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超过美国还要多少年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作者 叶楚华
出版社 山西经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美国靠品牌、娱乐业、知识产权和印刷美元四大手段剥削全球,只要看透美国的致富潜规则,中国就能迅速成为发达国家并超越美国!在本书中,作者从经济各项指标分析了中国超过美国的可能性和路径,提出了很多创见。

内容推荐

中国超过美国需要多少年?摸不着门道的话,两百年都不行。

美国经济的强大在于虚实结合,金融业、娱乐业、知识产权及品牌经营成为全球敛财的经济手段,而中国经济太实在,导致自己不断被美国的虚拟产业剥削。

中国只要学会玩“虚”的,尤其是实现金融革命(印钱购物),就可以后来居上,很可能一两年就超过美国!

目录

中国:世界领导者,为人类服务

开篇 中国什么时候能赶上美国

 一、美国人富到什么程度?

 二、欠账数十万亿美元的美国何以不破产?

 三、“中美国”迷雾

 四、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到底是何用意?

 五、什么是当代“新帝国主义”的真面目?

 六、成为发达国家咋就那么难?

 七、中国超过美国只需20年?

 八、别高兴得太早,搞不好还要几百年

第一部分 什么样的国家会成为当代发达国家

导言 理解现代经济——从温总理口中的信心说起

 第一章 大话金融:中国经济是庞氏骗局吗?

一、外汇的故事

二、股市的故事

三、银行的故事

四、中国经济是庞氏骗局吗?

五、虚空的金融,却是国际剥削的利器

 第二章 走入人类心灵世界的现代经济

一、“画饼充饥”的明星娱乐业

二、炫耀也是巨大生产力:荣誉产业的兴起

三、走入人类心灵世界的现代经济:它渗透到了每一件产品、每一个产业

 第三章 我们怎么成为发达国家:当代世界国富国穷之真相

一、城里人为什么比农村人富裕

二、这就是当代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根本区别:虚实之间的经济逻辑

三、当代国富论:升级版的国际剥削

四、怎样才会成为当代发达国家:《国富论》可付之一炬

第二部分 中国赶上美国难在哪

导言 中国怎样才算赶上了美国

 第四章 致命内伤:中国经济太实在

一、中国制造是两百年前的玩意儿

二、明星娱乐业都是些在国内瞎折腾的小丑

三、金融是个任人宰割的羔羊

四、30年都没打造一个真正的世界品牌

五、奢侈消费全是送钱给法国

六、不会玩虚的,就永远没法超越美国

七、案例: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全部真相

 第五章 美国剥削中国的四驾马车

一、剥削中国四驾马车领头兵:金融吸血鬼

二、剥削中国四驾马车之二:好莱坞的吸星大法

三、剥削中国四驾马车之三:虚拟化经营的世界超级品牌

四、剥削中国四驾马车之四:无耻的知识产权和技术专利

 第六章 事实真相:美国经济是印钱购物的空壳经济

一、金融立国、强国的美国

二、美国金融走出国门变成作恶多端的恶魔

三、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实质是美元危机

四、印钱购物的美国经济奇迹

五、美国的GDP荒唐之处在哪里

六、美国印钱购物的循环系统

七、美国经济是真正的庞氏大骗局

第三部分 超越美国可以不是梦

 导言 我们有可能超越美国吗?

 第七章 中国可以“一夜暴富”

一、中国“供养”了美国和世界

二、骗人的GDP和商品价格

三、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富国

 第八章 我们自己来印钱购物

一、美国是金融危机,中国是严重的实体经济危机

二、印钱购物的完整逻辑

三、何必再让美国帮着我们印钱购物

四、中国式印钱购物的含义

五、我们怎样印钱购物?

六、问题延伸:中国可以进行“国际印钱购物”吗?

七、搞得好中国超过美国只需一两年

八、美国经济的末日之一:假如再也没人为美国白干

九、美国经济的末日之二:美国“货物银行”的破产

 第九章 以毒攻毒:赶超美国须有“心战略”

一、中国要有怎样的金融业

二、案例:什么是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最大障碍?

