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与植被》将为我国亚热带地区植物区系、资源与植被的研究,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可供植物学、林学、农学、生态学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和植物爱好者参考使用。本书是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与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合作的科研成果之一。本书由王发国等主编。
南岭为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是中国14个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广东南岭山地地处南岭山脉的核心地带,其植被类型多样,植物种类丰富,区系成分复杂,具有许多古老、原始或特有类群。《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与植被》对南岭植被类型的划分,群落的外貌、组成、结构;植物区系的组成、特点、特有现象,以及其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统计分析了特有及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现状和主要受威胁因素,提出了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建议。为我国亚热带地区植物区系、植被、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提基础资料,《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与植被》可供植物学、林学、农学、生态学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和植物爱好者参考使用。本书由王发国等主编。
第一章 自然环境
一、地质和地貌
二、气候
三、土壤
四、水文
第二章 植被多样性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样地与调查
二、分析方法
第二节 植被分类系统与植被类型
一、群落的分类与命名
二、植被分类系统
三、植被类型分述
第三节 植被类型垂直分布规律
一、土壤类型的垂直变化
二、植被类型的垂直变化
第四节 代表性群落的生态学研究
一、荷木+福建柏群落
二、南华杜鹃群落
三、猴欢喜+罗浮栲群落
第五节 广东南岭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一、代表群落的植物物种多样性
二、海拔梯度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三、坡向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四、海拔梯度对群落学特征的影响
五、坡向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六、建议加强和重点保护的地区和植物群落
第六节 2008年冰冻灾害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造成的影响
一、调查地点与调查方法
二、调查样方的群落学特征
三、冻害分析
第三章 植物物种多样性
第一节 植物物种多样性编目
第二节 植物物种多样性组成
一、蕨类植物多样性分析
二、种子植物多样性分析
三、与其它植物区系比较
第三节 新种与新纪录植物
一、新种
二、新记录
第四节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的特有现象
一、特有属的统计分析
二、特有种的统计分析
第五节 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
一、珍稀濒危植物种类组成及分布
二、建议列入保护植物名单的种类
三、目前面临的主要威胁及保护对策
第四章 植物资源
第一节 资源植物分类
一、药用植物
二、观赏植物
三、食用植物
四、有毒植物
五、油脂植物
六、纤维植物
七、芳香植物
八、鞣料植物
九、树脂橡胶植物
十、环境指示植物
第二节 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一、保护优先,合理利用
二、适度发展旅游产业
附录 植被类型及重要植物资源代表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