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从前有座山(上下很老很老的禅故事)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吴易梦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115个很老很老的禅故事,一座远离尘世,坐落在蓬山的小庙,居住着一个慧净师傅和他三个小徒弟。这座安静的小庙,没有现代化的电灯,一盏豆油灯下,师傅醒世人生哲理小故事一一道来,让人着迷。慧净师傅替香客排解疑惑,带着徒弟游离山野,解释大自然与人生感悟,点点滴滴,如清泉甘露,愉悦心灵,励志长见识。静夜或闲暇时光,打开《从前有座山(上下很老很老的禅故事)》(作者:吴易梦),顿觉书香淡远如茶,人生之惑,得知大悟也……百读不厌的好书啊!

内容推荐

《从前有座山(上下很老很老的禅故事)》由吴易梦编著。

《从前有座山(上下很老很老的禅故事)》简介:

一座远离尘世坐落于蓬山的小庙,一位充满智慧的师父,一个懵懂的小徒弟,一盏豆油灯下,115则很老很老的禅故事娓娓道来——富有人生哲理的禅心禅悟告诉你如何梳理生活的思路如何穿越人生的迷雾……

目录

第1则 吃的欲望

第2则 扬起的灰尘

第3则 花开的声音

第4则 井水的境界

第5则 藕的呼吸

第6则 泉水的路径

第7则 踩不住的影子

第8则 迈过这道槛

第9则 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第10则 风吹落的橘子

第11则 僧侣的布鞋

第12则 跑进寺院的狗

第13则 聪明的花朵不会错过春天

第14则 老槐树与古井

第15则 摸鱼的学问

第16则 加长的风筝尾巴

第17则 打年糕

第18则 蝴蝶的故事

第19则 太阳的味道

第20则 豆腐的磨炼

第21则 将饮茶

第22则 燕子的生存法则

第23则 分叉线头的学问

第24则 翻土的智慧

第25则 万花筒里的世界

第26则 悔棋

第27则 两棵树的命运

第28则 破碎的镜子

第29则 高处与低处

第30则 蜘蛛与蚕

第31则 听风的妙理

第32则 丑陋的癞蛤蟆

第33则 茶的真味

第34则 山上的石头

第35则 室内与室外

第36则 稻草人与铜锣

第37则 直面阳光的向日葵

第38则 悬崖边的奇迹

第39则 独耳猫

第40则 强弱的转换

第41则 麦垛精神

第42则 山鹰的翅膀

第43则 王瞎子算命

第44则 高处的孤独

第45则 失窃的供果

第46则 无根的浮萍

第47则 逆流而上的鱼

第48则 木鱼的声音

第49则 自然的恩惠

第50则 拐弯的溪流

第51则 拈花微笑

第52则 野麦地

第53则 矮子与巨人

第54则 近路和远路

第55则 一杯清茶的淡然

第56则 蚕的境界

第57则 柔软的水

第58则 笔墨与白纸

第59则 苦涩的果核

第60则 扶持花朵的绿叶

第61则 空的境界

第62则 少有人光顾的山林

第63则 风向的选择

第64则 夹生饭

第65则 山洞里的娃娃鱼

第66则 带着伤疤的树

第67则 仰视天空

第68则 蛇的弯曲

第69则 大鹏鸟、鲤鱼和狐狸

第70则 添加豆油的灯盏

第71则 野菜馒头

第72则 晒过阳光的土壤

第73则 牧羊人的苦恼

第74则 鲜艳的诱惑

第75则 原味蘑菇汤

第76则 虫子的声音

第77则 紫砂壶的“蝉”意

第78则 小猴子的情结

第79则 狐狸山

第80则 山猫的诱惑

第81则 生长在高处的树

第82则 没有人丈量的险境

第83则 封血草的尊贵

第84则 山谷的回声

第85则 狂暴与平静

第86则 实与虚

第87则 虚空的风洞

第88则 苦味的施舍

第89则 风口处的灰尘

第90则 最圆的石头

第91则 野韭菜的思维

第92则 学会站立的羊羔

第93则 活着的血脉

第94则 空碗的境界

第95则 松土的学问

第96则 单一与特殊

第97则 共鸣的鸟声

第98则 湿竹子成才之路

第99则 人生的储备

第100则 自然恒温效应

第101则 石头也有个性

第102则 守住青春的秘诀

第103则 虫打。十子的人生

第104则 竹子柔韧的气节

第105则 知善而得道

第106则 高处与低处的选择

第107则 看不见的智慧

第108则 会思辨的莲花湖

第109则 站立不起来的浮萍

第110则 心境美妙之音

第111则 消失的声音

第112则 神秘的莲花石

第113则 山的高度

第114则 上山的路与下山的路

第115则 灵性的境界

试读章节

吃的欲望

刚进天清寺,总有些新鲜感。看庙里菩萨不同的形态,想着他们的耳垂为什么比我们常人要大许多;听师父们不厌其烦地诵读经文,有节奏地敲击木鱼。这些事物刚开始接触,感觉很新奇,但天天如此,就觉得索然无趣。总是重复同样的事情,生活实在单调乏味。

