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和平主编的《国家麻类产业技术发展报告(2010-2011)》回顾了“十一五”期间麻类体系的科研亮点,较好地总结了体系“十一五”期间的工作经验,详尽地记录了“十二五”规划产生过程。针对“十一五”期间体系运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在“十二五”的规划设计中及时做出了调整,合理地安排了体系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对稳定发展麻类产业具有承上启下作用。
第一篇 综合报告
第一章 “十一五”麻类产业发展回顾
一“十一五”麻类产业技术体系科研工作重要进展
二“十一五”麻类产业技术体系运行中存在的不足与“十二五”的调整
第二章 “十二五”发展面临的重点问题
一进一步提升麻类作物优质原料生产效率仍然是重点
二麻类作物副产物资源化利用是提高植麻效益的保障
三走出粮田、走向非耕地是麻类作物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生产轻简化、省力化是维持麻类种植的关键
五清洁型初加工技术是打破麻类纤维利用瓶颈的手段
六精细化纺织工艺与技术是打通国内市场的切入点
七经济与信息分析是完善麻类产业链管理的助推器
第三章 “十二五”任务规划与新进展
一“十二五”任务的形成
二“十二五”体系重点任务描述
三“十二五”本体系机构和人员构成情况
四管理运行机制探索
五“十二五”体系工作思路与打算
六“十二五”任务的新进展
第二篇 产业技术研究进展
第四章 遗传育种研究
一2010—2011年本学科研究工作进展与成就
二 目前国内外本学科发展存在的不足以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三促进本学科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第五章 病虫草害防控技术研究工作进展
一2010—2011年本学科国内研究工作进展
二 目前本学科发展存在的不足以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三促进本学科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第六章 栽培与耕作研究
一2010—2011年本学科国内研究工作主要进展
二 目前本学科发展存在的不足以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三促进本学科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第七章 设施设备研究
一2010—2011年本学科国内研究工作主要进展
二 目前本学科发展存在的不足以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三促进本学科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第八章 加工技术研究
一2010—2011年本学科国内研究工作主要进展
二研究进展及主要成就
三促进本学科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第九章 产业经济研究
一苎麻产业经济分析
二亚麻产业经济分析
三黄/红麻产业经济分析
四工业大麻产业经济分析
五剑麻产业经济分析
第三篇 试验示范工作进展
第十章 苎麻
一苎麻试验站工作任务
二苎麻产业技术试验示范
第十一章 亚麻
一亚麻试验站工作任务
二亚麻产业技术试验示范
第十二章 黄/红麻
一黄/红麻试验站工作任务
二黄/红麻产业技术试验示范
第十三章 工业大麻
一工业大麻试验站工作任务
二工业大麻产业技术试验示范
第十四章 剑 麻
一剑麻试验站的工作任务
二剑麻产业技术试验示范
第四篇 咨询与建议
2011年度麻类产业发展趋势与建议
2012年度麻类产业发展趋势与建议
关于加快湖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建议
以麻代棉,保障湖南省纤维生产安全
发挥苎麻水土保持作用,为湖南省“两型社会”作贡献
发展饲料苎麻生产,解决南方蛋白质饲料不足
关于提高防御农业风险能力的建议
关于大力推进湖南省天然纤维生产的建议
关于大力推广低污染生物脱胶技术的建议
关于苎麻种植园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的建议
第五篇 附 录
A.体系建设
2010年年中工作会暨亚麻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新疆伊犁亚麻生产及亚麻试验站考察
2011年年中工作总结会暨亚麻大麻岗位委托协议签订会在新疆伊犁召开
苎麻高效种植及多用途现场观摩与研讨会在长沙召开
2011年度工作总结暨经验交流会在云南胜利召开
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十二五”任务部署与现场观摩会在江西宜春召开
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后备人才遴选工作报告
高水平做好“十二五”规划,大幅度提升麻类体系的科技服务能力
农业部科教司关于开展“十二五”工作的主要精神及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
“十二五”任务形成与部署情况汇报
B.技术服务
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在广西百色开展百日科技服务活动
利用苎麻水土保持功能,促进泥石流灾区生产与生态恢复
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2011年科技服务工作总结
C.宣传报道
一麻多用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麻时尚”何时归来
苎麻生物脱胶技术推广瓶颈攻克
麻地膜力克白色污染
苎麻嫩茎叶可做蛋白饲料
D.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