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景晓梅编著的《儿童的经验与学前教育课程之建构》主要写了学前教育课程的建构要基于儿童的自我成长,将“蕴含着构成自我的经验”纳入到学前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每个环节之中,学前教育课程中的研究者与教师应具有洞察、呈现、组织、改善这些经验的能力;并体认到感知觉、知觉、记忆、学习、情绪、思维、语言、想象、无意识乃至意识等这些心理过程只有围绕课程中每个儿童的自我成长才能获得最终的意义。
本书在甄选西方哲学和心理学领域中的相关思想作为解决具体问题的理论支撑与技术指导的基础上,以儿童的经验作为个体成长的逻辑起点,对学前教育课程作出了整体的审视、批判和建构。将儿童经验的构成和发展视为解读学前教育课程与儿童成长之间的内在关联的核心问题,以此来解决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以此来透视成人的经验世界对儿童经验的影响与渗透,以此来建构儿童与自身、儿童与成人、儿童与课程之间断裂的学前教育课程。在借鉴欧美相关思想的同时,本书也试图将蕴含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绵延至今的独特的、深厚的文化融入学前教育课程的研究之中,借他国之言,来弘扬我国文化之精髓。
绪论
第一章 理解:人、经验与课程
第一节 人:自我的存在
一、人类自我的成长:从生命的自我到心智的自我
二、人类自我的本源:基于自我与外界的互动关系
三、人类自我的困境:认识你自己
第二节 经验:指向自我的存在
一、经验:形成自我的过程性存在
二、经验:自我成长的双刃剑
第三节 课程:关注自我如何可能
一、知识:蕴含着对自我的存在展开领悟与了解的经验
二、课程:个体对自我的存在展开领悟与了解的经验过程
第二章 追溯:儿童的存在与经验
第一节 儿童的存在:自我的萌芽与孕育
一、儿童的秘密:精神胚胎期发生与孕育
二、自我的初体验:儿童精神世界的起源
三、自我的初挑战:必要的丧失
第二节 儿童的经验:个体自我成长的原点
一、儿童的经验:一条通往未来的精神通道
二、儿童的经验:一种专门用于游戏、想象和学*-7的过程
第三章 冲突:学前教育课程中的人与经验的断裂
第一节 学前教育课程中人与经验断裂的表现
一、儿童与自我之间的断裂
二、教师与儿童之间的断裂
第二节 造成学前教育课程发生断裂的原因
一、权威
二、外部
三、时间
第三节 学前教育课程断裂中的儿童与教师
一、学前教育课程断裂中的儿童
二、学前教育课程断裂中的教师
第四节 解决学前教育课程断裂的困难与挑战
一、关系
二、家庭
三、觉知
第四章 融合:基于儿童自我成长的学前教育课程
第一节 基于儿童自我成长的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观念
一、儿童观——基于自身的成长经验持续地建构自我的个体
二、幼儿教师观——对儿童的自我建构发生积极影响的个体
三、学前教育课程观——幼儿教师展开自我教育与儿童成为自己的过程
第二节 基于儿童自我成长的学前教育课程的具体架构
一、学前教育课程目标的确定
二、学前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
三、学前教育课程组织与实施的原则
四、学前教育课程评价的原则
第三节 基于儿童自我成长的学前教育课程的实践问题
一、游戏
二、阅读
三、讲述
四、律动
五、远足
六、静息
七、纪律
八、习惯
附录
一、英国“学会学习”的学前课程
二、苏联的《学前教育构想》
三、美国幼儿园整体课程——自我概念课程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