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打算留给孩子什么样的精神财富呢?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位人善辩。
宋剑峰编著的《让孩子爱上阅读:阅读将让孩子受益一生》根据孩子成长发育的心理特点,结合当代家庭教育的具体情况,以专家的视角和观点,就广大父母最关心的指导孩子阅读时和孩子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方法。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让孩子爱上阅读(阅读将让孩子受益一生) |
分类 | |
作者 | 宋剑峰 |
出版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打算留给孩子什么样的精神财富呢?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位人善辩。 宋剑峰编著的《让孩子爱上阅读:阅读将让孩子受益一生》根据孩子成长发育的心理特点,结合当代家庭教育的具体情况,以专家的视角和观点,就广大父母最关心的指导孩子阅读时和孩子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方法。 内容推荐 《让孩子爱上阅读:阅读将让孩子受益一生》由宋剑峰编著。 父母是孩子爱上阅读的保障,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让孩子受益一生。《让孩子爱上阅读:阅读将让孩子受益一生》根据孩子成长发育的心理特点,结合当代家庭教育的具体情况,以专家的视角和观点,就广大父母最关心的指导孩子阅读时和孩子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方法;同时引用了古今中外的成功经验和事例,兼备知识性和实用性,让家长能够有效地帮助孩子爱上阅读。 目录 开卷有益——读书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一、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好书让孩子受益无穷/2 二、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阅读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4 三、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阅读能力决定孩子的智力发展/6 四、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批判阅读可以活跃孩子的思维/9 五、“食桑采花”,更要“吐丝酿蜜”——阅读能激发孩子的创造灵感/12 六、广然后深,博然后专——广泛阅读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14 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阅读锻炼孩子的写作能力/18 八、凡有所学,皆成性格——阅读能让孩子变得更开朗/20 九、知识是通向真理的唯一捷径——阅读指导孩子人生的航向/23 十、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阅读让孩子更具魅力/26 书香满屋——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一、让孩子周围充满书香——创造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32 二、指导但不代劳——把阅读的选择权还给孩子/35 三、别忽视榜样的力量——和孩子一起读书/37 四、避免照本宣科——念书给孩子听有诀窍/40 五、寓教于乐——让你对孩子的辅导更有效/44 六、培养孩子阅读的自信心——鼓励让孩子变被动为主动/46 七、做好奇心的“保护神”——让孩子在阅读中自由发问/49 八、开启孩子的“阅读门”——结合读物引导孩子读书/52 习惯是金——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一、阅读习惯价值百万——孩子的阅读习惯需要后天培养/56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享受读书的天然乐趣/59 三、打倒阅读的坏习惯——带领孩子走出阅读的误区/63 四、长计划和短安排——为孩子制订合理的读书计划/66 五、静下心来好读书——排除干扰孩子读书的所有因素/68 六、不动笔墨不看书——教孩子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71 七、课堂外的氧吧——课外阅读拓宽孩子的知识面/74 八、喝咖啡的时间用在读书上——帮孩子合理安排读书时间/76 九、读书贵在有恒——让孩子做读书的有心人/79 读书有道——选对方法让孩子的阅读事半功倍 一、善读可以医愚——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84 二、阅读的诱惑——唤醒孩子的求知欲/86 三、绝不滥读——根据书的类型选择读书方法/89 四、爱读书更要会读书——孩子怎样阅读更有效/92 五、一目了然——如何通过目录阅读整本书/95 六、与时间赛跑——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97 七、有声有色——随着音乐轻松阅读/101 八、让孩子大声读出来——改善孩子朗读的不利局面/103 九、三步精确细读法——让阅读习惯水到渠成/106 十、 “鲸吞”和“牛嚼”——读书既要博,又要精/110 好书推荐——为孩子选择适宜的读物 一、慧眼识书——为孩子量身选择书籍/116 二、贪多嚼不烂——让孩子学会有选择地阅读/118 三、半部《论语》治天下——教孩子重视基本书/122 四、攻克“大部头”——孩子如何阅读经典名著/124 五、爱与美的教育——童话是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营养/128 六、智慧的结晶——寓言是孩子接近真理的阶梯/132 七、探索世界的雷达——科幻读物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134 八、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性读物能拓展孩子的视野/136 九、父母的好帮手——有声读物让孩子的世界更多彩/138 附录 附录1 阅读习惯养成训练/141 附录2 名人如何读书/145 参考书目/151 试读章节 五、“食桑采花”,更要“吐丝酿蜜” ——阅读能激发孩子的创造灵感 有人说读书与创造是一对冤家,读了书后会被书中的条条框框所限制,不敢大胆去创造。其实不然,书籍像土壤,孕育着作者创造的智慧,阅读像耕耘,播种出读者的创造灵感。从读书中受到启发,并有所创新的事例不胜枚举。 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发明者从书本中吸取前人的经验所摩擦出来的智慧火花。火车的发明者斯蒂芬逊自幼家贫,但他酷爱读书,阅读了大量有关蒸汽机原理的著作,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发明了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火车。这个例子有力地说明了读书与创造相辅相成的关系。创造的基础在于扎实的知识积累,而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就是读书,从书中找到前人的经验和教训,这样就会少走一些弯路。