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趣味历史(修订本)/趣味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于凯//黄爱梅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于凯、黄爱梅编著的《趣味历史(修订本)》尽量避免了教科书式的刻板和流水账般的叙述,也不求面面俱到的平铺直叙,而是撷取了若干有意思的历史片段,或侧重于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对比、或侧重于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关注、或侧重于对历史现象内涵的挖掘;在写法上,则力求用生动有趣的文笔,趣说历史人物、趣论典章制度、趣谈文化传统、趣论成败得失,拉近我们与历史真实的心灵距离。书中所论,虽然只是历史长河中的朵朵浪花,但却蕴涵着对历史脉搏的把握,读者朋友可以在兴味盎然的阅读中,贴近历史的真实面目,体会古代历史所包含的巨大智慧,从而更好地理解我们祖先所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真谛。

内容推荐

这是一套以“趣味”命名的系列读物,包括:《趣味语文》“趣味历史》《趣味考古》《趣味地理》《趣味逻辑》《趣味哲学》《趣味文字》《趣味美学》《趣味心理》等九个人文社会学科。为什么要用“趣味”命名呢?因为每本书的作者在每门学科中选择了其中最有趣的、最容易引发读者兴趣的,也是最有吸引力的故事和知识。

它们既不是教科书,也不是教辅材料,更不是考试秘诀,不需要预复习,不必做作业,更不用担心考试。你觉得哪本有趣就看哪一本,觉得哪一段有趣就看哪一段,有多少空闲时间就看多少,隔一段时间再看也不会影响阅读的效果。

优秀的普及性读物就要遵循这些基本的原则,根据特定读者的需要和可能,精选出适量的内容,以最容易接受吸收的方式提供给读者。这正是这套书的作者和编者的良苦用心。

于凯、黄爱梅编著的《趣味历史(修订本)》选择了最有吸引力、最有趣的故事和知识,通过多篇有趣的历史故事,引导青少年读者学到基本的历史知识,并从此对历史感兴趣。希望能给功课繁多的中学生朋友提供阅读的快乐,并潜移默化地提升文科成绩。

目录

《趣味系列》修订本序

前言

闲话皇帝

 感生:神话与胡话

 布衣天子

 中兴之君忧患始

 亡国之君在新朝

 皇帝的爱好

 长生不老帝王梦

 不爱江山爱美人

 风流才子亡国君

 皇帝的“节俭”

家事——国事——天下事

 “禅让”闹剧

 秦二世与“隋二世”

 兄弟相残为哪般

 “太上皇”佚事

 摄政风云

 汉代巫蛊案

 明末宫廷三大案

 郡县与分封之争

 西汉削藩的努力

 建文与永乐

 “罪己诏”与“更受命”

君君臣臣

 “鼠相”李斯

 楚汉相争话用人

 明主与直臣

 “兔死狗烹”现象

 刀笔酷吏

 外戚、宦官权争怪圈

 浊流与清流

 党锢

 党与党争

 “剥皮楦草”话肃贪

 “立皇帝”与“坐皇帝”

 明代特务政治

 漫漫变法路

文化与人物

 孔子生前身后事

 千古第一士——鲁仲连

 战国游士的“独立宣言”

 历史上的学生爱国运动

 清议与清谈

 三教论衡

 真假符瑞

 生前事,死后名

 “放灯”还是“放火”

 戏里戏外说俳优

 长城与运河

 千古文字狱

科举的变迁

 筑起“黄金台”

 察举和征辟

 魏晋“出身论”

 天下英雄尽人彀

 天子门生

 明清科举舞弊案

 一队夷齐下首阳

战争与谋略

 弭兵之会

 胡服骑射

 同门斗法

 战国间谍战

 合纵与连横

 “白登之围”与“土木之变”

 和亲政策纵横谈

 马的故事

 头与发

 八旗和绿营

试读章节

布衣天子

西汉开国君主刘邦和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布衣天子”。所谓“布衣天子”,就是出身下层的皇帝。“布衣”是古代老百姓的代称;因为古代老百姓没钱买丝绸,就穿粗布做的衣服。

