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时健是中国最具有争议性的财经人物之一。他曾是中国有名的“烟草大王”,一手将红塔集团建成大型企业,1999年1月9日,他被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后减刑为有期徒刑17年。出狱后,高龄的他又打造了一个“褚橙王国”。张奕、江南编著的《勇者激扬(褚时健传)》是记录褚时健一生经历的传记,通过他的励志故事,为更多年轻人指点正确的方向,让后来者少走弯路。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勇者激扬(褚时健传)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张奕//江南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褚时健是中国最具有争议性的财经人物之一。他曾是中国有名的“烟草大王”,一手将红塔集团建成大型企业,1999年1月9日,他被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后减刑为有期徒刑17年。出狱后,高龄的他又打造了一个“褚橙王国”。张奕、江南编著的《勇者激扬(褚时健传)》是记录褚时健一生经历的传记,通过他的励志故事,为更多年轻人指点正确的方向,让后来者少走弯路。 内容推荐 《勇者激扬(褚时健传)》是一部波澜开阔的褚时健人物传记,集30年企业管理之大成,其低调而又生猛的励志故事,极具微妙而又传奇。 一切从法国人在云南瓜分地盘开始。褚时健从铁路走出来,他上山打日本鬼子,好不容易端上公务员铁饭碗,却被打成右派反革命,几经沉浮,又被任命接手红塔这个烂摊子。他使出浑身解数,终把红塔打造成中国第三有钱的企业, 正当呼风唤雨之时,被人揭发贪污公款。就在他以为将把牢底坐穿时,命运又一次向他伸出橄榄枝。 从参军,到烟王,再到橙王,坎坷50多年,道尽不为人知的官与商,血与泪。作为第一代最成功的企业管理者,其经营哲思、创新精神,以及人生追求,对后来的企业家影响巨大。 《勇者激扬(褚时健传)》由张奕、江南编著。 目录 第一章 褚橙熟了 第1节 史上最牛的橙子 第2节 卖的不是橙是励志 第3节 王石崇拜的人 第4节 种水果成风 第二章 青春岁月 第1节 铁路边长大的孩子 第2节 战火浴血 第3节 放走“美蒋特务” 第4节 反右反被划成右派 第5节 农场改造 第三章 烟王传奇 第1节 时代巨变 第2节 红塔山下 第3节 人心第一 第4节 烟草专卖制度 第5节 敢为天下先 第6节 退还是不退 第7节 人生顶峰 第8节 关索坝选址 第9节 冰火两重天 第四章 牢狱之灾 第1节 投机倒把的警告 第2节 后院起火 第3节 人生大恸 第4节 历史的审判 第5节 众说纷纭 第6节 狱中往事 第五章 人生橙浮 第1节 74岁的新生 第2节 后褚时健时代的红塔 第3节 困难重重 第4节 丰收之年 第5节 果农访谈实录 第6节 未来之路 第六章 任人评说 第1节 倒在59岁的国企老总们 第2节 莫衷一是 第七章 褚时健如是说 附件一 褚时健履历 后 记 祝福褚老 后 记 感动得流泪,没有缘由 部分参考文献 致谢和声明 试读章节 第1节铁路边长大的孩子 时间回到1928年,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禄丰乡奂则村的一户农民家庭,第三个儿子诞生了。 是一个战乱、贫瘠和屈辱的年代。 这一年,蒋介石正式恢复北伐军总司令的职务;这一年,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在江西弋阳、横峰领导武装起义,建立了工农革命武装,实行土地革命,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这一年,毛泽东率领部队在罗霄山脉中段开展游击战争;这一年,“皇姑屯事件”爆发,奉系军阀张作霖乘坐的火车专列行至沈阳城郊皇姑屯车站的铁桥时,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指挥日本工兵引爆预埋的炸药,张重伤,抬回后气绝身亡,至此,统治民国16年的北洋军阀政府结束。 根据褚家家谱记载,褚时健祖籍在河南,清朝咸丰年间,褚时健的祖辈戍边来到云南陆良天生桥,后来迁到宁州府,也就是今天的华宁县禄丰乡的大黑者村。再后来,褚家迁到南盘江边的奂则村。 