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毛遂自荐》;《破釜沉舟》;《刻舟求剑》;《传说故事》;《嫦娥奔月》;《夸父追日》;《牛郎织女》;《精卫填海》;《屈原与端午节》;《桓景重阳避灾》;《历史故事》;《海不扬波》……《幼学琼林故事(汉俄对照)》根据《幼学琼林》,《幼学琼林故事(汉俄对照)》(作者张梅)精选一些广泛流传的故事,以简短而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出来。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幼学琼林故事(汉俄对照)/中国蒙学经典故事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作者 | 张梅 |
出版社 | 华语教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朝三暮四》;《毛遂自荐》;《破釜沉舟》;《刻舟求剑》;《传说故事》;《嫦娥奔月》;《夸父追日》;《牛郎织女》;《精卫填海》;《屈原与端午节》;《桓景重阳避灾》;《历史故事》;《海不扬波》……《幼学琼林故事(汉俄对照)》根据《幼学琼林》,《幼学琼林故事(汉俄对照)》(作者张梅)精选一些广泛流传的故事,以简短而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出来。 内容推荐 《幼学琼林》是明朝人编写的。它内容极为丰富,几乎是一部小型的自然和社会百科全书,所以有人说“读了《幼学》走天下”。 《幼学琼林故事(汉俄对照)》(作者张梅)根据《幼学琼林》,《幼学琼林故事(汉俄对照)》精选一些广泛流传的故事,以简短而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出来。 目录 成语故事 杞人忧天 沧海桑田 朝三暮四 毛遂自荐 破釜沉舟 刻舟求剑 传说故事 嫦娥奔月 夸父追日 牛郎织女 精卫填海 屈原与端午节 桓景重阳避灾 历史故事 海不扬波 廉颇与蔺相如 韩信带兵 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 美德故事 王孙贾之母教子 管宁割席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人才故事 西门豹破除陋习 陶侃物尽其用 曹植才高八斗 张僧繇画龙 《幼学琼林》精选 试读章节 杞国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小诸侯国,经常受到强大的邻国的压迫和侵略。杞国人经常生活在忧患之中,担心自己的国家随时会遭到什么不幸。 这个国家有一个人,每天都害怕天会掉下来,地会塌下去。他想,如果真的发生了这样的灾难,就没有什么地方可以躲避了。因为总想着这些可怕的事情,他愁得睡不着觉,吃不下饭,身体和精神都很虚弱。 有一位朋友见他这样忧虑不安,为他的健康而担心,就跑来开导他说:“天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气体罢了,天地之间到处都是这种气体,你每天伸展身体、俯仰、呼吸,其实都是生活在这种气体当中。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还要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杞人听了朋友这番话,仍然不放心,追问道:“如果天真的是由某种气体聚集在一起形成的,那么太阳、月亮和无数的星辰都挂在上面,它们难道就不会掉下来吗?” 朋友回答:“太阳、月亮和星辰也是由气体聚集而成的,只是它们会发光罢了。即使它们掉下来,也不会砸伤我们的。” 关于天的问题总算解决了,但杞人马上又问:“如果大地塌陷下去,我们怎么办?”朋友耐心地解释说:“大地不过是堆积在一起的泥土和石块罢了。这些泥土、石块到处都是,塞满了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你每天都在大地上面站立、走路、奔跑、跺脚,也没有发生什么事,为什么还要担心它会塌陷下去呢?” 经过朋友这么一番开导,这个杞人才放下心来,开始快快乐乐地生活,该吃饭就吃饭,该睡觉就睡觉。而那个开导他的朋友也放心了,高高兴兴地走了。后来人们就用“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来比喻不必要的或者是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杞人害怕天会掉下来、地会塌下去这件事传到了一位哲入耳朵里,引发了他的思考。他想,如果天确实是聚集在一起的气体,大地确实是堆积在一起的泥土和石块,那这些物质怎么可能不毁坏呢?当然,天地的毁坏应该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但说它们不会毁坏是不对的。当天地毁坏时,那时候的人又怎么能不忧虑呢?这样说来,杞人的担忧也并非毫无道理。 