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叔感叹道:“钩子公知书识礼,能说会道,怎么讨了这两个恶儿媳妇?要是我,定叫儿子把她们休了!”
张三娘道:“什么知书识礼?只怪老东西自己口德不好,说人家穷根穷种、抱鸡母投胎,还到处去唱,报应了。”
在乡间,公公与儿媳间的口角是常有的事,本来少有计较,可钩子公坏就坏在文化高,骂人很深刻,大儿媳家里贫穷被他骂作穷根穷种,二儿媳面相庄严被他骂作抱鸡母投胎,还编在歌里唱,这就在儿媳的心中种下了刺,难怪要那么整治他了。
钩子公的家事被大家翻出来品评论理,男的大多批评儿媳,女的大多批评钩子公,这样你一言我一语,还扯出来许多笑谈。
一个男人敲着铃铛从山坳那边走来,是邻村的袁麻子,一个走村串寨的骟猪匠。放牛娃们最先发现,扯开嗓子叫开来:
麻子麻叮当,下河去打枪。枪一响,炮一昂,吓得麻子钻裤裆。
袁麻子听得,佯装生气,就跑到坎上来捉,小鬼们一溜烟跑开,袁麻子就吼:“私娃仔些,莫跑啊,看我把你们都拉来骟了,还敢不敢挖苦你麻子叔?”
小孩们仍不胆怯,跑着叫,袁麻子无奈,也裂开大嘴笑,索性坐在坡上吃起烟,末了对着坡上干活的大人们喊:“是哪家的娃仔,没得家教,编排我袁麻子,叫他妈晚上打夜工拿去回过炉。”
干活的妇女们就不依了,一个说:“哎麻子大哥,女人下面一张嘴莫非生到你脸上去了?讲起话来这样臭。”一个说:“袁麻子,你这辈子尽做断子绝孙的事,小心下辈子变了猪,也没得卵蛋。”
袁麻子随手拉过田坎上的大公牛,对它打躬作揖,说:“大哥,对不起,都是我的错,说话口臭,得罪了我嫂子,我给你赔罪了。”
妇女们大笑:“你瞎×眼了,麻子,你不得好死,下辈子还生一窝麻子。”
闹够了,回到正题上来,杨大伯说:“麻子,你去把我家那窝猪仔割了,少收点钱。”
杨大妈连忙补一句:“表亲表戚的,收哪样钱?饭叫你吃饱,猪蛋蛋你拿回去下酒。”
袁麻子说:“那不行,祖师爷传下的规矩,收多收少都是心意,你打一斤酒,我去给你们办了。” 杨大伯说:“算数,你先到屋里去坐,我烧完毛破草就回来。”
袁麻子走着,看见驼子满爷家的大公牛胯下一对硕大的蛋子,脸上的麻子兴奋地开出一朵朵灿烂的牛屎花,就说:“满爷,去年就说了,你这牛脾气大,才伤着了你的胫骨,我替你把它骟了,不要钱。你老人家再伤不起,听我话,我是好心。”
驼子满爷说:“你龟儿子好心?那你咋个不把你家老汉也骟了?看你就是饿嘴,想打我牛卵子的主意!”
袁麻子也不尴尬,哈哈—下,兀自晃荡着那个叮当作响的牛皮包下山去。
驼子满爷说得对,袁麻子就是个好吃懒做的家伙,一年四季不参加队里干活挣工分,连自己的自留地也不好好侍弄,就靠着这个下流的手艺混吃混喝。
对着那个远去的背影,这边田坎下干活的男人大声说:“大家肚子饿了没有?袁麻子的口气——舀碗饭来收拾你!”