按辈分,这个刚刚诞生的褚姓农民家庭的儿子是“时”字辈,由于他的两个哥哥已先后夭折,父母只希望他一生能健健康康地成长,于是给他取名为“时健”。 在战乱年代里,连年的厄运,让本就没多少文化的父母多少有些迷信起来。在听从了一个阴阳先生的建议后,褚时健刚出生不久就跟随父母搬离了祖宅,选了一处人烟稀少的铁路边安家落户。 褚时健的童年,就是伴随着铁路和火车的鸣笛长大的。 这段铁路,就是当时鼎鼎有名的“滇越铁路”。 历史回溯到1884年,清政府与法国签订《中法简明条约》,正式承认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1885年,清政府又与法国签订中法《越南条约》,同意勘定中越边界以及进一步确定了法国在中国广西、云南的通商特权。法国人的手终于伸到了中国。 既然要“通商”,就要有通商的交通要道。自古以来,越南与中国的交往,一直是通过东部的海防、北勘等海路以及东北部的四江、谅山等陆路进入中国广西再向中国内部延伸——这段路山势较为平缓,从河内到中国广西首府只有四百多公里的路程。至于与中国云南的交往,则可以从海防红河口上船,沿着红河逆流而上,经老街进入中国境内,再继续前行100公里到达蛮耗口岸,上岸后沿着“中越古道”经个旧、建水、通海、玉溪到达云南昆明,路程至少有一千多公里。这条通道,在越南境内基本是水路,然而进入中国云南境内就是陆路,而且山高河急、极具危险,一路下来,苦不堪言,相比起广西路段更为艰难、坎坷、遥远得多。 然而,法国人偏偏就看中了这条通道。 究其原因,一是云南的自然资源比起广西要更为丰富,尤其是矿产资源如锡、铜、锌等在亚洲都是首屈一指,这些金属矿产恰恰是法国所急切需要的;二是云南在中国地处边疆,与中国内地距离相对较为遥远,且与内地只能靠人背马驮交往,交通运输极为困难不便,法国如若得手,既能控制云南的局势又能让中国政府无可奈何;三是云南气候宜和、冬暖夏凉,除冬季外,与法国气候十分相像,不似越南那样炎热难耐,是最为理想的避暑胜地。 经过几次实地考察后,法国人认为,凭着自己的实力和技术,是可以修筑一条通往云南的铁路的。等这条铁路修成后,法国人就掌握了中国云南的经济命脉。继而可以取得云南的实际控制权,再由此向中国其他省区扩张,即便为此与中国当局交恶,也能依托越南而无所顾忌。于是,法国紧锣密鼓地筹划起修筑铁路的事情,并将这条铁路取名为“滇越铁路”。 滇越铁路,顾名思义就是中国云南(简称“滇”)至越南(简称“越”)的专线铁路。它的起(终)点是越南海港城市海防,终(起)点是云南首府昆明(清称云南府),由当时的法国印度支那殖民政府筹建,铁路轨距为一米,俗称“米轨”。 滇越铁路工程巨大,被当时英国《泰晤士报》称为与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并列的“世界三大工程奇迹”而享誉世界。铁路沿线所有车站、桥梁、转运等场所的设施,均在法国制造后海运到越南,再人背马驮运送到云南现场拼接安装,基本毫厘未差,可见当时修路勘查的高度精确和制造技术的高度精细。 让法国始料不及的是,滇越铁路刚开通不久,中国就爆发了辛亥革命。对西方列强俯首帖耳的清王朝被推翻后,法国在中国的扩张政策也有所收敛,再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大伤了元气,法国已无暇顾及对中国云南的控制和扩张,只能靠铁路运输的垄断来获取单纯的经济利益。 滇越铁路昆河线的起点站是中国云南省的省会昆明,途经昆明(盘龙、官渡、呈贡、宜良)、玉溪(澄江、华宁)、红河(弥勒、建水、开远、蒙自、屏边、河口)三个地区12个县区,经过昆明、宜良、盘溪、开远、草坝、蒙自等几个高原坝子,经过南盘江、南溪河两大山地河谷,经过滇池、阳宗海等湖泊,至于沿途的高山峻岭、悬崖险坡更是数不胜数。 “船形的车厢,蛇行的路轨,英雄的司机,不怕死的乘客。”孩童时代,褚时健就对这样的顺口溜记忆深刻。由于弯多坡陡,火车时速基本控制在20-30公里,当地人又为它编了一句打油诗:“云南十八怪,火车没有汽车快。” 经过家乡的铁路一直由法国人经营,他们雇一些当地人维护铁路,工人的工资是当地人收入的几十倍,所以大家争着来这里做工。褚时健每天上学、放学都要顺着这条铁路走,“如果能在他们那里做工,日子就很好过。”这也直接触动了年幼的褚时健,“一定要有文化、懂技术才行。” 童年的时光总是那么无忧无虑。童年的褚时健,喜欢把耳朵贴在铁轨上,仔细倾听火车由远而近带来的震动的变化;喜欢爬上高高的山坡,看火车从远远的轨道驶来,钻进隧道,钻出隧道;喜欢听火车那悠长而韵味十足的汽笛。 