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平主编的《晋商与明清山西城镇化研究》从人口学、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角度,探讨晋商与城镇发展演变的本质特征,中小商贸城镇发展壮大过程中的户籍管理与改革,从而对明清时期城镇的兴盛根源,移民对城镇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得出有益的借鉴。系统探究明清晋商对包头、河口、运城、平遥、碛口等黄河中游中小城镇发展的推动作用;深入剖析民谚“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先有晋益老,后有西宁城;先有曹家号,后有朝阳县”的真实程度和实际效用。深入分析晋商促进城镇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作用与辐射带动功能;实地考察了明清山西平阳、泽潞、平遥、祁县、太谷、河曲、保德、右玉等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方式以及从事金融业(票号、银号、钱庄)、运输业(驼帮、马帮、车帮)、物流业(客店、商铺、货栈)带动三产兴盛状况。促进山西周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兴盛状况。
第一章 宋辽以前山西古代城镇发展概况
第一节 城市的肇始与形成
一 城与市
二 城市缘起的推动力
三 山西最早的“城”——襄汾陶寺城址
第二节 山西古“城”的发展概况
一 传说时期
二 历史时期的山西重要城镇
第三节 隋唐五代时期山西城镇的发展与繁荣
一 北都太原
二 蒲州
三 绛州
第二章 宋辽金元时期山西城镇与商业贸易的发达
第一节 宋辽金元时期的城镇设置
一 城市坊市格局的打破和经济职能的增强
二 宋至元时期山西城镇的设置
第二节 宋金时期城镇的快速发展和元代城镇的调整
第三节 城镇核心区与中心都会的形成
一 太原地区
二 河东地区
三 雁北地区
第四节 城镇发展对商业贸易的影响
一 官方榷场贸易和民间走私贸易的兴盛
二 金代商业禁例的宽松和行业组织的普遍
三 元代大一统局面和商业勃兴
第三章 晋商与明清时期晋北地区的城镇化
第一节 晋商与明清晋北地区城镇的发展
一 明清晋北军事城镇的发展
二 晋商对晋蒙地区开发与新兴城镇兴起的推动
第二节 明清时期晋北地区主要商业城镇
一 大同
二 归化城
三 包头
四 宁武
五 杀虎口
六 其他城镇
第四章 晋商与明清时期山西中部地区城镇的发展
第一节 明清山西中部商业城镇的发展
一 主要的商业城镇
二 明清山西中部地区商业城镇发展的特点
第二节 明清太汾商人的发展
一 矿产业
二 手工业
三 金融业
四 贩运业
第五章 晋南、晋东南地区明清城镇发展
第一节 晋南城镇发展
一 传统城镇商业化发展
二 因资源而兴的商业城镇
三 因交通而起的商业城镇
第二节 晋东南城镇的发展
一 传统城镇
二 因资源而兴的商业城镇
三 因交通而起的商业城镇
第三节 传统市镇的变迁
一 洋货对传统土货的冲击
二 新的交通格局对传统市镇的影响
第六章 晋商带动明清时期黄河沿岸城镇的兴盛
第一节 明清时期山西境内黄河水运
一 黄河水运的发达
二 晋商贩运贸易带动黄河水运
第二节 黄河沿岸的主要商贸城镇
一 河口镇
二 河曲
三 保德
四 黑峪口
五 碛口
六 孟门镇
七 壶口镇
八 风陵渡
第七章 晋商对国内外城镇的带动
第一节 晋商茶叶贸易带动中俄边贸口岸恰克图——买卖城
一 恰克图买卖城市场兴起的背景
二 恰克图市场的创建与管理
三 发展中的闭市风波
四 恰克图市场的兴盛
五 市场的巨大作用
六 不见硝烟的茶叶大战
七 结论:输在国弱不在商
第二节 汉口——晋商支撑的物流大市场
一 弹丸小镇的崛起
二 晋商在汉口的茶帮、商号
三 晋商在汉口的钱庄票号
第三节 张家口——旅蒙晋商基地
一 张家口的军事管理与八大皇商
二 张家口—库伦—恰克图的旅蒙商主体是山西商人
三 晋商在张家口一带的经营项目
四 晋商在张家口的社会公益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