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丹龙珠搜集、编译的这本《藏族民间故事集》虽然分量不太丰厚,但内容却沉甸甸、实实在在,是东北部藏区民间故事题材、内容、主题的缩影展示。在体裁上,有生活故事、神话故事,还有谚语故事、寓言故事;有动物故事,还有笑话,基本把方方面面的风貌韵味奉献给了读者。
民族色彩艳丽,地域气息醉人。开篇扑鼻而来的一串串珍珠般的藏族比兴语言、谚语,表述的是富有雪域气息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让你身不由己地走进这方土地这群人这块世界,被他们的故事所感动所留恋,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息息相关。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藏族民间故事 |
分类 | |
作者 | 云丹龙珠 |
出版社 | 甘肃民族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云丹龙珠搜集、编译的这本《藏族民间故事集》虽然分量不太丰厚,但内容却沉甸甸、实实在在,是东北部藏区民间故事题材、内容、主题的缩影展示。在体裁上,有生活故事、神话故事,还有谚语故事、寓言故事;有动物故事,还有笑话,基本把方方面面的风貌韵味奉献给了读者。 民族色彩艳丽,地域气息醉人。开篇扑鼻而来的一串串珍珠般的藏族比兴语言、谚语,表述的是富有雪域气息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让你身不由己地走进这方土地这群人这块世界,被他们的故事所感动所留恋,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息息相关。 内容推荐 《藏族民间故事》收集的五十篇故事大多流传于作者云丹龙珠的家乡——安多或北方藏区(主要是甘、青、川藏区)的藏族人民中间。故事内容十分丰富有趣,大体有嘲弄上层社会的讽刺故事,有鞭挞剥削阶层贪婪思想的揭露故事,有反映百姓反抗斗争的生活故事,有反映人民愿望、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故事,有言简意赅、富有深刻哲理的谚语故事,有寓意深长、富有训诫意味的寓言故事,有妙趣横生、富有生活气息的动物故事,还有诙谐幽默、可笑滑稽、令人捧腹的笑话故事等等。 《藏族民间故事》民族色彩艳丽,地域气息醉人。 目录 藏族民间生活故事 格桑的故事 秀古哈木饶 兄弟俩 孤儿与三个贪财的猎人 丑陋的国王 主仆俩打赌 杜鹃鸟鸣唱的来历 藏族民间神话故事 如意宝碗 金鸳鸯 善良的孩子 “懒惰”青年 九头老魔鬼 兔子带走誓育成豁唇 藏族民间谚语故事 父心在子子心在石 老虎赴宴 小人与苦修僧 兔子的药方 受歧视的小老鼠 智兔降伏恶狼 藏族民间寓言故事 两个贪心的猎人 一个以怨报德的坏人 一个忘恩负义的无耻之徒 贪财的俄巴 智兔救香客 驴子的沉痛教训 “五兄弟”争雌雄 不知报恩的狮子 贪嘴的狐狸 傲慢的小鸟 一粒青稞籽儿 藏族民间动物故事 兔子和狐狸、獐子、狼 鹫鸟和狐狸 山羊智胜恶狼 松鼠和老虎 老毛驴智斗恶狼 公鸡与天鹅 鼹鼠报恩 狐狸做王 猫头鹰与乌鸦 背鞍子的兔子 藏族民间笑话故事 檀香木的猫 哈嚓高嚓 两个苯教僧友 俄巴放生 聪明的仆人 活佛与说谎者 猴子笑人 钟声 坛头鬼 防盗诀句 后记 试读章节 从前,在青海湖边的一个村庄里住着一对夫妇,丈夫叫格桑,妻子叫珠玛。他俩结婚以后,恩爱和睦,共同牧放着自己的羊群,生活过得十分美满。 可是,幸福像鲜花那样盛开很难,苦难像暴雨那样降临容易。这一年冬天,青海湖地方下了一场千年不遇的大雪,绿茵茵的草原顿时变成了一片银白,牛羊遭受饥饿寒冷,成群成群地死亡。格桑家里除了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马,没有剩下一头牲畜。 一天,头人要来收租税的消息像寒风一样吹进了格桑的耳中。家里已经一贫如洗,哪来的财物交纳租税?