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忠民、陆俊昌主编的《阳光路上--校地合作石柱模式十年探索》分为“探索之路”、“科技之光”、“远山之情”、“关注之眼”四个篇章,全面总结了西南大学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十年合作的成绩与经验,从理论上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机制进行了探讨;收录了专家学者针对石柱产业发展的建议与设想,长期参与县校合作工作人员的感受与体会,新闻媒体对“石柱模式”的关注与报道,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县校合作十年的探索历程。
第一篇 探索之路
“石柱模式”:探索校地合作共赢之路
县校合作办县校合作是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与
西南大学合作建设石柱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的调研报告
校地合作带动现代农业发展
县校合作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前景广阔的县校合作
建设产学研结合基地是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有效途径
县校合作助推石柱特色产业发展调研
开展县校合作增强县域科技创新能力
县校合作促进库区移民安稳致富
农村科技扶贫开发与创新路径——重庆市石柱县农村科技扶贫开发情况调研
“石柱模式”的有益探索
高校服务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探索——西南大学与重庆市石柱县合作解决“三农”问题
第二篇 科技之光
石柱黄连综合开发利用的突破口和前景
石柱县魔芋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着力构建健康栽培体系 保障石柱辣椒产业持续发展
从石柱高效生态蚕业模式看循环经济的效应
石柱县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及保障措施
石柱植保工作的思考
石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校地合作助推石柱畜牧产业升级
石柱县山羊产业发展的思考
中兽药在石柱生态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石柱肉兔产业健康发展的思路
发展农户创业型经济 促进石柱县经济高速增长
莼菜贮藏保鲜的研究进展
石柱县黄连产业化发展路径设计与政策保障研究
依托蚕桑基地实现校企共赢
武陵山区烟草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研究——基于对重庆市石柱县沙子镇卧龙村的调查
整合优势资源打造人文“石柱模式”
石柱民俗文化传承平台建设的几点建议
信访工作与心理技术相结合的探索
城乡统筹背景下石柱县青年女干部发展调查研究
石柱县发展民俗旅游产业的思考与建议
第三篇 远山之情
十年宛如一首歌——县校合作“石柱模式”侧记
为了石柱蚕农的丰收
情洒土家山寨
耕耘在大山中
晚霞绚丽 余热生辉——西南大学“晚霞”专家组服务石柱产业发展纪实
在县校合作中成长
充满魅力的石柱文化
我的石柱八年
石柱印象
花开石柱
一次难忘的探险
第四篇 关注之眼
带着课题走田垅——西南农业大学探索科技扶贫“石柱模式”
大学“农”科怎样“助农”
“晚霞”映红丰收的田野——记西南大学老教授专家组
把实用技术送到山沟沟里
“石柱模式”寻求双赢——石柱与西南大学开展科研合作的调查(上)
科技打通致富路——石柱与西南大学开展科研合作的调查(下)
县校“联姻”比翼双飞
教授下乡写扶贫新章
一份调研报告的责任和使命
西南大学深化“石柱模式”推进校地合作
附录
附录1 县校合作实施项目一览表
附录2 县校合作大事记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