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历史教会我们的爱与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魏新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据说这本书曾经因为太搞笑而被勒令修改;至今读过全本的人不超过六个。

人民网、新杏坛、山东第一新闻视频门户鼎力推荐。新浪访谈、搜狐访谈热门话题。山东卫视“国学夏令营”必读书。

有帝王将相,也有才子佳人,有怪力乱神,也有逝去的青春。央视“百家讲坛”最年轻主讲人魏新首部文化随笔集,侃历史,品人生。

粉丝称他为“历史系郭德纲”,但是他像王小波一样犀利点评历史文化,如冯小刚一般幽默调侃世态人生。

曾经的叛逆摇滚青年如何成为学界名嘴?答案尽在本书。

初看《历史教会我们的爱与痛》这书你会哈哈大笑,笑过之后你会想哭。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没资格谈人生;了解历史的爱与痛,青春才会不迷茫。

内容推荐

《历史教会我们的爱与痛》这本书是青年学者、百家讲坛最年轻主讲人魏新的第一本文集。第一部分主要讲古代的各种事,有帝王将相的得失,也有才子佳人的爱恨。第二部分是一些神怪笔记,风趣幽默,又对今人有所启示。第三部分是作者对文化现象的追忆和对往事的回忆。第四部分是对社会现象的评判。总的来说,《历史教会我们的爱与痛》这本书是一个怪咖作者的黑色幽默,如果你是重口味读者,不可错过这本让人捧腹大笑的“恶趣味”合集。

目录

自序:自古以来

第一辑 历史教会我们的爱与痛

古今地盘说

童年中国说

炫富和炫穷

好皇帝演不了达人秀

想象中,舌尖上被吃垮的王国

帅“毙”了

祖传“五毒秘籍”

古代屌丝追女启示录

旧时剩女如何嫁得好

夫妻玩笑的分寸

尊重是最好的保鲜剂

来口千年陈醋

防止第三者乱入

只有二,才真爱

以病为荣是真病

密谋早泄

节俭美德不能用来缺德

秦桧的孙女是怎样寻猫的

这一醉,天地微醺

孔子,萌着,孤单着,快乐着

第二辑 神仙的事儿我们不懂

子不语

盘古

女娲

炎帝

赤松子

赤将子轝、宁封子、偓佺

彭祖

仙是怎么练成的

怪兽之死

第三辑 生活是一本题为命运的书

我不是诗人

骑着自行车到瑞典去

十年一觉诗歌梦

太多遗憾,只有穿越才能实现

生活是一本题为命运的书

那条路的繁华与寂寞

像一只塑料袋在飞翔

我又看到晚风中摇晃的故乡

我们县里唱摇滚的年轻人

你的咫尺扫荡着我的天涯

谁破了我的鸳鸯锤

天涯何处都相逢

我都是怎么进的电影院

县城如此多娇

牡丹、羊汤、烧牛肉

和游戏一起慢慢苍老

熟悉的面孔擦肩而过

口头禅是一枝花

第四辑 不可思议的真相

欢迎进入屌丝时代

无伴乘凉

誓言是一件多么凶险的事儿

每位活着的大师都是一个笑话

不可思议的真相

高考作文为何诗歌除外

鸡三篇

我们的名字

上帝欠你的,还是欠着吧

被迫贫嘴

别给老子贴金

曹操真的好可怜

论文化遗产之怪现状

文艺范儿包围城市

有多少梦想可以恶补

满脑子浆糊

试读章节

想象中,舌尖上被吃垮的王国

中国人对吃,确实有着浓厚的情结。民以食为天,吃是第一位的,也一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什么事都爱往吃上靠。咱们爱吃什么,领导就应该爱吃什么。贾平凹就讲过,有两个陕西农民聊天,一个问蒋委员长每天都吃什么,另一个回答是:“肯定是顿顿捞一碗干面,油泼的辣子还调得红红的呢!”

油泼面是陕西吃法,山东人肯定不会这么想,吕剧《下陈州》,给黑脸包大人列过菜单:“听说那老包要出京,忙坏了东宫和西宫。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剥大葱。”河南曲子《关公辞曹》里,曹操直接给关羽报菜名:“在许昌俺待你哪点儿不好?顿顿饭四个碟儿两个火烧,绿豆面拌疙瘩你嫌俗套,灶火里忙坏了你曹大嫂,摊煎饼调榛椒香油来拌,还给你包了些马齿菜包,芝麻叶杂面条顿顿都有,又蒸了一锅榆钱菜把蒜汁来浇……”