万般无奈,聪明的格桑就和珠玛商量了一条妙计。他向邻居借了二两银子和一条地毯,把这些银子塞进了瘦马的直肠里,将地毯铺在自己的牛毛帐篷外,然后把老马牵到地毯上。正当格桑正襟危坐、合掌祈祷的当儿,头人领着大小管家来到了。 头人老远看见格桑,就像饿狼一样嗥叫起来:“喂!格桑,租税准备好了吗?要是今天交不出来,那就要给我做奴仆去啦!”一边喊着,一边用鞭子催马来到了格桑的帐篷门口。 格桑听到头人的喊声,慢腾腾地转过身来,装出一副又惊又喜的样子说:“啊啦啦!尊敬的头人啦,您今天亲自来收税,真是孔雀飞进了乌鸦窝,这是我格桑家的福气。” 头人喝道:“少说废话,赶快交出租税来!” 格桑满脸堆笑地说:“尊敬的头人啦,您不要生气,请下马进家里稍候片刻,我一定交上的。” 头人说:“你别骗我啦,你哪有交税的牛羊财物?快给我放羊去!” 格桑指着那匹骨瘦如柴的马说道:“您不要从帐篷缝里看人,我家的这匹神马给我屙银子的事,您还没有听说过吧?” 头人用贪婪和凶狠的眼光看着站在地毯上的老马,诧异地问道:“什么,你的这匹什么活都干不成的瘦马还会屙银子?” 格桑不慌不忙地说:“头人啦,这是活佛赐给我的一匹神马,您不相信它会屙银子,那我只好让事实来打消您的疑心了。”说完,不停地祈祷起来。 不一会儿,那瘦马真的掺着粪屙出银子来了。格桑装模作样地向老马磕头说:“啊,太好啦,您这恩重情深的神马。”他从马粪中拣出银子交给了头人。头人看到这白花花的银子,又惊又喜地说:“啊呀呀,果然是一匹神马!”赶紧从自己那高头大马上溜下来,伏在地上也向那匹“神马”恭恭敬敬地磕了头以后,露出一副非常和蔼的样子对格桑说: “格桑兄弟,你可真是一个有福气的人啊!这次的租税你可以不交,不过你得把这匹神马卖给我。” 格桑听了头人的话,连连摇头回答说:“尊敬的头人啦,这匹神马是活佛赐给我的,你即使给我很多银子,我也不敢卖出去呀。” 头人忍住心头的恼怒,说:“格桑兄弟,我买这匹神马不是为了让它给我屙银子,而是为了大家的幸福。啊,你就答应把它卖给我吧,我家里有的是精料和奴仆,把这匹神马一定会喂得很好。我付给你二十只绵羊和四头牦牛、一匹马,再加五十两银子。呀!格桑兄弟,你就答应我吧,啊?” 格桑还是装出一副留恋不舍的样子说:“尊敬的头人啦,您好心好意地为全村庄的人们着想,我就不得不答应您了。不过,您一定要把这匹神马喂养好,如果神马死了,那我们全村庄都要遭受灾难的。” 头人欣喜若狂地说:“格桑兄弟,你就放心好了,我一定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爱护它。” 贪心的头人回到家里,拿出三条大红地毯铺在院子里,然后把神马牵到红地毯上,给它一连喂了五升糌粑,自己坐在它的面前念念有词地祈祷。可是,无论怎样祈祷,那神马别说屙银子,连马粪也没有屙出一点。到黄昏时分,神马的肚子突然发胀起来,难受得在地上不停地打滚,最终四条腿蹬直——死去了。头人惊慌失措,骑上马匆匆忙忙来到格桑家里,哭丧着脸对格桑说:“出了不幸的事了,神马死啦!” 格桑摆出一副惊恐的样子问道:“头人啦,您……您说什么?神马它……它怎么死啦?” 头人回答说:“我给神马吃了五升糌粑,我也和你一样磕头祈祷,可它一点银子没屙就死了。” “啊呀呀,我的菩萨爷,您怎么给神马吃糌粑呢?它除了草什么也不能吃的,您这不是把它送上了死路吗?”格桑边说边擦眼泪祷告:“啊,大慈大悲的释迦牟尼佛,请看在虔诚的信徒面上,把灾难推向别处吧,把幸福赐给我们吧!”头人被格桑弄得晕头转向,提心吊胆地回家去了。 时光像逝去的江水一样,眨眼之间又过去了一年。这年收租税的时间已经临近,格桑和珠玛经过仔细商量,用练就气功的方法,来对付头人的逼租税。他拿出皮鞭来,用红绢缠上了鞭柄,然后把它放在佛塔底下,只等头人到来。 头人吃了一次大亏,一心想来加倍地惩罚格桑。当他领着大小管家一到格桑家,就见格桑和珠玛争吵得很厉害。忽然,格桑举起棒子朝珠玛头上打去,只听珠玛“啊哟”地喊了一声,便倒在地上死去了。头人看见这个情景,冲着格桑大声地嚷起来:“你这个愚蠢的东西,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妻子打死呢?” 格桑微微一笑说:“头人啦,你不用担心。她就是死过几年以后,我也有办法让她复活。