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宋词不忍细看(宋词背后的悲欢离合)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洁//良石
出版社 海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部宋词,写尽了人生百态,轻轻翻开,所有的繁华与璀璨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一并涌出的,还有人们无数的赞叹与共识:若是可以选择,愿用所有的时光交换那时的流年。

五味杂陈,百感交集,都融入到了字里行间。在这本书里,他年风月、人生风骨、离愁别绪、家国天下,都幻化为一缕缕白勺墨迹。带你重新品读那个时代。

……

《宋词不忍细看(宋词背后的悲欢离合)》由张洁、良石编著,供读者们阅读。

内容推荐

《宋词不忍细看(宋词背后的悲欢离合)》由张洁、良石编著,《宋词不忍细看(宋词背后的悲欢离合)》以家喻户晓的宋词为题,结合我们日常生活,在此基础上做了一定加减,解读了宋词背后的故事。以此为突破口,更加着重笔墨讲述了宋代社会的历史真相,带领我们重新走进了宋朝时期的社会景象。

目录

第一章 那宋词,下笔太狠

美到蚀骨的宋词/002

山河破碎,无法抹去的痛/004

腊月牡丹,美得那样不合时宜/007

第二章 花开花落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诗情画意般的日子:李清照/012

半生浮华,半生流离:李清照/017

红消香断有谁冷:朱淑真/023

“人面挑花相映红”:严蕊/028

如何八卷临安志,不记琴操一段情:琴操/033

第三章 亩堂之高,江湖之远

也比烟花寂寞:李煜/040

曾经沧海难为水:林逋/047

志本在萧山,身却困金銮:宋徽宗/053

一个人的诗意江湖:贺铸/059

第四章 大雅大俗,尽藏民间

胭脂堆里尽风流:柳永/066

情到深处即为诗:秦观/072

只为相思老:晏几道/077

自古英雄都是梦:韩世忠/083

第五章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为谁凋落为谁开:王安石/090

人间别久不成悲:姜夔/095

多少离愁,散在天涯:司马光/101

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105

好一个富贵闲人:晏殊/110

白发簪花不解愁:黄庭坚/117

第六章 琴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风流翰墨传千古:张先/124

凤钗钩沉,往事如风:陆游/129

他生莫作有情痴:左誉/136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140

散不去的酒香:欧阳修/146

芳心一寸情何限:宋祁/151

第七章 壮志难酬,空悲切

生不逢时:蒋捷/158

国破家何在:元好问/164

丹心一片洒江天:张孝祥/168

直捣黄龙府,与君痛饮耳:岳飞/175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180

儒冠多误身,英雄总无路:辛弃疾/185

试读章节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技与实用化的普及,那个雕梁画栋的朝代,已然渐行渐远,最终形成一个淡淡的身影,在墨香古卷的文字中沉淀下去。

在那本应抚琴弄笛,霓裳轻舞之夜,还有谁肯伤春悲秋,借古怀今呢?在这个素笺成灰,相思成灾,赤裸裸的爱恨恩仇被随意抛出,还有哪家女子会“和羞走,却把青梅嗅’’?这是个缺少灵魂的年代,充足的物质让我们安逸,安逸的生活又让思想停滞,语言苍白晦暗。于是,蓦然回首,暗香疏影早已成为沧海桑田,还有谁肯闲情雅致地“阑干拍遍,欲说还休呢”?所以,我们只能叹息良辰美景虚设,却没想过自己是否做到了“谁忍把浮名换作浅吟低唱”?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功过是非,足以让我们彷徨不知所终,哪里还能有心思用文字表达出那样的花好月圆,那样的情意绵长。所以,这个快快的年代,只能开出纸一样的花朵。

千年前的宋词,那种气韵,那种凝重与深厚,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沉淀。而在今天这个空虚浮躁的年代里,它像是一朵寒冬腊月开出的牡丹.姜得那么不合时宜。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这首《减字木兰花》是宋朝爱国文人向子諲所著,上阕仅用寥寥四句,就写出了一片花团锦簇、灿烂照眼的艳阳春光。花神们身上色泽鲜艳、光华夺目的衣裙,都是用从天上手艺最高的织女的织锦机上割下的锦绣制成。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见。这也是词人对令人陶醉的春光发出的由衷的赞叹。

下阕笔锋一转,如此玉质天香,怎能经受得住浊世间的狂风吹与烈日晒的摧残!“着意遮围”之句承上启下,要小心翼翼地为百花遮风挡雨,不使它受伤害,只这样做还不行,要使百花常开不败,关键的是“莫放春光造次归”,一定要拉住春光,千万不要让它轻易随便地归去。这是词人发自心底的呼声,写尽了对盛开的充满生气、携着春光的繁花的缱绻之情。  单从词面上来看,这也绝对是一首咏花的佳作。而从侧面上来看,词人以香花喻君子,而摧残香花的“风”、“日”则隐喻朝中奸佞的权臣。这便给予该词以深刻的社会含义。