这都属于舌尖上的想象,在人们的想象中,舌尖上出现过很多次被吃垮的中国。

往早里说,夏朝最后一个皇帝——那时候还不叫皇帝,就是一个大酋长——叫桀,就是一个大吃大喝的主儿。据说他专门有个大酒池,可以撑船。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估计夏桀肚里也能撑。宰相是肚量大,夏桀是酒量大。他嫌自己喝不热闹,让三千人趴池子边上一块儿喝,谁喝多了就一头栽酒池子里面,直接淹死。夏桀还挺开心,跟他宠爱的女人一块鼓掌叫好,就跟看春晚一样热闹,然后让大家继续喝,酒池子都泡成澡堂子,酒都成了人骨酒,还继续喝,口味够重。所以,按历史上的记载,这么个喝法,夏朝很快就被喝得什么也不剩下了,所以就被商朝给拿下了。商朝末年,商纣王也这么个喝法,以酒为池,悬肉为林,让男男女女裸奔在酒池肉林之间,相当于看着裸眼3D的色情表演下酒。所以商朝也被灭了。

夏桀商纣,这是中国最早的两个坏老大,他们坏的罪证,很突出一点就是大吃大喝。

真实的历史也许并不是这样。古代的娱乐方式有限,人们的想象力也有限,传播手段更有限,能够见到夏桀和商纣的人并不多,关于他们的很多罪名,都靠一传十十传百,就跟微博一样,不停转发,也没有小秘书删帖,大家转发的过程中,加上自己的评论和想象。一个领导人的昏庸,最能让大家义愤填膺的,就是吃喝。

所以,大吃大喝一定是首当其冲的罪名。

你要是油泼面、煎饼卷大葱蒸个榆钱浇蒜汁倒也罢了,我们都吃不饱穿不暖,三月不知肉味,你天天酒池肉林,那国家肯定是你吃垮的。我们就应该反对你,让你下台。

除了吃,历史给坏皇帝还附加了一个重要罪名,就是色。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好女人,放到皇帝身上,每个失败的皇帝背后,都有至少一个坏女人。  最早的坏女人,就是夏桀身边的妺喜,山东人,喜欢听裂帛之音,就是撕绸子的声音。那时候的绸子是稀有物资,都能当钱花,妺喜就喜欢听撕绸子的声音,搁今天看是有点强迫症,就跟有人爱挤包装盒里那个塑料泡泡一样。妺喜好那口儿,引发全国人民的痛恨,我们做衣服都没料子,你还没事撕绸子。这路子可以简称为“撕绸之路”,太可恨。商纣王的坏女人就是妲己,《封神榜》里的狐狸精,大家都很熟悉,长得很漂亮,据说最喜欢看炮烙之刑,就是把一铜柱涂上油,下面点火,让犯人走,掉下来就被烧死。还有周幽王的褒姒,怎么也不会笑,为了让她笑,周幽王请来了郭德纲,不对,是烽火戏诸侯,弄得最后亡了国。

历史特喜欢往女人身上栽赃。中国古代是男权社会,国家都是男人说了算,男人总是对的,亡国了,就说是女人的不对。再举个杨贵妃的例子,有人说唐朝由盛转衰就是因为她,本来开元盛世,因为唐玄宗宠爱杨贵妃,盛事就成了乱世。这纯粹胡说,杨贵妃有这么大能力,那她就成慈禧太后了。人们对杨贵妃有很多误解,我们都知道杜牧有首名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写杨贵妃爱吃荔枝,但是长安没有,种不了,只能从外地运。当时也没法空运,只能骑着马,顶风快递,顶着风,快点递。我们知道荔枝特别不容易保鲜,摘下来皮很快就黑了,正所谓“一日而味变,二日而香变,四五日外则色香味尽去”,据《新唐书》记载,为了让杨贵妃吃的荔枝不变味,运荔枝这一路,累死很多驿马和差官。这么一说,大家多义愤填膺啊。其实这事大家可能不知道,杨贵妃吃的荔枝,不是从今天的广东运来的,广东离长安远了,再快的马,运过来也“色香味儿尽去”了。宋朝的苏轼就考证过,杨贵妃吃的荔枝是从四川运过来的,过去四川气候条件挺好,跟岭南很相近,很暖和,也能种荔枝,后来气候变冷,才没法种。

四川离长安也一千来里地,当时全国都有驿站,驿马每日能跑三百里,骑着马跳着江南sytle,唱着“偶爸刚摘的——”很快就到了,死不了人也趴不下马。再说,杨贵妃那是国母啊,爱吃点荔枝也没什么大错,她本身就是四川人,为什么吃荔枝?到长安之后,怀念一下家乡的口味,也是有情可原的,季羡林季老当年还让人从济南捎油璇呢,有什么啊?费点事,也不算太大,谁让那时候没有淘宝呢。

