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来源
(二)选题目的
二、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问题与创新
(一)主要解决的问题
(二)主要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松花江污染事件:环境责任保险视阈的反思
一、松花江污染事件及其重大影响
二、环境责任分担的困境
三、环境责任保险在环境责任分担中的缺位
四、我国开展环境责任保险的有利条件
(一)物质条件
(二)政策条件
(三)法律条件
(四)理论条件
(五)实践条件
第二章 责任社会化:环境责任保险之立论基点
一、环境责任个人化的困境
(一)环境侵害与环境责任
(二)环境责任的个人化及其困境
二、环境责任社会化及其路径选择
(一)环境责任社会化界说
(二)环境责任社会化的理论基础
(三)环境责任社会化的最优选择:环境责
任保险
第三章 多元制度调适:环境责任保险之制度源流
一、传统侵权行为法之嬗变
(一)违法性要件的修正
(二)归责原则的变迁
(三)因果关系的调适
二、传统保险法原理之变通
(一)风险理论之扩展
(二)可保性原理之调适
第四章 探索与困惑:我国环境责任保险之现状检视
一、我国环境责任保险的立法考察
(一)法律规范考察
(二)司法解释考察
(三)行政法规及国务院规范性文件考察
(四)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部门规章及其规范性文件考察
二、环境责任保险在我国的试点
(一)零星试点阶段的探索
(二)重点试点阶段的探索
三、试点中存在的问题
(一)投保人的保险需求不足
(二)保险人的产品供给不足
(三)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四)保险模式亟待统一
(五)巨灾风险缺乏有效分散机制
四、问题存在的原因剖析
(一)直接原因:投保人和保险人积极性不高
(二)内部原因:环境责任保险自身的缺陷
(三)外部原因:政府对环境责任保险重视不够
(四)根本原因:环境责任保险缺乏法律制度的支撑
第五章 借鉴与思考: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
一、环境责任保险的立法指导思想
二、现行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
(一)完善《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
(二)制定《环境损害赔偿法》
(三)完善《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
(四)修订《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五)完善《保险法》的有关规定
三、环境责任保险法具体制度的构建
(一)保险模式的选择
(二)保险范围的确定
(三)保险险种的设计
(四)保险费率的厘定
(五)道德风险的防范
附:《环境责任保险法》(建议稿)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