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由《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这九部儒家经典组成,这些经典蕴含了华夏先贤的智慧,记述了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涵盖历史、政治、哲学、文学等各个方面。自西汉“独尊儒术”开始,这些经典即受到推重,至南宋以后更成为历代科举选拔人才的必读书,足见其对于历史的深远影响。
为了使读者对于“四书五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总体的把握,并对其中的精华有突出的了解,我们选取了这九部典籍中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篇目,汇辑成了这部《四书五经(插图本增订版)》。本书由李克主编。
《四书五经》是中国历史悠久、地位崇高的文化典籍,由九部儒家经典组成,这些经典蕴含了华夏先贤的智慧,记述了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涵盖历史、政治、哲学、文学等各个方面。自西汉“独尊儒术”开始,这些经典即受到推重,至南宋以后更成为历代科举选拔人才的必读书,足见其对于历史的深远影响。
为了使读者对于“四书五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总体的把握,并对其中的精华有突出的了解,我们选取了这九部典籍中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篇目,汇辑成了这部《四书五经(插图本增订版)》。
《四书五经(插图本增订版)》在注重文字质量的同时,通过注音、注释、译文等辅助性项目,为读者扫除了生僻字、难解字词、古今异义字等阅读障碍,使两千年前的经典诗文变得生动而易于理解。为了帮助读者更为直观地理解和领会古代先贤的思想,我们精心挑选了与正文相契合的珍贵古版画作为插图。本书的插图,是我们翻阅了大量古代刊刻资料,从出处繁多的古版画中精心选出的,并配以图说,将插图与正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图文的合理搭配,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本书由李克主编。
【原文】“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①,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奠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②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注释】①镃基:农具,类似锄头的工具。②置邮:驿站。
【译文】齐国人有句俗话说:‘纵然有才智,不如顺应形势;纵然有锄头,不如等待农时。’现在就是容易行王政统一天下的大好时机:夏、商、周三代最盛的时期,政令所直接达到的区域从没有超过见方千里的,而齐国却有了它们那么宽广的辖地了;三代极盛时期,人烟稠密,鸡犬呜叫的声音,从首都一直到四方国境,互相可以听到,而齐国也有了那么多的人民了;在齐国目前这样的条件下,土地不必再改变扩张了,人民也不必再变动增多了,如果推行仁政以统一天下,那是没有谁能抵挡得住的。况且统一天下的贤圣之君的期盼,没有比现在更久的了;老百姓对暴政迫害的担心,没有比现在更厉害的了。一个饥饿的人对食物是不加挑剔的,一个口渴的人对饮料也是很少选择的。孔子说过:‘仁政的推行,比驿站邮亭传递上级的政令还要迅速。’现在这个时候,如果一个万乘大国出来实行德政,那老百姓心里的高兴,就会跟一个倒挂着的人被解救下来差不多。因此只要做古人一半多的事,就可以获得比古人多一倍的成功,这也只有现在这个时候才做得到。”
【原文】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①。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②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③恻隐④之心,非所以内交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⑥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⑦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⑧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⑨,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⑩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注释】①不忍人之心:怜悯心,同情心。②乍:突然、忽然。③怵惕:惊惧。④恻隐:哀痛,同情。⑤内交:指结交。内同“纳”。⑥要誉:博取名誉。要,同“邀”,求。⑦端:开端,起源,源头。⑧我:同“己”。⑨然:同“燃”。⑩保:定,安定。
【译文】孟子说:“人们都有一颗怜悯的心。古代帝王由于有这种怜悯别人的心,这样才有了怜悯下面百姓的仁政。拿这种怜悯别人的好心,去施行怜悯下面百姓的仁政,治理天下就可以像把一件小东西放在手掌上翻转那么容易了。我所以说每个人都有一颗怜悯的心的缘故,譬如人们突然看见无知的小孩将要跌到井里去,都会立即产生一种惊恐、伤痛不忍的心情——这不是为了想跟这孩子的爹娘攀交情,不是为了要在邻里朋友中获得个好名声,也不是由于不喜欢孩子的啼哭声才这样做的。从这件事看起来,任何一个人,要是没有同情别人的心,就称不上是人;没有羞耻的心,也算不了人;没有礼让的心,算不了人;没有是非之心,也算不了人。同情人的心,是仁的开端;羞耻的心,是义的开端;礼让的心,是礼的开端:是非的心,是智的开端。一个人有这四端,就好像他的身体有四肢一样,这是他本身固有的。有这四个开端却自认无所作为的人,是自家害自家的人;说他的君主无所作为的人,是陷害他的君主的人。凡是在自己本身具有这四个开端的人,要是知道把它们都扩大开去,那就会像火刚开始点着,泉水刚开始流出,它的前景是无可限量的。一个从事政治的人,假使能够扩大这四端,就可以保护天下的人民,使他们安居乐业;假使不去扩大的话,那就连自己的爹娘也无法奉养了。”
【原文】孟子日:“子路,人告之以有①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②,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③。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注释】①有:同“又”。②善与人同:与人共同做善事。与,帮助、赞许。③与人为善:与,偕同。