三、打一场娱乐业的“卫国战争”(上)

四、打一场娱乐业的“卫国战争”(下)

五、在品牌上杀出一条血路

附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第一篇 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方面

一、资本与劳工力量均衡

二、人力资本投资亟待提高

三、以国企分红和财政支持为依托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走向社会和谐

 第二篇 对话邹恒甫、曹建海:中国怎样成为一流国家

 第三篇 现代荣誉经济与企业经营(节选)

一、荣誉经济概述

二、荣誉经济的“生产”环节

 第四篇 关于刘德华星路历程的经济学原理(节选)

一、刘德华是什么?

二、刘德华的商品效用

三、经济学分析:刘德华何以“长盛不衰”?

四、结语

后记

试读章节

四、 中国经济是庞氏骗局吗?

我还需要介绍一个非常重要的词汇给大家:庞氏骗局。相信对这个词有所了解的读者已经反应过来了,我前面提到的张三养狸猫的例子其实就是典型的庞氏骗局,至于胸无点墨的张三是天才自创还是“学习”了理论加以运用,就不得而知了。

什么叫做庞氏骗局呢?它是指用后来的“投资者”的钱,给前面的“投资者”以回报。“庞氏骗局”源自于一个名叫查尔斯·庞齐(Charles Ponzi,1878~1949)的意大利人,他1903年移民到美国,干过包括油漆工在内的各种工作,但他却一心想发大财。他发现最快速赚钱的方法就是金融,1919年的某一天他忽然灵感浮现设计了一个投资计划,来到波士顿向大众兜售。

他宣称,购买欧洲的某种邮政票据,再卖给美国,便可以赚钱。国家之间由于政策、汇率等等因素,很多经济行为普通人一般确实不容易搞清楚。庞齐一方面在金融方面故弄玄虚,另一方面则设置了巨大的诱饵,他宣称,所有的投资,在45天之内都可以获得50%的回报。而且,他还给人们“眼见为实”的证据:最初的一批“投资者”的确在规定时间内拿到了庞齐所承诺的回报。于是,后面的“投资者”大量跟进。

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差不多有4万名波士顿市民,傻子一样变成庞齐赚钱计划的投资者,而且大部分是怀抱发财梦想的穷人,庞齐共收到约1500万美元的小额投资,平均每人“投资”几百美元。当时的庞齐被一些愚昧的美国人称为与哥伦布、马尔孔尼(无线电发明者)齐名的最伟大的三个意大利人之一,因为他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了钱”。庞齐住上了有20个房间的别墅,买了100多套昂贵的西装,并配上专门的皮鞋,拥有数十根镶金的拐杖,还给他的情人购买了无数昂贵的首饰,连他的烟斗都镶嵌着钻石。

当然,作为张三的祖师爷,庞齐也享受了和张三一样的悲惨结局——这是必然的结果,你要想庞氏骗局不破灭,只能是下线可以发展到无限多,这显然是不可能的。1920年8月这个游戏就玩到了终点,庞齐破产了。庞齐被判处5年刑期。出狱后,他又干了几件类似的勾当,因而蹲了更长的监狱。1934年被遣送回意大利,他甚至想办法去骗墨索里尼,可惜没能得逞。1949年,庞齐在巴西的一个慈善堂去世。死去时,这个“庞氏骗局”的发明者身无分文。

自庞齐以后,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各种各样的“庞氏骗局”在世界各地层出不穷。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改头换面地“庞齐骗局”也大量进入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南方地区曾经出现一种“老鼠会”,就是“庞氏骗局”的翻版。而更令人熟知的“庞氏骗局”改进版,就是各种各样的传销。一些在中国发生的非法集资案,大多也都是“庞氏骗局”的再现。某些突然暴富的中国商业奇迹,例如前不久被拆穿的浙江26岁的女富豪吴英,其发财手段也是“庞氏骗局”的再现。2007年蚁力神事件,也是类似的骗局,利用新加入的购买设备和蚂蚁种的钱来支付之前的投资者。其他如万里大造林,事实上也是这一“古老”骗局的更新版,只不过“庞氏骗局”45天回报周期,被万里大造林改为8年。其他如向农民推销种植某种奇怪的农产品或养殖产品,然后许诺高价回收,都属于此类骗局。

