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弟子规(全本)/经典藏书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出版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弟子规》是继《三字经》之后,儒家思想启蒙教育的又一重要读本。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是指一切圣贤人的弟子,“规”就是规范。所以它是每个人,每一个学习圣贤经典,效仿圣贤的人都应该学的。

《弟子规》是我们身边的学问,是学习古圣先贤为人处世的根基,每一个人都能从中了解到应当如何做人。它不仅可以使个人的修养得到提高,家庭得到幸福,子孙也都可以兴旺发达。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而今重读这部经典,你会发现,它仍然对儿童的修养和学习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教育意义。

由冯建飞主编的这本《弟子规全集》就是《弟子规》一书的注译本。另外还有解读、史鉴典例栏目,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文学性。

内容推荐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所编,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的内容大纲采用《论语·学而》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七个部分加以演述,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礼仪和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弟子规》一书博采众家之长,在编写过程中不仅对原文作出了详细的注释和翻译,还在此基础上注入了一些新的认知和感悟,使读者更能简单准确地了解《弟子规》的内容,领会其中的寓意。本书由冯建飞译注。

试读章节

经典故事

曾子有疾

在孔子的学生中曾子的年龄最小,却也是能真正领悟孔子学说真谛的弟子。曾子小的时候就很孝顺。在他年老的时候,有一回病得非常厉害。当他从昏迷中醒来时,便急切地问身旁的人:“我的四肢都还好吗?”身旁的人感到很诧异。随后,曾子解释说:“自己的身体是父母给的,不能有任何损伤。不然,我怎么有脸去见父母呢?”曾子的说法正是儒家学说的一个基本思想,认为自己的身体是父母给的,不可以随便损伤,这样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完全解读

我们的身体是父母给的,不能随便损伤,保护好自己就是对父母的孝顺,这样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亲爱我,孝何难?

亲恶我①,孝方贤②。

注释

①恶:讨厌,不喜欢。

②贤:有德行。

译文

父母喜欢我,我做到孝顺又有什么困难呢?父母不喜欢我.我还是孝顺他们,这才是真正的孝道。

经典故事

孝子贤兄

舜是远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舜的父亲是个盲人。舜出生不久,他的生母便去世了,父亲又娶了妻子并生下一个儿子,取名象。父母对象特别溺爱,却嫌弃和厌恶舜,但舜仍旧孝顺父母,爱护兄弟。可父亲和象总想害死舜。有一次,父亲让舜爬到仓库顶上去修屋顶,他却在下面放火焚烧仓库。舜双手各拿一个斗笠从房顶上跳下逃脱了。后来父亲又让舜去挖井,他却和象用泥土把井填实,舜掘地道才得以逃脱。舜的妻子劝他离开父母,舜却说:“父母年纪大了,当儿子的要多加体谅。.弟弟自小娇生惯养,当兄长的应当多引导。”这些话被躲在门外的父亲听到了,他艮心发现,惜然悔悟,。

完全解读

父兄有错,能劝则劝,不能劝说便真心诚意地善待他们,以德报怨,终有一天他们会幡然悔悟。

亲有过,谏使更①,

怡吾色②,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

号泣随③,挞无怨④。

注释

①谏:劝谏。

②怡:快乐。

③泣:大哭。

④挞:打。

译文  父母有过错,要耐心劝说他们改正。劝说时态度一定要和颜悦色,轻声细语。你的劝告父母听不进,那就微笑着再去劝;哪怕最后哭着苦苦哀求,甚至挨打也心甘情愿。

经典故事

闵子骞谏父

闵子骞是孔子的学生,小时候常常受到后母的虐待。到了冬天,后母的两个儿子穿的都是棉衣,而闵子骞穿的棉衣却是芦花做的。一天,父亲看到正在干活的闵子骞冻得直发抖,而另两个儿子却都面色红润,以为闵子骞偷懒,便拿鞭子抽他。棉衣被鞭子抽破了,露出了芦花,父亲立刻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要赶走后母。闵子骞跪在地上说:“母亲在,只我一人受冻,要是母亲走了,那我们兄弟三人都会孤单。”父亲觉得他言之有理,便留下了后母。

完全解读

对待父母,我们要做到言行恭敬,即使父母有过错,也不应该顶撞,而是要耐心劝说,并要和颜悦色,轻声细语。

亲有疾,药先尝。

昼夜侍,不离床。

译文

父母病了,药煎好后要自己先尝。要日夜护理.不离开病床。

经典故事

文帝尝药

汉文帝刘恒非常孝顺自己的母亲。一次,他母亲得了一场重病,一连三年卧床不起。这让汉文帝十分着急,他总是亲自煎药,并在母亲喝药之前自己先尝一尝,感到汤药不苦也不烫时,这才放心让母亲喝。他还执意亲自日夜守候在床前照料,希望母亲早日康复。就这样,他从未睡过一个安稳觉。人们无不交口称赞,说他是一个仁孝之子。

完全解读

父母生病时,我们要尽心竭力地照料他们,让他们心情愉悦,尽快康复,而且要始终如一地为父母着想,这才是个好孩子。P14-19

序言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由清代李毓秀根据宋代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书中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以及求学应该遵循的礼仪和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既有文采,又很实用,三言成句,合辙押韵。

《弟子规》里的“弟子”一词,泛指兄弟姐妹中的年龄较小者和晚辈子女;“规”指的是行为准则、规范。《弟子规》为“弟子”们设定了一系列礼仪与行为规范,包括在家、外出、求学、交友等诸多日常生活场合。它教导孩子,应该怎样对父母尽孝心,怎样与兄弟姐妹和睦相处,怎样在长辈面前说话做事;它从日常的生活小节着手,告诉孩子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大方的举止、儒雅的言谈;它要求孩子要懂得宽厚待人,以理服人,不要自私自利、妄自尊大、爱富嫌贫、喜新厌旧;它鼓励孩子要专心读书,要勤做笔记、不懂就问,要保持良好的学习环境,讲究整洁、卫生。

《弟子规》所提倡的待人接物之道影响了十几代人的言行与心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容尽管也有与当今不合拍的地方,但它所讲解的这些为人处世之道绝大多数并没有过时。可以说,它们是人类应该普遍遵循的行为规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长河中,流传至今的国学启蒙经典大都蕴含了大量的成语典故、伦理道德、人文历史、礼仪风化等中国文化。广大少年儿童在这些经典的熏陶下,就会变得知书达礼,胸怀宽广,使自己具有一颗仁爱之心,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6: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