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寻找的悲歌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刘再复
出版社 广东旅游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刘再复是20世纪80年代的思想领袖,极富盛名,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深海的追寻》、《人间·慈母·爱》、《寻找的悲歌》、《太阳·土地·人》是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在内地出版过,销量惊人,但是现已难找到,极富收藏价值。

《寻找的悲歌》的主题是孜孜不倦的寻找与人生往往求而不得的永恒悲哀。

内容推荐

1983年内地出版。1983年香港出版。《寻找的悲歌》的主题是孜孜不倦的寻找与人生往往求而不得的永恒悲哀。

《寻找的悲歌》从《序曲》出发,作者刘再复的情感犹如幻化成了《顽皮的精灵》,去“找寻”《冥冥中的爱》,在“找寻”《精神之渴》和《生命之灯》,既有《初寻与忏悔》,又有《痴情与无情的跋涉》,既感受到了《失落》,又在《寂寞时刻》实现了《超越》,一路追求,找到自己,忠实于自己,作者感悟《过程是美丽的》,但这种找寻和追求是《没有归宿的船帆》,不应该也无法停留,因为真理在前方。

目录

8 序曲

11 顽皮的精灵

18 初寻与忏悔

31 冥冥中的爱

42 精神之渴

57 生命之灯

70 痴情与无情的跋涉

85 失落

95 寂寞时刻

107 超越

122 过程是美丽的

129 没有归宿的船帆

136 返回散文诗

试读章节

5

精神之海。袒露着伟大胸襟的海,隐匿着无数玄奥的海。命名为荷马与但丁的海,命名为莎士比亚与托尔斯泰的海,命名为马克思与鲁迅的海,浸润万物、浸润原野、浸润我的心胸与我的大地的海,使我销魂夺魄、置身于美不胜收的境界之中的海。

我是幸运的。因为我已经和大海连在一起,我的有限的生命之帆已拥抱着无限的洪波。我愿意在大海里永恒地浮沉,愿把缠身的黄金与白银全部抛入海底,然后自由地驾驶这些长扬不衰的惊涛骇浪,去寻找深渊中不可抹杀和不可穷尽的世界。

我让这些大海的巨浪越过我心灵的堤岸,涤荡我的内在宇宙。

我是大海之子,难以驯服的弄潮儿,我以海为家,以海为生,以海为乐。

我天天读着沧海,呵,读不尽的沧海,读不尽的渊深,读不尽的浩渺。我都是海的永远读者,善于怀疑但不善于背叛的读者。

6

海拯救过我。当一切都抛弃我、远离我的时候,陪伴我寻找的仍然有天外的星辰,窗外的草叶和屋内满架的书籍——我的海洋。

坠入灾难,没有一次不是书本把我从困境中唤醒。由于它,我驳斥了绝望的理由。由于它,我说服了生命之火重新燃烧,然后对着寂寞进行扫荡。由于它,我重新扛起担子,又去寻找。不再忧郁,不再献给魔鬼渴求的礼品:我的沉沦,我的精神废墟。

7

我爱海,海也爱我。我给大海一分情意,大海给我十分厚爱。

此刻,我的生命之舟,正在穿越深广的精神之海。呵,美不胜收的但丁海岬,目不暇接的莎士比亚海湾;呵,李白的豪放之波,杜甫的沉郁之波,雨果的浪漫之波,卡夫卡的绝望之波,爱因斯坦的雄奇之波。朋友,你见到我的穿越吗?你见到我的航行了吗?

8

为什么喜欢永恒的《奥德赛》?

十年漫游,十年寻找。俄底修斯,仅仅寻找美丽的妻子吗?

古希腊的英雄史诗为什么永远不会丧失它的魅力?请听大地的声音,那是俄底修斯的声音,那是回归故乡、回归童年、回归质朴的足音。

创世纪的故事有几分真实?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人类祖先,就是因为不停地寻找,才找到火,找到青铜,找到铁,找到遮羞的衣冠和装扮着文明的金子。《奥德赛》的故事有几分真实?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人类的英雄找到回归之路,才有最后的凯旋。  9

为什么喜欢浮士德?

和魔鬼打赌,带着永不满足的书卷气寻找。

对于浮士德,魔鬼梅菲斯特也许比美人玛甘泪更加重要。

魔鬼,人类征程中的伙伴。魔鬼的打赌,逼迫双脚不断奔走,魔鬼的挑战,激发生命常常汹涌洪流。

魔鬼等着你去决斗,你还贪恋花香酒色吗?还苟安、偷懒、停留吗?

呵,人的自觉,魔的监督。人生,正是如此奇妙的组合。

我不恨魔鬼,不恨魔鬼的叫阵和决斗的通知,我知道魔鬼的战场如同赌场。但我还是要和他们打赌和决斗;如果我会在他们的打击中灰心和沉沦,我情愿让他们分尝我的灵和我的肉,情愿让我的失败加浓加香他们庆功的美酒。

我爱魔鬼,我喜欢人生路上必要的邪恶:阴冷的磨牙,可为我敲响警钟;疯狂的诽谤,可使我不知疲倦;无休止的喧嚣,又使我不会在渺小的光荣里满足。呵,魔鬼,我的可憎与可爱的伙伴,丑恶而固执的动力。P46-50

书评(媒体评论)

刘再复离开了中国大陆,身在美国,所以能够以旁观者、以平常心客观地看待大陆的情况。

——金庸

多年前刘再复先生希望我成为文学海洋里的鲸鱼。这形象化的比喻,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给《明报月刊》的一则短章

我对祖国也关心,也思考,但是没有刘再复这种负荷感,更没有使命感。

——李欧梵

刘再复、李泽厚、余秋雨都是中国当代才华横溢、思想闪光的学者,三人的文章风格有显著差异,李泽厚的文章理性色彩浓厚,余秋雨则是文采斑斓,刘再复似是介于两者之间。

——《联合早报》

文学家刘再复被称为“漂泊的思想者”是名副其实的。这位80年代的风云人物在海外漂泊了30年。他当初既没有像某些漂泊者那样亢奋,后来也没有像他们那样颓唐。他始终在创作、在探索、在思考。

——《南方周末》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2: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