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快乐阅读系列丛书”以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为支撑,用“另类文章”调节阅读节奏,在经典选文之后,适当加入“另类文章”,加入讽刺、幽默、哲理、寓言、另类奇文等具有“新奇”元素的文章,刺激读者的阅读神经,形成“阅读兴趣和阅读刺激”的循环,以平衡阅读心理,实现快乐阅读和激情阅读,有效提高阅读质量。
这本《最悦读(自然之美)》(作者徐翠)是其中一册,收录了《西欧的夏天》;《秋访张家界》;《彩霞满天》;《假如我中了五百万》;《秋天寻味》;《稻草的用途》;《秋天我在泸沽湖》;《藕与莼菜》;《一叶情》;《创意网名》等作品。
这本《最悦读(自然之美)》(作者徐翠)是“中学语文快乐阅读系列丛书”其中一册。
《最悦读(自然之美)》分为八部分内容。收录了《秋雨》;《雨中曲》;《海老人》;《北风》;《西欧的夏天》;《秋访张家界》;《彩霞满天》;《假如我中了五百万》等作品。
《最悦读(自然之美)》欢迎你品尝“最悦读”的饕餮大餐,享受阅读的激情与温暖!
云的可读性,就在它的半推半就、半掩半露。
蓝天瘦的时候,云就多些,是白底蓝花的青花瓷器,是明代官窑的极品;蓝天胖的时候,云就少些,是蓝底白花布,那是云贵山区民间的手工蜡染粗布。
稍稍望远一些,就是地平线了。草地上升起稀薄的雾气。诗人断定:“这是一些体重超常了的笨重的云,被天空开除,掉到了地面。”但雾却能把绿色的草和蓝色的天连接起来,把现实与寓言连接起来,把自然与人心连接起来。
在云雾之间有一条缝隙。
有一个人从中间穿过,像是趁着大雾出走的人,径直走到天上去,衣裙蹭到云时是干的,蹭到雾时是湿的;有一群肥羊,温驯地从中间小跑过去,好像急着去与天界的神羊会合;有一群瘦马,愣头愣脑也从中间踱过去,马太重,云太虚,难免“马失前蹄”,铸成一个个美丽的错误;骆驼个头太高,但低低头,也还勉强过得去,毕竟比“穿针眼”要容易得多。
当然,只要牧人愿意,他们完全可以住在云上,而不是蒙古包里……
云矮,也给了风错觉。
风也模仿牧人的姿势,赶一群云在低空放牧,但云可不如牛羊听话。它们不嚼草、不喘气、不繁衍,它们忙着到南方去看海。它们深刻得就像思想一样,东奔西跑,变化无常。
草原上云层沾地,但不化为尘泥。
草原上云很矮,可是尘埃够不着它。
笑 花
草原上的花并不比草少多少。
有些季节,有些地方,花比草还多。
草原上的花从来不用“朵”或“片”做量词,它们没有量词,因为它们多得就像夜空中的繁星,无法用量词来限定。
草原上的花从来没有名字,就像海洋里的水滴,谁会在乎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呢?
草原上的花不论形状,因为它们有太多的形状,许多形状怪到让人几乎要怀疑它们是别的什么生灵,借了花的名字来投生。
草原上的花有太多的颜色,比画家、比人类甚至比神仙所能想象到的色彩还要多得多。
草原上的花不香,因为对它们来说,这是可以忽略不计的。香味对它们来说是俗气的、附加上去的,它们有自己的体香与心香。它们就要花着自己的花,叶着自己的叶,美着自己的美。
草原上的花也会死去。美人会迟暮,花会凋零,反而使它们的美更加庄严。只是看花们咄咄逼人的气势、野性十足的生命力,总觉得即使是最残酷的采花大盗也奈何它们不得,即使是牛羊电舍不得吃它们。花是牛羊的精神食粮,牛羊对花只使用视觉和嗅觉,对草才用牙。原来牛羊也是务虚的。
我忍不住这样想:一年里大多数的时候,花们是开着的。进入冬季,它们也冬眠,只是先把花衣裳脱下来睡一会儿,花魂是醒的。来年一开春,披上衣裳开着的还是它们。因为它们是大自然自己的花,是大自然亲自生下来的,属“哺乳植物”,而不是人工用种子栽培出来的“卵生植物”,更不是移植、嫁接出来的“试管植物”。它们与土地息息相通,连花茎下的泥土,连花瓣上的微尘,也是花的一部分。