中国东汉(25—220)时候有个人叫蔡经,是个普通的平民,但仙人王方平认为他可以修行成为神仙,就教他变成神仙的方法。有一天,王方平告诉蔡经说,农历七月七日那天要到他家做客。蔡经赶紧让家人准备了很多酒菜,用来招待王方平的随从。 七月七日这天,王方平果然来到了蔡家。他坐在五条龙拉的车上,随从人员有好几百人,非常威风。演奏音乐的随从都乘坐着奇异的动物,从天上下来。到了蔡经家之后,那些随从人员就突然不见了,蔡经一家人只看得见王方平。王方平派人去邀请仙女麻姑也到蔡经家来做客。过了一会儿,派出去的人回来报告说,麻姑说已经有五百多年没有见过王方平了,但现在她正在巡视东海上的仙岛,等一会儿就亲自来见面。蔡经等人只能听到声音,看不到报信的人。 等了一会儿,听到有车马的声音,然后麻姑就从天上下来了。她的随从人员有王方平的一半那么多。蔡家人眼里的这位仙女,是个十八九岁的漂亮姑娘,长长的头发披散到腰间。她的衣服亮闪闪的,不知道是什么材料制成的。麻姑与王方平互相行礼后,就坐下来摆宴席。他们在酒席上使用的餐具都是用黄金和玉石制成的,里面盛放的菜肴大多是蔡经一家没有见过的奇花异果,香气传得很远。两位神仙又将一种肉干分给大家吃,说是用奇异的动物的肉做成的。 麻姑对王方平说:“自从我修行成为神仙以来,已经看到东海的海水三次消失,变成农田。刚才我到东海上的仙岛去巡视时,发现海水比以前浅了,只有上次所见到的一半。难道说东海又要变成陆地了吗?”王方平感慨地说:“圣人们都说,不久之后,东海又要变得干涸,那里将变得尘土飞扬。”蔡经一家听到这番对话都十分惊讶,原来麻姑是个长寿的仙女。后来人们用“沧海桑田”这个成语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心想,背上很痒的时候,如果有这样一双鸟爪子似的手为自己抓痒,那该多舒服啊!王方平知道他心中在想什么,就让人把他拉到一边去鞭打,教训蔡经说:“麻姑是个仙女,你怎么敢有这种不好的想法呢?”蔡家人只看见有鞭子落在蔡经背上,而看不到拿鞭子执行王方平命令的人。王方平告诉蔡经说,这种鞭打也是在帮他修行,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得到的。 宴饮完毕,王方平和麻姑坐着各自的车辆、带着各自的随从,升天而去。仙人们走后,蔡家人发现他们所准备的几百瓶酒,已经被两位神仙那些看不见的随从人员喝光了。P2-10 序言 中国古代重视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产生了多种流传很广的启蒙读物,以使学生加强修养,增长智慧。《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幼学琼林》就是这些蒙学读物中的佼佼者,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使学生认识汉字,并对他们进行文化和品德教育。 这些蒙学读物内容简单,通俗易懂,读起来很像歌谣,非常适合读者朗读和背诵。对很多中国人来说,这些读物是对他们一生影响最大的书籍,他们通过这些读物认识汉字,了解中国的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知识,并受到品德教育。直到今天,中国人仍然喜爱和重视这些蒙学读物。 上面提到的四本书中,《千字文》产生最早,是南北朝时梁朝(502—557)人编写的,4个字一句,共250句,1000个字,所以称为“千字文”。 《三字经》产生于宋代(960—1279),并经过后人的修改。它每句3个字,所以叫“三字经”。全书总共约500句,其中讲的许多观念和道理,对中国人影响深远。《三字经》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修养的必读书目,译成多国文字,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行。 《百家姓》也产生于宋代,是有关中国人姓氏的启蒙读物,采用4个字一句的歌谣形式,共计568字,介绍了504个中国人的姓氏。 《幼学琼林》在这四本书里产生最晚,是明朝(1368—1644)人编写的。它内容极为丰富,几乎是一部小型的自然和社会百科全书,所以有人说“读了《幼学》走天下”。 这些书中蕴藏着丰厚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尤其是其中提到的那些隽永、生动的故事,令读者印象深刻。中国蒙学经典故事丛书从上述四本书中精选出一些在中国广泛流传的故事,以简短而生动有趣的文字讲述出来,通过它们,向全世界广大的读者介绍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观念。书中的故事分成若干现代人容易理解的类型,并配以幽默生动的漫画。 这套丛书不仅适合儿童和青少年,也适合广大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初步接触中国历史文化的读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