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林专著的《蒋介石的晚年岁月》从蒋介石兵败退台写起,兵败大陆来台的蒋介石率全家在日月潭,共度圣诞之夕。然而国民党军队在大陆崩溃的消息传至后,又给冬日的日月潭增添了几分寒意。蒋氏父子整日闷坐日月潭的涵碧楼中,除了兴叹“英雄的末路悲怀”之余,偶尔也反省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原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蒋介石的晚年岁月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李松林 |
出版社 | 团结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李松林专著的《蒋介石的晚年岁月》从蒋介石兵败退台写起,兵败大陆来台的蒋介石率全家在日月潭,共度圣诞之夕。然而国民党军队在大陆崩溃的消息传至后,又给冬日的日月潭增添了几分寒意。蒋氏父子整日闷坐日月潭的涵碧楼中,除了兴叹“英雄的末路悲怀”之余,偶尔也反省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原因…… 内容推荐 李松林专著的《蒋介石的晚年岁月》讲述的是蒋介石1949年兵败台湾,直到1975年去世的这段历史,在蒋介石生命的最后26年里,他都是在台湾度过的。 《蒋介石的晚年岁月》共分14章,第一章兵败退台,第二章重登大宝,第三章改造国民党,第四章保卫大台湾,第五章依美求存,第六章偏安自保,第七章清除异己,第八章“反攻”梦破灭,第九章终身“总统”,第十章“外交”危机,第十一章坚决反对分裂与“台独”,第十二章晚年情趣、轶事,第十三章遗恨台岛,第十四章身后家事。 目录 第一章 兵败退台 三次下台又上台 大陆的最后岁月 痛切的反省 金门之战 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二章 重登大宝 蒋、李斗法 李宗仁负气出走 复职视事 陈诚组“阁” 第三章 改造国民党 痛下决心 “二陈”成替罪羊 从头做起 整肃毛邦初与刘航琛 国民党七大召开 第四章 保卫大台湾 仿效克劳塞维茨 集兵保台 整军建制 实施戒严体制 “保密防谍” “革命实践运动” 第五章 依美求存 美蒋双簧 冷战思维与遏制中国 朝鲜战争改变美国对华政策 出兵朝鲜计划受阻 反对和谈与劫掠战俘 台美签约 第六章 偏安自保 建设“三民主义模范省” 土地改革“三部曲” 改革币制 实施“4年经建计划” 进口替代 修补反共思想体系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革新”党务 第七章 清除异己 追杀吴国桢 囚禁孙立人 罢黜阎锡山 冷冻何应钦 软禁白崇禧 第八章 “反攻”梦破灭 “反攻”时间表 “反攻”方案的厘定 反共组织的加强 斥责“停火”说 金刚计划 关闭和谈大门 八大调整“反攻”方案 八二三炮战 “反共复国总体战” “反攻”梦破灭 第九章 终身“总统” 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建立 万年“国代” 封杀雷震 蒋、陈失和 部署接班 第十章 “外交”危机 联合国代表权问题的由来 20世纪50年代国共两党围绕代表权的斗争 对日媾和 五二四反美浪潮 “蜜月”难再 联合国被逐 台、日交恶 第十一章 坚决反对分裂与“台独” 反对美国分裂中国 反对日本制造分裂 坚决打压“台独” 第十二章 晚年情趣、轶事 有规律的日常生活 独敬耶稣 逗狗、养花 衣食住行 王阳明的信徒 蒋经国眼中的父亲 第十三章 遗恨台岛 晚年病魔缠身 反共到死 “崩殂” 各方反响 空前“国葬” 移灵风波 反蒋与保蒋的较量 第十四章 身后家事 蒋经国步步登高 宋美龄节节败北 蒋纬国权力受阻 第三代凋零 试读章节 三次下台又上台 众所周知,在蒋介石一生中,有三次下台又上台,也可谓是“三落三起”。 蒋介石第一次下野发生在1927年8月中旬。