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最具影响力作家岳南(《南渡北归》作者)隆重推荐:要了解当代中国文学全貌,“名家自选文库”是你的不二之选!
《虹影中短篇小说自选集》为“名家自选文库”之一,收录了《环形玫瑰》、《地铁站台》、《一夜》、《逃出爱的罗网》、《一镑钱的考验》、《暑假》、《岔路上消失的女人》、《脏手指·瓶盖子》、《飞翔》、《玄机之桥》、《那年的田野》、《内画》等二十余篇小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虹影中短篇小说自选集/名家自选文库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虹影 |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2011年度最具影响力作家岳南(《南渡北归》作者)隆重推荐:要了解当代中国文学全貌,“名家自选文库”是你的不二之选! 《虹影中短篇小说自选集》为“名家自选文库”之一,收录了《环形玫瑰》、《地铁站台》、《一夜》、《逃出爱的罗网》、《一镑钱的考验》、《暑假》、《岔路上消失的女人》、《脏手指·瓶盖子》、《飞翔》、《玄机之桥》、《那年的田野》、《内画》等二十余篇小说。 内容推荐 《虹影中短篇小说自选集》为“名家自选文库”之一。 虹影,享誉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诗人、美食家。2009年被重庆市民选为重庆市形象推广大使。现居北京。 《虹影中短篇小说自选集》收录了《环形玫瑰》、《地铁站台》、《一夜》、《逃出爱的罗网》、《一镑钱的考验》、《暑假》、《岔路上消失的女人》、《脏手指·瓶盖子》等二十余篇小说。 目录 环形玫瑰 地铁站台 一夜 逃出爱的罗网 一镑钱的考验 暑假 岔路上消失的女人 脏手指·瓶盖子 飞翔 玄机之桥 那年的田野 内画 红蜻蜒 带鞍之鹿 辣椒式的口红 六指 白色的蓝鸟 近年余虹研究 大师。听小女子说 你一直对温柔妥协 逃出纽约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试读章节 环形玫瑰 艾略特原引用康拉德《黑暗的心脏》中“恐怖!恐怖!”的叹语,作《荒原》题词。庞德划掉。这城市,岂“恐怖”二字了得。 ——引自詹姆斯·海德《现代性的起源》 一 认识维维安是在那个中午。她头枕两本厚书。尽量离开各种肤色的男男女女,自个儿躺着,一会儿就半睡半醒了。她听见草地上有脚步声走近自己。对任何声音的靠近,她都本能地警觉。在这个城市,阳光很受欢迎,上午天空灰暗沉闷,临近中午阳光突然像闪光的剑剖开云层,渐渐云朵闪散,碧蓝透澈,晴空万里。穿着花花绿绿短衣短裙长裤的青年学生躺在芬芳的草地上,色彩异常绚丽。她睁开眼睛。一个灰蓝色眼睛的姑娘正朝她微笑。 不知为什么她脸红了。那姑娘伸出手,自我介绍说,她叫维维安。 她撑起身体,伸出自己瘦纤纤的手指,握住了维维安的手。 维维安一头红发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泽,仿佛一个个光环罩着,衬得她脸部表情极其生动。她注意到维维安的牛仔裤上有好几个有意烂开的洞。她站起身,发现自己比维维安矮大半个脑袋。她在中国人中也算是娇小的,而维维安是典型的英格兰姑娘,高大丰满。维维安的左耳上挂了两个耳坠,一个是和右边一样的蛇,另一个则像钻石,小小一粒花苞,那颜色与她的眼睛光泽很接近。 她坐了下来,抱起那两本厚书。 那个叫维维安的姑娘也坐了下来,她的腿很长。长得似乎始终没有结束的地方。而她的手里却抱着一条长毛狗。长毛狗的肚子上有块黑色的斑圈,头顶也有块略小些的黑色斑圈。长毛狗冲着她叫了一声,转动小得古怪的眼珠。像玻璃珠子朝她滚来滚去。她本能地把身体往后退了一下,双手僵硬地抱紧膝盖,紧张地看着狗身上的黑色斑圈。 维维安拍了拍长毛狗,说别怕。丘比特很听话,很乖!维维安唤作爱神的长毛狗果然不叫了,蜷缩在维维安怀里,十分柔顺。维维安说自己不是有心打扰她。而是从来没有在草坪上看见东方人晒太阳睡午觉,不管是中东人还是远东人。维维安耸了一下肩,拉了拉掉下肩膀的上衣,她操着一口地道的剑桥英语,但说快了,就听出了她的声音带北爱尔的口音。