褚时健的童年,也是伴着南盘江清澈的河水长大的。 南盘江,是珠江流域干流西江干流河段,是珠江的源头河段,1985年被确定为“珠江源”。西江在贵州省望谟县蔗香村以上称南盘江,南盘江与红水河共同构成西江上游。南盘江,古代称温水或盘江,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乌蒙山余脉马雄山东麓。自珠江源至北盘江汇合口,即贵州省望谟县蔗香村双江口,全长914公里,河道平均坡降为1。74‰,流域面积为56809平方公里。其中广西境内5548平方公里,贵州境内7713平方公里,云南境内43548平方公里。 南盘江出源头后,由北往南流经云南省沾益、曲靖,至陆良上折西流,至宜良上折南流,至开源折东北流,至八大河(清水江口)南岸进入广西境,至三江口(黄泥河汇口)北岸进入贵州后折东南流,至仓梗折东北流,至天生桥复折东南流,至百口折东北流,至贵州省望谟县蔗香村双江口纳入北盘江,称红水河。天气晴好的夏天,褚时健会跟周围的伙伴一起,光着膀子到小溪里去摸鱼。把水给搅浑了,鱼为了呼吸到新鲜空气,全都浮在了水面上。 每当放学之后,褚时健就把书包和衣服盘在头上,光着身子,下水摸鱼,从小就学会了一身捕鱼的好技巧。大自然用她富饶的物产,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子民敞开胸怀。多年以后,当整个村子里都没有了吃的,褚时健依然能填饱肚子,他的绝活儿就是下河摸鱼。这也让他从小就了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云南的日照强,成天在河里摸爬滚打的褚时健,从小就特别黑。他自己也承认,“的确比别的孩子更黑一些”。2013年11月,笔者见到他的第一印象就是:面孔特别黑。起初笔者还以为他年老身体不太健康所致,在后来的交谈中才知道,“黑”是他从小就有的特征之一。 华宁县是汉族和彝族少数民族混合居住的高原地带。褚时健生来就皮肤黝黑,头发自然卷曲,双眼皮,浓眉大眼,眼球为浅褐色,手指粗而短,手掌厚实,体格高大健壮,这或许跟褚时健的奶奶是南盘江对面弥勒西山上地地道道的彝族妇女有关,他的血液里,流淌着汉族和彝族的血液。 小小年纪的褚时健,就成了父母的好帮手。他下河摸鱼,上山打猎,跟着大人们学酿酒。父亲是个酿酒的好手,家里有半间酒坊,每年酿3个月的酒,能够挣足他一年的学费。放粮、蒸煮、搅拌、捞渣、接漏……对于酿酒的每一道工序,褚时健都会。酿酒需要700多斤粮,1000多斤燃料,则全靠他一人打理。 繁重的农活,让他养成了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的习惯。这习惯一直伴随到今天。2013年11月,笔者在褚时健的果园与果农们聊天,果农郭振福讲了一个故事:2013年10月的一天,早上7点多钟,他还在睡梦中,就被人叫醒,匆忙起床开门一看,褚时健的车停在门外,褚时健摇下车窗,笑着向他嘱咐:要采果了,做好人手准备。这时候,郭振福才知道,老板今天凌晨4点钟就从玉溪出发了。对于一个已经86岁的老人,还如此拼命,郭振福每每谈及此事,都感动不已。 幸福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人总要学会自己长大。褚时健小时候学习刻苦,成绩很好,后来考上了昆明一家中学。1945年,褚时健17岁那年,中国抗战结束,本以为从此可以结束战乱进入和平年代,潜心读书,“做一个有文化的人”,然而时代造化弄人,抗战刚结束,国共内战就爆发了。“反对蒋介石,打倒蒋介石,人人有饭吃”的口号在校园里广为传播,褚时健再也无心读书了。 1949年,正是黎明前的黑夜,褚时健刚读到高一,就决定投笔从戎,参加了云南武装边纵游击队,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14团的一名战士。P22-28 序言 “生命中最伟大的时刻不在于永不坠落,而在于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2013年的这个冬天,伴随着曼德拉的去世,他的这句名言,也更加地被人传颂。 勇气、拼搏、奋斗,是人类区别于这个星球上其他动物的唯一特质。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一种别的动物都不具备的“精神”。羊奋力挣扎,想要逃脱狼的獠牙,那不是精神,那只是动物的本能。 这种精神,千百年来,激励着人们,战胜困难,追求卓越,朝着梦想前进。 