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这个名字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爱好历史的听到这个名字,马上会联想到西安事变;向往爱情的看到这个名字,立刻就想到赵四小姐。在人们眼里,张学良是翩翩公子、战场将军,可有谁会知道他出生时张家正在疲于奔命,堂堂少帅竟然诞生在马车上呢!
一、马车颠沛少帅诞
事情要从张学良的父亲——大帅张作霖说起。张学良还在娘胎里的时候,张作霖刚刚开始创业。他创的什么业呢?原来,甲午战争之后的辽西是个“三不管”地区,散兵游勇成群,乞丐难民遍野,官府腐败,土匪横行,百姓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就成立了一些自保的武装组织,名日“大团”。1900年,张作霖乘势而起,借助岳父赵占元的帮助,在赵家庙成立了一个大团,有20多人,他当上了小头目,负责附近几个村子的治安。他负责的地区称为保险区。张作霖在保险区内很守规矩,不仅遵规守纪,而且维持治安。l大J此,这个地区的土匪得到遏制。张作霖也得到村人的称赞,他的声名由此鹊起。张作霖管辖的范围逐渐扩大,达到20多个村子。张作霖有时也向境界外开捐,让大户送钱送粮,变相地勒索有钱人。
事业刚刚有点起色,张作霖就遇到一个强硬的竞争对手。在赵家庙西北,有个大团,团主叫金寿山。他原来是北洋新军的一个哨官,逃同家乡,收罗了一批地痞流氓,组成了100多人的大团,在北镇称王称霸。大团的总部就设在北镇县最大的乡镇中安堡,其周围的20来个村庄是他的保险区。金寿山在保险区内横行霸道,无恶不作,比胡匪还凶残。大团本来是保民的,可是金寿山却专门害民。百姓被逼得实在无法,就派人去请张作霖,请他设法保护。张作霖率众奇袭了金寿山,占据了中安堡。张作霖的势力由此扩大,部众增加。保险区扩大为27个村庄,练勇增加到40余人,团练部也迁至中安堡。
金寿山自然不甘心失败。1901年腊月三十夜里,金寿山通过他的干儿子做内应,偷袭张作霖团练部。张作霖急切突围,汤玉麟背着张作霖的妻子赵氏,宋老风背着张作霖的大女儿冠英(张学良的姐姐),孙大虎背着新过门的姨太太卢氏,张作霖在后面掩护,一直跑到台安北面的姜家屯,继而又逃往八角台,张家的逃亡生活长达半年。
在逃往八角台的途中,身怀六甲的赵氏在马车上生下了一个男孩,这就是张学良。那是1901年阴历四月十七日,阳历是1901年6月3日。
赵氏生下张学良就病倒了。张家此时可谓一文不名,赵氏已经多天粒米未进,营养不良,病体虚弱,赵氏奶水也就不足。众人只好给张学良喂高粱米汤,祈祷他能活下来。高粱米,也称红高粱米,过去是东北地区的主粮,用其煮粥,粥呈红色,是一种粗粮,不易消化。张作霖爱子心切,硬是借了一块银元,为张学良雇了一个奶妈。可这个价钱只能雇40多岁的奶妈,奶水质量可想而知。由于身体素质差,营养不良,张学良到五六岁时,说话还不是很清楚。当时家里人都很担心,以为张学良再也说不好话了。
张学良就这样来到这个世界,头上永远留下了这段贫困的烙印。什么烙印呢?原来,张学良的脑袋上有道缝。据晚年张学良自己讲:本来脑盖骨有许多缝,不过你们的都长好了,我的没长好。张学良说自己是没出娘胎,上帝就把他造好了。
父亲张作霖对儿子的出生非常兴奋,认为是个好兆头。他给儿子起名学良,字汉卿,号毅庵。张学良收藏字画常用别号,其捐给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的“毅荻书斋”的“毅”字也是出自别号。东北人喜欢给孩子起个乳名(也叫小名),希望孩子平安长大。张作霖当然也不例外。
“双喜”是张学良的第一个乳名。张学良刚一出生,张作霖就在八角台打了一个胜仗,八角台就成了张作霖的发迹地。打了一个大胜仗,生了一个大儿子,真是双喜临门。张作霖就给张学良起乳名为“双喜”。张学良满月后,张作霖请来当地有名的算命先生为张学良批八字。这样,张学良就有了第二个乳名。
“小六子”是张学良的第二个乳名。算命先生拿到张学良的生辰,口中念念有词,说:“小少爷是辛丑年癸巳月壬子日子时降生,大富大贵过一生,命硬克父母双亲,庙赐乳名化此劫。”张作霖忙递上红包,问:“如何破解?”算命先生不紧不慢地说:“其实也容易,就是把少爷的乳名改一下,这次改名要在庙里进行。你们先带少爷到庙里许愿,还愿时先给少爷剃头并扎个纸人放在庙里,让少爷跳过板凳跑到庙外,这时听到的第一个声音就是少爷的名字了。”张作霖夫妇就照着算命先生的话去庙里了,张学良跑出来后,听到的第一声就是“小六子”。从此,“双喜”就成了“小六子”。张学良晚年时开玩笑说:“当时若有人喊王八蛋,我就叫王八蛋了。”
长子张学良的出生,也给张作霖带来了好运。
P0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