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文明的圣殿面前,只有找到钥匙,才能打开门窗,翩然而入;只有找准平台,才能踏步前行,拾级而上。而读书,就是开启文明之门的钥匙,迈上文明之巅的基石。
《读有所得》将以创新的理念和追求,进行这方面的耕耘,满足这方面的期待。
这本《读有所得(17)》(作者朱建纲)是第17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读有所得(17)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作者 | 朱建纲 |
出版社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人类文明的圣殿面前,只有找到钥匙,才能打开门窗,翩然而入;只有找准平台,才能踏步前行,拾级而上。而读书,就是开启文明之门的钥匙,迈上文明之巅的基石。 《读有所得》将以创新的理念和追求,进行这方面的耕耘,满足这方面的期待。 这本《读有所得(17)》(作者朱建纲)是第17辑。 内容推荐 《读有所得》旨在传递“三新”——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弘扬“三典”——传统经典、现代经典、国外经典,采撷世界先进文化之菁华,集聚国内外人文专家之智慧,是推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基础读本,是促进全民阅读的有效平台,是建设“书香湖南”的有力推手。 这本《读有所得(17)》是第17辑。 《读有所得(17)》的作者是朱建纲。 目录 总序/周强 本期关注 说知论智 视点 进退的哲学 在乎 古典 经典名言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千秋评说 令人一得:诗情画意,自有偏爱 多得一点:南宗画与北宗画 重远 千秋评说 今人一得:舆情如水应“远虑” 与夫人书 千秋评说 今人一得:“官二代”的教育问题 多读一点:林则徐家有贤妻 美文推荐 长命女 咏雪竹 今文 今 千秋评说 令人一得:生命流转,贵在当下 黎明的眼睛 千秋评说 今人一得:隔绝后的连通 中年人的寂寞 千秋评说 今人一得:友谊的核心价值 多读一点:夏丐尊、叶圣陶、朱自清的半生友谊 故乡 千秋评说 今人一得:城市与乡村的精神家园 多读一点:丰子恺重游故乡 美文推荐 秃的梧桐 译苑 时钟 千秋评说 今人一得:读懂时间 贝多芬遗书 千秋评说 令人一得:你到底有多脆弱? 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千秋评说 今人一得:做一个快乐的独处者 多读一点:卢梭“隐身”之善 回忆爸爸 千秋评说 今人一得:不可或缺的想象力 多读一点:“我自己能行” 美文推荐 匕首 人物 毛泽东十年“还债” 黑格尔的手稿 书香 《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 《领袖们》 《中国名胜与历史文化》 艺术欣赏 白玉花觚韵味长 试读章节 视点 有人说,中国人是天生的哲学家,我们可以从日常的一切活动中提炼出令人感动的意义。的确如此,丰厚的哲学思想使我国自古以来就不乏关于进退问题的哲学思考。儒家的“天行道,君子以自强不息”激励我们积极进取、建功立业,道家的“功成、名遂、身退”启发我们关照自我、明哲保身。领悟儒道的真谛,无论顺境逆境,不管失意得意,学会淡定,懂得放弃,能进则进、当退则退、以退为进、进退自如是中国人崇尚的人生最高境界。 然而事物的发展永远不会一帆风顺,而是在曲折中前行,在反复中演进。凡事都要历经跌宕起伏、经过百转千回,最终才能走向成功。不管为人还是做事,工作还是学习,一味地进不仅不切实际,而且难以为继。面对机遇决不意味着可以不顾一切,一味乘胜追击。成功是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时机,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不仅不能成功,可能还会适得其反。殊不知,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盛极必衰、衰极必盛乃是自然规律,繁荣的表象之下,往往潜伏着巨大的危机。越是顺水顺风,越应懂得放慢脚步,必要的时候,不妨抽身而退。功成、名遂、身退的典故在中国历史上不胜枚举,从帮助越国打败吴国之后泛舟西湖、不知所终的范蠡,到功成不居,自动解除兵柄,选择急流勇退的曾国藩。乍看令人唏嘘扼腕,感慨英雄再无用武之地,实则以己之退,保全身家性命,换得家国安宁。孰轻孰重,一目了然。如果人生陷于僵局,则更应该懂得放弃。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当眼前的目标一时难以实现,前方的道路可能是万丈深渊,择机而退不失为上上之策,不仅能够保存实力,还会为再次前行积蓄力量。当退不退,表面上看是坚强、是执着,是百折不挠的勇气,是永不言败的信念,但结果却往往并不尽如人意,有时甚至由于不留余地而导致一败涂地。当退则退是一种大胸襟。 当然,退不能毫无原则。,不能超越底线。进要有方,退要有度。如果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知难而退、临阵脱逃,甚至意志崩溃,万念俱灰,这不是应有的退却,而是消极逃避,心理脆弱。