好,现在的问题来了,既然我前面说了张三的养殖业其实和股市的道理是一样的,那么这是不是说,我们的股市也是一种庞氏骗局呢?是的,从这两者的运行机制上是可以这么说的。但它与一般的庞氏骗局有两点根本区别,第一点我在前面已经提到过,就是股市因为有国家力量的推动和公司信誉的号召,它的下线可以发展很大,可以扩展到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第二个区别是,一般的庞氏骗局破灭之后它就结束了,最后一批接盘者的财富灰飞烟灭,而股市泡沫破灭之后尽管最后这批介入者也是财富灰飞烟灭,但是股市却不会就此结束,它还继续开下去,这就意味着只要等下一批股民攒够了钱,可以重新拉高股价,也就是说,那些被套的股民存在解套的机会。

所以给股市下一个最精确的定义:它就是一种可持续的、永远不会结束的庞氏骗局。除非有一天全世界各国的政府一致同意取消股市,否则它就不会灭亡。

最近我们听到一种更为耸人听闻的说法,美国有一个哥们说,中国经济增长其实也是一种庞氏骗局。说这话的人是美国西北大学的中国问题专家维克托。其原话是中国经济是“一个庞氏骗局,主导的是中国的央行,而且它还可以印钞票。”(见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12月号刊《中国的泡沫》一文)这样的说法有什么依据呢?《中国的泡沫》一文主要说到两点:

一是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由于央行无限制发放贷款,大量信贷资金进入楼市,把房子炒到天价,使房屋成为了“金融产品”而不是居住物。投机导致房价不断上升引起民众恐慌性购房,成为可怜的接盘者。现在百姓拿着两万元的钱去买本来只值五千元一平米的房子,房子已经成为了庞氏骗局中的中介物了。虚高的房价不是房子本身的价值,而是由于不断有人接盘而炒高的价格,一旦将来民众的财富耗尽,再无接盘者,楼市则崩溃。楼市的庞氏骗局之所以推出中国经济也是庞氏骗局,在于,中国的GDP中房地产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尤其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其比重一直高于百分之五十。如果楼市果真是一种庞氏骗局,那么中国经济就也带有了庞氏骗局的成分,即GDP中其实有很大的比重是即将瞬间大幅缩水的毫无价值的房价。

二是中国的股市,道理一样,也是信贷资金炒高了股价。

那么,这样的说法站得住脚吗?中国经济真的会成为庞氏骗局吗?这是书的后面部分要解决的问题。我会告诉各位,中国经济不是庞氏骗局,美国经济和美元本身才是真正的庞氏大骗局。简单地说,中国在世界上是生产物质产品最多的国家,怎么可能是庞氏骗局?庞氏骗局的本质是只有货币的转移而没有财富的生产;而美国恰恰是借贷消费(实则是印钱购物),同时他们不生产大部分的物质产品,他们的经济才是一种庞氏骗局,他们的美元更是一种庞氏骗局,美元的价值在其国内已经完全没有匹配实质的财富去对应,它之所以有价值的解释只能像一首歌唱的那样:因为爱所以爱。是因为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已经傻掉了,各国都去接受美国的废纸,心甘情愿让这个废纸具备价值来购买物品。美国是一个空壳经济,空壳美元,不事生产而坐收暴利,他们是一种全球性庞氏骗局的巨大受益者,这就是他们富强的根基之一。

P36-39

序言

中国:世界领导者,为人类服务

本书的读者应该很熟悉拿破仑所述的广义简单的概念: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一旦醒来,全世界都将为之战栗。但,大多数读者不知道的是伟大的先知巴哈欧拉的思想体系以令人惊讶的准确性所详细描绘的对中国命运的方向性预言。

早在一百年前阿博都·巴哈写道:中国是未来的国家;在中国可以教育培养崇高的人士,他们将成为人类世界中的明亮灯塔……

八十多年前,巴哈伊的文献又明确了中国在人类新世界秩序的全球首要领导位置“从国内财富的角度,以及潜能的物质、文化和灵性的力量均超越了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任何一个国家”。非常有现代现实意义的是,这些巴哈伊文献将人类最终有能力建立世界真正大团结的目标依赖于中国将有效地与别的国家和民族完全交融的前提下。

因此,中国是否将超过美国,在哪些领域超越美国,何时能综合势力超过美国,超越了美国后,中国在国际社会团体里的领导地位体现在哪里,中国对人类社会的责任、贡献和使命是什么……这已经是对中国人民、中国社会、中国政府,乃至对全球人民的命运非常有直接影响的题目,也是中国政府值得深入研究和理解、给予一种健康方向指引的题目。

