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成语(读廉经典)》从众多的成语中选取了百余个颂扬廉正廉洁廉明的成语,从廉、德、勤三个大的方面进行了编撰,并加以适当诠释,佐以典型故事,再进行适当评析,力求以古鉴今。书稿通俗易懂,形式简约,能够起到入脑入心、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启迪与教化作用。本书由中共扬州市纪委编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廉政成语(读廉经典)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中共扬州市纪委 |
出版社 | 中国方正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廉政成语(读廉经典)》从众多的成语中选取了百余个颂扬廉正廉洁廉明的成语,从廉、德、勤三个大的方面进行了编撰,并加以适当诠释,佐以典型故事,再进行适当评析,力求以古鉴今。书稿通俗易懂,形式简约,能够起到入脑入心、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启迪与教化作用。本书由中共扬州市纪委编著。 内容推荐 成语简短精辟,寓意深刻,且多源自古代经典、著作或历史故事,其中一些蕴含着深刻的廉政文化要义和廉政思想。《廉政成语(读廉经典)》精选了130多个颂扬清正廉洁和鞭挞贪婪丑恶的成语,分廉、德、勤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精当解读,同时用还原典故或讲述经典故事的方式对其进行形象诠释,进而结合当前实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评析,力求以古鉴今。《廉政成语(读廉经典)》通俗易懂、形式简约、内容丰富,阅读之余可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启迪作用。本书由中共扬州市纪委编著。 目录 廉 (一)正直立身 【爱憎分明】 【不磷不缁】 【不吐不茹】 【大义凛然】 【光明磊落】 【黑白分明】 【浩然之气】 【蹇谔之风】 【疾恶如仇】 【据义履方】 【旗帜鲜明】 【危言正色】 【循规蹈矩】 【义正词严】 【正气凛然】 【正直无私】 (二)公平处事 【秉正无私】 【不偏不倚】 【大公无私】 【公正不阿】 【公正廉洁】 【公正无私】 【明察秋毫】 【赏罚分明】 【实事求是】 【是非分明】 【铁面无私】 【天下为公】 (三)清白做人 【百世流芳】 【才高行洁】 【臣心如水】 【饭蔬饮水】 【富贵不能淫】 【富贵浮云】 【高风亮节】 【高山仰止】 【怀瑾握瑜】 【洁身自好/爱】 【两袖清风】 【临财不苟】 【贫而无谄】 【问心无愧】 【一清二白】 【一尘不染】 德 (一)自知自爱 【安步当车】 【安分守己】 【宠辱不惊】 【礼义廉耻】 【良药苦口】 【临深履薄】 【满而不溢】 【纳谏如流】 【谦虚谨慎】 【穷当益坚】 【深明大义】 【绳愆纠谬】 【知足不辱】 (二)自省自制 【拔葵去织】 【抱表寝绳】 【卑宫菲食】 【表里如一】 【不饮盗泉】 【德本财末】 【砥节砺行】 【反求诸己】 【防患未然】 【防微杜渐】 【谨言慎行】 【克勤克俭】 【克己奉公】 【流水不腐】 【内省不疚】 【清心寡欲】 【严于律己】 (三)自尊自守 【白首一节】 【百折不挠】 【当仁不让】 【奋不顾身】 【敢作敢当】 【坚贞不屈】 【金石不渝】 【敬始慎终】 【以身作则】 【义无反顾】 【外圆内方】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责无旁贷】 勤 (一)敦信为基 【大是大非】 【得道多助】 【风行草偃】 【风清弊绝】 【奉公守法】 【肝胆相照】 【己饥己溺】 【艰苦奋斗】 【见利思义】 【举直错枉】 【居安思危】 【开诚布公】 【秋毫无犯】 【人心所向】 【上行下效】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邪不压正】 (二)树威为要 【惩恶劝善】 【惩前毖后】 【惩一儆百】 【除暴安良】 【大义灭亲】 【高抬明镜】 【旌善惩恶】 【令行禁止】 【明察暗访】 【明刑弼教】 【片言折狱】 【三令五申】 【绳之以法】 【为民除害】 【为民请命】 【抑恶扬善】 【执法如山】 (三)忠纯为本 【赤胆忠心】 【大法小廉】 【肝脑涂地】 【公忠体国】 【节用裕民】 【竭诚尽节】 【精忠报国】 【九死未悔】 【匡俗济时】 【正本清源】 【舍生取义】 【先人后己】 【先忧后乐】 【指窖止贪】 【忠言逆耳】 后记 试读章节 【大义凛然】 释义: 大义:正义;凛然:令人敬畏的样子。正义之气,令人敬畏。 出处: 宋·曹辅《唐颜文忠公新庙记》:“大义凛然,奋裙首倡。” 故事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唐德宗派颜真卿去汝州劝降。满朝官员都劝颜真卿不要去,但他却说:“国君命令不可违反!”毅然前往。见到李希烈,叛军将颜真卿团团围住,喊打喊杀声此起彼伏。颜真卿面不改色、毫不畏惧,大声责骂李希烈背叛朝廷。