刘邦最早在秦朝沛县泗水地方上做一个小小的亭长,近似于今天街道办事处的治保主任,负责维持地方治安,抓抓小偷、捕捕盗贼什么的。朱元璋的出身则更为低微。他的高祖朱伯六是淘金户,祖父朱初一开始垦荒,父亲朱世珍成为四处迁居的佃农。他自己原名重八,从小家境十分贫寒,不得不给有钱人家放牛。十七岁那年,淮北大旱,又来蝗灾,既而瘟疫流行,他的父亲、母亲和长兄相继去世。他衣食无着,孤贫无依,只好到当地的皇觉寺,给寺中的长老、僧人当杂役。没过多久,由于年荒岁歉、寺租难收,寺主遣散寺中僧人,他又当上游方僧人,一度四处云游乞食,浪荡江湖。

刘邦和朱元璋都是在农民战争中以农民军将领身份崛起的。刘邦曾到秦朝的首都咸阳服劳役,亲眼见过秦始皇出游的宏大场面。他不由生出羡慕之情,感叹道:“唉,大丈夫当如此啊!”秦始皇死后,刘邦作为缉拿捕盗的亭长,有一次要押送一批刑徒到骊山秦始皇陵去服苦役。一路上有很多刑徒逃跑了。按照秦朝法律,犯人逃跑,是要追究看管人的责任的。刘邦想想这样下去,没等走到骊山,犯人也要跑光了,自己如何脱得了干系?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走到丰西泽中亭这个地方的时候,他索性把剩下的犯人们全放了,自己带着一些愿意追随他的刑徒逃到芒砀山(今河南永城县境内)中。等到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他与县掾萧何、主吏曹参等一起杀了沛县县令,举兵响应陈胜、吴广,逐渐发展成为秦末农民起义军中一支强大的力量。

相比之下,朱元璋最初参加反元农民军,则更多了几分勉强和无奈。元朝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反元农民军在各地兴起。他们打着红旗,头扎红帕,身穿红袄,被人们称作“红巾军”。第二年,朱元璋所在的濠州又有郭子兴、孙德崖起义。元兵三千围攻濠州,见红巾军势大,不敢攻城,就在周边地区烧杀抢掠。当地老百姓痛恨元朝统治,纷纷投奔濠州红巾军。这时朱元璋云游归来正在皇觉寺勤学佛经,濠州红巾军中的友人给他来了一封书信,邀他入伍。朱元璋收到书信,又是担心又是害怕,左右为难:如果自己出山为元军效力,万一被红巾军抓住,这辈子就完了;要是不出呢,如果红巾军得势,攻人乡里,自己也将性命不保。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元兵一把火烧了皇觉寺,断了他的生活来源;加上他收到红巾军书信的事情被人发觉,嚷嚷着要抓他送官。在这种情况下,束手待擒是死,不如奋力一搏,或许还有条生路。被逼无奈之下,朱元璋终于投身反元义军的洪流。

朱元璋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有什么雄心大志。他只是一个佃农出身的小和尚,能有什么想法呢?起义军首领郭子兴看他作战勇猛,便着意加以笼络,把自己的义女马氏嫁给他,并提拔他做了小头目。以后朱元璋一路提升,终于成为一支军队的主帅。在他率军南下攻打滁州(今安徽滁县)的过程中,一位叫李善长的定远人求见,给他献了一策,说:“当初秦朝末年,天下大乱,汉高祖以一介布衣起兵,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喜欢多杀人,五年就成就了汉朝帝业。如今元朝纲纪已乱,天下土崩瓦解,您是濠州人,离沛县不远,山川王气,当由您受之。”朱元璋闻听大喜,从此才动了效法汉高祖做“布衣天子”的念头。

由于刘邦和朱元璋都是社会下层出身,了解民间的疾苦,一旦有了异乎常人的远大目标,就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打家劫舍、劫富济贫,见识和眼光都会与普通人不同。他们在战争中知人善任,运用战略战术得当,并且十分强调军队的纪律,受到百姓的欢迎。

