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导论
0.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0.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0.3 本书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0.3.1 本书的基本框架
0.3.2 本书的研究方法
0.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 寿险公司产权结构及其有效性的基础理论
1.1 权的定义
1.1.1 对产权的界定
1.1.2 名义产权与实际产权
1.2 产权分析的基本工具:交易费用
1.2.1 交易费用的定义
1.2.2 交易费用、产权安排及资源配置效率
1.3 产权结构的界定
1.3.1 从组织形式界定产权结构
1.3.2 从产权要素角度对产权结构的界定
1.3.3 本书对产权结构的界定
1.4 本书对产权结构有效性的界定
1.5 产权结构有效性的量化指标:效率
1.5.1 效率的内涵及主要研究方向
1.5.2 评价企业前沿效率的主要实证方法:利润效率法和成本效率法
1.5.3 前沿效率的主要测度函数与估计方法
1.5.4 效率与产权结构有效性的关系
1.6 产权结构有效性的实现途径:激励
1.6.1 激励的内涵
1.6.2 激励机制
1.6.3 激励的相关理论
1.7 本书对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的界定
1.8 本章小结
2 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分析的理论框架
2.1 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的基本分析框架
2.2 寿险公司效率及其测度
2.2.1 传统的寿险公司效率评价指标
2.2.2 本书对寿险公司效率内涵的界定
2.2.3 效率的测度方法在保险公司中的应用
2.2.4 本书对寿险公司效率研究方法和测度函数的选择
2.3 寿险公司股权结构及其有效性
2.3.1 对寿险公司股权结构的界定
2.3.2 寿险公司股权结构有效性分析:股权结构与寿险公司效率的关系
2.4 寿险公司经理激励及其有效性
2.4.1 本书对寿险公司经理的界定
2.4.2 寿险公司经理激励理论概述
2.4.3 寿险公司经理激励有效性分析:经理激励与寿险公司效率的关系
2.5 本章小结
3 中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状况分析
3.1 中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的演变
3.1.1 中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的历史演进
3.1.2 寿险公司的产权结构改革:以中国人寿为例
3.2 中国寿险公司股权结构的特点
3.2.1 股权结构呈现出三种典型的控股模式
3.2.2 境外资本陆续人股并相对控股部分寿险公司
3.2.3 民营资本积极参股中国寿险公司
3.2.4 银行相继参股中国寿险公司
3.3 中国寿险公司经理激励机制的状况分析
3.3.1 中国寿险公司经理激励机制发展历程
3.3.2 中国上市寿险公司经理报酬激励机制对比
3.3.3 中国寿险公司经理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3.4 本章小结
4 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4.1 美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状况分析
4.1.1 美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的变迁
4.1.2 美国部分寿险公司股权结构分析()0
4.1.3 美国部分寿险公司经理激励机制分析
4.2 英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状况分析
4.2.1 英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的变迁
4.2.2 英国部分寿险公司股权结构分析
4.2.3 英国寿险公司经理激励机制分析:以标准人寿和法通保险集团为例
4.3 日本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状况分析
4.3.1 日本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的变迁
4.3.2 日本部分寿险公司股权结构分析
4.3.3 日本寿险公司的经理激励分析:以第一生命保险株式会社为例
4.4 中国台湾地区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状况分析
4.4.1 中国台湾地区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的变迁
4.4.2 中国台湾地区主要寿险公司股权结构分析
4.4.3 中国台湾地区主要寿险公司经理激励机制分析
4.5 发达国家和地区寿险公司产权结构对中国的启示
4.5.1 发达国家和地区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的特点
4.5.2 发达国家和地区寿险公司产权结构对中国的启示
4.6 本章小结
5 中国寿险公司股权结构有效性分析:股权结构与寿险公司效率
5.1 变量选取及样本选择
5.1.1 因变量选取
5.1.2 自变量选取
5.1.3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5.2 股权结构与中国寿险公司利润效率的关系:基于SFA的实证分析
5.2.1 中国寿险公司随机前沿(SFA)利润效率模型
5.2.2 实证工具
5.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5.3 股权结构与中国寿险公司成本效率的关系:基于sFA的实证分析|
5.3.1 中国寿险公司随机前沿(SFA)成本效率模型
5.3.2 实证工具
5.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5.4 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
5.5 本章小结
6 中国寿险公司经理激励有效性分析:经理激励与寿险公司效率
6.1 变量选取及样本选择
6.1.1 因变量选取
6.1.2 自变量选取
6.1.3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6.2 经理报酬激励与中国寿险公司利润效率的关系:基于SFA的实证分析
6.2.1 中国上市保险公司随机前沿(sFA)利润效率模型
6.2.2 实证工具
6.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3 经理报酬激励与中国寿险公司成本效率的关系:基于sFA的实证分析
6.3.1 中国上市保险公司随机前沿(sFA)成本效率模型
6.3.2 实证工具
6.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4 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
6.5 本章小结
7 提高中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的思路及策略
7.1 提高中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的总体思路
7.2 提高中国寿险公司股权结构的有效性:模式、措施及制度保证
7.2.1 寿险公司股权结构的有效模式:多股制衡的多元化网络式股权结构
7.2.2 确保寿险公司股权结构有效的重要措施:引入战略投资者
7.2.3 实现有效的寿险公司股权结构的制度保证:强化监管
7.3 提高中国寿险公司经理激励的有效性: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7.3.1 有效的物质激励:实行经理报酬契约的结构化安排
7.3.2 有效的精神激励:实现经理的贡献与其控制权相对称
7.3.3 提高经理激励有效性的有益补充:良好的经理声誉激励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