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浊垢秽的娑婆世界中,人人都想消灾延寿、求财祈嗣,《东方琉璃药师佛大愿--药师经讲记(上下)》(作者释证严)步步指点方法与道路。药师佛十二大愿,愿愿无上微妙,誓愿为救度众生,利乐人间。世人若能行经之道,修习自心净如琉璃,即可成佛在人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东方琉璃药师佛大愿--药师经讲记(上下)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五浊垢秽的娑婆世界中,人人都想消灾延寿、求财祈嗣,《东方琉璃药师佛大愿--药师经讲记(上下)》(作者释证严)步步指点方法与道路。药师佛十二大愿,愿愿无上微妙,誓愿为救度众生,利乐人间。世人若能行经之道,修习自心净如琉璃,即可成佛在人间。 内容推荐 人类征服了大自然,现又互相争斗,不知未来的灾难将有多大?因此,必须讲《东方琉璃药师佛大愿--药师经讲记(上下)》以调伏人心。众生共业,愈多人的心平静,世间才能祥和、安定。 《东方琉璃药师佛大愿--药师经讲记(上下)》的作者是释证严。 目录 《东方琉璃·药师佛大愿(上)》 自序 正宗分 缘起分 叙缘起 释经题 明翻译 叙事证信 当机请法 十二微妙上愿 依报正报果德 十二微妙上愿 离嫉妒求胜法 离邪见得忏悔 离贪吝转布施 《东方琉璃·药师佛大愿(下)》 离造恶起慈心 依本愿力祛病苦 善根立愿菩萨道 受持学处闻正法 受持获福益 供养受持益 受持免难益 信解难得 说延寿法 明延寿仪 国之安稳 不经九横 药叉誓护 试读章节 佛陀在人间为众生说法,因应众生不同的欲念与希求,而广开方便法门,令众生离苦得乐。 知“苦”是佛陀教育的根本,如果不了解“苦”的起源,就不知离苦的方法,如《法华经》中,佛陀将三界(注)譬喻为大火宅。众生迷茫,如同火宅中的孩子,看到起火只觉得很好玩、无知,而不想要脱离火宅,更不懂得避开危险脱离苦难的环境。 尽管这座火宅中,有位福德具足的父亲不断地向孩子呼唤:“赶快出来,离开这个险恶不安的地方,外面才安全!” 但是无知孩子还是无法了解父亲的苦心。做父亲的只好在门外设“三车”——羊车、鹿车、大白牛车,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并说:“不只是宅内好玩而已,来!外面更好玩,你们看!有羊车、鹿车、牛车,随你们挑选,任由你到任何想去的地方。” 这些火宅里的孩子看到门外的三车豪华好玩,欢喜地跑出门外而脱离火宅险境。这是《法华经》中的一段经文,表示三界导师的佛陀,来人间教导众生离苦得乐。 以佛陀的智慧,教示“恬安之乐”是永恒的,但是众生目光短浅,只追求眼前虚浮的快乐,随着私己的愚昧欲念,而产生贪、嗔、痴、慢、疑五种心态病毒。欲望小者与人对立,欲望较大的便是家庭与家庭相争,更大则是社会乃至国家、天下的相争。这都出于一念私心,以致造成人间诸多的苦难。 因此佛陀教育弟子,要安住自心,才能想得开、看得远、明了道理,以至究竟之道;但是凡夫要达到这样的境界还很遥远,所以佛陀不得不广开方便门。 学佛最重要的事:如何净化人心?在五浊恶世中,透彻明白苦、乐的对照,希望人人能离苦得乐,必须先消除自我私心、净己心灵,以平等心对待如亲缘会合,莫结怨嫌,分别情仇、爱恨,甚至将众生视为一家亲,老者如己亲,少者如己子;佛陀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也要“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天下众生没有不可爱的,没有不可教的,怕的是自己不发心、无愿力。 每尊佛来到人间,共同的目的就是要救度众生;因众生烦恼无量,所以开启许多方便法门引度众生。就如现在的大学开设许多课程,其中包含选修与必修;必修是根本的道理,选修则随个人的兴趣。 修学佛法也一样,尽管各个法门不尽相同,根本道理却是殊途同归。有人修净土,却认为念佛是修自己,这样观念就偏差了,其实佛陀教示的念佛法门,是要扩大我们的心胸,让我们知道念佛时会自然启发自性,以及无量的智慧、光明和寿命。 修学净土法门,除了修于内心之外,若能将“阿弥陀佛”蕴含的妙法,落实在刹那即永恒的日常生活,这就是佛心己心。 诸佛都有无量的慈悲、智慧,无不是为救度众生。修学净土法门,即是学习阿弥陀佛的精神,打开心胸关怀天下众生;不是只关怀自己往生后,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是否会来接引到西方净土。 释迦牟尼佛弘扬净土法门,只是要让大家知道娑婆世界是一个苦难的世界,还有一个和苦难世界对比的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佛陀所开的方便法门。 西方极乐世界环境十分优美,能让人稳定安住,但是很多人却误解成:人往生时,帮他念佛,阿弥陀佛就会接引他前往。其实哪有那么简单! 《阿弥陀经》里有段经文令我印象深刻——“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何况佛陀曾说:“修学佛法,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因缘果报必定要自受。 平时若没有成就自己的善根福德,如何凭借他人在临终助念而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必须具足善根、福德,以及坚定的修持功夫,才能如愿以偿。 大家不要只是断章取义,而是要深入了解佛陀慈悲智慧的教育;除了安住这念心,集中精神念佛(心)之外,还要修植善根福德因缘,这也正是佛陀为我们开启的“西方净土”法门的意义所在(死后依归)。 不仅如此,佛陀还开启东方净土法门——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净土。既有西方极乐世界,大家都念佛往生西方,何必再开东方净土法门?由于众生根机不同,烦恼执著不同,所追求的也不同,因此佛陀广开无量法门。 生命是尊贵的,一般人只要一生病,就赶快祈求能延续生命,延年益寿,所以佛陀开启消灾延寿药师法门,即东方琉璃净土。P2-6 序言 时间能成就一切,若没有好好地把握,也会失去一切。长久以来,就有一个心愿——再次讲述《药师经》,但是一直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想过利用早上静思晨语的时间,又想到短短的二十多分钟,如何解释经文?就这样琢磨了蛮长的一段时间。其实,不论是五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只要把握住,即使短短的一句话,相信点滴累积,也能把一部经解释完。 为什么选择讲述《药师经》?这具有三项意义:第一、《药师经》和慈济的因缘。 …… 两千多年前,佛陀对世间早已忧心忡忡;那时人口稀少,人们的思想单纯,但是佛陀对世间无常的迁变,以及对众生的造业就很忧虑,何况是现在人口遽增,天灾、人祸频仍? 人类征服了大自然,现又互相争斗,不知未来的灾难将有多大?因此,必须讲《药师经》以调伏人心。众生共业,愈多人的心平静,世间才能祥和、安定。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