西方人交朋友,就这副自在劲儿。一对金发碧眼的男女,相拥躺在维维安的左侧,他们面对面拉着手。她搞不清楚自己是在避开维维安,还是丘比特的玻璃眼珠。 阳光温暖地抚摸着雾都大学校园草坪和草坪上的每一个人,像梳子那么解痒,像溢出的酒那么柔软,人们懒洋洋的。微风轻轻地越过阳光,吹拂到她的身上。 天黑之后,唐人街更热闹。她掏出身边最后一点钱,从华光书店里买了毛笔宣纸墨。她想画画,想回到有情调的生活中去。一家家拥挤的中国字招牌的店铺餐馆,来来往往的黄皮肤,也有少数白皮肤黑皮肤凑在里面。广东话,香港“国语”,英语飘浮在喧闹的空气里。如果听得见家乡话,她就会觉得走在家乡,当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幻想。走了整个下午,她一无所获,找不到一个工作,无论洗盘子卖水果上货架都人满为患。你们大陆学生来得太多了,没法照顾。经理负疚似的摊开手,脸上毫无表情。 中国古式牌坊下有两个石狮,堆着脏纸果皮腐烂的菜叶。她停住脚步,不,不能就这么回去,得再试试运气。 在“匡记”餐馆,她生硬地说了几句拾来的广东话。老板似乎有点唐人少有的幽默感,笑了起来。她赶紧用英语接上,说她需要一份可以吃饭的工作就行了。 老板上上下下看了看她,说你干两天试试,只管吃饭,不给工钱。两天之后再说。够抽烟。他慢慢翻着《英汉大词典》,却不动笔写一个字,仿佛这么做,可以抵御她的问话。 她无法忍受房间这么小还拼命抽烟。火车从窗外摇摇晃晃而过,巨响在烟雾腾腾的房间外持续不断,这使她更加按捺不住狂躁的心情。她转过身,背对沈远,免得再次争吵,或者说免得延续到今未停的争吵。火车的声音湮没了她心里的喊叫。玻璃窗只有个模糊的影子,那身影真该随玻璃粉碎,在火车行驶的声音之中,谁会注意呢? 已经全摊牌了,她想。你妻子不是因为知道了我们的事,才提出与你分手。而你也知道她想和自己的英国老板结婚,所以慢慢拖着。你逼她每月付你生活费,直到你拿到学位,找到工作取到绿卡。 是。但又不全是!他将烟按灭在烟灰缸里,说这样又有什么不好!我们可以在一起,不是吗? 靠人施舍,你那么硬的骨头也落到这个份上了。她转回身,斜了沈远一眼。 别忘了,你也是靠我才出来留学的! 看来我不是靠你,而是靠她!她猛地推开窗。火车又轰隆隆驶过来了,轮子滚动摩擦在冰凉的铁轨上。她听不清沈远的回答。她的头脑在一寸寸倒空,她的心浸泡在屈辱之中。知恩报恩。但现在谁欠了谁?沈远妻子的高招,或许也是沈远的高招,她不愧为干贸易的,什么事都可以是生意,而你,连你也成了生意人? 火车声终于消失,房内房外一片寂静。 她松开胸前交叉的双臂。沈远从椅子上站起来,摘下眼镜,放在桌边。他不高,偏瘦,典型的湖北人,但普通话说得不错,只在激动的时候,湖北腔才漏出来,土里土气的调子,让人联想他曾是喂猪娃子鼻涕乱抹的样子。改不了农民样,不仅善于算计,而且心胸狭隘,鼠目寸光,善于占便宜,人所有的劣根性加在沈远身上,其实一点都不过分。 那么说,你让我到英国来读书,是让我来吃软饭的哕?她用出平时最不屑的粗俗话。 不不,你吃的是硬的,沈远脸上画出一个笑容。P1-3 序言 早年我离家在外,刚从学校毕业,有了一份工作,对从小接受的教育彻底绝望,我这么一个迷失的灵魂,曾在好些西方名著里寻求答案,思考自己应该成为怎样一个人。 那时期写了不少诗,也写了一些短篇小说,其中一篇是谈论一个神秘女人的失踪过程,实际是一系列结束生命的过程,最后她从这个爱她的男人视线里消失了。英国作家莱辛,对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以至于我经常带着她的《金色笔记》流浪全国,她的一些诗歌我也喜欢,从中我可以看到她的生活经验和内心世界。“他不爱我。一点儿也不爱。为什么要爱呢?”那种无奈和彷徨,如此“爱的习惯”,影响了我的写作。像我的长篇《女子有行》,时间空间跨度极大,把个人问题、国际问题等等,安放到未来某个年代的上海、纽约和布拉格,里面涉及了性与爱的冲突,宗教信仰与控制,灵魂转世和女权问题,那个小说包含了我所有的困惑。 我不能否认自己受到多丽丝·莱辛写作风格影响,以至于有评论者说我和她的小说相似,一本书一种文体。 写长篇时,我关起门来六亲不认,得罪了许多朋友。以前写小说时总是放音乐,极大声,震得整个房子像一面鼓。