草原上就没有“野花”这个词。一个个蒙古包就卧在草原上,已不仅仅是“后花园”,而且就是在花园中,谁还用得着在自家养花呢?花盆里养花侍草是难得见到花草的“穷人”家的事,牧民就是“花园主”,或者说不是大自然种了花草,而是花草栽种了蒙古包。反正只要牧人高兴,花草又没有异议,牧人完全可以衣花食花住花行花,成为花翁花姑花仙花神。
作家写道:“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摊草全惹笑了。”的确,草原上的花长得小鼻小眼小耳朵的小模样,成堆成片地簇拥在一起,让人感觉它们总是在眯眼笑着:有时像羞涩淑女般抿着嘴笑不露齿,有时则阳刚爽朗地朗声大笑,有风的时候它们更是笑得前仰后合、花枝乱颤,好像心里藏着百件快乐的事。
草原上的花究竟有多美,人类只能词穷,因为任何形容词都可能弄脏它们;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它们的美总是与纯洁、善良、真诚、欢乐以及一切美好的事物在一起。
草原上的花,即使把它们直接移植到天堂里去,也毫无愧色。
瘦 菇
菇老是踮着脚尖,像芭蕾舞演员。
细致苍白的肢体有着一种妩媚的“瘦”。
特别是在雨后,或是晨露未去的时候,它们都有着湿湿嫩嫩的光,那种圣洁的稀世之美,使人怀疑它们究竟是蘑菇,还是仙界的灵芝,或是“沼泽诸神的圆桌”,再或者就是让人想起前世与某人共伞的日子里那一柄听雨的油纸伞。
其实它们即使踮起脚,也还是比草矮,但它们即使比草矮,也还是藏不住的。这世界,谁也藏不住,据说藏着菇的草丛有一圈偏暗的草色,叫“蘑菇圈”,指引着人们找到并采摘它们,菇宁愿中自己的圈套。采下来的菇像一片一片的嘴唇,失血的、苍白的还有余温的嘴唇。在草原上我只能闪闪跌跌地走,生怕踩在菇们身上。它的弹性的身体,它的一点菇腥味都没有的体香,使我错觉它们好像与人类有着某种血缘关系。摸摸它都感到它的战栗,让人心中一惊又一痛,早就心怯手软,谁还忍心去采它呢?
某些时刻,最富于人性的有可能是一朵菌子。采下它,就像是亲手杀死了一个人。
梭罗说得好:“只管欣赏大地,可不要想去占有。”
其他,牛羊吃草,是草原自己的事。 牧人采菇,也是草原自己的事。
没有我们外人什么事。P6-7
在学习的要素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又容易产生疲劳。为了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效率,适应新课程标准下中考、高考的要求,增强人文关怀和情感意识,扩大知识视野,本丛书以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为支撑,用“另类文章”(篇目前有“★”号)调节阅读节奏,在经典选文之后,适当加入“另类文章”,加入讽刺、幽默、哲理、寓言、另类奇文等具有“新奇”元素的文章,刺激读者的阅读神经,形成“阅读兴趣和阅读刺激”的循环,以平衡阅读心理,实现快乐阅读和激情阅读,有效提高阅读质量。
我们曾在1000名中学生中进行“最悦读”与“普通阅读”的分组对比实验,结果证明,经过“另类文章”的刺激,“最悦读”组在长时间持续阅读中,仍能保持轻松、愉悦的情绪和清晰、流畅的思维,而“普通阅读”组随着阅读时间的延长,就会产生头晕、记忆模糊、思维迟钝的感觉。
阅读不仅是一种味道,也是一种心情的洗礼。
许多往事如辣味一样,诱人而刺痛。美味经过口腔而转瞬即逝,只剩下火辣辣的疼痛触动神经,在心底烙下鲜红的印记。
就是在这印记上,我们迈开流浪的脚步,用“悦读”温暖回家的旅程。
就是在这印记里,我们达成了情感的共鸣,用“悦读”烘干潮湿的心灵。
有人说,阅读是一种享受——享受阳光,明媚;享受空气,清新。
我说,阅读是一种刺激——刺激情感,沸腾;刺激生活,热烈。
有人说,阅读是一种情怀——关照自然,渴望倾听,亲近生命,走入心灵。
我说,阅读是悦读——痛楚,快乐,青春的奔放,自然的明丽。
欢迎你品尝“最悦读”的饕餮大餐,享受阅读的激情与温暖!
《最悦读》丛书编写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