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家有两个活菩萨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傅剑仁
出版社 长征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作者这样写道:我写散文,因为什么?我自己知道,因为爱!人长大了以后,觉得有满肚子的话想说。而这满肚子的话中,最想说的就是爱。我曾经活得很累,真真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

人生的有滋有味像钻石一样,散落在每个人儿时的调皮捣蛋、成长中的奋斗成功、成家后的甜蜜享受、儿子的调皮捣蛋、女儿的撒娇,以及有了新房在装修中遇到的麻烦、有了车子反复跑车管部门的烦琐,等等,日常的凡人琐事之中闪闪发光。

这本散文集,力求把属于作者的凡人琐事连接起来,把作者今后的人生用平凡铺就成路走下去……

内容推荐

收入本书的散文,有的过去发表过,有的一直放在抽屉里,因时间跨度挺长,写作时的心情不同、对事物的认知不同,因而文风也有很大的差别。这本散文集所记录的是作者自己的心路历程,而这一过程不仅与作者的成长吻合,尤其与作者年轻时的幼稚和幻想相吻合,当然也与祖国走过来的步伐基本吻合。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我写散文因为爱

第一辑 军队和军人

难忘人之初

官为排长(一)

官为排长(二)

系在枪刺的忠诚

喊歌

杀猪过年

战友情深

梦到遥远的边疆

明日并非清明节

八宝山感怀

男儿泪

攥紧明天的自己

昂首低头都是情

追寻那个斑斓的梦

啊,父老乡亲

第二辑 家乡和亲人

颤音

母亲风

记忆中的爷爷

高高的谷堆旁

笑对人生自有缘

我的母亲

母亲进城

家有两个活菩萨

瞎子阿婆

穿黑衣的小杨老师

故乡人

一棵草一颗露水养

家乡那弯弯的小河沟

孩提时代真好

我的高中岁月

我住的小区

我与儿子

过着猪一般的幸福生活

第三辑 沉思和感悟

兵马俑的诉说

拜谒司马迁

垂钓人生

钓鱼的滋味

春节放鸽

海滩拾思

天上有个太阳

做官的滋味

凡人的烦恼

不惑之获

梦幻期冀

那夜,那风

月光下,一泓静静的水

彩云下,天的边

打发寂寞

跃上九天看人间

啊!朋友

同学聚会

后记

把自己的平凡连接起来

试读章节

我难以说清,我活了这么几十年,到底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地注意扔掉或不扔掉自己身上那种巴结、趋炎的秉性,尽管这一秉性也许到死也扔不干净,但我确实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想起蒋班长来,怎么也忘不掉蒋班长那眼神。

在通信连炊事班两个月的时间里,令我难以忘怀的还有一件事,也和蒋班长有关系。

我当兵时年龄小,对儿女私情只有蒙蒙咙咙的感觉,加之那个年代把人的情感搞得非常古板、枯燥,不仅电影上、杂志里从不描写拥抱接吻的情节,而且在课堂上也接受了不少把拥抱接吻划归资产阶级生活情调的教育。那时候,大概除了造反派头头有资格谈情说爱外,寻常百姓是不能享受这种待遇的。记得在新兵连时,听说过这样一件事,说我所在的部队调防时,一个营长的妻子来队为丈夫送行,两情绵绵,无法了结,两人在宿舍跳了一段华尔兹,这个营长因此被戴上“小资产阶级意识”的帽子而降为副营长。因为我小小年纪在那个年代接受的是那样的教育,因而对女人是想都不敢想的,在路上碰到女人从来都是目不斜视,也从不问话搭腔,以为这样才能表明自己没有“小资产阶级意识”。

一天中午开饭前,各班的小值日聚集在炊事班的小院等着打饭,文书也来了,他一到便举着一封信嘻嘻哈哈大嚷,说攸县二中(我参军前的中学)来信了,信封上写着“内有照片勿折”,肯定是姑娘写的。看得出来,他没有什么恶意,纯属老兵逗新兵开心。他这么一嚷,各班打饭的小值日全围上去起哄,要拆开看照片,看那姑娘长得漂亮不漂亮。我当时先是一惊,继而显得出奇的冷静,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叫文书当众拆开念信。文书得到我的应允,再加上大家伙起哄,哧一下把信撕开,正要伸手把信拿出来时,蒋班长分开人群,一把将信夺下塞进了口袋。大家伙又起哄,说信不是你的,你为什么不让看,转而叫我拿个主意。我觉得看看也无妨,就劝蒋班长把信和照片给大家看。蒋班长也嘻嘻哈哈的,说他是炊事班长,班里战士的来信,必须先让他看。说罢招呼大家拿盆子打菜打饭。