现在,喜欢一些“零度音乐”,如同走进一个虚幻世界,格外孤独,请同样孤独的音乐陪伴。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有一种“改癖”,每部作品都是一改再改,不断改写,一直到满意为止。就因为这个“改癖”,有时一年只写了一百多页。我认为自己二十四小时都在写作,因为是在用“心”写作。可以说,“心”的写作要较“笔”的写作花更多的时间。好多年前我陷入《饥饿的女儿》一书所谓的“一女嫁二夫”的官司里,白天几乎都是卷在官司的纷纷扰扰里,必须去跟人接触,跟律师、法庭、法律条文打交道。几乎就完全没办法写作。可是无法写作,我的生命存在就没有意义。于是,我强行要求改变许多年形成的写作>--j惯,比如清晨开始写作。写《阿难》那部小说时,“凌叔华”的后人对号入座,把我扯进劳神费心的琐碎官司。当时我在恒河边。真想一头跳入河里,一了百了,极端绝望。 可是,我忍住了。我决定用写作来抵抗这场官司所带来的外人不可想象的压力。每天清早坐在桌前,心平气和,心静如水,试图跨越人世污浊的河,超越生死间的种种苦难。我把自己的感情融入《阿难》,阿难是我塑造的小说人物,也是我自己。从2000年到2006年,光长篇小说,我就发表了《阿难》、《孔雀的叫喊》、“重写海上花系列——上海三部曲”,而在国外,这些书的外文版也陆续出版,对我也是一个鼓励。我必须挺住,这就是我的信念。我承认命运,只是不肯屈服。有这样的心情,我于这两年完成了新作《好儿女花》和《小小姑娘》,这是《饥饿的女儿》的续篇,关于我自己的记忆,是关于我母亲的故事,那些长年堆积在我心里的黑暗和爱。 和大部分作家一样,我现在几乎已经离不开电脑了,从20世纪80年代末就有了最早的一台电脑开始,我数不清换了多少台了。以前还在用纸笔写时,我经常写错一个字就把整个文章重新誊抄一遍,有了电脑就方便多了。我拼音不好,用心地背诵五笔字口诀。 网络也成了我最大的帮手,写小说时,需要查大量的资料,以前去图书馆,现在先在网络上查寻。呈现给读者的10万字背后有1007)-字左右的资料累积。写作中涉及的场景需要亲自去过,甚至有的地方去了很多次,但一个地方无论去过多少次,也不一定能真正了解、融入到当地,为求准确性,就上网查证。《阿难》那部小说,涉及印度每12年举行一次的宗教节日——昆巴美拉节。光为那节日,我查找了不可胜数的网页。幸好,网络发达,不用花费几天几夜的时间泡在图书馆里,省下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记忆库和知识库,往往如流星散落在脑海的某个地方,只要受到一些直观文字的刺激,那些流星就能被串联起来。 写作根本就没有男女之分。写小说是一件很苦的事儿,尤其是写有历史背景的故事。很多人都难以忍受枯燥冗长的资料搜集过程,不少女作家便把大场面、大视野、大气魄让给了男作家,选择了一条容易走的路,借此自我安慰,把女性写作当做了一颗定心丸。我认为自己之所以受到很多非议,就是因为没有按照大家认同的男女写作的规矩写,我所做的就是挑战自己的写作极限,努力尝试各种不同的方式,自然所花费的X-夫往往比其他作家更多。 作家和别的职业是不一样的,作家所需要的条件其实非常低,纸笔或者最普通的电脑就可以。不少人认为先写一些商业化的东西,赚够了钱再去实现自己的理想,那是他们没有弄清楚,只要陷入了商业的泥潭,很难从里拔出来,商业和自我追求格格不入。有位朋友在看了我的书后对我说:“虹影,你这写的什么啊,既不是畅销书也不是纯文学,还不是俗文学,我很失望。”我当时就说他,你可说到了点子上。 我的写作就像我的名字:虹影,空里东飘,地上西移,若现若隐。这样好,适合作家这样的职业。 书评(媒体评论) 刘再复:著名评论家 虹影走向新的水平线,她突破了自己,也超越了与她同时期中国女性小说写作流行的基调。 葛红兵:著名评论家 对自己要下得了手:用刀子下手,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虹影就是这样的作家,她和那些自恋的女作家,和那些所谓客观的(把自己藏得不见)女作家,有天壤之别。 美国《纽约时报》: 强劲有力的作品,读她的故事,你会发现你进入到一个苦恼灵魂深藏的真相。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