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1693~1765),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少时家贫,康熙末年中秀才,雍正十年中举人,乾隆元年中进士,五十岁起先后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计十二年。为官十年时,为民众申请赈济救灾,因得罪地方大吏而去官。后长期卖画干扬州,是“扬州八家”之一。
郑板桥画竹,有“胸无成竹”的理论,强调构思与熟练技巧的高度结合,他画竹并无师承,直接取法自然。竹子画得艰瘦挺拔,节节屹立,清劲秀逸,竹叶墨色水灵,浓淡有致。秦祖永说他的画“笔情纵逸、随意挥洒、苍劲绝伦”。其所绘兰、竹往往与石、诗相结合,多借诗与跋来补其画意。迟庆国、易东升编著的《郑板桥》便是他的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