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对话时代的宗教学》由列奥纳多·斯威德勒、保罗·莫泽著,通过阐明各大宗教之间的相容性和共同点,论证了在当今世界中不同宗教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对话,不仅仅是一件好事,更是关涉人类未来本质的事情,进而论述了当代世界的全球化现实所引发的世界各大宗教之间的对话思潮、其特征、意义和作用以及所应采取的对话原则和方法,对于推动各宗教之间的对话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球对话时代的宗教学》由列奥纳多·斯威德勒、保罗·莫泽著,本书考察了特别是过去一个半世纪以来我们人类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宗教学研究的各种方法,如宗教哲学、宗教史学、经典研究、宗教演化、宗教人类学、宗教社会学、宗教心理学、宗教与经济、比较宗教学、宗教现象学等,并且更多地关注于“全球对话时代”这一人类意识的新时代,因为正是这样一种全新的意识,根本改变了我们理解生活(以及宗教)所有方面的方式。本书还探讨了“全球对话时代”的闯入和“全球伦理”的开端,有助于读者理解在他们周围到底发生了什么,从而使他们可以基于充分的信息,对生活的意义以及如何更好地生活作出明智的决定。
《全球对话时代的宗教学》作者指出,宗教远比在某个具体国家或文化中所遇到的宗教表象更加复杂多样,因此希望,本书不仅能够帮助读者对人类的宗教现象有更好的理解,也能唤起人们参与不同层面的宗教/意识形态间对话的欲望,特别是激发出共造一个全球伦理的愿望。
前言 全球对话时代的宗教学:迈向第三个千年的全球伦理
第一章 什么是宗教?
宗教能被定义吗?
局部的定义方法
全面的定义方法
本书对宗教的定义
道(TheWay)
大众化宗教和反思性宗教
关于宗教目标的不同术语
人性观
对终极实在的不同理解
结论
第二章 宗教哲学
宗教与哲学的关系
宗教哲学学科
去绝对化的真理观
去绝对化的真理观的含义
关系性与相对主义
第三章 宗教史学
宗教研究的历史方法
宗教史学:指称宗教学术研究的一个术语
第四章 经典研究
传统的解释方法
现代的解释学方法
第五章 宗教演化
宗教的演化
暂时的结论
演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结论
第六章 宗教人类学和宗教社会学
人类学和社会学概述
巫术与宗教
“三”的魔力
还原论:宗教只是
教会—宗教—教派—膜拜团体
宗教的社会功能
第七章 宗教心理学
“科学”心理学的先驱
心理学之父:西格蒙特·弗洛伊德
对弗洛伊德的人文主义挑战
发展心理学和关系心理学
成熟和不成熟的宗教
成熟宗教的发展
伦理学:关注相关性、关系性和对话
结论
第八章 宗教与经济的关系
宗教机构对个人和社会的经济影响
信徒对宗教机构的经济影响
宗教态度对信徒经济行为的影响
信徒的经济地位对宗教态度的影响
第九章 比较宗教学
第十章 宗教现象学
第十一章 从独白时代到全球对话时代
对话:前进之路
对话:一种思维方式
对话:及其意义
对话:兴起的理由
对话:认识论的范式转换
“深层对话”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深层对话”的七个阶段
宗教间对话和意识形态间对话的结果
对话:它的基本原则
第十二章 全球伦理普世宣言
对一种全球伦理的需要
“全球伦理普世宣言”的原则
行动计划
第十三章 《全球伦理普世宣言》草案
一、总则
二、前提
三、基本规则
结语
附录1 关于《走向全球伦理宣言》的几点解释性评注
附录2 “快乐地活”、“三H”对话及其他——斯威德勒访谈录
索引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