作为早在三十年前就在美国波士顿有的放矢地学习了中文和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我早期就关心中国的命运和中国进入国际舞台的顺利平稳进程,二十多年前就预感并预测(有众多美国媒体记载)到了美国的暂时物质文明高峰和中国的当时相对落后状态两者即将转变,中国将从内向转向外向、从简单的模仿者和引进者的被动身份转变为世界的领导者和引导者。

实际上,中国超越美国的动态就在那时期启动了,在许多具体的领域,中国已有多年超过了美国,如十年前中国就成为了世界直接投资的第一目的地国等。

本书里,聪明大胆的年轻作者选择并聚焦了中国从金融和货币等财富和经济参数这些重要的角度超过美国的路程并分析了有关条件和因素,提出了有远见性和有创意的建议。

希望今后作者以及其他有才华的年轻中国朋友们,增加研究范围,从全面综合各项发展指标的角度来倡导中国在世界团体里应有的’领导者的地位、身份和功能。

我在此只想提醒他们,中国超过美国的必然性已定,现在重要的不是只是体现民族骄傲的情绪,而是怎样来保证这世界领导者的责任即人类成熟时期所要求的“第一贡献者和服务者才是领导者”这一概念,更是中国完成其神圣使命、用中国固有的健康价值体系来“为人类服务”。

务服类人为

Farzam Kamalabadi

2010年4月11日

上海

后记

这本书从2010年1月份动笔,到3月中旬初步完稿,在三月底定稿。现在,我觉得很有必要交代一下本书两大根基理念(理论)的形成和来源。

首先是关于心灵经济和虚的战略,这是我近十年来的思索成果。最初我对于诸如炫耀性消费、明星经济、品牌经济的关注是在微观层面的,从2003年到2008年我写了太多的相关文章,发表于《经济学家茶座》等书刊。还有我个人的博客之上。

从2008年开始,我逐渐认识到,一种经济理论的思考,如果仅仅停留在微观领域,那么它的意义极为有限。期间我看到北大某位经济学教授写下的一句话:经济学不能使你发家致富,但是它是一个国家富强的必要保证(大意)。是的,经济学对个人、企业等微观主体的直接指导意义极为有限,而它对一个国家富强的意义却是极为重大的。任何经济理论,只有上升到宏观层面,才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于是我开始思索,这些虚的经济,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是什么?我找了很多书来看,也重温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等名著。当然,还有马克思、列宁的一些理论。我终于发现当代发达国家的富强密码,原来它们的富强正是基于一种新的国际剥削,也就是本书第一部分说到的全部内容。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已经不合时宜,创造新的剥削理论才能解释今天这个世界的经济格局。

这些思考,在写作本书之前基本已经成型,并且写了若干文章发表。而写作本书则是第一次把它们系统化。

必须承认,这还不是一部严格的学术著作。但没关系,我想先以这种通俗的方式发表出来也未尝不可。在此基础上,再出更为严肃的理论著作并非难事,只不过换一套语言系统而已。我更看重前者,通俗化的东西不代表没有理论的力量。

其次是关于印钱购物的理论。这可以说是困扰了我很多年的问题,甚至于在中学时代,我就思考过这样的问题,明明那些工厂能生产出多得多的东西,而由于没人买却不能生产出来,这真是一种浪费啊。如果说,国家取消掉货币,直把这些工厂组织起来并命令他们开足马力生产,然后产品分发给全国人民,那么我们的生活岂不是会比现在富足得多。后来我知道,这种想法其实已经被实践过了,那不就是计划经济吗?

以后的岁月中,我又时不时地思考这个问题。后来,学习了西方经济学,知道了凯恩斯主义,我隐约感觉到,凯恩斯主义刺激经济的方法,其实是在印钱购物。我又关注了美国两百年来的非常发达的借贷消费模式,既然借贷消费可以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那么印钱呢?何必去借,直接印钱发给他们去买东西不就得了?

