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李翔海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作者李翔海)分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现代诠释;中国哲学方法思考点滴;在“保守”与“西化”之间;从现代走向看中国哲学的当代意义等内容。

《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引子:从“哲学在中国”到“中国的哲学”——“中国哲学”发展历程

的回顾与展望

第一编 中国哲学的理论特质

一、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的基本理论特质及其当代意蕴

(一)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世界图式”

(二)和谐性、平衡性与稳态性: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的理论特质

(三)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的当代意蕴

二、从“述而不作”看中国经典诠释的理论特质

(一)孔子的“述而不作”及其历史影响

(二)“述而不作”的内在底蕴:仁者情怀

三、“境界形上学”的初步形态——论魏晋玄学的基本理论特质

(一)“本体论”说的范式性意义与“自然本性”说的提出

(二)魏晋玄学:境界形上学的初步形态

(三)从“境界形上学”看“本体论”说与“自然本性”说

四、“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比较申论

(一)“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的主要同异之点

(二)“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文化精神异同比较

(三)“中体西用”的积极意义与“和魂洋才”的负面影响

五、本体诠释学与西方当代诠释学

(一)海德格尔:当代哲学诠释学基本精神方向的奠基

(二)伽德默尔:哲学诠释学的确立

(三)整体本体:本体诠释学的批评视界

(四)从与利科尔诠释学比较看本体诠释学批评的理论特色

第二编 中国古代哲学的现代诠释

一、中华民族精神之形上内核探析

(一)民族精神的内涵及以往研究的特点

(二)中华民族精神之基本内核的三个向度

(三)形上内核与人之生命的内在结构

二、“孝”与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

(一)“孝”与家庭、社会

(二)“孝”与“报本反始”

(三)儒家安身立命之道的精神特质

(四)儒家安身立命之道的三个具体面向

(五)儒家安身立命之道与“孝道”精神的内在贯通

三、《论语》“三十而立”商诠

(一)立于学、立于礼与立于道:传统诠释的三个主要向度

(二)孔子思想对于“轴r心时代”中国文化的变革性意义

(三)立于学、立于礼、立于道三说的内在不足

(四)三十而立:仁0的挺立

四、道家思想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一)本体论的重构

(=)价值信仰的重建

(三)认识论的拓展

(四)两者的不同特色

第三编 中国哲学方法思考点滴

一、批判的继承与创造的诠释——傅伟勋哲学方法论述评

(一)深入西方哲学的学术路向与高层次哲学方法论的反省

(二)“中西互为体用”论

(三)“生命的十大层面’’的文化价值取向

(四)创造的诠释学

(五)傅伟勋哲学方法论的启发意义

二、重写中国哲学史的问题向度与方法意识

(一)书写范式从“外在化”向“内在化”的转变:重写中国哲学史的前提之一

(二)在“中国哲学”与“哲学”之间达成殊相与共相的联结:重新书写中国哲学史的前提之二

(三)重写中国哲学史的方法意识:双向互动,层级累进

三、双向互动与诠释圆环:中国哲学方法论思考点滴

(一)“轴0文明”视野下的全球化浪潮

(二)三个向度的双向互动与诠释圆环

四、论“以中释中”t

(一)“以西释中”诠释范式的内在局限

(二)西方文化不足以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的“共法”

(三)“以中释中”的理论前提

(四)“以中释中”的逻辑进程

第四编 在“保守”与“西化”之间

一、康有为思想的内在矛盾及其文化指向

(一)康有为政治思想的归属:资本主义抑或封建专制

(二)康有为思想的保守特色

(三)《大同书》:激进的社会理想

(四)康有为思想的内在矛盾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民族文化传统关系问题再探讨——以20世纪儒家思想的新开展为例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究竟有没有“内发性”?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20世纪儒家思想的新开展在基本精神方向上的内在一致性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与20世纪儒家思想的新开展之间承前启后的历史承继性

三、论现代新儒学的内在向度

(一)“即宗教即哲学”:儒学基本特质的现代诠释

(二)融摄科学精神:现代新儒学重要的时代特征

(三)道德的形上学:新儒家谋求三者统一的理论雏形

(四)总结评析:问题与意义

四、胡适思想三题

(一)全盘西化与实用主义

(二)过河卒子与忠恕之道

(三)纯任理智与安顿价值

五、评殷海光的中国文化观

(一)何谓“文化”

(二)中国文化传统的“基线”

(三)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四)殷海光中国文化观之特色

六、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内涵、意义与困限

(一)何谓“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

(二)“自本自根”与“依循西化逻辑”: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两种形态

(三)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积极意义

(四)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内在局限

第五编 从现代走向看中国哲学的当代意义

一、论中国文化现代发展的三大阶段

(一)外在冲击: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历史起点

(二)内在转化:现代化内化为中国文化自身的理想目标

(三)综合创造:成就更为合理的现代性

(四)中国文化的民族特质及其当代意义

二、中国文化现代化历程的哲学省思

(一)现代性: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基本思想主题

(二)从“外在冲击”到“内在转化”:现代中国文化发展演进的内在逻辑

(三)民族文化慧命的延续与发展: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主要成就

(四)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张力:当代中国文化面临的困境

(五)中国文化面向21世纪的双重历史任务

三、论当代中国的国际文化环境——“西方文化中心”论的衰落和亚洲价值观的崛起

(一)“西方文化中心”论的衰落

(二)人类文化会向中国文化复归吗?

(三)“中国文化威胁”论的出现

(四)亚洲价值观的提出

(五)国际文化环境: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四、西方后现代转向与中国哲学的当代意义

(一)从“现代”到“后现代”:思想主题的转向

(二)思想主题类同下的中西哲学差异

(三)后现代转向:中国哲学传统主题之内在生命力的有力旁证

(四)中国哲学的内在生命力

附录:求索于民族性与时代性之间——李翔海教授访谈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6:3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