众人大笑。这句话是流传已久的口头禅,说的是他走乡串寨到了一户人家,主人随口招呼他吃饭,他说吃过了,主人便不管他了。一会儿,他凑上桌自言自语地说尝—下辣椒的味道,拈起一个油炸辣椒丢进嘴里,直呼:“好厉害的辣椒,你搞整我?看我舀碗饭来收拾你!”可见他是一个极端虚伪的人。
那边坡上一个女人大声回应说:“袁麻子的口气——哪个像你这么懒!”说的是经常被他蹭饭的主人家一直想去他家回蹭一回,终于逮着了一个机会,袁麻子家大碗肥肉刚端上桌,此人破门而入,麻子夫人问:“大哥,吃了吗?”不待客人回答,麻子抢先说:“你个傻婆娘,都这一半天了,人家还没吃饭?哪个像你这么懒!”客人只好说吃了,蹭饭的打算永远落空。可见,袁麻子还是一个极端吝啬的人。
P11-13
我同田夫是几年偶然结识,但读罢他的长篇小说《喉舌》,感到矧以老友重逢。笔耕不辍的他,现又把新作《野生代》放到我的面前。独特的视角与思考,使这部故园题材的作品拥有了不凡的高度。读罢令人感悟到,每个人都可以成长为—棵参天大树,只要保持一颗种子的顽强萌动力,只要沐浴在温煦的爱的阳光下。
——高秋福 新华社原副社长、世界问题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如果说《狼图腾》唤醒了中国男人身上的—头狼,那么,《野生代》则将唤醒人类身上的一只母狗——爱的艺术,那是一种关于感恩与『令悯、自由与梦想的经验,更是—种创见。它真正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田炳信 香港成报社长、巨著《邓小平最后一次南巡》的作者
《狼图腾》与《野生代》,同为呼唤野性,—个教会如何去搏杀,一个教会如何去爱;—个呈现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对比,一个提出野生教育与圈养教育的差异。在当今这个大大的圈养时代,本书可作为励志教育的范本,给当代青年与众多为人父母者以深刻启迪!
——贺雄飞 著名学者、出版家
野生老爸的眼里只有充满植物与动物的自然界,他的语言活泼如山间的一泓泉水、一曲小鸟的歌儿,他的思想也如田野中的空气那股清新,如山野的云彩那般灿烂,甚至达到了—定的哲学高度。
——-西篱 著名作家
这个老爸很烦人;我教儿子规矩,他教孩子叛逆;我教儿子文明,他教儿子野性;我让儿子去早教,他要儿子玩泥巴,甚至去捅马蜂窝!野生理论的发明使他变成了—个天才与疯子,还自称达到了老子所说的孩童状态,以致闹下一个天大的笑话:差点赤课裸走出家门!而我也不得不承认,我这个80后正被他改造成野生老妈。
——野生老妈中山古玩城原形斋主管
天涯网友:这是什么时代?这是摇头的时代——这歌你听过吗?野生土著!
野生老爸:这是什么时代?这是圈养的时代——这歌是我们的罪恶生下来的!
争论没有结果,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不管这是什么时代,我们都走到了一个危险的边缘!
本人,网络名号“野生老爸”,这来源于我的乡土出身背景与我的学术专业。高中时面黄肌瘦的我,心中的最高理想是关于舌尖上的体验,因此高考时,很傻傻地报了个贵州农学院农学专业,主攻水稻杂交。
说来,这也是中国最伟大的专业,因为专业中出了个袁隆平,他的伟大世界公认。专业中有两个术语分别叫“野生基因’’和“杂种优势”,我们的专业之父就是利用了类似稗子的野生稻身上的野生基因,成功地与普通水稻进行了两系、三系杂交,从而选育了西方人眼中的“东方魔稻”,可以说是袁隆平发现的野生基因和邓小平发明的野生理论,联合解决了当时占世界三分之二贫困人口的吃饭问题,连农民都知道,咱们中国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可见野生之伟大!如今看来,我的专业算是荒废了,但“野生”与“杂交”的优势理论却深深地根植进我的头脑,让我一生受益无穷!
这些年,本人潜心研究隔代教育,发明了一套有别于一些“砖家叫兽”的野生理论,就是建立在这一遗传基因学的基础上。因为这个时代的父母正变得越来越愚蠢,犹如动物界本身具备的预测地震灾害等的预感能力,已在高等动物中消失那样,人类在头脑进化的同时,也伴随着野生基因的消失,华夏民族的野生精神在缺失,生存能力在减退,为此我深感忧虑,才考虑在严寒冰雪中播下一颗智慧的种子,期望创造理论界的奇迹和一场教育观念的革命!
与野生相对的,是圈养——在我写作这篇序言的时候,微博正直播薄熙来案开庭审理,禁不住扼腕叹息。庭审焦点集中于一套海外别墅,因为这一套别墅。引发出一连串贿赂、虚假购买,甚至杀人的血案。这对父母可称为人中龙凤,可他们到底也没能免俗,用一套海外豪华别墅,把下一代圈养起来,害了小孩,也害了自己——简直是自杀式圈养!
权贵阶层圈养下一代的知名老爸前有李刚、后有李双江,而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圈养下一代的恶果也比比皆是。 由此,产生了这个时代最著名的一句追问:你幸福吗?
