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商海巨子辜振甫/中国企业家精神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窦应泰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九九三年以前,辜振甫在台湾早已遐迩闻名,然而在祖国大陆还鲜为人知。许多关注台湾商界的人士,只知道辜振甫是一位善于经营、精于理财的企业界大亨,至于他如何成为威震台岛的大企业家却所知甚少。事实上,辜振甫生前亲手创办了市值超过一点二万亿台币的和信企业集团,名列台湾商界前茅。一九九0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将辜振甫列为全球一百八十一个总资产超过千亿美元的富豪之一。辜振甫在商海搏击的同时,还担任了海峡两岸关注的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因“汪辜会谈”而成为重要的历史人物。……

翻开由窦应泰编著的这本《商海巨子辜振甫》,你将对辜振甫先生有更多的了解。

内容推荐

《商海巨子辜振甫》让读者进一步了解台湾商海中的领军者、“汪辜会谈”中台湾民间使者辜振甫其人,就让我们追本溯源,从辜氏家族与辜振甫的经商发迹写起,以便从辜振甫在台湾波谲云诡的商海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浮沉中,一窥他奋发向上、挺身进取的精神。

《商海巨子辜振甫》由窦应泰编著。

目录

为中国企业家精神喝彩

策划人语

第一章 阴影下的启蒙

1.少年时的噩梦

2.早熟的商家子弟

3.辜家八子中的佼佼者

4.20岁,七家产业

第二章 “打工仔”

5.要学业,还是要产业

6.“我要辞去董事长职务”

7.甘于人下的高材生

8.董事长的狐疑

9.苦力工竟是富商之子

第三章 “麦城”

10.鹿港的世态炎凉

11.“草山会议”

12.逃亡前夜

13.蛰居香港

14.“祖国,我的母亲”

第四章 再滞香江

15.囹圄之灾

16.一面之缘定终身

17.情锁雾峰

18.“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

19.拜师孟小冬学京剧

第五章 改弦更张

20.“经商不可没靠山”

21.涉政入险途

22.问鼎“台泥”

23.日内瓦湖畔的初次亮相

24.棋逢对手,略施小计

25.接力棒交给谁人

第六章 薪火相传

26.蒋氏父子倚重的“红顶商人”

27.七十寿辰展望“和信”

28.显赫总有淡出时

第七章 “民间大使”

29.“汪辜会谈”,辜名扬四海

30.“每年唱几句京剧,是为了不忘祖国”

31.辜氏家族发达的缩影

32.“我抱着善意而来,带回去的是友谊”

尾声 一个漂亮而孤寂的背影

试读章节

辜振甫坐在疾驶的汽车里,回想着五年来为实现此次会谈,海峡两岸所共同经历的曲折,不知不觉,长长的车队已经来到了上海波特曼大酒店。

笼罩在黄浦江上的晨雾渐渐散去,一轮朝阳正从灰蒙蒙的云雾后冉冉升起,绚烂的阳光将一碧千顷的黄浦江染成了一片金黄。

经过在上海一夜的休息,辜振甫精神抖擞。

他一大早就来到波特曼大酒店的楼台上,居高临下俯瞰着在朝霞碧彩中展现雄姿的上海市区。早年他来上海的时候,就住在外白渡桥附近的英国租界。可是,现在面前几乎全是些新建的摩天大楼,已寻找不到昔日的旧迹。50年代避难香港时,辜振甫就从香港的一些小报上读到共产党不会让上海繁荣昌盛的许多流言蜚语。如今,他身临其境,才明白从前听到的那些传言是多么的荒唐可笑。

昨天,辜振甫一行刚刚抵达波特曼大酒店,他就来到酒店三楼的新闻中心,与在那里等候多时的记者们见面。数十年间,作为台湾政商两界的头面人物,他到过许多国家,也参加过无数颇为隆重的记者招待会,可是,今天记者招待会之隆重,是他没有想到的。

辜振甫由随行人员陪同来到三楼新闻中心,赶来采访这次“汪辜会晤”的中外记者竞有500多人。其中,大陆新闻记者有80多名,他们绝大多数是中央级新闻媒体派出的。台湾来的记者有50多名,他们分别是《联合报》、《中国时报》和“华视”、“中视”、“台视”等在台湾颇有影响力的媒体,而这些媒体如此集中地到大陆采访,是近年来绝无仅有的一次。据说台湾三家电视台为了及时向台岛关注“汪辜会晤”的人们现场转播辜振甫与汪道涵会谈的盛况,花费了8000多万新台币包租了可供现场直播的卫星线路。此外,赶来采访这次“汪辜会晤”的外国记者阵容也格外强大。在多达300多人的外国记者中,既有像美联社、路透社、共同社这样的老牌新闻媒体的加盟,也有那些来自英、法、德、意、朝、韩、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国的记者。

当辜振甫这位久经风雨的台湾巨商出现在记者面前时,他那本来很洪亮的嗓音在众人询问声里显然难以听清了。这时,有人高声喊道:“请辜老先生的声音大一点!”

辜振甫以诙谐的口吻向来白世界各地的记者调侃道:“我唱京剧的时候,声音还是蛮大的!”

