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不可不知的民俗全书(升级版)/家庭书架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家庭书架编委会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纳吉是将合婚得吉的结果通知对方。这一礼俗在唐代叫“报婚书”,近代又称“换帖”,即现代意义上的“订婚”。纳吉时,男方要备礼到女方家,双方互换婚书,表示婚约达成。旧时男方备礼用雁,到了近代逐渐演变为如耳坠、戒指、银帽等饰物。纳吉之后,双方就算定下了婚事,至此,女孩子就“有人家了”。

纳征亦称下彩礼、下财、下礼、过礼、过彩礼、放定、下定、行大盘、行聘、行聘礼等。即完婚前男方家向女方家送彩礼。彩礼的数量和品质各地均不相同,主要视家境的贫富而定。下彩礼既依礼制,也要征得女方同意,实质是送和要结合。行聘前,先由媒人执彩礼帖(礼品清单)与女方家商议,往往双方对数量、品质多存争议,需商议多次方能定下。

 在古代行聘时,男方家备礼书,置于红漆木盘上,排队手捧肩挑礼品,伴以鼓乐送至女方家,女方家协助将礼品摆开,供亲友邻人观赏过目。女方收下彩礼,婚约正式成立。聘礼中的物品多用双数,忌讳单数。

请期又称看日子、送娶牌、下婆帖,旧时只是男方查定迎娶日期,同女方商议。其程序是先请算命先生h得吉日,再将日期及迎娶事项写成帖,请媒人送至女方家中征求意见,故称“请期”。一般要卜得两个吉日,一个在上半月,一个在下半月,然后经女方筛选,将选中的日子确定,俗称“定日子”。

在迎娶之前还要进行迎亲“过礼”仪式。过礼多在上午进行。礼品数量不限,但必为双数。必备礼品为活鹅一对,代雁;酒一坛;衣服、首饰、衣料;喜饼为大盒酥皮点心;喜果、干鲜各四盘,多为枣、栗子、花生、桂圆,取吉祥寓意;茶叶,取“三茶六礼”之意。

亲迎是迎娶新娘的仪式,俗称娶媳妇,它是婚嫁礼仪的中心环节。汉族地区大致有迎亲、祭拜天地、行合卺礼、入洞房等多道程序。吉日确定后,男女双方都要为婚嫁做准备,称为“备嫁”。

到了娶亲之日,一般都是新郎亲自去迎接新娘。早晨吃过喜面后,迎亲的花轿就要启程。新郎换上礼帽,胸前系大红花,一切就绪后,迎亲的队伍夹带着鼓乐队浩浩荡荡去迎接新娘。

花轿到达时,鼓乐队要吹三遍,女方家才开门,故意把新郎拒之门外,意为“憋性”。新郎进门后,首先要拜女方祖先和家长。新娘出嫁的着装不论哪个季节都是一袭红,通常喜棉忌单。若是夏天出嫁即在腰间缠一缕棉絮,据说这是寓意“儿女厚实”。新娘离屋上轿时,足不着地,一般由新郎或家中兄长背出或抱上花轿。待新郎、新娘在轿中坐稳后,同时起轿,一前一后,娶亲的队伍开始返回男方家中。起轿后,走在最前面的人要撒青龙帖或喜字帖,遇到桥、井、庙宇或拐弯处都要贴青龙帖,中途不能落轿。

等到迎娶队伍返回男方家中,花轿冲着喜神的位置落定,迎亲的姑娘们铺下红毡,掀开轿帘,新娘在伴娘的搀扶下下轿后,就开始拜_天地仪式。一般天地桌摆放在堂屋门前,女东男西站定,在司仪的喊声中,开始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的仪式,随后送人洞房。

男子娶亲时,要准备几十公斤的猪肉给女方送去,此肉称为“礼肉”或“离娘肉”,这是数十种彩礼中必不可少的一种。

离娘肉的选择很有讲究,一般多为新鲜的生猪肋条肉和猪后腿。有些地区习惯送一块,这块肉就要大一些,少则十五公斤,多则二十公斤。送肋条肉时,肉块以有六根肋骨为最好,以求吉利。有些地区送肉的数量要根据新娘亲戚的数量来决定,像新娘的外祖母、姨、舅、叔、伯、爷等亲属,每家都有享受一块礼肉的权利。所以,男方家要准备数十块两至三公斤重的肉块,到女家时分送给新娘的各门亲戚。若是送猪后腿,必须是整腿赠送,不能切开,这叫“有腿去、有腿回”,表示两家以后将常来常往。P11-12