刘邦西入咸阳之后,看见秦王朝的宫殿宏大、帷帐华美,声色犬马无所不全,珍玩重宝无奇不有,本来就好财好色的他,真想留在宫中不走了。大将樊哙劝谏说:“您是想要天下呢,还是只想做一个富家翁?秦朝之所以灭亡,都是因为这些奢侈华丽之物啊!您何必再用!希望您快回到军中去!”刘邦不听。谋士张良也进劝言:“因为秦无道,所以您可以到这里来。要为天下除害,应该以俭朴为本。如今刚刚入秦地,就开始享乐,这就是所谓的‘助桀为虐’啊。再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希望您听从樊哙将军的劝谏!”天下为重,刘邦尽管有些恋恋不舍,但还是听从了大家的劝告。

刘邦又派人向关中百姓宣言说:“大家在秦朝的苛政下受苦了!如今我与你们约法三章:杀人者偿命,伤人者和盗贼都要抵罪;其他所有秦朝的故法,全部去除;原有的官吏和百姓都可以像从前那样安定生活。我之所以来,是为父老除害,大家不必恐慌!”原本惊魂未定的秦朝百姓大喜过望,争着要送牛羊、酒食犒劳军队。刘邦不让军队接受,以“粮草充足,不要扰民”推辞。百姓因此更加高兴,从此人心归顺。

P8-10

序言

战国时期的著名哲学家庄子曾说过:“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意思是说,朝生夕死的菌芝不知道日出日落的晦明变化,春存秋亡的昆虫不知一年四季的季节更替。一般来说,生命周期的长短与生物的个体体验是成正比的。只有人类是一个例外,“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一个人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但人类对世界的体验却是无限的。这无限的体验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人类有一种独特的、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历史”记忆。这记忆,源自人类对自身过去的追寻。这是一种人类固有的天生好奇。这好奇,使我们对人类历史产生浓厚兴趣。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历史始终是一个诱人的“谜”。中国有句俗话叫做“鉴往知来”,英国大哲人培根则说过“读史使人明智”。对历史真实的了解,不单单为政治家们提供了治国安邦的镜子,更是人类认识自己的来路和去路的必需。即便是仅从个人的感受出发,也可以使我们获得许多人生的智慧。

但人类的历史实在是过于漫长,且不说远古时期的洪荒和渺茫,单是有文字记载的过去,也已有数千年之久,存留下来的文献,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卷帙浩繁,这对于大多数初涉历史的人来说,无疑是件极困难的事,所以常有“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再加上文字的古奥难懂,现代社会飞快的生活节奏和繁多的日常事务,难得有那份静坐寒窗、独对清灯的“寂寞”工夫。正因为这种种不便,历史的阅读便成了一件费力多而收效少的苦差事,谁还有心情仔细品味其中的“乐趣”呢?

要让历史的阅读成为一件有趣味的事,才会使普通人也能够欣赏到历史的奇瑰,体会到生活在历史真实中的先人们的思想和情感。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奉献给读者的这本小册子,便是作者的这种尝试的努力。在素材选择上,我们尽量避免了教科书式的刻板和流水账般的叙述,也不求面面俱到的平铺直叙,而是撷取了若干有意思的历史片段,或侧重于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对比、或侧重于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关注、或侧重于对历史现象内涵的挖掘;在写法上,则力求用生动有趣的文笔,趣说历史人物、趣论典章制度、趣谈文化传统、趣论成败得失,拉近我们与历史真实的心灵距离。书中所论,虽然只是历史长河中的朵朵浪花,但却蕴涵着对历史脉搏的把握,读者朋友可以在兴味盎然的阅读中,贴近历史的真实面目,体会古代历史所包含的巨大智慧,从而更好地理解我们祖先所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真谛。

孔子说过: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当内心的好奇转化为探求知识的兴趣时,我们对历史的理解,才可能摆脱印象中的冰冷与陌生,收获一种从未有过的亲切与真实。如果这本小书问世,可以为读者朋友增添些许阅读历史的乐趣,则作者将感到莫大的欣慰。

于凯 黄爱梅

2014年3月2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5:3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