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全世界的《纳尼亚传奇》系列由英国文学家C.S.刘易斯于1950年创作,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影响深远,陆续被改编成电影,也让全世界更多的观众和读者开始认识这部不朽的作品。
《纳尼亚传奇(能言马与男孩)》讲述:穷苦男孩沙斯塔和能言马布里一起逃离卡乐门,前往幸福的国度纳尼亚。在狮子的追赶下,他遇到阿拉维斯和她的能言马赫温。他们结伴同行,但刚走到塔什班城,沙斯塔和阿拉维斯的原定计划就被打乱——沙斯塔被误认为是阿钦兰王子科林,被埃德蒙国王带到一座美丽的庭院中,在那里,他听到了埃德蒙国王和苏珊女王的秘密;阿拉维斯阴差阳错地听到了卡乐门王子拉巴达什偷袭阿钦兰和纳尼亚的阴谋……偷听到惊天秘密的沙斯塔和阿拉维斯会冒险营救阿钦兰和纳尼亚吗?阿钦兰和纳尼亚能否化险为夷?
《纳尼亚传奇(能言马与男孩)》是C.S.刘易斯所著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
《纳尼亚传奇(能言马与男孩)》的故事背景是彼得、苏珊、埃德蒙和露西统治下的纳尼亚。男孩沙斯塔发现自己将被养父卖给一个凶恶的卡乐门贵族为奴,夜里,他和能言马步锐一起逃往纳尼亚,途中遇到了女孩阿拉维斯和能言马赫温,又无意中得知卡乐门王子将突袭阿钦兰,进攻纳尼亚。在阿斯兰的帮助下,男孩骑马飞奔报信,拯救了纳尼亚和阿钦兰。
一 少男出逃
这是一个关于冒险的故事,发生在纳尼亚王国、卡乐门王国和两国之间的地方。当时正是彼得王统治的黄金时代。彼得王是至尊王,他的弟弟和两个妹妹也都在下面当王。
那时候,在卡乐门王国南方一个偏远的小海湾边上,住着一个穷渔夫,叫阿什伊什,跟他一起住的还有个小男孩,叫他爸爸。男孩的名字叫沙斯塔。通常情况下,阿什伊什早晨乘着小船去打鱼,下午拴起驴车装上鱼,去往南走上大约一英里的村子里卖鱼。鱼要是卖得好,他回到家心情就好些,不会对沙斯塔说什么;要是卖得不好,他就会找沙斯塔的茬,有时还揍他一顿。因为沙斯塔干的活很多,洗渔网、补渔网、做饭、打扫他们两个住的屋子等。
沙斯塔对他家南边的东西一概都不感兴趣,他跟阿什伊什去过村子一两回,知道那儿没什么意思。在村子里,他只看到些跟他爸爸一样的人——穿着脏兮兮的长袍子,蹬着鞋头上翘的木头鞋,脑袋上包着头巾,满脸胡子,慢吞吞地互相说些无聊的话。不过他对北边的一切都很感兴趣,因为从来没人往北边去过,阿什伊什也从来不准他往那边去。他自己一个人坐在门口补渔网的时候,常常向北方张望,充满了渴望。然而,除了一片长满草的斜坡他什么也看不到。斜坡一直往上延伸到一个平坦的山脊,再往外便是天空了,偶尔空中有几只飞鸟。
有时候要是阿什伊什在旁边,沙斯塔就会问:“噢,爸爸,山那边是什么呀?”这时候要是渔夫心情不好,他就会给沙斯塔一耳光,叫他老实干活。要是他心情好,就会说:“哦,儿子,别胡思乱想瞎琢磨些没用的问题。有位诗人说过,‘心思用在正道上是发财致富的根本,问不相干的问题就是把愚蠢之船开向贫穷的礁石’。”
沙斯塔觉得山那边一定有什么让人兴奋的秘密,爸爸不想让他知道。其实,渔夫这么说是因为他也不知道北边有什么,他也不想知道——他是个很实际的人。
有一天,从南边来了一个陌生人,跟沙斯塔以前见过的任何人都不一样。他骑着一匹健壮的花斑马,鬃毛和尾巴滑顺飘逸,马镫子和马笼头都镶着银。头盔的尖钉从他的丝质头巾中间穿了出来,他身上披着锁子甲,旁边挂着一把弯刀,背着一块镶铜圆盾牌,右手握着一把长矛。他脸色黝黑,但沙斯塔不吃惊,因为卡乐门这儿的人都这样。让他吃惊的是那人的胡子,染得血红,弯弯曲曲、闪闪发亮,散发着油香。阿什伊什根据那人赤裸的胳膊上戴的金子判断出他是个“泰坎”,于是他就跪到他面前,胡子都碰到地了,一边招呼沙斯塔也跪下。