目录

第一篇 源远流长的姓氏文化

第一章 中华姓氏文化

中国最早的姓

中华姓氏由来

古人的改姓现象

第二章 民间起名习俗

起名的忌讳

古人的行辈

第二篇 恭谨隆重的民俗礼仪

第一章 婚嫁礼俗

第二章 寿诞礼俗

第三章 丧葬礼俗

第四章 传统礼仪

第三篇 极富寓意的民俗节日

第一章 春节——华夏儿女普天同庆

第二章 元宵节——张灯结彩,万家灯火

第三章 中和节(春龙节)——二月二龙抬头

第四章 花朝节——百花生日

第五章 清明节和寒食节

第六章 上巳节——招魂续魄,临水宴宾和求子

第七章 浴佛节——中国传统宗教节日之一

第八章 端午节——纪念屈原

第九章 观莲节——莲花的生日

第十章 六月六天贶节——回娘家节

第十一章 火把节——东方的狂欢节

第十二章 七夕节

第十三章 中元节——鬼节

第十四章 中秋节(团圆节)——吃月饼的节日

第十五章 重阳节——佩茱萸。饮菊花酒

第十六章 祭祖节——送寒衣

第十七章 下元节——水官解厄之辰

第十八章 腊八节——喝腊八粥

第十九章 小年——祭灶

第四篇  二十四节气中的民俗风情

第一章 春回大地中的六节气

立春:乍暖还寒时,万物开始复苏

雨水:一滴雨水,一年命运

惊蛰:春雷乍响,蛰虫惊而出走

春分:草长莺飞,柳暗花明

清明:气清景明,清洁明净

谷雨:雨生百谷,禾苗茁壮成长

第二章 炎炎夏日中的六节气

立夏:战国末年确立的节气

小满:小满不满,小得盈满

芒种:东风燃尽三千顷,折鹭色来无处停

夏至:夏日北至,仰望最美的星空

小暑:盛夏登场,释放发酵后的阳光

大暑:水深火热,龙口夺食

第三章 秋风送爽中的六节气

立秋:禾熟立秋,兑现春天的承诺

处暑:处暑出伏,秋凉来袭

白露:白露含秋,滴落乡愁

秋分:秋色平分,碧空万里

寒露:寒露菊芳,缕缕冷香

霜降:冷霜初降,晚秋、暮秋、残秋

第四章 天寒地冻中的六节气

立冬:蛰虫伏藏,万物冬眠

小雪:轻盈小雪,绘出淡墨风景

大雪:大雪深雾,瑞雪兆丰年

冬至:冬至如年,寒梅待春风

小寒:小寒信风,游子思乡归

大寒:岁末大寒,孕育又一个轮回

第五篇 民间日常行为、饮食禁忌

第一章 日常行为禁忌

行为举止禁忌

日常语言禁忌

与人交往禁忌

寻医问药禁忌

出行旅游禁忌

第二章 饮食禁忌

食物禁忌

饮食进补禁忌

饮食时间禁忌

饮食方式禁忌

饮食工具禁忌

第六篇 动人的民间传说故事

第一章 民间俗神

福神的传说

禄神的传说

送子张仙

麻姑献寿

王母娘娘蟠桃会

和合二仙

泗州大圣

月老的故事

刘海戏金蟾

顺天圣母

妈祖的传说

文财神的故事

武财神的故事

门神的故事

灶王的故事

灶王奶奶

厕神的故事

药王的故事

兔爷的故事

虫王的故事

梅葛二圣

第二章 民间神怪趣闻

龙之九子

龙王夺海

弥勒佛与新年

哪吒闹海

八仙过海

李玄借尸还魂

费长房拜师

汉钟离成仙的故事

张果老的传说

何仙姑成仙的故事

蓝采和的传说

黄粱一梦

汉钟离十试吕洞宾

苟杳与吕洞宾

吕洞宾与白牡丹

龙七公主赠洞箫

韩愈与韩湘子

曹国舅的传说

太岁头上动土

黄大仙的传说

张天师的传说

许逊斩龙

葛洪成仙

关圣帝君

灵官马元帅

恶城隍改邪归正

黑白无常的来历

白水素女

白鹤姐妹

序言

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文明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中宛如一颗明珠,璀璨夺目。而在这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中,由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各类民俗文化以一种独特的力量代代传承,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成为沟通情感的纽带,还增加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民俗作为一种形成并传承于民间的生活风俗,最贴近人民的身心和生活。从古到今,人们在生产劳动时有劳动的民俗,在日常生活中有生活的民俗,在传统节日中有节日的民俗;在人生各个阶段也有民俗讲究;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总之,民俗存在于历代劳动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置身其中受其规约,但并不为其所累,因而使其在民间得以代代相传。可见,民俗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一直散发着持久的魅力。

