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的历史文化是中国北方草原民族发展过程中一个的重要环节,但目前以历史学研究居多,考古研究则相对薄弱。突厥考古学研究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课题,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处理所有相关细节。《突厥汗国与欧亚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作者陈凌的研究主要侧重一下几个方面:突厥墓葬文化的演变;突厥金银器的研究;突厥王冠的研究;突厥马镫的研究。
突厥是欧亚古代史上最重要的游牧民族之一,突厥学也一直是国际学术研究的重点。但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和历史两方面,考古学研究则十分薄弱。《突厥汗国与欧亚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从欧亚文化交流的视角出发,从四个方面尝试对突厥考古学材料进行梳理:首先,文中将突厥墓葬分为贵族陵园和普通墓葬两类,分别研究它们各自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并讨论了其与中原、西域及波斯的关系。其次,本文结合新出土资料以及突厥石人形象,对突厥金银器皿进行整理,并区分出突厥民族、波斯一粟特、中原和罗马等四种不同的风格因素。再次,本文还以新发现的两件具有特殊礼制意义的重要文物金冠与银鹿为中心,讨论其流变过程及信仰的情况。最后,本文研究了突厥的骑兵装备,包括突厥刀具、马镳、马镫。《突厥汗国与欧亚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指出,马镫经阿尔泰山地区的突厥民族改造后,随着汗国的扩张活动而向东西两面传播。本书由陈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