陌生人请求留宿一晚,渔夫当然不敢拒绝。他把最好的食材拿出来给泰坎做晚饭,至于沙斯塔,得到一大块面包就被赶出屋子了,每次渔夫有客人来都是这样。遇到这种情况,沙斯塔一般就去跟驴子一起睡在小茅草棚里。可是现在睡觉还太早了,沙斯塔坐了下来,把耳朵贴到屋子木板墙上的一条缝上听大人们说话——他从来都不知道在门后偷听是不对的。他听到的是这样的:
“哎,房东啊,”泰坎说,“我想买下你那个孩子。”
“啊,大人,”渔夫说(听他那花言巧语的口气,沙斯塔就知道他脸上可能已经露出贪婪的神色),“尽管您的仆人我穷,可怎么能把自己的孩子,唯一的骨肉卖去当奴隶呢?不是有位诗人说过‘亲情比汤浓,儿孙比玉贵’吗?”
泰坎冷冰冰地回道:“尽管如此,有另一位诗人也说过‘欲愚人者自寻欺’。你那张嘴可别信口胡言。他肯定不是你的孩子,你的脸跟我的一样黑,可他却白得跟北方那帮可恶又漂亮的野人一个样。”
“俗话说得好,”渔夫说,“‘刀剑有盾挡,慧眼无可御’!您这厉害的客人呀,这么说吧,我穷得精光,所以一直没结婚也没有孩子。可是就在人威心慈的蒂斯洛克(祝他万寿无疆)登基的那一年,一个月圆之夜,众神一高兴,让我睡不着觉,于是我就从这小茅屋里爬起来,到海边去看看水、赏赏月、吹吹凉风提提神。这时,我听到水面上有桨朝我划过来的声音,接着,又有一声微弱的哭声。不一会儿,潮水把一艘小船推到岸边,里面有一个极度瘦骨嶙峋的男子(他好像才刚死一会儿,因为他身上还是温的),一个空皮囊水袋,还有一个孩子——孩子还活着。除此之外,别无他物。我说,‘这可怜的人肯定是从哪艘失事的大船上逃下来的,按着让人钦佩的神的旨意,为了孩子,大人自己挨饿,眼看着到陆地了却死了。’因为牢记着上天一定会嘉奖那些帮助穷人的人,也因为感动,您的仆人我是个软心肠的人——”
“别啰啰唆唆说些夸奖自己的废话,”泰坎打断他,“这就够了,你收养了这个孩子,然后每天让他干上十倍于他吃的那点儿面包的活,这谁都看得出来。现在马上告诉我你要多少钱,我已经听够你的啰唆了。”
“您自己已经说得很明白了,”阿什伊什说,“这小子干的活对我的价值无可估量。谈价钱的时候得考虑这个。要是我卖了这个孩子,毫无疑问我要么得另买一个,要么得雇一个来干他的活。”
“我出十五个月牙币。”泰坎说。
“十五个?!”阿什伊什的声音介乎呜咽与尖叫之间,“十五个,就把我老年的依靠和心中的喜悦拿走了!别欺负我这老骨头了,尽管您是位泰坎。我要七十个月牙币。”
听到这儿,沙斯塔起身蹑手蹑脚地离开了。想听的他已经全听到了,因为他常听村里的人讨价还价,知道最后怎么成交。他很清楚,阿什伊什卖他的价钱最后肯定会比十五个月牙币多得多,却又远到不了七十个月牙币。不过要达成交易,阿什伊什跟那个泰坎得谈上好几个钟头。
你可千万别以为,沙斯塔听到这事会跟咱们偷听到爸爸妈妈要把咱卖了当奴隶的感觉一样。他压根不难受。一来,他的日子过得比奴隶好不了多少,说不定骑着宝马的陌生大老爷会比阿什伊什对他好些。再者,那个说自己是在一艘小船上被发现的故事让他很兴奋,也让他感到很宽慰。他常常觉得于心不安,因为他知道,孩子应该爱自己的爸爸,可是他不管怎么努力也没法爱这个渔夫。现在好了,很显然他跟阿什伊什毫无关系。他心头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哎呀,我可能成为别人的孩子了!”他心里想,“我可能是个泰坎的儿子,也可能是蒂斯洛克(祝他万寿无疆)的儿子,还可能是神的儿子!”
