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是我国劳动力较为密集,从业人员最多的行业之一,从业人员需要掌握全方位的专业知识。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不断出现,建设工程领域的资料越来越繁杂。广大建设工程技术人员对常用的基本技术资料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有鉴于此,化学工业出版社组织一批相关技术人员编写了《建筑工程常用资料备查手册系列》。
化学工业出版社组织编写的《建筑结构常用资料备查手册》为其中之一,主要以行业相关的最新法规、标准为依据。内容不仅包括常用数据,还包括从业所必须掌握的其他资料,数据方面主要以图表为主,辅以简要的文字说明,方便查找。其他资料力求通用性强,适用面广,简明扼要。
化学工业出版社组织编写的《建筑结构常用资料备查手册》以建筑结构相关的法规、标准为依据,内容包括建筑结构荷载、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地基基础等的基础知识、设计计算以及工程施工的相关内容。本书主要以图表的形式,辅以简要的文字说明,简明扼要、方便查找。
《建筑结构常用资料备查手册》可供从事工程施工、监理、质量监督和建设管理技术人员使用和参考,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等学校师生参考。
第1章 建筑结构荷载1
1.1 建筑结构荷载概述1
1.1.1 建筑结构荷载1
1.1.2 荷载效应组合1
1.2 楼面和屋面活荷载2
1.2.1 楼面活荷载2
1.2.2 屋面活荷载4
1.2.3 屋面积灰荷载4
1.2.4 施工和检修荷载及栏杆水平荷载5
1.3 风荷载5
1.3.1 风荷载标准值及基本风压5
1.3.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6
1.3.3 风荷载体型系数8
1.3.4 顺风向风振和风振系数16
1.3.5 横风向风振19
1.4 雪荷载19
1.4.1 雪荷载标准值及基本雪压19
1.4.2 屋面积雪分布20
1.4.3 全国主要城市的雪压和风压取值21
1.5 工作平台活荷载26
1.5.1 工作平台均布活荷载26
1.5.2 多台吊车的组合27
1.5.3 吊车荷载的动力系数27
1.5.4 吊车荷载的组合值、频遇值及准永久值29
1.6 常用材料和构件的自重29
1.7 建筑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38
1.7.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及设防标准38
1.7.2 建筑结构的规则性39
1.7.3 结构材料的强度等级39
1.7.4 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与危险地段划分40
1.7.5 建筑场地类别划分40
1.7.6 发震断裂带避让措施41
第2章 砌体结构42
2.1 砌体结构设计42
2.1.1 材料及基本设计规定42
2.1.2 砌体结构的构造要求47
2.1.3 无筋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53
2.1.4 配筋砖砌体构件承载力计算62
2.2 砌体结构抗震设计66
2.2.1 多层砌体房屋的层数和高度限值66
2.2.2 多层砌体房屋的最大高宽比限值66
2.2.3 房屋抗震横墙最大间距67
2.2.4 房屋的局部尺寸限值67
2.2.5 防震缝的设置67
2.2.6 多层黏土砖房抗震构造措施67
2.2.7 多层砌块房屋抗震构造措施77
2.2.8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抗震构造措施81
2.2.9 多排柱内框架房屋抗震构造措施83
第3章 混凝土结构86
3.1 材料及一般构造规定86
3.1.1 水泥86
3.1.2 外加剂86
3.1.3 混凝土91
3.1.4 钢筋96
3.1.5 伸缩缝、防震缝146
3.2 结构承载力计算147
3.2.1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及允许变形值147
3.2.2 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148
3.2.3 矩形和T形截面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151
3.2.4 矩形和T形截面梁受剪承载力计算175
3.2.5 矩形截面对称配筋单向偏心受压柱承载力计算204
3.2.6 圆形截面偏心受压柱承载力计算225
3.3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235
3.3.1 模板工程235
3.3.2 钢筋工程251
3.3.3 混凝土工程263
3.3.4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工程270
3.3.5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279
3.4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计算及设计283
3.4.1 地震作用计算283
3.4.2 构件的抗震设计290
3.5 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300
3.5.1 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适用最大高度300
3.5.2 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等级300
3.5.3 防震缝301
3.5.4 抗震墙之间楼、屋盖的长宽比301
3.5.5 有抗震设防要求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钢筋最小锚固及搭接长度302
3.5.6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302
3.5.7 方形柱和圆形柱的组合轴压力设计值N的限值315
3.5.8 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构造措施323
第4章 钢结构324
4.1 建筑钢结构工程基本数据资料324
4.1.1 钢材基础知识324
4.1.2 结构钢性能332
4.1.3 常用钢材截面特性353
4.1.4 钢的组合截面特性388
4.1.5 钢板规格及理论重量402
4.1.6 无缝钢管规格及理论重量405
4.1.7 异形无缝钢管规格及理论重量416
4.1.8 焊接钢管规格及理论重量435
4.2 钢结构承载力设计值439
4.2.1 受弯构件的承载力矩设计值(Q235钢)439
4.2.2 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Q235钢)450
4.3 钢结构施工483
4.3.1 钢材的放样、号料、气割与剪切483
4.3.2 钢材的加工、组装和预拼装488
4.3.3 钢结构焊接施工500
4.3.4 钢结构安装532
4.3.5 钢结构腐蚀与防护536
第5章 地基基础545
5.1 常用术语545
5.1.1 结构抗震545
5.1.2 工程地质546
5.1.3 天然地基与地基处理技术547
5.1.4 桩基础550
5.1.5 浅基础557
5.2 基本规定561
5.2.1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561
5.2.2 地基基础计算的内容和要求562
5.3 土的分类和鉴别方法562
5.3.1 土的分类562
5.3.2 土的鉴别方法569
5.4 地质与地震571
5.4.1 地质年代表571
5.4.2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572
5.5 地基工程574
5.5.1 土方工程574
5.5.2 基坑工程583
5.5.3 地基质量检验588
5.5.4 桩工程质量检验596
5.5.5 地下防水工程601
5.6 地基计算605
5.6.1 基础埋置深度605
5.6.2 常用参数605
5.7 地基基础抗震设计611
5.7.1 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抗震验算的范围611
5.7.2 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612
5.7.3 地基的液化等级和抗液化措施612
参考文献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