这个提问虽然太傻太天真,却实实在在引发了深层次的思考。我把这个问号抛给自己,面壁自省,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如意十之五六,官场不如意十之八九,而最后留给自己的答案是幸福的。如果把这个问号抛给正掉在金窝窝的下一代,答案注定是悲哀的。
女儿小时偶尔遭受冷遇或挫折,就学会说:“我的命怎么这么苦?!”我对她说,你老爸在这个年纪还在挨冻受饿,却从不知道什么叫苦,我只知道什么叫幸福,想着哪天有白米饭吃有肉吃就是幸福。女儿破涕为笑,却不相信我说的是真的,我试图趁机对她进行忆苦思甜教育,讲述我童年的苦难与欢乐,可她很快就嚷嚷起来:“又来了又来了,都新时代了,你们的思想都老古董了!”
女儿读初一时想要买一双外国的名牌鞋子,没能如愿,她很久不理我,觉得我欠她太多了,我说:“为什么父母给我们的东西很少,我们这一代总觉得欠他们的太多、老想着报效父母?为什么父母给你们的太多,而你们却总觉得亏欠你们的?”女儿说:“什么太多?你去跟人家的父母比一比,那才叫多。再说,你们那时有这么多作业吗?爷爷奶奶管过你们的作业吗?”
我无言以对,心中平添忧患。事后细细思量,女儿的话也不无道理:的确,我们的父母在物质上给我们的很少,但给我们的自由很多,灵性的大自然更给了我们伟大的教育、无私的爱;而对于下一代,我们看起来给予的多,实际上是自私的圈养,他们被各种素质教育的负担压迫着,得到的自由太少。这个畸形的社会已经麻木了他们的幸福感。
我这60年代出生的山里人,不幸经历了主义横行、民生凋零的苦寒岁月,也有幸躬逢盛世,见证了中国社会千古不遇之大变局,大部分同龄人都摆脱了土地的束缚,走向了繁华都市,不少在城市扎下了根,相比父辈,我们的人生甜蜜而精彩,相比后辈,虽则苦涩但更加传奇,因此,我们更拥有发言权。我之“古董”源于冥顽不化的乡巴佬思维,我的哀愁源于故乡情结,我之幸福也来源于对乡土生活的感悟。回顾这四十多年的人生经历,每当我遇到挫折、心生苦闷之时,童年的回忆往往就成为我心灵的调节器,山野的苦寒经历总能够助我战胜困难,野生的生存哲学总能够带我走出迷惘。
感谢故乡,给了我丰富的人生感受与幸福。哲人说过,故乡是每一个作家注定无法逃离的宿命。无.法逃离,便更加懂得珍视。可以说,拥有故乡的人是幸福的,深层次的幸福来源于梦想与担当。
在异乡,我曾像祥林嫂那样对子女唠叨我们的老家,也不厌其烦地在报章里记述着我童年的野生经历:“我家门前有一座很高的山,叫马鞍山,它总是沉沉地压在我的心头。小时候,我老是做梦,在梦里翻越了它,走向山外,然后顺着乌江河漂流到远方……山里的岁月沉寂而苍凉,除了偶有外乡来的补锅匠、骟猪匠、算命瞎子经过,少有外来人;又盼又怕的是打疫苗的白大褂一年一度进山来,一大帮鼻涕虫被父母追得满山跑却又相当的刺激;放电影也是一年一度的盛事,我们在夜色中打着火把抬着板凳赶去,回来往往跌得鼻青脸肿,睡觉也做着英雄人物的梦……一年四季,最盼着下雪,因为这时,肥猪便嚎叫起来了,接着便过年,吃呙,山野里炸响了欢快的鞭炮声,龙灯、狮子灯、花灯戏也闹腾起来了。我们穿新衣,走人户,去村里帮人家接新娘,抢炸包,闹洞房,最好玩的是花灯……童年的日子似乎就是这么过来的。”
我也常常忘情地哼起家乡的花灯调,家中小儿好奇地打量着我这个农民的怪相,嬉笑不已,成长中的女儿更是刻薄地讥诮。在娘胎里饱受摇滚乐干扰的下一代,他们将无法理解我们这一辈如此单纯而丰富的快乐,也无法拥有父辈们这个精神的故乡,他们的人生注定少了一份厚重;生长在都市的儿女们命中少了这条“根”,注定是他们的遗憾。我们呱呱落地,就在泥土中摸爬滚打,从小与大自然结缘,与山中万物一起生长,天性中多了一份野生的豪放与豁达,也多了一份睹物伤情的愁思。灵性的山野、丰富的民间文化赋予我们单纯而美妙的梦想,生存条件的艰苦给了我们吃苦耐劳、敢于担当、勇于闯荡的精神气质。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是有梦想、敢担当的一代!