他站在小屋外面的草地上这样想着。夜幕迅速降临,天空上已经有几颗星星在闪烁了,不过西边还有一丝残阳。不远处,陌生人的马正在吃草,它被松松地拴在驴棚墙上的铁环上。沙斯塔溜达过去,轻轻拍了拍马脖子。马继续撕扯草吃,没理他。
这时,沙斯塔脑子里又冒出来一个念头。“不知道这个泰坎是个啥样的人,”他大声说道,“他要是仁慈和蔼可就太棒了。有些大老爷家的奴隶几乎没啥活干。他们穿得漂漂亮亮的,天天吃肉。没准他会带我去打仗,然后我在一场战斗中救了他的命,于是他就赏我自由,收我做干儿子,赐我宫殿、战车、盔甲。不过他也有可能残忍可怕,可能把我拴上链子,打发到地里干活。真想知道他是个啥样的人。怎么能知道呢?我估计这马肯定知道,要是它能告诉我就好了。”
那马把头抬了起来。沙斯塔抚摸着它像绸缎般光滑的鼻子说:“老伙计,你要是会说话就好了。”
接下来,他一时以为自己在做梦呢,因为,虽然声音很小,可是他真真切切地听到那马说:“可是我会说话呀。”
P1-6
20世纪30年代,在牛津大学附近的一家小酒馆里,经常有两位老教授在一起聊天,他们分享着彼此的古怪想法,并相约各写一部奇幻史诗。很多年以后,这家小酒馆成为无数读者心中的圣地,因为那里孕育了两部关于信仰与想象的伟大著作:《纳尼亚传奇》和《魔戒》。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一位名叫J.K.罗琳的单身母亲因为写作《哈利·波特》系列而名声大震,当被问及这个系列最终会是几本的时候,罗琳的回答是七本。因为她母亲曾让她读过一套《纳尼亚传奇》,就是七本。
《纳尼亚传奇》的作者,就是克莱夫·斯特普尔斯·刘易斯(Clive Staples Lewis),常被称作C.S.刘易斯。
刘易斯是20世纪最具领导地位的作家和思想家之一,被誉为“最伟大的牛津人”。1898年,他出生于北爱尔兰的一个书香家庭,儿童时期沉迷于阅读,喜欢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内斯比特的幻想小说,以及北欧的神话和传说等。他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但不善交际。也许正是他丰富的阅读和喜欢独处的个性,催生了笔下的奇幻世界。
1916年,刘易斯考入牛津大学。1917年,他应征入伍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退役后继续在牛津大学学习。1925年,26岁的刘易斯开始在牛津大学执教,讲授古典文学。1954年以后又到剑桥大学任教,研究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1931年,他在挚友托尔金的影响下成为基督徒。有趣的是,刘易斯在去世之前,就为十年后才去世的托尔金写好了讣文,因为只有他才真正了解《魔戒》的作者。
刘易斯一生的著作有诗歌、小说、童话、文学批评,以及阐,明基督教精义的作品,而为他赢得最广泛读者的,就是《纳尼亚传奇》。1950年,他出版了奇幻小说《狮子、女巫和魔衣柜》,受到了广泛欢迎。在此后六年间,他继续以故事中的“纳尼亚王国”为主题,每年创作并出版一本作品,组成了奇幻文学巨著《纳尼亚传奇》系列。这个系列的第七本《最后一战》还为他赢得英国儿童文学的最高荣誉“卡内基文学奖”。