李希烈叛乱的目的是想自己做皇帝,他深知颜真卿贤能,便用宰相的职位引诱他。颜真卿斥责说:“我年纪将近八十,是大唐朝廷的臣子,哪能受你们的利诱威胁呢!我坚守我的节操,直到死为止!”贼军恼羞成怒,遂将颜真卿囚禁。为了逼迫颜真卿投降,李希烈命人在庭院中挖了个坑,故意说要活埋他,颜真卿说:“死生乃命中注定,有何可怕!”贼人又在庭院中堆积起柴草,说:“不投降,就烧死他。”颜真卿起身就要往火里跳,被人拦住。最终,李希烈见劝降无望,就用绳子绞死了颜真卿。 评析 曾子云:“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颜真卿宁死不惧,以身践行曾子的名训,做到了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义,指的是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是我国古代最广泛的道德范畴。只有深明大义,行事才能凛然无惧。勇救坠楼女童的最美妈妈吴菊萍、在2012年7月北京市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中冒死救出180多名被困人员的150多名农民工……他们面对灾难和死神,临危不惧,知险而上,把平安和生机留给了他人,同样也是大义凛然。这些见义勇为的道德模范,感动了千千万万人,让他们忘却自身的危险而对陌生人施以援手的,正是他们心中的这个“义”字。“义”是一种道德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感染、可以传播,有时可以立竿见影,有时却又润物无声。无论是普通群众,还是社会精英,只要心中有“义”,必能浇灌出绚丽的正义之花。一个共产党员,只有时刻想着人民群众的利益,永远挂念着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心中充满大爱,胸有磅礴大义,才能成为凛然不可犯、不能辱的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 【光明磊落】 释义: 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出处: 《晋书·右勒载记下》:“大丈夫行事,当礌(磊)落落,如日月皎然。”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七十四:“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 故事 龚自珍是晚清时期的思想家、史论家和文学家,其一生著述颇丰,尤为可贵的是他的思想抱负和经世致用之志。虽然在官场上一直郁郁不得志,但他一生追求“真法”,在那个腐朽堕落的晚清官场,他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对封建制度的积弊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写下了大量被统治者称为“伤时”、被一般文人称为“大不可”的正气诗。“避席畏闻文字狱,着书都为稻粱谋”,是感慨和嘲讽江南名士庸俗苟安、埋头著书的诗;“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则是鞭笞清王朝以名利诱骗文人的诗;“木有文章曾是病,虫多言语不能冬”是愤怒反讥庸俗官僚诽谤自己的诗。现如今流传的600余首诗歌,大都体现了龚自珍光明磊落的铮铮铁骨。在屡屡受到打压的形势下,尽管官位卑微,他仍然敢于冲破重重阻力,上书朝廷据理力争,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龚自珍敢于用事实说话,不畏强权,不参与官场的尔虞我诈、明争暗斗,为后人树立了光明磊落的良好形象。 评析 《论语·述而》有言:“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所谓“坦荡荡”,就是胸怀广阔、光明磊落。做人要行得正、走得直,心底坦荡,饭才吃得香,觉才睡得稳,不然,就会陷入食不甘味、夜不安寝的忐忑之中。做人做事光明磊落,就是不做见不得人的勾当。为了钱不择手段,贪污受贿、侵吞公款的罪恶;为了权心术不正,造谣生事、恶语中伤、打击竞争者;为了情人道德败坏、情趣低下,禁不起诱惑,养情人、“包二奶”等是见不得阳光的,与光明磊落背道而驰。心中亮亮堂堂的人,是最轻松、最愉快、最幸福的人。因此,只有无私无畏,才能光明磊落;只有襟怀坦白,才能做到节操高尚。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公正无私、正直无邪,敞开心扉,让清风吹进心灵,让阳光照射到心灵深处,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P7-10 序言 中华民族廉政文化源远流长,经典之作层出不穷。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读廉经典”丛书,自然有传承优秀文化之义,但更是着眼于解决当前严重的腐败问题。