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0日下午1点,文章和马伊琍的女儿文君竹出生,虽然女儿出生的那一刻,文章因公出差,未能见证女儿诞生的整个过程,但24岁的文章在抱起女儿的那一刹那,却难掩年轻父亲的喜悦与激动之情。
文章:我看到我女儿第一刻,我就觉得太神奇了。头发那么多,小脸红扑扑的,眼睛闭着,什么声也不吭,特别乖。然后我看马伊琍,插着监护仪器呀什么的,很虚脱地在那儿躺着,一个劲儿地出虚汗,真是心疼死了。其实我很纠结,我从马伊琍怀孕起就一直在工作。这工作有两种动机:一种是我觉得我已经是父亲了,我已经在支撑一个家庭,那么我得出去努力地工作、挣钱;还有一种是急于想证明自己,这种证明也是源于一种自尊心。因为从我跟马伊琍在一起,就有很多不和谐的声音,这些声音会让我有很多的心理变化,所以导致我想极力地向大家证明,我文章其实不是靠身边的一个女人而走到今天的这个位置的。所以我当时就很急于求成,不停地在接戏,不停地工作,导致女儿出生以后,我每次离家工作长达两三个月,每一次回家的时候,我女儿就像惧怕所有的生人一样,见我就哭,那对我是一种特别沉痛的打击。所以我后来结束了手头的所有工作,就专心在家陪她。
谈到女儿,文章的脸上洋溢着慈爱与幸福,也流露出失意与落寞。面对女儿的成长,他有诸多错过,也有很多惊喜。
鲁豫:你的小孩会叫的第一个词儿,是妈还是爸?
文章:爸爸。
鲁豫:是你刻意培训她的吗?
文章:没有。可能因为爸爸这个单词比较好发音吧。因为“妈”会有个鼻音。那“爸爸”就是两个嘴唇,上下一打就好了。
鲁豫:你肯定趁马伊琍不在的时候老教她念“爸爸”。
文章:没有。我记得我女儿第一次叫我是在她七个半月的时候,我是工作中途回来看她,然后我们一家人去吃饭,在一个餐厅里头,她刚坐在宝宝椅上,突然看着我叫:“爸爸。”我当时说:“啊?你再叫一遍。”她叫完“爸爸”这两个字之后,我马上就热泪盈眶。你知道我那种欣喜,就是觉得,天哪,这个世界上第一个人叫我“爸爸”。
鲁豫:你这反应太逗了,可不就是第一个嘛。
文章:对呀,她就是啊!我当时就傻了。
鲁豫:那你们家周围别的人也傻了吧?
文章:没有,我觉得马伊琍可能会有一种嫉妒的心理,女儿的行为促使她说了一句话:“她现在这么小,说的所有的话都是无意识的。”
鲁豫:嫉妒。
文章:是不是?明显的嫉妒!
鲁豫:你想当妈的心情啊,我每天抱着孩子、陪着她,然后她第一个叫的是爸爸,内心是会有一些那样的感觉。
文章:我理解呀,但我还是认为我女儿是有意识地叫我。
鲁豫:做演员就是这样,你得出去演戏,对小孩来说,你走的那两个月她会有巨大的变化。
文章:对,她一天一个变化。
鲁豫:你会发现她很多的第一个,你可能会错过,那特别可惜。
文章:其实我现在回想起来,我错过的真是太多了。比如说我女儿降生的时候,我不在;她会爬的时候,我不在;她会走路的时候,我不在;她会自己拿勺子吃饭的时候,我也不在。
鲁豫:而且你拍戏之后回家歇一段时间,跟她刚熟了,你就又走了,然后回来再重新开始这个过程。
文章:对,必须重新建立。但是我觉得她潜意识里应该知道这个人似曾相识,或者说是由于一种血缘的存在。
鲁豫:小孩现在应该也到了那种时候,就是她看电视里面这个人,她应该意识到这个人是我爸。
文章:对,她一看见电视里的我,她就“嗯嗯”地叫着指电视。
鲁豫:但小孩会不会很崩溃,面前这个人是谁,电视里这个人是谁,怎么会有两个爸爸,她会有那种感觉吗?
文章:不知道,但你提醒我了,我回家得问问……我也觉得这事是挺崩溃的! 鲁豫:现在小孩对于离愁有感觉吗?
文章:有。我因为电影从台湾回来,休息了一天,第二天早晨就要飞香港,因为很累,我努力让自己早起半个小时陪她玩一会儿,给她放音乐,陪她跳舞。正在特别开心的时候,我一看表,不行,我得走了。我出门的时候说:“跟爸爸再见,给爸爸一个飞吻!”她就抱着外婆的腿,就这么眼巴巴地看着我,然后慢慢把头埋在外婆的腿里。我继续说:“跟爸爸再见,快点,爸爸走了。”她就不看我,冲我挠挠手指。我当时特别想放下行李,打个电话说我不走了,我就在家待着了。后来我是缩短了所有的行程,马上再回来。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