【译文】孟子说:“子路这个人,一听到人家说他有过错,便表示高兴。夏禹王听了有益的话,便向人拜谢。大舜比他两个更伟大,他愿意跟别人一同行善,抛弃自己不对的,听从人家对的,乐意吸取别人的好处来行善,一点也不勉强。从他在下面种田、烧制陶瓦器、打鱼到被推举为领袖,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许多优点,没有不是从别人那里虚心学习的。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其实,这也是帮助、鼓励别人行善的好作风。所以君子的所作所为没有比跟别人一同行善更伟大的了。”P111-112
《四书五经》是中国历史悠久、地位崇高的文化典籍,由九部儒家经典组成,这些经典蕴含了华夏先贤的智慧,记述了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涵盖历史、政治、哲学、文学等各个方面。自西汉“独尊儒术”开始,这些经典即受到推重,至南宋以后更成为历代科举选拔人才的必读书,足见其对于历史的深远影响。
“四书”是《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四部书的合称。《论语》和《孟子》分别记录了孔子、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北宋时的程颢、程颐兄弟对这两篇十分重视,他们认为,《大学》是由孔子的学生整理的孔子关于“初学入德之门”的讲解;《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子书,以授孟子”的。到了南宋时期,著名学者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编在一起,因为这四部书分别出自孔子、孟子、曾参、子思,所以将其命名为“四子书”,简称为“四书”,并称“《四子》,《六经》之阶梯”,对其评价极高。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汉武帝时设立五经博士,“五经”逐步成为儒家经典。《易》又称《周易》,被尊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包括经、传两部分,体现了先贤对自然与社会变化关系的认识,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及社会生活,是研究商周历史的重要史料。《尚书》意为“上古之书”,分为夏、商、周书,记录了我国上古时代王室诰命、誓辞和一些史事。现在见到的《尚书》版本是秦博士伏生藏于壁中躲过秦末战火保存下来的,以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定,称《今文尚书》。此外,汉代还有《古文尚书》,今已失传。《诗》,又称《诗经》,保存了周初至春秋时期诗歌305篇,包括“风”、“雅”、“颂”三部分,收录了民间歌谣和上层社会的诗歌,被称为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楚辞”并称“风骚”,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影响深远。《礼》指《礼记》,是西汉编定的对于儒家之礼的阐释文章,有戴圣编定的《小戴礼记》和戴德编定的《大戴礼记》两种,是儒家博大精深的礼学思想的汇编。《小戴礼记》后由郑玄作注,遂广泛流行,成为经典。“五经”中的“春秋”指《左氏春秋》,又名《春秋左传》。《春秋》是一部编年史,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间的史事。后人为解释《春秋》,作有“春秋三传”,即《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觳梁传》。这九部经典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曾经受到各个时期学者文人的推崇,在当今的社会,这些儒家经典仍然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为了使读者对于“四书五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总体的把握,并对其中的精华有突出的了解,我们选取了这九部典籍中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篇目,汇辑成了这部《四书五经》:比如,我们对《论语》和《孟子》中所有的篇目和章句的内容进行了筛选,挑出了其中最闪光的思想和名篇名句;《周易》的六十四卦是一个有机而完整的体系,所以全部保留下来;《尚书》以今文《尚书》为本,选择了与尧、舜、禹、汤、武王、召公等著名历史人物有关的重要篇章;《诗经》“风”、“雅”、“颂”各类不同主题风格的名篇都有所选取;《礼记》选取了与礼制仪式及礼器有关的重点章节;《左传》按鲁国十二公次序编年,每位国君在位时周朝所发生的事件都有节选。
本书在注重文字质量的同时,通过注音、注释、译文等辅助性项目,为读者扫除了生僻字、难解字词、古今异义字等阅读障碍,使两千年前的经典诗文变得生动而易于理解。为了帮助读者更为直观地理解和领会古代先贤的思想,我们精心挑选了与正文相契合的珍贵古版画作为插图。本书的插图,是我们翻阅了大量古代刊刻资料,从出处繁多的古版画中精心选出的,并配以图说,将插图与正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图文的合理搭配,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希望我们所做的这些努力,能够使读者在积累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同时,对《四书五经》中所蕴含的优秀国学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经典就是那些能够影响一个民族文化和民族气质的历史典籍。“家藏四库”丛书兼及大众收藏与通俗阅读,这种形式可以使中国历史文化经典得到普及并薪火相传。
——汤一介
“家藏四库”丛书遴选了清代《四库全书》的精华,而且每一种书在注释、译文、解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扎实的工作。——傅璇琮
国学就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学问。“家藏四库”是一套非常适合大众阅读的国学经典丛书。国学的传承和发展迫切需要好的大众读本。
——毛佩琦
《四库全书》浩如烟海,真正的必读经典就这百余部。
——任德山
国学是相互融通的,切忌断章或是割裂。今人只有从《周易》等原始经典入手,才能真正找到进入国学的门径。
——刘君祖
先秦经典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如果我们参读西方同时代的经典,不难发现两种文明形成过程中具有诸多相似处。希望“家藏四库”选目中可以多收录一些先秦经典。
——余世存
“家藏四库”丛书遴选了清代《四库全书》的精华,而且每一种书在注释、译文、解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扎实的工作。
——傅璇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