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推进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通过深度阅读和广泛传播廉政经典,对于提升一切公职人员和百姓的廉政文化自觉,摆脱腐败现象困扰,推进廉洁政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廉政经典是人民群众反腐败斗争的文化结晶。 自从人类进人私有制社会,腐败现象便如影随形地伴着社会变迁。在我国历史上,当执政者腐败程度较轻的时候,人民尚可忍耐,王朝照常运转;当腐败现象严重并且直接伤害到广大人民切身利益的时候,人民忍无可忍了,于是就有了起义,有了革命,有了新一轮的改朝换代。新的王朝建立之后,一般比较注意收敛,但过了若干年、若干代后,腐败现象又严重起来,人民群众又起来把他们推翻了。历史学家吴晗对这种周而复始的现象作出这样的概括:“一部二十四史,就是一部腐败史。”当然,一部二十四史也是一部反腐败史。哪里有腐败,哪里就有反腐败。人民群众从来都是反腐败的,更是反腐败的主力军,通过有效反腐败,进一步证明自己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真正英雄。 人民群众的反腐败斗争,并不局限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也必然表现在文化方面。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反腐倡廉文化作品争相问世。其中,那些穿越了不同时代的雨雪风霜,经历了实践的检验、人民的检验、历史的检验,仍然受到广大人民喜爱并流传至今的作品,就成为了“经典”。“读廉经典”丛书所辑的《廉政美文》、《廉政家训》、《廉政楹联》、《廉政成语》和《廉政箴言》等,就是历经历史潮汐的冲刷,依然铭刻在广大人民头脑中的廉政文字。可见,廉政经典是在人民群众反腐败斗争实践中产生的,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不同时代人民群众反腐败的共同心声,是中华民族廉政文化的精华所在。 二、廉政经典是廉政文化的核心体现。 廉政文化是文化的分支。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一般地说,廉政文化属于狭义文化。所谓廉政文化,是指人们关于廉政的价值、观念、知识、规范及其行为方式的总和,是以廉洁从政为理念和目标,以廉政理论、廉洁思想、廉政制度、廉政纪律和廉政行为等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廉政文化分为三个基本层次:核心是廉政心态,包括人们廉政的价值观念、思想理论、思维方式;中间层次是廉政制度;外在表现是廉政行为。其中“核心”揭示廉政文化的本质,廉政心态从根本上决定了人们对廉洁的选择、对腐败的摒弃。 从“读廉经典”丛书所辑内容看,廉是中国传统官德的一个基本规范。“廉”在古汉语中是指堂屋的侧面。古代“堂之侧边”的特点是平直、方正、有棱角,因而“廉”又有正直、方正、干净、节俭等含义。从古至今,“廉”都在延伸表达着人们对待财利的一种正确态度,其基本要义是“不取不义之财、不贪不义之利”。“不受日廉,不污日洁”。为官廉洁,被视为“国之大维”、“人生大纲”、“仕者之德”。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廉”赋予了丰富的涵义,但核心是要求为官者自身清正,不损公肥私,不贪污腐化。“读廉经典”丛书所辑的《廉政美文》、《廉政家训》、《廉政楹联》、《廉政成语》和《廉政箴言》等,以各种文体、从各个侧面、用各样语言,精辟地告诉人们,廉的深刻内涵、廉政的基本要求、坚守廉洁的有效途径、反腐保廉的重大意义。如果为官者能够把这些廉政经典阐述的道理学懂弄通,内化为廉政心态,那么就会从根本上保持自身廉洁,做到为政清廉。 三、熟读廉政经典,普及廉政文化,为反腐倡廉建设打造强大的内生动力。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进人21世纪后党中央领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要创新。2005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提出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这是在党中央的文件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廉政文化”的概念。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为了有效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必须从廉政文化的三个层面都做出努力,但最重要的是改造“核心”,牢固树立廉政心态。熟读廉政经典,是树立廉政心态的有效途径。 