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车站、机场等地的自动扶梯或水平扶梯上,不是特别赶时间的人都站在扶梯的左边,而赶时间的人则从右边的空隙走。也许有人会想,那么着急的话还不如一开始就跑楼梯,何必要乘扶梯呢?可对那些急于赶火车或飞机的人来说,快一分一秒也很重要。或许是这个原因吧,渐渐社会上就出现了这样的“默契”:站着不动的人选择扶梯的左边,而右边则留给那些赶时间的人。
类似这样的默契,只是因为人们留意到有人要赶路,有心让他们便捷地通过,久而久之形成的,既非人为规定,也非强制执行。同样地,“约定”、“礼仪”或“礼节 ”之类也都出于人们“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的心理,逐渐变成了大家共有的常识。
然而,只要存在一个“不会发觉”的人,这种好不容易才形成的默契就会被破坏。你也许见过这样的情形吧:大家都在扶梯的左侧站成一排,只有某个人站在右边,岿然不动,成为后面急于赶路的那些乘客的“大路障”。而这个“大路障”也许压根儿就没意识到这回事儿,所以根本不晓得自己已经成为后面人的“路障”。后面的人为了让他有所察觉,特意尽量靠近他,或故意干咳一声,可“大路障”依然故我,毫无反应。如此这般,不仅令扶梯的利用效率降低了,也令其他乘客感到不快。
或许有人会说,选择站在扶梯的左边、右边还是中间都是个人自由。按照这个逻辑,选择在扶梯上行走或赶路也当属个人自由吧。不过,如果仅仅因为“乘扶梯靠左站”这样的举动就能让大家感到快乐的话,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发觉并行动,这就是所谓的“用心”。
在使用扶梯的时候,如果每个人都能留心周围的情况,那么人群就会变得更加顺畅有序。着急的人可以走得更快,或许就能赶得上列车了;不急的人也不会被后面赶路的人推挤,因此更加从容。这样一来,既可以提高效率,也减少了人们不必要的生活压力。
就像使用扶梯这个例子一样,只要每个人都能够发觉这些细微的事情,大家就会变得愉快,不顺利的事情也会出乎意料地得到解决。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 或者可以说,世界上几乎所有事情都适用于这个道理。事实上,有很多人因为不会“稍微发觉”,产生了不必要的人际之间的矛盾,或被卷人了公司同事间不必要的纠纷。无论是玩乐中还是工作中,乃至于日常生活中所有的场合,是否能“发觉”,决定了事情的成败。
只要大家能够学会“发觉”,就会养成好习惯。如果做不到的话,只会给别人添麻烦。做不到的原因就在于“发觉”某件事情之前,并没有留意到这件事本身。就像那个乘坐扶梯的人,旁若无人地突兀地站在右边,却压根儿不知道自己已成为“路障”。
或许有人会提议说,既然如此,不如一开始就制定规则:“赶路的人靠右走,不急的人靠左站。”这样,即使不会发觉的人也会被强令靠在左边,不就畅通无阻了吗?不管做什么事,都依靠指南、规则来约束个人行为,这正是日本社会的现状。其结果就是整个世界都被规则束缚,人也只好变成循规蹈矩的机器人了。
在“规则社会”里生活的“规则人”,就像自动扶梯一样,一直以一定的速度朝一个方向持续前进,这样也许会获得成功。但是社会跟自动扶梯是完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上时下、时进时退、时快时慢,总会出现不可预料的变化。这时,“规则社会”的缺点便暴露无遗了。
正因如此,对社会人来说,“发觉”的能力不可或缺。如果拥有这个能力,一个人的处境就会大为改善,人生际遇也会出现大转折。无论如何,这个世界不可能也没必要全都依靠规则来约束。是否会利用“发觉”和“关心”来弥补规则的不足,将会使得结果大相径庭。
在日常的社会生活和工作当中,“发觉”的意义重大。如果把上文所说的自动扶梯比作公司,那么每个员工都会“发觉”的公司和有“路障员工”的公司相比,其业绩恐怕会有天壤之别吧。乘坐自动扶梯时,如果一开始就没有发觉到后面有人赶路,也没意识到靠在左边站的人是为赶路的人行方便,当然也就无法应付随之而来的麻烦了。
总之,不管是动脑筋“机智”地处理问题,还是留心周围,不能做到发觉的话,一切将无从开始。
先发觉,后思考,再采取行动。归根到底,所谓“用心”就是这个意思。 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发觉”、“用心”、“关心他人”之类的词汇,似乎成了彻头彻尾的“陈词滥调”。所以,虽然“要用心点”之类的话会被年轻人嗤之以鼻,被认为“俗气”、“婆妈”,但是从结果来看,使年轻人产生这样感觉的,不是别人,正是这些“婆婆妈妈”们。
无论是工作、游玩,还是运动,如果一帆风顺的话,就没必要改变一贯的做法。对于一支百战百胜的棒球队来说,打球顺序和出场队员都可以一成不变;但对于一支屡战屡败的球队来说,每次比赛时都需要苦下工夫,如考虑改变击球顺序、替换原有队员、琢磨战术变化。也就是说,在不顺利的时候,千方百计寻求并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到泡沫经济破灭以前,日本的经济蒸蒸日上,如同一部专供上楼用的自动扶梯,总是处在上行、再上行的状态。那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令人怀念——那时,国家和企业都不需要动脑筋,只要一以贯之、按部就班就行了;那时,也用不着那些能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员工。只要一个人具备正确执行指令的能力,做事规规矩矩,他就是一名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员工了。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