记者群里响起一片友好的哄笑。

辜振甫很随和,记者们感受到在国民党领导层中身居要职,手握着雄厚资产,号称“台湾五大富豪”之一的辜振甫,其实是十分平易近人的,丝毫也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傲慢。

“请问辜先生这次与汪先生会面,与1993年的‘汪辜会谈’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记者提出了众所关注的话题。

辜振甫的回答颇为得体:“我想最大的不同,是这次会面没有在‘第三国’,也就是说,是在自己的地方谈,解决自己的问题。”

他的回答立刻激起了反响,因为,记者的鼓掌声非常热烈。辜振甫对记者的提问历来持谨慎的态度,台湾的媒体曾经对他有如下的评价:“辜振甫对付记者的采访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一般记者对采访辜振甫总结为属于‘高难度’。因为辜说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经过包装,而你休想从他的口里套出他不想说的话来。而且他对人相当客气有礼,但却明显地让你感觉到,你和他是有距离的。一位曾经多次采访辜振甫的记者抱怨说,打电话到辜振甫家里,却总是本人不在家,也不回电话。即使在公开的场合‘堵住’他,也不一定能问出什么。一位记者建议:‘要采访辜振甫,提问题最好不要太直接,最好是从他最近都唱些什么戏开始切入话题。’不过尽管如此,他对两岸事务的贡献及个人谈吐,仍广受好评。”

P223-224

序言

策划人语

有人提出:数千年来,中国不乏政治家,不乏军事家,不乏文学家,甚至也有一些出类拔萃的科学家;但是,没有多少企业家,没有形成促进经济繁荣的政治环境和文化土壤。这是古代中国经济进步有限、社会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个观点是否确当,姑且不论。但它使我们萌发了策划出版“中国企业家精神丛书”的念头,以期为社会各界和商界精英们提供一个思索的平台:中国企业家应该具备的一些什么样的精神品质?中国的商界精英们应该如何定义自己和自己拥有的精神品质?如何看待财富问题?应该如何看待企业家和社会的关系、企业家和国家的关系?对于个人、家庭、朋友、社会,企业家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等等。从哲学上思考和解读这些问题,不仅有利于中国企业的发展壮大,也有利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钱不是财富,或者说,钱不等同于财富。财富包括钱,更包括精神、个人魅力、创业品质等等。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不乏有钱人,但是有钱人并不都是企业家。有了钱之后怎么办?这是中国的企业家及其继任者应该经常思考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不只关系到自身,还关系到身后;不仅关系到钱的原值,还关系到它的保值增值;不仅是个人的问题,更是家族、社会的问题。

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企业家一代艰苦创业、挣得偌大一份产业不易,企业家二代、三代守住这份家业更难。修身、治家就成为中国商界精英和产业巨子们必须破解的难题。“富不过三代”的魔咒能否破除,就像“历史周期律”一样令人生畏!

对于以上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在这里不想提供一个现成的答案,也不可能提供一个令企业家和读者朋友满意的答案。我们能做的,只是启发企业家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自己来解读、自己寻找答案的灵感。通过这套丛书,我们给企业家朋友和读者朋友提供的只是一个品读企业家们的创业之路、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的平台,或者说一个探寻企业家苦乐人生的一个视角。

苦中有乐,患难中更有真情。企业家的成功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财富的创造不是企业家一个人的事情,包括那个与自己同甘苦、共患难的亲人、朋友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讲,财富到达一定的程度,就不再是个人的了,客观上已经具有了社会化的意义;钱的多少只是一个符号和数字而已。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都有助于企业家朋友思索自身、家庭、社会等问题。

企业家应具备什么样的企业家精神,应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不仅是一个个人问题,更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就是说,这个问题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层面的问题,不再是一个只系于一身的事情,而是升华为一个关乎经济进步、民族发展、社会和谐和国家繁荣的问题。

企业家不等同于商人,企业家是民族的脊梁;企业家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民族复兴的重要动力。企业家等社会力量的壮大是一个社会稳定的基础。企业的壮大和增多,不仅为中国社会造就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也为广大民众提供众多就业机会和不断改善的生活。而众多企业的发展,能大大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降低社会的基尼系数,使社会结构呈现椭圆形而趋于稳定。企业家和企业数量的增多也是破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诸多难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毫无疑问,企业家是社会的精英,企业家身上应该体现社会道德的规范,体现企业家应有的精神品质。企业家在创业上是社会的楷模,在为人处世上也应该成为社会的楷模,引领社会的发展。

企业家精神是一个涵盖修身、治家、创业、交往、道义、财富观、民族与国家等在内的内涵丰富的概念,是一个使企业家成为社会发展、民族兴旺的脊梁的品质所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渗透在中华子孙骨子里面的千年祖训。愿本套丛书能够成为呼唤中国企业家们讨论、培养、践行企业家精神的指南,愿中国能够产生千千万万的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巨子和精英!中国期待着你们!世界关注着你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中国企业家精神丛书”策划组

2013年8月18日

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是企业家精神表现最充分的国家之一,对众多上生土长的中国企业来说,企业家精神是其成功的重要驱动力。从他们身上,读者可以看到中国企业在未来崛起的希望。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 顾秀莲

中国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和成功经验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为创业者提供指引,帮助他们摸索出一条“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发展道路。

——中国企业联合会名誉会长 袁宝华

他们带领企业员工乘风破浪、领先商界,并在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推动中国新兴产业创新的同时,还主动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所缔造的“商业神话”已经成为许多创业者的楷模。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原副院长 邹东涛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的重要一环,企业家是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最宝贵的财富和资源,而企业家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周天勇

这是一套值得推荐的企业家传记,每本书中的主人翁都是一代中国企业家精英,继承、发扬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在科技创新的舞台上发挥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经济日报社副社长 李洪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