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有智、申红艳编著的《二氧化碳减排工艺与技术——溶剂吸收法》重点介绍了典型的溶剂吸收法脱碳工艺、应用范围及先进的装备技术、主要设计参数和技术经济指标,书中也对溶剂吸收法脱碳技术的新型吸收溶剂和新工艺以及先进的装备技术等最新成果进行了阐述,旨在对溶剂吸收法脱碳技术进行回顾和总结,为节能减排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挥积极的作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二氧化碳减排工艺与技术--溶剂吸收法 |
分类 | |
作者 | 刘有智//申红艳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刘有智、申红艳编著的《二氧化碳减排工艺与技术——溶剂吸收法》重点介绍了典型的溶剂吸收法脱碳工艺、应用范围及先进的装备技术、主要设计参数和技术经济指标,书中也对溶剂吸收法脱碳技术的新型吸收溶剂和新工艺以及先进的装备技术等最新成果进行了阐述,旨在对溶剂吸收法脱碳技术进行回顾和总结,为节能减排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挥积极的作用。 内容推荐 刘有智、申红艳编著的《二氧化碳减排工艺与技术——溶剂吸收法》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当今各种溶剂吸收法脱碳工艺的原理、装置流程、计算方法、实际运行数据以及可能遇到的操作问题,尤其是在这些领域取得的经验和认识。同时对脱碳液在循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及具体分析,论述了目前受污脱碳液的各种净化处理方法,针对传统净化处理方法的弊端,提出新型的受污脱碳液的净化处理方法,同时进行了具体的理论分析,并且引入了该净化技术在企业的工程化应用实例。将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工业应用指导价值。本书附有大量的图表和数据,内容丰富,层次分明,针对性强,应用范围广。 《二氧化碳减排工艺与技术——溶剂吸收法》可作为研究生、科研人员和企业工程师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二氧化碳的排放及温室效应/3 1.1.1 全球化石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状况/3 1.1.2 我国化石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5 1.1.3 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快增长带来的危害/7 1.2 治理温室效应的国际国内政策/8 1.2.1 国际协议/9 1.2.2 我国的二氧化碳减排面临的挑战和对策/10 1.3 二氧化碳的性质/12 1.3.1 物理性质/12 1.3.2 化学性质/13 1.3.3 用途/14 1.4 二氧化碳的治理与回收/15 参考文献/16 第2章 化学吸收法脱碳/17 2.1 热钾碱法脱碳/19 2.1.1 物性数据/20 2.1.2 吸收原理/23 2.1.3 热钾碱法脱碳工艺流程和操作条件/25 2.2 改进的热钾碱法脱碳/29 2.2.1 苯菲尔法/29 2.2.2 改良砷碱法/35 2.2.3 复合活化热钾碱法/39 2.2.4 空间位阻胺法/42 2.2.5 二亚乙基三胺热钾碱法/47 参考文献/52 第3章 物理化学吸收法脱碳/55 3.1 MDEA法/57 3.1.1 物性数据/57 3.1.2 基本原理/57 3.1.3 工艺流程/59 3.1.4 主要操作条件/60 3.1.5 企业操作数据/63 3.2 常温甲醇洗/64 3.3 环丁砜法/65 参考文献/72 第4章 物理吸收法脱碳/73 4.1 加压水洗法/77 4.2 碳酸丙烯酯法/80 4.2.1 物性数据/80 4.2.2 工艺流程/83 4.2.3 主要操作条件/84 4.3 低温甲醇洗脱碳工艺/85 4.3.1 物性数据/86 4.3.2 气体在甲醇中的溶解度/90 4.3.3 低温甲醇洗的吸收动力学/92 4.3.4 工艺流程/92 4.4 NHD法脱碳/99 4.4.1 NHD法简介/99 4.4.2 NHD的物化性质/101 4.4.3 NHD法脱除二氧化碳工艺/111 4.4.4 NHD气体净化技术的工业应用实例/114 参考文献/125 第5章 各种脱碳液运行情况及其比较/127 5.1 脱碳方法/129 5.2 脱碳方法的比较/130 5.2.1 化学吸收方法比较/131 5.2.2 物理吸收方法比较/132 5.2.3 常压下回收二氧化碳方法的比较/134 5.2.4 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方法的比较/135 5.2.5 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较/138 5.2.6 消耗能源比较/138 5.3 吸收法脱碳工艺方案的选择/138 参考文献/141 第6章 脱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造措施/143 6.1 热钾碱法存在的问题和改造措施/145 6.1.1 脱碳液变色的原因分析/145 6.1.2 发黑物的组成、特性及危害/147 6.1.3 消除发黑物的措施/147 6.2 MDEA法存在的问题及改造措施/148 6.2.1 MDEA溶液发泡/148 6.2.2 MDEA脱碳装置腐蚀现象及原因浅析/151 6.3 碳酸丙烯酯法存在的问题及改造措施/157 6.3.1 改产尿素生产中存在的问题/157 6.3.2 碳酸丙烯酯法改造方案的选择/158 6.4 低温甲醇洗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60 6.4.1 存在的问题/160 6.4.2 问题分析/161 6.4.3 甲醇污染的预防/161 6.5 NHD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62 6.5.1 存在的问题/162 6.5.2 问题分析/162 6.5.3 NHD溶液污染的影响/164 6.5.4 NHD溶液污染的预防/165 参考文献/166 第7章 受污脱碳液的净化处理方法/169 7.1 受污脱碳液的性质/171 7.2 受污脱碳液中污染物质的分析方法/173 7.2.1 受污脱碳液中总硫的测定/173 7.2.2 受污脱碳液中铁的测定/173 7.2.3 受污脱碳液中铬的测定/173 7.3 受污脱碳液的净化方法/174 7.3.1 沉降法/174 7.3.2 过滤法/175 7.3.3 蒸馏法/178 7.3.4 吹扫法/179 7.3.5 新型高效受污脱碳液净化除杂技术/179 参考文献/186 第8章 溶剂脱碳技术的新进展及应用前景/187 8.1 脱碳新流程/189 8.2 脱碳新设备——超重机/189 8.2.1 超重力技术概述/190 8.2.2 超重力场传质特性/191 8.2.3 超重力场吸收实例/194 8.2.4 超重力法脱碳工艺/202 8.2.5 应用前景/205 8.3 正在开发的新型溶剂——离子液体/205 8.3.1 离子液体的定义/205 8.3.2 离子液体的物性特征/206 8.3.3 离子液体的分类/206 8.3.4 离子液体作为气体吸收剂的特点/207 8.3.5 离子液体吸收CO2的研究进展/208 8.3.6 展望/212 参考文献/21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