明代著名理学家薛王宣曾将廉者分为三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为上,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次之,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再次之。从千百年来反腐倡廉的实践看,不论是做哪一个等次的廉者,都是好的,也都需要有内在动力,这就是切实懂得不应贪、不能贪、不敢贪的道理,进而保持廉洁的自觉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对廉洁、廉政的道理认得清、参得透,才能自觉做到“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伊颍河水”。 “读廉经典”辑有“天下为公”、“大公无私”等经典词句,只有懂得了这样的道理,才能成为“见理明而不妄取者”。北宋时期的王安石是懂得了这样道理的人,所以才能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动改革,成为中国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也才能身居高位而自觉保持质朴、节俭、廉洁,成为历史上惟一不坐轿子不纳妾,死后无任何遗产的宰相。方志敏是懂得了这样道理的人,所以才坚守了可贵的“清贫”,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廉洁榜样。 “读廉经典”辑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和“不贪才是宝,惟俭乃能廉”等经典词句,只有懂得了这样的道理,才能成为“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清朝康熙年间的张伯行,深谙“以不贪为宝”的道理,所以才能廉洁从政,被称为“天下第一清官”;也才能说出“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这样影响当时、传之后世的名言。 “读廉经典”辑有“因小失大”、“得不偿失”等经典词句,只有懂得了这样的道理,才能成为“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春秋时期的公仪休喜欢吃鱼,当了鲁国的宰相后,很多人送鱼给他,他都一一婉言谢绝。他的清廉,是因为认清了“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保禄,终身食鱼”的道理。腐败者,总会因小失大,最终得不偿失,怎么可以火中取栗、以身试法呢? “读廉经典”所辑经典多多、寓意深深,倘若人人精读之、细思之,必能开启心智、开拓视野,做到以仁正心、以礼正身,何愁不能坚守廉洁、远离腐败? 请大家,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百姓,都来读“读廉经典”吧! 后记 扬州是一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人文之城,文化是扬州之根,是城市之魂。近年来,扬州市一直十分重视廉政文化建设,在对扬州丰富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和提炼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品牌——“清风扬州”,开展了一系列廉政文化活动,品牌影响力得以不断扩大。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洁理念和廉政元素,尤其是蕴含廉政意义的成语典故,更是言简意赅,发人深省。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扬州市纪委确定了编撰《廉政成语》的选题,委机关戚新明、罗玲、张其中、张翅、王义祥、刘武、蔡颖芸、曹静东、张宝荣、薛凯、李颖、陶友美、陈伟、方俊、杨泳、金晓文、蔡秀东、孙卉、张威、孟旭飞共20名年轻同志承担了编写任务。年轻同志主动压担子,在整理汇编廉政成语的过程中,吸取知识,锻炼笔力,在浸润熏陶中,提升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啻为一举多得,正所谓打铁先要自身硬。 本书从《成语辞典》中遴选了136个具有廉政内容的成语,佐以廉政故事,悉心点评分析,此外,对于意思相近的46个成语,设立“相似成语”链接,力求使大家掌握更多的廉政成语。 鉴于本书选题的独创性,承蒙中国方正出版社领导重视,将之选入“廉政文化系列丛书”,行将面世。编辑部康弘主任为本书的编辑出版倾注了心血,在此谨致谢忱! 本书在编撰过程中,得到了扬州大学的单殿元教授在辞书编撰方面的指导,特表示衷心感谢。蔡蕾、张延浩、殷晓竞、朱娟、杜彪等同志参与审稿,精心编撰,数易其稿;王元华同志付出辛勤劳动,对书稿进行了终审。 由于时间和水平所限,本书难免存在疏漏,热诚欢迎各位同仁及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 中共扬州市纪委编写组 2013年5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