越思考下去,我感觉这个问题太值得研究了。我又考察了纳粹德国创造经济奇迹的历史,我发现他们其实就是靠印钱购物创造的经济奇迹,几年之内使得德国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经济强国。

有时候我又在怀疑,这样的想法是不是过于荒谬?一直在徘徊,不敢动笔把这些写下来。

而到了写这本书的时候,我想无论如何要把这些东西写进去了,列好了提纲,心里仍然有些忐忑。

非常幸运地,在2010年1月1日深夜,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凌晨三点,已经睡着的我突然醒了一下(经常如此)。没了睡意,我就用手机上网去看看财经新闻,去一些知名的财经论坛、博客看些文章。突然,我发现了一篇署名蔡定创的文章,里面竟然在大谈“印钱消费”,我感觉他说的东西和我的思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在他的博客中找到了他的qq。没想到,如此深夜他竟然在线,我们聊起来了,以下是当时的聊天记录:

叶楚华 03:18:21  今晚看到你的文章,相逢恨晚

叶楚华 03:20:03

您的印钱消费理论,说实话,和我多年的思考不谋而合

CDCH 03:21:04

印钱消费理论是有严格定义的

叶楚华 03:21:47

对的,对于印钱消费这方面

我一直停留在思考当中,写出来的不多

叶楚华 03:22:22

我想这个想法会很有挑战性,轻易写出来会遭到四面八方的围攻

叶楚华 03:22:45

还有就是担心这一想法会不会存在什么漏洞

CDCH 03:23:07

是的,不过我的此论是有理论基础的

蔡定创先生告诉我,他有一本叫做《货币迷局:当代信用货币论》的书一月份马上出版。里面全面论证了他的印钱消费的理论。

这下我终于吃了一颗定心丸,原来已经有人思考了类似的问题,并且严密地论证了。我把自己的思考写下来,也就不用担心什么了。

等了半个多月,蔡先生的书终于能在网上买到了,我急忙买了一本。他的书融合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其书第八章标题就是:“印钱消费?破解滞涨迷局”。

然而我所写印钱购物,则与之有些许的不同。蔡先生所言印钱消费,侧重于购买消费品,我使用印钱购物一词,则包含了所有商品,把凯恩斯主义也纳入了印钱购物的行列。另外,蔡先生对于印钱消费的描述在书中没有详细展开。既没有谈美国是如何印钱消费的,也没有展望中国该如何进行印钱消费,也没有探讨进行国际印钱购物(消费)的相关问题(前提条件、如何实施等)。而这些都是我在本书中极为重要的篇幅。

最后,还要感谢若干师友亲朋。由衷感谢美国未来趋势集团董事长华赞先生在百忙之中抽空为本书作序并题字,令本书“蓬荜生辉”。身为中东、非洲各石油国在华首席代表的华赞先生是一位对中国非常友好的美国人,他会讲普通话、粤语和上海话,他甚至把来中国称为“回国”;感谢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女士、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邹恒甫教授、搜狐博客主编赵牧先生、中国社科院曹建海研究员(按姓氏笔画排列)对本书的推荐与评论;感谢我的家人。

叶楚华 2010年3月28日 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作者从经济各项指标分析了中国超过美国的可能性和路径,提出了很多创见。中国超过美国很可能是天命,中国对此不用再怀疑。我们更需要关心的是,中国作为未来的世界领导者,应该怎样完成其使命,为全人类服务。

——华赞 美国未来趋势国际集团董事长,上海美国商会与政府关系委员会副会长

通过阅读本书,可以明白中国为什么不如美国富强的基本道理,尤其是明白1971年之后当代美国的富强逻辑。

——叶檀 《每日经济新闻》首席评论员、评论版主编,央视《环球财经连线》财经评论员

美国的富强源于其宪法架构,本书则单单从经济角度剖析了当代美国富强的根基,讲清楚了当代发达国家与一百年前“列强”的本质区别,读来很有启发。

——赵牧 搜狐博客总编辑

中国要实现超越美国的理想,不应该以经济规模来衡量,而应以产业结构、科技教育、生态与资源环境、人民生活等质量指标来衡量。

——曹建海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地产三剑客”之一

美国可以“印钱购物”的根本是1971年美元黄金脱钩之后,全球中心货币的美元正式进入了毫无实质支撑的纯粹信用货币时代。中国能否按照同样的逻辑超越美国,取决于人们是否还会信任这样的货币。

——徐以升 《第一财经日报》评论部主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4: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