如果面对威权和恐吓,抛弃做人的原则和底线,明哲保身,沆瀣一气,这更不是应有的退却,而是自甘堕落,丧失良知。真正的退应是对客观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之后主动做出的理性选择,符合事物的发展方向,属于顺势而为的明智之举。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其高度而在于其宽度,人生的宽度往往取决于心灵的韧度和进退的尺度。一味求进,只进不退,人生会如紧绷的琴弦,随时都有可能断掉。当进不进,不思进取,生命的意义就会黯然失色。孟子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无论顺境逆境,不管入仕出仕,不纠结于一时的得意失意,能进能退,并把握好进退的时机和分寸,进则天下,退则田园,在成败之间、达济之间从容地转身,做到进退自如,这是一种大境界。 在乎 每个人都会在乎点什么,人、物、事三样,或是全部,或是部分。因机缘巧合,志趣所在,有些东西就注定成为心之所属的选择,再难撼动根基。 失去前的难舍,离别时的凄怆,放手刹那的痛惜……皆因太过在乎。将心中所爱从当事人的身心剥离,这是道义上的一种酷刑。 有人更是以别人的在乎相要挟,倒是洞悉了人性的秘密,只是相煎何太急!因为,他们也有自己最为在乎的东西。人性的软肋并无不同。 在乎是一个散发着人性光芒的词。它奠基于记住,但高于记住。一个人不会在乎他所遇到的一切。被人在乎,不管是人、物还是事,那是一件多么荣光的事情。那意味着,被在乎的东西在一个人心中最温暖的一隅拥有自己的地盘,以一种诗意的方式存在着。 你不在乎的,别人可能视为性命;你奉为珍宝的,别人可能弃之如草芥。在不在乎,神明无权过问,圣贤无力定夺,只在于你自己的决定。在乎自己的在乎,是对自己的一份责任;在乎别人的在乎,是对别人的一份尊重。 有了可在乎的东西,就多了一份牵挂。在乎的东西一多,牵挂就越多。一份在乎由浅入深,终至刻骨铭心;很多份在乎渐次加深,小小的心也就不堪重负。来者不拒地收纳在心头,累心;删繁就简余下的,才养心。 世间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往大里说,是世事如常上演;往小里说,是各色人等心底的那些小而琐碎的在乎碰了面,聚在一块演绎了精彩好戏。 很多时候,尊重了别人的在乎,也就保住了自己的在乎。将心比心,善待他人的选择,哪会再有怨怼、矛盾,甚至纷争?P4-8 序言 在人类文明的圣殿面前,只有找到钥匙,才能打开门窗,翩然而入;只有找准平台,才能踏步前行,拾级而上。而读书,就是开启文明之门的钥匙,迈上文明之巅的基石。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无论是宇宙生命发展史,还是世界文明进步史,没有不经过积淀而能演变进化的;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政党,没有不经过学习而能成熟进步的;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没有不经过创新而能日益强盛的。国家要兴旺,民族要进步,社会要发展,个人要成长,书的作用不可限量。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知识倍增周期越来越短,是一个需要用光速来描绘和跟踪其速度的时代。要跟上和赶超这样的时代,对人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身处当今时代,面对浩瀚书海,我们常常感到时间阙如、路径难觅,因而需要更好地甄别信息、遴选知识,优中选优、精益求精,多学经典、多读精品,以便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最大的学习效果。《读有所得》将以创新的理念和追求,进行这方面的耕耘,满足这方面的期待。 读有所“得”,是读书追求的境界。或陶冶情操,或增益才智,或增添雅趣,神交古人而心通圣哲,其乐趣不知凡几。南宋著名文学家尤袤曾形象地比喻读书之境界,“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读之所“得”,体悟于心灵,修化于品性,践行于世事,服务于社会,正所谓读以修身养性,学以经世致用。 《读有所得》旨在传递“三新”——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弘扬“三典”——传统经典、现代经典、国外经典,采撷世界先进文化之菁华,集聚国内外人文专家之智慧,是推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基础读本,是促进全民阅读的有效平台,是建设“书香湖南”的有力推手。有“读”有“得”,“读”“得”并举,宗旨明确,特色鲜明。希望借助这个读本,引导社会文明风气,积蓄大众精神食粮,使读书真正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和追求。 愿阅读之树常青!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俘)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