现在让她服侍一会儿阎王,我再叫她回来给您倒奶茶喝,孝敬您。” 头人发起怒来说:“你不要说荒唐无稽的话了,哪有人死了能复活的?你再不要干阴险欺诈的事啦,赶快把租税交出来!要是交不上来,我就叫人把你捆起来带走。” “头人啦,如果您不相信,我给您试试看怎么样?”格桑一边说着,一边从佛塔底下取出用红绢缠着的皮鞭,往珠玛身上抽打起来,不一会,倒在地上的珠玛先是动了动身子,然后慢慢地站起来,抖了抖身上的尘土,就和颜悦色地给他们斟茶,和他们谈话。头人看着一阵惊恐,目光死死地盯在格桑手中攥着的皮鞭上,诧异地问道: “这……这个皮……皮鞭,是从哪儿买来的?” 格桑回答说:“头人啦,这是去年活佛赐给我神马的时候,一并送给我的一条神鞭,它不但不会抽伤人,而且有从死亡的险境中把人搭救回来的神威。”P3-7 序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它揭示了一条朴素的真理,即看事物不能停留在表象上,而要注重本质:不能迷惑于形式,而要注重质量。对民间文学的评价也该如此! 在好些人眼中,民间文学是小儿科,不屑一顾。他们轻视、冷漠民间文学。殊不知,这是数典忘祖,忘恩负义的行为。试问,在人生的旅途中,有谁能离开母亲的襁褓而“神怪”般一夜长成巨人?有谁不吮吸母亲的乳汁而顶天立地凌空莅临?和阿妈哺育你的第一口奶水同样神圣无比、恩德无量的是民间文学这口母乳。那些故事、寓言、童话、传说、神话……不就像阿妈那香甜绵润的乳汁吗?是它一滴一滴地流进你的心田、你的脑海、你的周身,在你空白的脑壁上留下善与恶的身影,在你朦胧的心田中撒播下是与非的种子,让你周身燃烧起正义的滚滚热血。把真善美的坐标高高竖立在你的心灵。民间故事中那众多而又一个个不一般的人、神、妖魔,朴素简单却又形象、具体、艺术地展示了人类最初的伦理观、道德观和善恶是非标准。那是文化价值核心的构建啊。人是善的代表,妖魔是恶的象征,而神是对未来理想世界的追求。正是那些纯朴而深邃、浅显而蕴涵真理、形象感人而又主题鲜明的民间故事,把人类文化遗产一点一滴灌注进了儿童的血管中、脑壳里,注进全身每根神经、每缕骨髓间。 民间文学是人类文化的母乳,是我们的启蒙老师。在母亲的怀抱里,在温馨婉转如琴弦的说唱叙事中,我们跨出了文明的第一步;我们接受了人类第一笔文化遗产;我们知道了混沌世界的光明与黑暗、文明与野蛮、知识与愚昧的斗争和人类的伟大与智慧;知道了人生,知道了前途,也拥有了憧憬与理想,有了淡淡而执拗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 不能怠慢这第一口母乳啊。 不能忘却襁褓中的养分啊。 我们要保护好这块文化故土。热爱她、弘扬她、褒奖她! 正是云丹龙珠式的文化志士们,在民族民间文学领域,辛勤耕耘作出了自己的努力,立起了丰碑,真是可歌可泣,功德无量。 云丹龙珠搜集、编译的这本《藏族民间故事集》虽然分量不太丰厚,但内容却沉甸甸、实实在在,是东北部藏区民间故事题材、内容、主题的缩影展示。在体裁上,有生活故事、神话故事,还有谚语故事、寓言故事;有动物故事,还有笑话,基本把方方面面的风貌韵味奉献给了读者。这些民间故事都有着这样一些特点: 主题突出,爱憎鲜明。歌颂善良、公道、正义,鞭挞邪恶、丑陋、强暴,给读者心灵点起鼓励、期望之星火;贫贱者聪明,弱小者机智,统治者和为富不仁者愚蠢、残暴、野蛮。故事的结尾往往是弱者胜利,残暴者失败,表现出创作者的同情心和正义感,也折射了劳动者的智慧、胆略、远见,揭露了统治者的丑恶嘴脸,点出了人类社会的必然。 寓意深刻,富有哲理。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嗔怪嫉恨皆用含蓄的故事反映出来,在笑声中给人智慧和力量,在讽刺中给人以启迪与教育。 知识性、趣味性浓郁。在朴实中传播科学,在幽默中透溢趣味,对少年儿童来说更是一种形象、潜移默化、开化启迪的教科书。 民族色彩艳丽,地域气息醉人。开篇扑鼻而来的一串串珍珠般的藏族比兴语言、谚语,表述的是富有雪域气息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让你身不由己地走进这方土地这群人这块世界,被他们的故事所感动所留恋,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息息相关。 