放眼当下之中国,具备这种精神的人为数不少。但是我们最后仍然将笔触落到了褚时健的身上。 毋庸置疑,褚时健仍然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有过人生的辉煌,登上过天安门城楼,受到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为国家创造了巨额利润,给职工和农民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也有过人生的低谷,因触犯法律锒铛入狱,女儿在狱中身亡,几次因糖尿病而晕倒。然而,让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是。当保外就医走出监狱的大门后,他选择了再度出发。对于一个已经70多岁的老人而言,坦诚地说,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有过人前风光,也有过人后落泪。对于别人的评说,褚时健已习惯了沉默。他已看淡了很多人和事,近年来,褚时健十分低调。如果不是因为他的橙子。可能他的名字很少会出现在公众的面前。由于身体和精力的原因,他已很少与外界接触。他的主要心思,全都在哀牢山下的那片万亩橙园。对于过往,他任人评说,自己从不参言。 今天,在新平县的果园,几乎每天都有人开着车,远道而来,见人就问:“老褚在吗?”向他取经的人仍然络绎不绝。 “钟声响起归家的讯号,在他生命里,仿佛带点唏嘘,黑色肌肤给他的意义.是一生奉献,肤色斗争中,年月把拥有变做失去,疲倦的双眼带着期望,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可否不分肤色的界限,愿这土地里不分你我高低,缤纷色彩闪出的美丽,是因它没有分开每种色彩,年月把拥有变做失去,疲倦的双眼带着期望,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 为了这本书的创作,我们曾经无数次穿梭在玉溪与果园之间的崇山峻岭。即使是在冬日,彩云之南的阳光也让人感受不到一丝的寒意。阳光热烈地打在峡谷上,车窗外,是存在了千百年的原始丛林,仿佛触手可及,耳机里播放着黄家驹的《光辉岁月》,眼泪会不知不觉地流下来,没有缘由。 据说,这首歌是黄家驹专门为曼德拉而创作,曼德拉在听到这首歌曲之后,便立即找人翻译了歌词,当他听完歌词中的含义之后,不禁潸然泪下。 这本书不是在为褚时健唱赞歌,更不是在为他鸣不平,我们只是在尽可能真实地讲述一个86岁老人的人生经历。读完他的故事,如果你能从中生出一些人生启示,甚至收获一点儿希望,那我们会为此感到无比荣幸。 人生总是在前行,那些所有你以为过不去的过去,最后都留在了最后。活着只为改变世界,人与人的不同在于梦想。励志橙,饱含梦想、进取和希望之橙,由一代橙王褚时健亲手打造,品尝一口鲜甜的励志橙,为你的人生加油。 我们都曾失败过,是一蹶不振还是再次站起,褚时健这个最富争议的人物,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一个人,到底能为这个世界留下一点什么? 这,或许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而答案,就在你的行动中。 书评(媒体评论) 橙子挂果要6年,他那时已经75岁了。你想象一下,一个75岁的老人,戴一个大墨镜,穿着破圆领衫,兴致勃勃地跟我谈论橙子挂果是什么情景。虽然他境况不佳,但他作为企业家的胸怀呼之欲出。我当时就想,如果我遇到他那样的挫折、到了他那个年纪,我会想什么?我知道,我一定不会像他那样勇敢。 ——万科董事长王石 我吃过他的橙子,大家都赞不绝口,这么大年龄才开始创业又做得这么好,确实给我们这些人非常大的激励。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 我吃这个橙子时,立刻想到的是我应该给褚时健写封信表示感谢。 ——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 今晚,我和同事吃到了褚橙。昔日烟王,今日橙王,名不虚传——一个无关荣辱,只关岁月的传奇! ——知名作家章诒和 只能表示由衷的支持和敬佩!向二次创业成功的褚时健先生致敬。 ——新东方联合创始人徐小平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