更艺术地说:我们是野生的一代,且是最末的野生的一代。
野生的一代,从此将成为中国的历史。一直延续几千年的乡村文化被丢弃在荒芜的大山里,难道这些启蒙和教育了我们无数代的东西今后都不需要了吗?一直延续几千年的教育模式也将成为绝唱,其优秀精辟的一面真不应该被忽视。为什么我们的幸福感一代不如一代?为什么我们小时候物质不自由,却拥有精神自由?为什么我们物质自由了,反而失去了精神自由甚至迷失了自我?我们谈论花朵,却没有人对根感兴趣。同乡中有不少从山野走出来的成功者,大家聚在一起,总是争相夸奖子女如何聪明出色,却从不提及子女如何能吃苦、有爱心,更不会触及故园教育与苦难教育的话题。其实,我们的子女最不缺少的是聪明智慧,而唯一缺少的是人格培养与挫折教育。当今都市天才教育、成功学培训完全是培养蠢才与失败者的摇篮,其意义远不及我们小时候玩泥巴,如果你真爱他们的话,就应该为青少年儿童教育营造一种“野生”的环境,比如恢复校园劳动课,让孩子多一些时间融入山间万物,多参加竞技项目,进行野外探险、森林旅行,有条件的父母可将子女们的假期安排到乡下去,甚至可以效仿亲子节目《变形记》,让孩子天性中多一份自然的野性。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心灵更不应该被圈养,这就要求要我们每一个父母打破自身头脑中的成见,抛弃一切传统与世俗强加于我们的成功成名“模式”,打破一切束缚心灵成长的枷锁,让他们的心灵充满阳光,才能让真正的野生基因代代相传。
因为,野生基因代表着强大与优势,更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生命创造力!
同时,野生的心灵也代表着顺应天道自然、塑造健康人格。
另一方面,著名的乡下人黄永玉为自己写下的墓志铭是“感恩,爱,怜悯”,它深刻地道出了我们这一代人成长过程中最刻骨铭心的感受。我觉得,当今青少年人格素质教育,首先应该围绕这几个字去进行,让他们学会感恩、学会爱、学会怜悯。
遗传影响人,教育决定人。我的教育试验终于在女儿身上起了效果,近十年来,大部分假期都在乡下老家度过的她如今越来越懂事了,在读西南大学期间她会一个人回到山里,去看望她奶奶并写生,还经常跟同学谈起山里的儿童,想为他们做一些事。我深感欣慰,并萌发了从下一代教育的角度观察故乡、反思我们这一代人心灵成长历程,并利用我的“野生思想”进行“人文杂交试验”的想法。野生思想本来源于真理基因与传统的杂交,而“野生老爸”也是其杂交品种的代言人,早已发誓不再为社会增添文字垃圾的我,提起生疏的往事,竟文思泉涌,有如神助,收获了一种了不起的使命感:我做了一回都市沙漠里的马可·波罗!另一方面,这些文字与其说是写给下一代人的,毋宁说是献给我们同一代人的。如果读罢此书,你在找到同时代人思想共鸣的同时,还能够给你的儿孙辈教育带来一点启迪,那我就更加幸福了。
由田夫所著的《野生代》是“野生老爸”田夫的散文随笔合集,记录了作者的乡土上的人与事。在这本书里,我们能读到作者小时候的生活,那里山水人物极为丰盈和浪漫,充满野性,山里的人生如大山一般厚重,寂静的山野有着诸多的情感因子与文化闪光点,它精彩、丰富,充满灵性。这本书从一代人心灵成长的角度去认识故乡,启发年轻一代的成长教育。
由田夫所著的《野生代》记录了作者的乡土上的人与事。
作者继《狼图腾》后最具冲击力的文字,拯救“圈养”中国人的一声声悲鸣,颠覆传统的哲学启示与教育经验,中国最后的野生代关于感恩与怜悯、自由与梦想的珍贵记忆。
这本书从一代人心灵成长的角度去认识故乡,启发年轻一代的成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