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001
1.1.1 研究背景/001
1.1.2 研究意义/004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006
1.2.1 研究对象/006
1.2.2 研究方法/007
1.3 基本思路与研究框架/008
1.3.1 基本思路/008
1.3.2 研究框架/010
2.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相关文献综述
2.1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文献综述/012
2.1.1 国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理论/012
2.1.2 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016
2.1.3 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文献综述/018
2.2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文献综述/025
2.2.1 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关于农业发展的理论/025
2.2.2 西方经济学关于农业发展的思想/027
2.2.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农业发展理论的比较/030
2.2.4 国内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理论的研究综述/031
3.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制研究
3.1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渊源/037
3.2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038
3.3 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内容/040
3.3.1 经济结构理论的研究综述/041
3.3.2 经济结构失衡程度的估计/043
3.3.3 经济结构失衡对发展方式转变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048
3.3.4 优化经济结构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内容/055
3.4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制分析/056
3.4.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机制分析/057
3.4.2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协调机制分析/059
4.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机制研究
4.1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063
4.2 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066
4.2.1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业发展/067
4.2.2 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农业发展比较/104
4.2.3 考察中国农业发展现状的结论与启示/110
4.3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形成机制/111
4.3.1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机制的研究现状/112
4.3.2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四大机制分析/114
4.3.3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机制的运行方式/132
5.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
5.1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对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137
5.1.1 全要素生产率与农业发展方式的选择/138
5.1.2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绩效的评价方法/139
5.1.3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绩效的评价结果/144
5.1.4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评价的结论及政策建议/147
5.2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对西部农业发展方式的评价/149
5.2.1 西部整体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构成/150
5.2.2 西部各省和自治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构成/152
5.2.3 西部农业发展方式评价的结论及政策建议/154
5.3 基于农业经济结构视角对中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评价/155
5.3.1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三维分析”/155
5.3.2 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绩效的影响/158
5.3.3 不同时期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162
5.3.4优化农业结构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164
6.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区域差异性
6.1 对中国农业发展方式区域差异性的评价/166
6.1.1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区域差异性的评价方法/166
6.1.2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绩效的地区差异比较/170
6.1.3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区域差异的层次聚类分析/172
6.2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差异评价/174
6.2.1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174
6.2.2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综述/176
6.2.3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78
6.2.4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区域评价模型/180
6.2.5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区域差异评价/185
6.2.6 中国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聚类分析/186
7.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容
7.1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多层次内容/193
7.1.1 从外延型向内涵型目标转变的内容/195
7.1.2 向农业产业布局优化目标转变的内容/196
7.1.3 向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目标转变的内容/197
7.1.4 向农业产业组织优化目标转变的内容/199
7.1.5 向农业基础资源保障优化目标转变的内容/199
7.1.6 向农业功能定位优化目标转变的内容/201
7.1.7 向可持续发展目标转变的内容/201
7.2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特殊性/203
7.2.1 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意义深远/203
7.2.2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压力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推动力/204
7.2.3 绿色健康消费需求成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劲拉动力/205
7.3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支持体系的作用机理/206
7.3.1 依靠政府和社会的推动力及市场机制的拉动力/207
7.3.2 发挥农业产业内配套体系和产业间联动的综合集聚优势/207
7.3.3 农业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及发展趋势/209
7.4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支持体系的构建/210
7.4.1 与外延型一内涵型目标相对应的支持体系/211
7.4.2 与农业产业布局优化目标相对应的支持体系/212
7.4.3 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目标相对应的支持体系/213
7.4.4 与农业产业组织优化目标相对应的支持体系/214
7.4.5 与农业基础资源保障优化目标相对应的支持体系/215
7.4.6 与农业功能定位优化目标相对应的支持体系/215
7.4.7 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对应的支持体系/216
8.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
8.1 影响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218
8.1.1 科技因素/218
8.1.2 资本因素/219
8.1.3 农业经济结构因素/220
8.1.4 体制因素/221
8.2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途径/222
8.2.1 强化科教兴农战略/222
8.2.2 确保长期稳定的农业资本投入/223
8.2.3 优化农业经济结构/225
8.2.4 完善各项农业相关体制/227
参考文献/229
后 记/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