云丹龙珠是一位土生土长的纯正藏家汉子,在他的血管里流动的是藏文化精神。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汉语系后,他一直在学校、行政部门从事教育、文化组织工作,直到今天还未脱’离行政岗位。虽然岗位在行政,但他对民族传统文化充满热情,忠贞不渝,矢志不渝地守望到底,全身心地呵护和浇注民间文学,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之余,孜孜不倦地搜集、翻译藏族民间故事,其精神可叹可敬。如果没有对本民族最深厚的情感最炽烈的爱,没有守卫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责任感,很难解释他几十年如一日地业余辑译民间故事的作为。一滴水可折射太阳的光辉。他坚韧不拔的毅力,他痴情不变的忠诚,他始终如一的追求,一直令我感动不已。 云丹龙珠还是一位德才兼备的藏族知识分子。这不是溢美之词,也不是客套而已。“德”在上面已经提到了,“才”在他辑译的书中也透露得明白。他精通藏文,又受过汉文学的高等教育,藏汉文都达到了精湛的程度。所以他辑译的民间故事行文如流水酣畅,似白云飘逸,如雪山沉稳,透出一股股酥油糌粑味,让人沉醉其中。 这本书自然是他的起步,相信他还会跨出第二步、第三步、第…… 路在脚下,越走越宽广。 就此为序。 2008年8月于兰州 后记 藏族,聚居世界屋脊的雪域高原,是一个勤劳、勇敢、朴实,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藏族民间故事,是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民间文学珍品之一。藏族民间故事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流传极广,妇孺皆知,是一笔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里收集的五十篇故事大多流传于我的家乡——安多或北方藏区(主要是甘、青、川藏区)的藏族人民中间。故事内容十分丰富有趣,大体有嘲弄上层社会的讽刺故事,有鞭挞剥削阶层贪婪思想的揭露故事,有反映百姓反抗斗争的生活故事,有反映人民愿望、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故事,有言简意赅、富有深刻哲理的谚语故事,有寓意深长、富有训诫意味的寓言故事,有妙趣横生、富有生活气息的动物故事,还有诙谐幽默、可笑滑稽、令人捧腹的笑话故事等等。当然,收到集子里的这些故事仅仅是我所听到的和看到的一部分,它也只是安多或北方藏区流传的民间故事的一个缩影。 我从小被优美动听的民间故事所感染,还是孩提的时候就酷爱听大人们讲说故事。《如意宝碗》、《兔子和狐狸、獐子、狼》、《阿扎报恩》、《背鞍子的兔子》、《老虎赴宴》、《受歧视的小老鼠》和《檀香木的猫》、《“哈嚓高嚓”》、《坛头鬼》以及《一粒青稞籽儿》等,都是根据小时候听母亲和老人们的讲述追忆整理的。当然,这里的绝大多数故事是从1980年以来,发表在《青海藏文报》、《甘南藏文报》和《章恰尔》、《达赛尔》等藏文期刊上的,我只是作了翻译整理。其中有不少故事的汉文译稿先后在《西藏文艺》、《甘肃文苑》、《格桑花》和《甘南报》上刊载过。 现在这些故事终于编辑在一起,奉献给各兄弟民族的广大读者和爱好故事的各位朋友了,我感到由衷的欣慰。这里我要特别向鼓励我、支持我并赐写序文的西北民族大学藏语言传播学院的尕藏才旦教授,美术学院的达拉才丹讲师——他在百忙中抽空画了所有插图,还有帮助我出版发行的青海西宁藏田图书有限公司,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限于自己的水平,缺点错漏一定很多,谨请批评指正。 编译者 2007年7月7日 于羚城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