郭沫若曾说过:“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在实事求是的读书中“异想天开”地去创造,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 清代诗人袁牧曾说:“蚕食桑,而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如果说“食桑”“采花”可比做读书,那么“吐丝”、“酿蜜”就是创造了。创造与读书是紧密相连的,我们的大脑不是知识的容器,正如鲁迅先生所讲的,要运用脑子把知识加以创造,使它放射出更加夺目的色彩。 读书是创造的基础,而创造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我们不仅需要“食桑采花”,而且更要去“吐丝酿蜜”,富有创造精神,这样才能紧跟时代的脉搏,成为时代需要的创造人才。 灵感并非只属于某一部分作家、艺术家和科学家,更不是天才的专利品,它是人们头脑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思维现象。一般来说,思考者所拥有的经验和知识的丰富程度,同他获得灵感的可能性是相对应的。任何人,包括未成年的孩子们,也有可能通过阅读,开动脑筋,进行创新。 只读书而不去创造相当于不读书。英国有一个叫雅克顿的人,他可以算是世界上读书最多的人。他除了把自家的7万册藏书都读遍外,还博览群书,做了大量笔记。但是,他只贮存知识,从不创新,结果终生一事无成。因此,我们在读书时也需要去创造。 由于我们对某一事物的传统意义了解太多,因此这些事物阻碍了我们思维的灵活性,使我们不由自主地被前人牵着鼻子走,导致创造能力的僵化。古今中外不少人勤奋刻苦,但终其一生,有积累而无创造,为知识所困。我们应该学会把心智的“杯子”空出来,为思路的开拓变化留有充分的余地,使知识能灵活地聚合、置换、跳跃、碰撞,进而进发出创造的火花。 日本的索尼公司曾经是一个小公司,经过一番努力,一跃成为日本屈指可数的大公司。成功的原因很多,有一点是:索尼公司将我国的《孙子兵法》成功运用到商业领域中,由此打开了产品的销路。《孙子兵法》由军事而推广到商业领域,不能不说是一个创造。这个创造又是以读书为基础的,如果不读书,就不可能知道这本书,也就不可能了解书的内容,更谈不上由此进行的创造了。 阅读创造,是指在透彻掌握各种读物形式和内容的基础上,转换新的角度,产生新的思路,提出新的观点,提供新的材料,运用新的方法,从而拿出创造性的成果。古今中外,无论是科技精英,还是创世领袖,无论是文艺大师,还是思想巨匠,大凡做出非凡业绩的杰出人物,无不是博览群书、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 化学家诺尔在读书时,看到“硝化油掉在沙地上随即凝结起来”这句话,思维一动,成功地解决了硝化油运输的问题。让我们也像诺尔一样在读书时去创造,那么也许下一个诺尔就是你。 如果把自然和社会比做一座森林,要想全面地认识自然和社会,就不仅要走进这座森林,还要能走出来看这座森林。别人的著作,就好比是森林中的一个个火把,它们可以照亮你,但是路还需要自己发现。如果见着火把就走,那么你就很难快速地走出森林、全面地认识森林。把读书当做创造的过程,有6个字需要把握:怀疑、比较、发现。怀疑,就是敢于对书中的观点提出疑问,不能囫囵吞枣、人云亦云,生怕记不全、记不熟;比较,就是对同一个问题,比较不同的认识,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吸纳知识、深化认识,正所谓有比较才有鉴别;发现,就是思考,要善悟,兼收并蓄,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如此,不仅书中正确的东西变成了自己的,而且,联系实践去发现,还能够拥有书中所学不到的东西。 读书中坚持创造,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态度,是一个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创造在于积累,在于联系实际和敢于实践。单纯从书本到书本的学习,即使有创造也是空的。理论知识只有和实践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财富。读书是一种理论上的调查研究,这种调查研究和实际工作中的调查研究统一起来,相互促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调查研究。把读书当成一种创造,书读起来才不会枯燥,才能把书读活。 在透彻掌握各种读物形式和内容的基础上,转换新的角度,产生新的思路,提出新的观点,提供新的材料,运用新的方法,从而创造出新的成果。这就是阅读的功效。“食桑采花”,更要“吐丝酿蜜”,有朝一日你的孩子也会成为科学精英、文艺大师、思想巨匠,成为一个杰出的人。 P12-14 序言 莎士比亚曾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籍是人类知识和智慧的源泉。读书,不但是人们接受新知识、获得新信息,提高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能够扩大人的视野和陶冶人的情操。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父母们也越来越体会到阅读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许多父母不但非常重视“胎教”,孩子出生后,更是不遗余力地鼓励孩子读书,把自己的理想和希望寄托到孩子身上。 虽然父母希望孩子多读书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也需要讲究策略和方法。只有让孩子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孩子才会主动去读书。 对孩子来说,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的积极培养。每个孩子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只要父母掌握科学的方法,对孩子多加引导,挖掘孩子的阅读潜能,就能让孩子爱上读书。 在孩子的童年时期,父母可以利用孩子好奇的天性,从给孩子念故事开始,陪孩子一起读书。哪怕一天只读一个小故事,每天只读十分钟,只要坚持下来,孩子就会渐渐喜欢上读书。 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时,接触的事物渐渐多起来,获取知识的途径多了,同时来自课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时,有些父母觉得读课本上的知识就够了,孩子不用再读课外书。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课本上的知识固然重要,但并不是说孩子就不用读课外书了。课外阅读不但可以拓宽孩子的知识面,也可以提升孩子的写作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选择读物时,父母可以从孩子的兴趣人手,根据孩子的特点,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书籍,从而让孩子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和学习方法。 父母是孩子爱上阅读的保障,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让孩子受益一生。本书根据孩子成长发育的心理特点,结合当代家庭教育的具体情况,以专家的视角和观点,就广大父母最关心的指导孩子阅读时和孩子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方法;同时引用了古今中外的成功经验和事例,兼备知识性和实用性,让家长能够有效地帮助孩子爱上阅读。 培根曾说:“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阅读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将让孩子受益一生。那么,让孩子快乐地读书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