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专名的涵义与指称--社会建构论视野中的语言认知研究/外语文化教学论丛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作者 骆传伟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20世纪中叶以来,认知科学的崛起为传统的语言学、哲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这种新的视野下,许多语言现象得到了重新认识。专名(专有名词)的涵义和指称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历来是语言学、语言哲学和逻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骆传伟专著的《专名的涵义与指称--社会建构论视野中的语言认知研究》试图从认知的角度考察专名的涵义与指称这一语义领域中的经典论题,以期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认识专名的意义,并为解决虚构专名、指称的转移等专名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内容推荐

《专名的涵义与指称--社会建构论视野中的语言认知研究》首先阐述对语言认知研究的基本看法。目前,语言和认知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认知语言学以及以兰姆的理论为代表的神经认知语言学等。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这些理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它们都是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来看待认知问题,而忽略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在认知中的重要地位。也就是说,在这些理论中,认知的心理性受到了重视,而认知的社会性遭到了忽略。基于此,本书借鉴西方后现代社会科学思潮中的社会建构论的观点,以主体之间的关系对认知建构的重要作用作为理论出发点展开对专名的涵义与指称问题的研究。

骆传伟专著的《专名的涵义与指称--社会建构论视野中的语言认知研究》借用皮尔士的图像、索引和象征三个术语来分析专名、专名的涵义和专名的所指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这些要素的基础上建构了关于专名意义的改进方案。该方案能够较好地解决摹状词理论、历史因果理论等方案中难以解决的虚构专名、指称的转移等问题,解释了指称的归属性用法和指称性用法的区别,说明从语言认知的角度分析专名的意义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接着,本书讨论了专名的命名与指称的传递问题。本书认为,语言认知研究离不开对社会互动,也就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重视。

目录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引 言

 第二节 本论题的研究进展

一、摹状词理论

二、历史因果理论

三、意向性理论

四、社会实用理论

 第三节 研究问题

一、语言与现实的关系

二、专名的意义问题

三、语言与认知

 第四节 研究意义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本书的结构

第二章 语言、认知与社会建构

第一节 引 言

第二节 社会建构论的思想源流

一、现代文化中的主客思维

二、皮亚杰的主客体建构论

三、现代哲学研究中的建构论思想

四、知识社会学:后现代的社会建构论

五、本书所持的社会建构论观点

 第三节 社会建构论观照下的语言认知研究

一、语言对实在的建构

二、语言对人的建构

 第四节 社会建构论观照下的专名讨论

一、涵 义

二、指 称

三、专名的意义是认知问题

 第五节 结语

第三章 专名的意义

 第一节 引 言

 第二节 理论来源

一、弗雷格的意义理论

二、皮尔士的意义理论

 第三节 符号、涵义与所指之间的三种关系

一、图像关系

二、索引关系

三、象征关系

 第四节 专名的指称与涵义

一、符号的两种指称

二、符号的两种涵义

三、图像在间接指称中的作用

四、索引在间接指称中的作用

 第五节 专名的指号过程的改进方案

一、实例分析

二、改进理论与摹状词理论和因果理论的关系

 第六节 结语

第四章 专名的命名与传递

 第一节 引 言

 第二节 专名理论中的命名

一、古代的命名论

二、密尔的命名论

三、克里普克的命名论

 第三节 专名命名的两种形式

一、亲知命名

二、描述命名

 第四节 亲知命名的社会建构性质

一、非言语策略的社会建构性质

二、言语策略的社会建构性质

三、“这”、“那”的社会建构性质

 第五节 描述命名的社会建构性质

 第六节 描述命名与虚构专名

一、虚构专名的相关讨论

二、社会建构论视角下虚构人名的指称和涵义

 第七节 专名的传递与指称的转移

一、专名传递的两种形式

二、专名传递中的指称转移

三、说话者指称与语义性指称

 第八节 结语

第五章社会建构论对语言认知研究的启示

 第一节 引 言

 第二节 经验在语言认知研究中的作用和性质

一、语言是天赋的还是经验的:相关历史讨论

二、乔姆斯基的理论

三、认知语言学

四、韩礼德的理论

 第三节 社会建构论的启示

一、认知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法的区别与联系

二、社会建构论的启示

三、图式是心理建构和社会建构的结合

 第四节 实例分析:复合空间理论

一、复合空间理论概述

二、概念合成过程的社会建构性质

 第五节 结语

第六章结论

 第一节 从社会建构论角度研究专名的价值

 第二节 本研究的创新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术语索引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5: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