孟子说,食色性也,这都是很正常的,皇帝是人,皇帝的女人也是人,人都会有基本的欲望需求,只要不太过分,就不是什么大事,关键还是要看他的平常的工作成绩,而不是盯着他的饭碗和床头,光靠吃,是吃不垮国家的,一国之君能有多大饭量?能用多少女人?治国无方,用人无术,朝纲混乱,法度荒废,才是亡国的根本原因。食色,绝不是主要问题。

当然,一般老百姓,也搞不清皇帝的食和色,大部分全都靠想象。

大家想想,历史上有不近女色的皇帝吗?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还真想起有一个,确实不近女色,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不近女色的皇帝,武则天。

P30-32

序言

自古以来

原本,是不打算出这么一本书的。

写得字越多,就越怕凑合。怕写得东西,别人不爱看,过去爱看的,觉得失望,不爱看的,也看不出什么好。通货膨胀,纸也涨价了,买本书挺贵,没价值的,买回家也是垃圾,铅字脏,上厕所也不好用。

我每年也会买上几捆书,同时送出去几捆,家里书多为患,有些书断定一辈子也看不着,干脆送人。留着也是祸害,不如去祸害抵抗力强的人,生命有限,我也活了小半辈子,后半辈子还要养家,再不能被垃圾祸害了。

所以,我特别害怕自己也出这样的书。以前写的几本,自信还过得去,多少有点意思,至少对得起定价。这三年相比以前,杂事特别多,身不由己,总不能把找你的人全得罪了吧?只好就这样,过一天是一天,仗着肚子里存点墨水,脑子里剩点智商,还不至于消化不良、老年痴呆。

期间下过几次决心,要沉下心来,写一大部头,别人常说的那种“泣血之作”,每每半途而废,好不容易热血沸腾了,厉兵秣马,要大干一场,突然就被某件事打断,应付完之后,再坐回案台,灵感已丢盔卸甲,溃不成军。正所谓出师未捷血已冷,常使英雄笔没水。

期间还有一件事,某出版社主动找来,要根据报纸和杂志上的专栏,给我出本散文随笔集。我大体整理了一下,选题顺利通过了一年,没出。后来听编辑说,他们出版社基本只出教辅,寓教于乐的书,都交给书商来运作,我那本书只是他们为证明自己还干正事,给总社报的计划。我有些啼笑皆非,就再没想过这本书的事。家住北京的贾女士听到这个消息,却像过节一样开心,让我好好整理,在她所供职的单位出版。

开始,我觉得这也不过是件凑合的事,幸好整理的过程中,及时转变了心态。

在电脑的各种文件夹里,我第一次发现,自己竟然写过那么多垃圾,十几MB的SB。很多文字都是一时之快,现在打开再看,大多面目可憎,难以示人。所以,我真心感谢那个教辅出版社,给了我一次遮羞的机会。

倒是有一些可以凑合的,大概有十分之一,虽稍显轻佻,却也颇有稚趣,我把它们从中挑出,加上本想压箱底的存货,还有这两年陆续写过的一些,在我以前书中看不到的,拼成一盘,虽算不上大鱼大肉,倒也是冒着热气的白菜猪肉炖粉条,味正,咸香,不腻,下饭,绝对家常口味。

出本书,给自己留纪念,其实是件可耻的事。除非这本书你不准备给别人看,否则既是添堵,也是添乱。纸质书早晚会成为奢侈品,精神物质双奢侈。很多人已经越来越习惯看免费的电子版,我真心觉得,如果出版社同意,这本书也可以让大家免费下载,只是,我保证不管是在什么屏幕上,你都很难完整看下来,从头至尾,因为,并没有那么多扣人心弦,更多的,是娓娓道来,像一页纸和另一页纸摩擦时发出的声音。

书粗略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将近一半,是古代的各种事,有帝王将相,也有家长里短。第二部分是一些神怪笔记,和第一部分一样,不求深度和广度,茶余饭后,当个谈资,也算有趣。第三部分是个人史,相当于心路历程,虽有夹带私货之嫌,但私货自古以来,就属于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另外,也确实有不少好玩的事,相信爱看的人会特别爱看,不爱看的,扫一扫,甭用微信,也甭用心,鄙视下我,一笑而过。第四部分是写当下,看得惯的和看不惯的,说了虽然没用,但看了也许会有所启发,内容不多,也可忽略不计。

希望这本书能够对得起读者,还有爱看我节目的观众。我就是个写字的,写得比说得好看。只是我现在写得还不够好,见识还不够多,所以不敢不努力,也不得不谦虚。有朝一日,当一群人聚众吹牛逼的时候,如果我真成了其中那个嗓门最大的,请给我两个耳光,再也不要买我的书了。

有史为证,有此书为史。

是为序。

2013年4月6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0: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