正当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深入中国腹地——长江中下游之际,身居北伐军总司令高位、手握重兵的蒋介石突然于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反共“清党”政变。4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人与革命群众的血泊中建立了南京国民党政权。3个月后,主政武汉的国民党另一巨头汪精卫也紧随蒋介石其后,宣布反共“清党”。尽管蒋介石与汪精卫之间有许多的恩恩怨怨,但在反共问题上二人却实现了合流。对此,蒋介石甚感欣慰,在7月28日日记中写到:“武汉崩溃,鲍罗廷驱逐。党国基础,转危为安。一年半来之苦斗,无时不在动心忍性中,今大憝祛除,此志已伸,可以对总理,可以言革命。可知上苍果不负苦心也。”蒋介石一方面对汪精卫的反共之举表示热烈欢迎,同时致电汪精卫要其赴宁“炳权”。谁都知晓,孙中山先生去世时,将国民党大权交给了汪精卫,手握军权的蒋介石对此是不服气的。由于当时蒋介石羽翼未丰,加之廖仲恺等人还健在,未敢擅自行动,直到1926年3月,蒋介石在国民党右翼反共势力的影响与怂恿下,认为党内夺权的时机已经成熟,遂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中山舰事件”。过去对“中山舰事件”的认识,是蒋介石在帝国主义拉拢下,从左向右转发动反共的第一步。对于“中山舰事件”发生的真正原因,蒋介石当年宣称在我死后看我的日记好了。今天,蒋介石日记已经公之于世,加之学者深入研究,已经看到了事实真相:国民党右翼西山会议派出于反共与破坏国民革命的需要,千方百计挑拨蒋介石与共产党和汪精卫之间的关系,而具有反共倾向的蒋介石有意无意地迎合了西山会议派的意图,从而制造了破坏国共关系与国民革命的“中山舰事件”。这一事件的结果是一石二鸟:左打共产党,右打汪精卫。一方面造成国共两党分裂,另一方面逼迫汪精卫出国。蒋介石则在这一事件中使自己的地位在党内得到迅速提升。南京政权建立后,蒋介石要汪精卫赴宁“炳权”,其目的就是企图不动干戈实现吞并武汉政府的目的。 汪精卫此时并没有忘记与蒋介石恩恩怨怨,在与蒋介石共同反共的同时,还将南京政府视为眼中钉,企图通过宁汉合流,夺取国民党第一把交椅。汪精卫深知,蒋介石不去他的目的无法达到,遂致信李宗仁,劝其“打倒蒋某人”。唐生智也配合汪精卫,于8月8日发表“倒蒋”通电。南京的国民党要员也致电武汉汪精卫,一方面称赞武汉反共,一方面表示赞同召开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以谋党政的统一。8月10日,汪精卫复电南京,宣称武汉合法,意即南京不合法,并表示统一合作的前提是蒋介石必须下野。对于汪精卫的所作所为,蒋介石愤怒异常,他在8月8日日记中写到:“余以为对同志应退让,对敌人须坚持,而汪某乃异是,是诚非人类也。”南京政府内的桂系李宗仁、白崇禧与西山会议派以汪精卫提出的条件为借口,提出“请总司令自决出处”,逼蒋下野。 蒋介石在无力抵御党内派系争斗的压力下,意识到需要寻找新的靠山以增强实力,故于8月12日的日记中写到:“时局纷扰,内部复杂,南北皆同,且有静镇谨守,持之以定,则待机而动,无不得最后胜利也。”同日,蒋介石命陈布雷起草《辞职下野宣言》,次日宣布下野。在《辞职下野宣言》中,蒋介石特别强调自己的“进退生死”,“一以党之利益为依归”。 蒋下野后返抵故里溪口,不久携张群等人去了日本,寻求日本与美国对他的支持。在日期间,蒋介石在宋子文陪同下去见宋老夫人倪桂珍,获得了宋老夫人对蒋介石与宋美龄婚事的允诺。当目的达到之后,蒋于11月10日由日返沪,一面筹办与宋美龄的婚事,一面联汪制桂策动复职。1927年11月中旬,国民党西北将领冯玉祥分电熊斌和孔祥熙,敦促蒋介石出山;12月1日,冯玉祥亲电蒋介石:“唯盼吾兄东山再起,主持一切。”12月11日,冯玉祥与阎锡山联名通电各省,请蒋介石复任总司令,统军北伐。与桂系联手推蒋介石下台的何应钦,此时又与贺耀祖等人联名通电拥护蒋介石出山,主持军事。就连李宗仁也主张蒋介石赴任,而不主张“汪、蒋合作”。吴稚晖甚至认为蒋介石“非马上出来不可”。 …… P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