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钢琴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瑞士)艾蒂安.巴里利耶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献给音乐

弗雷德里克·巴拉德的博客

“我羡慕那些轻盈地蹦蹦跳跳的机敏者”

威廉·莎士比亚:《十四行诗78》

7月26日

肖邦的第35奏鸣曲之前,斯卡拉提之后,我们很惊异昕到了勃拉姆斯以帕加尼尼为主题的《变奏曲》(请原谅该作品的演奏次数之少),这部作品如此厚重,以至于今天仍然鲜有钢琴家愿意冒险在演奏会上尝试它。当他们依然演奏这部作品时,后边便不再演奏《葬礼进行曲》,而更少演奏《彼得鲁什卡》作为压轴曲目!

略微谈谈金梅对勃拉姆斯的理解。我们应该坦然承认,某些词的理解是不够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有些偏离。曲与词很少配合得天衣无缝,而我们这些批评家对此比任何人都清楚。另外,这也是我们经常很严格的原因:就音乐而言,惋惜演奏家的缺席要比祝贺他在场容易得多。当在场被证实后,我们只有保持沉默。

对金梅而言,《帕加尼尼》不是一部难度很大而被征服的作品,即使它雍容华贵。这是一部容易的、令人喜爱的、热情欢迎你的作品,是欢乐的平台。如果我们暂时离开演奏者的双手景象转而注视她的面孔,在这些女巫般变幻(犹如克拉拉·舒曼称呼的那样)的最恐怖时刻,我们发现了什么呢?这个面孔是完全放松的,完全泰然自若的,甚至不时挂着轻轻的微笑。在许多钢琴家那里,嘴唇或见证着极度紧张,或见证着万般痛苦,或极力克制,嘴唇过于经常地揭示了手指的谎言;而金梅的嘴唇微微开启,轻轻放下,很安静,显然绝对放松。我们似乎看到一位年轻姑娘在自己的阳台上陷入梦境,而爱尔菲,还有她的双手,为她演奏着小夜曲。

帕加尼尼之《变奏曲》的起点《随想曲》很奇特但也很讨厌之处,是它较少陈述一个主题,而更多地陈述了某种基本结构,某种原始旋律,有点像迪亚贝利的华尔兹,后者成就了贝多芬的众所周知的变奏曲(而我们希望金梅挑战贝多芬的变奏曲,演奏这些唱段,就像她演奏勃拉姆斯的唱段一样)。帕加尼尼本人从这些音符中找到了某种演杂技的感觉。继他之后,李斯特,随后勃拉姆斯、拉什马尼托夫、卢多斯拉乌斯基也不掩饰地追踪类似的目的:展示精湛的演奏技巧。

然而,至少在勃拉姆斯那里,天赋融人技巧之中。到处洋溢着天赋,天赋把一切变成美。勃拉姆斯的变奏曲用这些音符成功地叙述了一部漫长、恐怖而美妙的故事,某种充满豪情和愤怒的英雄史诗,某种散发着悲剧力量最后以光彩四溢的神怒结束的莎士比亚剧作。另外,这样描述的一部作品似乎无法由女人的双手来演奏。这是一部阳刚气极强的故事,是男人之间的事,从它所要求的体力和凝聚它的感情和激情的性质,皆如此。面对这种男性的极度膨胀,这种虽然披着锁子甲、一副中世纪大兵形象但在肮脏污秽的尸体中开辟道路的男性气概,克拉拉·舒曼也许表达了女性的恐惧。

金梅是一位青年女士,比克拉拉还要纤弱。她冲开士兵人群,后者殷勤地逐渐后退,为她让出一条通道,并用他们的铠甲为她铸就了一条闪闪发亮的动态项链,就像天鹅划开河面形成的两半水波一样。而她的女性丝毫没有阻碍力量。犹如纯真但刚毅不屈的贞德一样,在她面前,那些粗暴的德籍雇佣兵们屈膝下跪,并喃喃地宣誓效忠。而这种女性力量让她在恶魔般的男性音乐中开辟自己的道路,用柔和的嗓音叙述男性的暴力故事,展示自己的温柔财富,把它们变成一首抒情曲(同一作曲家的第10首姊妹曲),这首抒情曲无疑是阴暗的,但是像母亲的吉祥身影一样,庇护我们平静地生活和休憩。

如果最阳刚的变奏曲由这种细腻型力量来演奏,我们不难想象沉思类变奏曲的幸运命运,如第二部用二三拍演奏的第五首或第二首变奏曲,以及用双手交叉演奏的第一首奏鸣曲,我们突然发现,从身体角度说,它们是迟疑而准确、曲折、叩问、沉思、高雅抚摸的场域!自古以来就是为女人的双手设置的。呜呼,可悲的克拉拉!

……

P11-14

目录

献给音乐

弗雷德里克·巴拉德的博客

再见音乐

莱奥·保尔多乌斯基的博客

献给音乐

弗雷德里克·巴拉德的博客

再见音乐

莱奥·保尔多乌斯基的博客

献给音乐

弗雷德里克·巴拉德的博客

再见音乐

莱奥·保尔多乌斯基的博客

献给音乐

弗雷德里克·巴拉德的博客

再见钢琴

莱奥·保尔多乌斯基的博客

献给音乐

弗雷德里克·巴拉德的博客

再见钢琴

莱奥·保尔多乌斯基的博客

献给音乐

弗雷德里克·巴拉德的博客

内容推荐

《中国钢琴》:

在法国南方一次夏季音乐会期间,一位华人青年女钢琴家演奏了斯卡拉提、勃拉姆斯和肖邦。聆听演奏的一位音乐评论家被折服了,称赞她是当今最伟大的钢琴家。另一位评论家却以讽喻和保持距离的口吻,指责这位钢琴家的演奏没有灵魂,是技巧之作和模仿之作。两位批评家借助博客和邮件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他们相识已久,于是他们的审美论争加上了更私密的情感冲突。是两种自我的碰撞还是文明的碰撞?倘若读者们有时可以从两位评论家愈来愈激烈的交流中臆测出上述主题,他们也可以从这部小说里发现作者对西方音乐的思考:为什么西方音乐在远东有如此大的魅力?欧洲人正在失去自己的灵魂抑或从一位中国钢琴家的指下重新找回自己的灵魂?我们中国读者也许还能从中感受到当下西方人对中国的两种态度的对峙。

艾蒂安.巴里利耶的《中国钢琴》融高雅与粗俗、直抒与隐喻于一体,语言高深、优美。

编辑推荐

“肖邦的第35奏鸣曲之前,斯卡拉提之后,我们很惊异昕到了勃拉姆斯以帕加尼尼为主题的《变奏曲》(请原谅该作品的演奏次数之少),这部作品如此厚重,以至于今天仍然鲜有钢琴家愿意冒险在演奏会上尝试它。当他们依然演奏这部作品时,后边便不再演奏《葬礼进行曲》,而更少演奏《彼得鲁什卡》作为压轴曲目!

略微谈谈金梅对勃拉姆斯的理解。我们应该坦然承认,某些词的理解是不够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有些偏离。曲与词很少配合得天衣无缝,而我们这些批评家对此比任何人都清楚。另外,这也是我们经常很严格的原因:就音乐而言,惋惜演奏家的缺席要比祝贺他在场容易得多。当在场被证实后,我们只有保持沉默。

对金梅而言,《帕加尼尼》不是一部难度很大而被征服……”这是来自艾蒂安.巴里利耶的《中国钢琴》的节选部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3: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