或许这就是做僧人的清苦之处。

寺院是清净的地方。在这里,你听不见鸡鸣和狗吠,甚至连鸟儿的踪影也很稀少。动物们也知道,寺院是修心养性的场所,不需要有干扰。

生活三餐吃素,起初不明白,做僧人为什么不能吃荤腥的东西。后来师父告诉我,僧人是忌杀生的。因此,凡是带荤腥的物品,都沾有杀生的血腥味,僧人是不能沾染的。

有几次,悟静小师弟受不了不吃荤的滋味,一个人悄悄溜出天清寺,到山里捉鸟烤着吃。山里飘起的袅袅烟火很显眼.我和悟虚师兄顺着烟火的方向找到悟静。悟静满嘴粘着烤糊的肉渣,见到我和悟虚,先是吃了一惊,然后笑嘻嘻地邀我们与他一道品尝鸟肉。

说句实话,看悟静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我心里的欲望也被撩拨起来,但还是克制住了。悟虚没有动摇,他指责悟静违犯戒规,应马上停止吃荤。不然的话,就把这件事告诉师父。

悟静央求悟虚不要告诉师父,说他能改正,今后一定改。悟虚把这件事压了下来,没有告诉师父。

不过,我倒是十分好奇,鸟是飞行动物,悟静是用什么东西捕捉到飞鸟的呢?

在我的追问下,悟静告诉了我他捕鸟的方法:先用四块砖围成一个四方形,然后再用一块砖做盖子。巧妙的是用树棍将盖子支起来,布好踏板机关,里面再散点稻谷。支起的树棍上搭着的两根短小的树棍机关是关键,如果鸟进去吃稻谷,碰到小树棍,连带着支撑盖子的棍子就会倒下,这样,砖头盖子就自动关上,将鸟罩在里面了。

悟静说,他小时候常用这样的方法在家的院子里捉鸟,很灵的。

后来,悟静又偷偷摸摸出去吃了几次鸟。

吃鸟的事最终还是被师父知道了。师父罚他面壁三天,并责令再违犯戒规的话,将驱逐出山门。从此,悟静才彻底戒掉了吃荤的。

师父常说:杀心重,必成贪婪之徒;欲念不清净,永远修不成佛道。

吃的欲望,总会激发出人某种原始的掠杀心。我想着鸟被悟静活杀的情景,吃鸟的欲望荡然无存。

人心向善,善能克制一切。人若向恶,恶能放纵一切。

心有杂念,难以潜心修道,让心彻底清净下来,才有清澈的善缘。

扬起的灰尘

过僧人生活,让人无法理解的是清扫禅院。天天都得打扫,就算是没有多少灰尘,也要按时清扫一遍。我初做时,扫得很快,用力也猛,不用花费多少时间就能清扫完分派的禅院范围。  不过,我敷衍的快速工作很快遭到了师父的批评。

师父说:悟觉的心太浮躁,所以会扬起许多灰尘。

而我认为扫地扬起灰尘是很自然的事情。

师父见我坚持自己的观点,没有再解释什么。他拿起扫帚,示范给我看:果然,师父用力均匀,不紧不慢,几乎看不见扬起的灰尘。

师父说:扫帚虽然是扫灰尘的,但它的目的不是让灰尘扬起来。扬起来的灰尘,是要落回原处的。

人的一生中,有多少灰尘是被我们自己扬起来的?如果总是缺乏正确的方法,带着浮躁的情绪去面对错误,错误就如同扬起来的灰尘,仍然会落回原处。

那一次,我还与师父争论过,我说被风吹起来的灰尘,不会落在原处。

师父似乎早有预料,说:风把灰尘吹到别处,别处依然会受到灰尘的污染,情况会更糟糕。

我无言以对。人生在世,谁想成为一个缺点错误的传播者呢?

很多灰尘,总爱寻找角落隐藏,这样才藏得久、藏得深。因此,角落里的灰尘往往不太容易清扫出来。

人的很多缺点也喜欢躲藏在心灵的角落,我们若不仔细寻找,很难发现自身的缺点。久而久之,累积起来,就会成为难以清除的陋习和痼疾,人怎能不生病?

扬起来的灰尘要落回原处。所以,对灰尘的打扫要有方法和耐心。要清扫得彻底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这样,灰尘就不会被扬起来,而会归于垃圾筒内。P1-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1: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