这本《不可不知的民俗全书》精心编选了活跃于中华各民族生活中的风俗习惯,精彩纷呈、包罗万象。自从呱呱落地,我们就有了自己的姓氏与名字,这是我们的前辈赐予我们的,它有怎样的来源、寄托,规避了哪些自古流传下来的起名禁忌?当我们长大准备结婚时,我们的婚礼要遵循哪些习俗?诞生于劳动人民生产实践中的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人们的农事安排,同时人们在每一个节气都会举行富有地域风情和民族风情的仪式、活动:立春时,北方人民要咬春(吃生萝卜、春饼),浙江温州一带要烧食春茶;在清明节,有祭祖扫墓、放风筝、吃鸡蛋等习俗;立夏时,江南地区的人民要吃乌米饭,四川民间要“嫁毛虫”;大暑时。有斗蟋蟀、吃荔枝、送大暑船等活动;到了立秋,要戴楸叶、吃西瓜等;冬至时,有喝腊八粥,吃馄饨、饺子、年糕,送鞋敬老等习俗……二卜四节气中的这些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们极大地增添了人们生活的乐趣,它们有着怎样的来源,寄托着什么样的情感和美好愿望?本书将带领读者们走进一个绚烂的世界,帮助大家解决这些关于中华民俗的疑问,从而进行深入了解。

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还流行着丰富多彩的民间节日,本书从中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十九种,如春节、元宵节、春龙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以飨读者。在每一个节日里都有不同的节日庆祝活动,本书将一一为您呈现。晟后本书介绍了一些民间俗神及神怪趣闻,如福禄神的传说、月老的故事、妈祖的传说、八仙过海、苟杳与吕洞宾,等等,这些传说故事皆是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播、人们耳熟能详的。

本书撷取的民俗在民间至今依然历久不衰,是非常有活力的一股文化力量,可谓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也能使当下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精彩、更富有意义。本书对某些民俗习惯不仅追本溯源,还讲述了它们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间的变异状况,以使读者们对其有全面、透彻的了解。希望本书能呈现给广大读者朋友们一场民俗“饕餮大餐”,满足大家的求知欲望。

内容推荐

《不可不知的民俗全书(升级版)》(作者家庭书架编委会)撷取的民俗在民间至今依然历久不衰,是非常有活力的一股文化力量,可谓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也能使当下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精彩、更富有意义。本书对某些民俗习惯不仅追本溯源,还讲述了它们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间的变异状况,以使读者们对其有全面、透彻的了解。希望《不可不知的民俗全书(升级版)》能呈现给广大读者朋友们一场民俗“饕餮大餐”,满足大家的求知欲望。

编辑推荐

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文明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中宛如一颗明珠,璀璨夺目。而在这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中,由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各类民俗文化以一种独特的力量代代传承,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成为沟通情感的纽带,还增加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流行着丰富多彩的民间节日,《不可不知的民俗全书(升级版)》(作者家庭书架编委会)从中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十九种,如春节、元宵节、春龙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以飨读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8:4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