刘易斯描写的“纳尼亚王国”是一个神秘的奇幻世界。在这些故事中,小主人公们或凭借一枚魔法戒指,或通过一扇衣柜大门,或通过某种神秘力量,进入这个奇幻世界。孩子们通过英勇的冒险,与女巫、暴君等斗智斗勇,一次次拯救纳尼亚的生灵。每个故事都以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为线索展开,寓意深刻,情节紧张,想象奇特,引人入胜。
在《魔法师的外甥》中,喜欢冒险的男孩迪格雷和女孩波莉误入了迪格雷舅舅安德鲁的实验室,安德鲁用魔法戒指把两个孩子送往了一片神秘森林,从那里可通往各个世界。两个孩子到达了濒临死亡的恰恩城,也见证了阿斯兰创造纳尼亚的过程。
《狮子、女巫和魔衣柜》讲述的是佩文西家四兄妹的冒险故事。彼得、苏珊、埃德蒙和露西在一位老教授家的衣柜中,发现了一个神奇王国——纳尼亚。那里居住着羊人、海狸和小矮人,但被一个邪恶的白女巫占领。四个孩子在阿斯兰的带领下,战胜了白女巫,解救了众生灵,成为纳尼亚的国王与女王。
《能言马与男孩》的故事背景是彼得、苏珊、埃德蒙和露西统治下的纳尼亚。男孩沙斯塔发现自己将被养父卖给一个凶恶的卡乐门贵族为奴,夜里,他和能言马步锐一起逃往纳尼亚,途中遇到了女孩阿拉维斯和能言马赫温,又无意中得知卡乐门王子将突袭阿钦兰,进攻纳尼亚。在阿斯兰的帮助下,男孩骑马飞奔报信,拯救了纳尼亚和阿钦兰。
《凯斯宾王子》的故事发生在彼得四兄妹回到自己的世界一年后。四人在火车站等车时,被一股强烈的力量拉回了纳尼亚。他们得知,自从上次离开后,纳尼亚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纳尼亚原国王的弟弟米拉兹篡夺王位,在他的残暴统治下,那些会说话的动物和精灵们都隐藏了起来。然而,原国王的儿子凯斯宾王子找到了这些隐藏起来的生灵,并得到他们的支持。正邪双方展开激战。
《黎明踏浪号》中,彼得四兄妹中只有埃德蒙和露西回到了纳尼亚,和他们一起的还有表弟尤斯塔斯。埃德蒙和露西假期寄宿在尤斯塔斯家中,一天,卧室里的一幅绘有帆船的画忽然将三人拉进了画中。他们在船上遇到了凯斯宾国王,也就是当年的凯斯宾王子。凯斯宾国王正出航寻找被米拉兹驱逐的勋爵们,并希望航行到世界东方的尽头找到狮王阿斯兰的国度。
《银椅》的故事主角是尤斯塔斯和他的女同学吉尔。两人被一群坏学生追赶,逃进了一扇通往荒野的小门,意外地发现自己来到了阿斯兰的国度。他俩接受了阿斯兰交付的任务,寻找凯斯宾国王失踪的儿子瑞连。两人穿过巨人盘踞的北方荒原,误入吃人的哈方宫,来到幽深的地下王国,最终解救了被魔法控制的瑞连王子。
《最后一战》的故事发生在纳尼亚王国末期。一只无尾猿捡到一张狮子皮,劝诱头脑简单的驴子披在身上,假扮阿斯兰,从而控制纳尼亚的生灵。国王蒂莲揭穿了无尾猿的诡计却落为无尾猿和卡乐门人的俘虏。他向阿斯兰呼救,唤来了尤斯塔斯和吉尔。两人救出蒂莲国王,并带领独角兽等忠诚的动物同卡乐门军队和反叛的野兽展开战斗。
本系列七本书独立成章,可以分开阅读,也可以合在一起读。如果合在一起读,就像有人曾经说过的那样,“就会感到这是一部一气呵成的故事。如同我们仰望天空,先是零零碎碎的一颗颗的星星,看着看着,就汇集成了一个星座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