这就是宋朝,即便风雨飘摇,却造就了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上到封疆大臣,下到市井青楼,几乎人人都能舞文弄墨,而且总有惊喜出现。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首咏花的词: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这是苏轼的一首《东栏梨花》,也是非常值得品味的好诗。时间正是清明前后,天朗气清的日子,梨花盛开,一片白皑皑,仿佛枝头覆盖了一层积雪。柳叶青青,柳絮在轻风中飘扬飞舞。一般的人面对着这般日丽风和,繁花似锦的景象都会心旷神怡。可诗人却兴起了一番惆怅,眼前的清明景物诚然是赏心悦目,可毕竟“流光容易把人抛”,再美的景色也很快就会逝去,况且人生短暂,世事无常,像今天这样美好的清明景物,一生之中又能看到几次呢?所以诗人触景生情,发出了一番疑问和慨叹,“人生看得几清明”。

宋词的美是需要用真心、真情去体会的。初读时的惊艳只是肤浅的直觉,情感的表白才是词的魅力所在。如果说诗凝练的语言使诗富有哲理,因此直抒胸臆的诗往往不如含蓄隽永的诗句脍炙人口的话,那么词则不然,词中的空间足够词人纵横驰骋,洋洋洒洒道出切身感受。读词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揣摩词人情感的过程,词的美丽也只有懂词、懂情的人才能感受的出来。

宋词,如从小巷中袅袅而来的佳人,明艳如花,若蹙若颦;又如同寂寞的庭院里那一树的梨花,花瓣飘落,韶华流逝,可那瞬间的美丽却被入永远地记录了下来。

P7-9

序言

在我看来,宋朝的灭亡,就如同雅典被斯巴达打败一样,是人类文明的悲剧,同样也是中国文明的转折点。在那样的时代里,野蛮注定会战胜文明,元朝也注定会以其残暴的统治将宋朝那块笔墨印染的土地,从封建制打回奴隶制。所以说,宋朝是个悲剧,而它的悲剧更在于,它那颗文人般敏感的心,对于痛苦的感知过强,因此才承载了那么多的辛酸与无奈,而这在冥冥之中也给宋词奠定了基调,才使得后人每每翻开都惋惜不已,悲悯痛心,终于不忍细看。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明白那些风花雪月的句子背后隐忍着的、含蓄着的悲伤。一代繁华在那些文字背后如肥皂泡一般灭亡,不会灭亡的,只是句子本身,以及其背后所隐藏的无能为力。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叹移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余音更苦,甚独抱清商,顿成凄楚?漫想薰风.柳丝千万缕。

这是首王沂孙的《齐天乐·蝉》,算不得工细精巧的笔墨,仅仅是写蝉而已,却由蝉联想到宫女,并用宫女含1、艮而死,尸体化为蝉长年攀树悲鸣的传说,烘托出了整首词的气氛。表达国破家亡、末路穷途这等慑人心魄的哀伤。这不是蝉的咏叹,是一个朝代“斜阳几度”的挽歌。可见,当时的文人们是多么的痛心疾首。

宋朝,是一个太多灾难也太多奢华的时代,所以它所成就的词,不仅艳丽旖旎,也大气凄美。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它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不输分毫。

宋词总是那么美,可美的东西注定不会太圆满,这似乎成为一个悖运,没有人能解。“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随意翻开一部宋词,一阕阕精致绝美的词,一段段生死缠绵的戏码,接连上演。一部宋词,便是一部人生的悲欢离合,这里写尽了红尘心事,写尽了造化弄人,也写尽了无常世事。

当然,宋词不仅有它的凄美,更有它的洒脱与安逸。古往今来,多少词人墨客在田园乡间,植柳种菊;在大雪纷飞之时,独钓寒江;杏花烟雨里,吹笛到天明。如此闲情雅逸,难道不远胜于在朝堂上争名夺利,将自己陷入俗世的泥沼中,不能自拔?然而可知,闲隐随性固然自在,但却不是人人都可以选择的,最好的验证就是李煜与宋微宗,本是一介文豪却偏偏投错了胎,以至于那万里河山,野草疯长,无人打理,才引出了后来的悲剧。

在这里,有数不清的繁华。细细翻阅,当年汴京的车水马龙,青楼女子的低眉浅笑、舞袖弄姿,集市上的熙熙攘攘,尽收眼底。

在这里,也有数不清的英雄才子。寇准、包拯、水浒英雄的事迹,连同人们的记忆与想象一起被保存下来,尘封在历史的祠堂里,活跃在当今的银屏上。

在这里,还有名垂千古的沙场大将。岳飞的怒发>中冠,辛弃疾的金戈铁马,文天祥的丹心汗青,陆游的王师北定……连年的征战造就了时代的英雄,杀敌报国、驰骋疆场,他们为一朝太平牺牲了太多太多。

一部宋词,写尽了人生百态,写尽了国破家亡,让后人百感交集,字字研读怕错过,不忍细读怕伤心。在这里,他年风月、人生风骨、离愁别绪、家国天下都幻化为一缕缕的墨迹,诠释着那个苍凉却又浮华的时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3: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