生先生。他开门见山地说,此次远道专程而来,就为了向您约定一部谈论教育的书稿。我愣了一下,便自然地提问:“我从事文学,你们怎么约我谈论教育?”这是来自刘再夏和刘剑梅专著的《教育论语》的节选部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教育论语 |
分类 | |
作者 | 刘再复//刘剑梅 |
出版社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去年四月,我应厦门大学朱崇实校长之邀,回国参加母校创立九十周年的庆祝活动,之后又到汕头、泉州、成都、首尔(韩国)诸地讲学,最后一站到了上海。刚踏上久别的上海,就见到特从福州前来约稿的福建教育出版社副总编孙汉生先生。他开门见山地说,此次远道专程而来,就为了向您约定一部谈论教育的书稿。我愣了一下,便自然地提问:“我从事文学,你们怎么约我谈论教育?”这是来自刘再夏和刘剑梅专著的《教育论语》的节选部分。 目录 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刘再复) 第一辑 父女教育论语(刘再复、刘剑梅) [一]教师职业 [二]关注教育的家庭原因 [三]高举心灵的旗帜 [四]中国与美国的教育结构 [五]美育与情感教育 [六]“德育”的内涵- [七]“德育”不可复古倒退 [八]“智育”的内涵 [九]“体育”的内涵 [十]学校的“免疫力” [十一]自学与自明 [十二]教育的境界 第二辑 教育讲演(刘再复) [一]教育、美育与生命质量 ——在香港“课程发展议会”退思日上的演讲 [二]我的教育观 一一在安徽铜陵三中的讲话 [三]蔡元培的内心律令 ——在香港“北京大学校友会”聚会上的讲话 [四]文学艺术中的天才现象 ——在香港岭南大学和安徽铜陵三中的演讲 [五]人文世界的精神漫游者 ——在哈佛大学李欧梵退休仪式上的讲话 [六]告慰老师 ——在厦门大学中文系九十周年系庆会上的讲话 第三辑 教育访谈与对话(刘再复) [一]我最关注的是教育问题 ——答《凤凰周刊》记者吴婷问 [二]关于教育的两次对话 ——和李泽厚的对话 [三]读书三部曲 ——厦门商报记者陈雪慧访谈录 第四辑 与教育相关的文章(刘再复) [一]童年的长度 [二]儿童节与高考 [三]摇篮时期爱的方向 [四]沉默的校风 [五]《红楼梦》连环画本序 [六]青年时代的书目 [七]快乐园里说快乐 [八]新哥伦布的使命 ——爱默生礼赞 [九]博士不自由 [十]抽烟的少女 [十一]科罗拉多惨案 [十二]再说科罗拉多惨案 [十三]小莲的喜讯 [十四]疯狂的硅谷 [十五]女儿的学校 [十六]毕业赠言 [十七]百年前鲁迅的伟大呼吁 [十八]风范的意义 [十九]杨喜莱散文集《年青的海》序 [二十]清华,你应是鹰的摇篮 [二十一]坐着就是力量 [二十二]抬政治棺材的老师们 [二十三]贾赦的读书经 [二十四]救援我心魂的几个文学故事 [二十五]杰弗逊总统的2l条语录 [二十六]新亚校歌:珍重珍重 [二十七]当作家易,做一个人难 [二十八]努力做一个人 [二十九]器世界与情世界的冲突 [三十]中国贵族精神的命运(提纲) 第五辑 缅怀老师(刘再复) [一]缅怀我的彭柏山老师 ——彭小莲《他们的岁月》香港版序 [二]璞玉 ——缅怀郑朝宗老师 [三]永远拥有那一份天真 ——祝贺蔡厚示老师八十寿辰 [四]缅怀和惋惜 ——纪念陈汝惠老师逝世十周年 [五]永远的文化纪念碑 ——缅怀陈嘉庚先生 [六]悲伤的八月 ——缅怀岳父陈英烈老师 [七]死了的端午节 ——缅怀刘中法老师 第六辑教师颂(刘再复) [一]月季颂 [二]致老师 [三]摇篮 [四]为什么灯火更亮了? [五]珍惜 [六]书渴 [七]慈母颂 [八]爱因斯坦礼赞 第七辑 父女书写(刘再复刘剑梅) [一]我在美国的教学生涯 [二]庄子的坎坷与凯旋 ——剑梅《庄子的现代命运》序 [三]亲情与才情的双重诗意 ——剑梅《狂欢的女神》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