我注意到,那次蒋班长往文书伸过来的盆里打的肉片炒萝卜有些少。

中午收拾停当后,蒋班长叫其他炊事员回宿舍,把我留下来,从口袋里掏出信,问我知不知道谁写的,我说不知道。蒋班长极当回事地说:“你记住,今后不管谁来信,也不管信的内容是什么,只要是写给你的,你都应该先看,这是对写信人的尊重!”说罢把信交给我走了。

P12-13

序言

         我写散文因为爱

我写散文,因为什么?

我自己知道,因为爱!

人长大了以后,觉得有满肚子的话想说。而这满肚子的话中,最想说的就是爱。

我曾经活得很累,真真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熄灯了,人放平了,脑子还紧忙乎,忙乎着明天的工作安排,忙乎着经验材料的路子,忙乎着上级领导机关来人如何汇报,忙乎着招待宴会上的祝酒词,忙乎着酒食桌上摆什么酒,忙乎着……忙来忙去,把自己忙丢了。突然有一天,我对着镜子一瞧,吓了一跳。这下好了,脸上的皱纹忙出来了,两鬓的白发忙出来了,还有,五脏六腑哪儿都不舒服也忙出来了。

有人告诉我,忙是共产党人的特点。

令我不解的是,这么多共产党人在忙,怎么别人都很轻松,我就这么累?

又有人告诉我,凡是感觉累的人,都是因为缺少爱!

这下算是给我点拨清楚了!

于是我提笔写起散文来。在我看来,诸多文体中,散文是最适宜表达和宣泄爱的文体,也是最适宜崇尚和赞美爱的途径。

我就是在这种爱的宣泄和礼赞中,卸掉了精神上的重负,求得了人生的淡然和珍视。

人是有根儿的。家乡的父老乡亲,家乡的山水草木,家乡的风土人情,还有那家乡的愚昧丑陋,就是人的根儿。这根儿扎根在人的血脉中,扎根在人的灵魂里,无论你怎么想摆脱它都不能!也许你曾经因为家乡的偏僻愚昧、家乡的封闭落后,抑或因为家乡父老在某次政治运动中对你家人的冤屈或不公正,而使得你愤然离去,再也不想见到曾经给过你扭曲了面目的父老乡亲,甚至发过今生今世再也不回来的绝誓。但当你真正长大了以后,你会发现,那只不过是孩子般的斗气。就像一对如胶似漆的夫妻,因为一点不愉快闹得背靠背,睡到半夜两人还要翻过身来一样。

       一

因为人有根儿,那里有你的爱。

我的根儿在家乡,家乡就是我今生今世的恋人!她那并不发达的文明,并不丰满的胸膛,使得我在很小的时候,便在脊背上凝聚起母亲的目光,毅然迈开双腿,向着理想的梦境远行……走了很远很远以后,我疲惫得停下来歇息,枕着时光老人的胳膊,沉沉睡去。我本想睡一觉积蓄体力继续前行,谁料想,我的酣睡使得我的思想长出脚来,载着我的灵魂,向着养育我的那方山水走去。我走回了被我光着身子扑腾得满是欢笑的攸水河,我站在河边打水漂;我走回了严冬也不褪去绿色的桐树山,我爬上树梢掏鸟窝;我走进了满是红花草的稻田,我匍匐在花丛中捉蝴蝶;我走到了高高的谷堆旁,听奶奶讲那过去的事情……家乡是贫瘠的,父老乡亲的生活是清苦的,清苦的生活包容了愚昧和陋习的延续,同时也孕育着古老的俭朴和勤劳,孕育着永不褪色的善良,孕育着对美的追求和对文化的推崇。正像我在《母亲风》中所写的:

……东家的阿婆饿得起不来床,西家的阿

公饿得走不动路,四邻五舍饿得没了鸡犬之声,

没了笑声也没了哭声。可学校的钟声照样敲

响,眼窝儿一天天陷下去的教师,照常站在讲台

打起精神给我们讲“狼来啦”和“孔融让梨”的故

事……夜里漆黑的村子,只是有孩子上学的人

家,有小煤油灯亮着……

我走得离家乡很远很远以后,陷入悲苦的深渊,无法排遣纷繁世事对我的缠绕,更无法摆脱纷繁世事强加给我的劳累和苦痛。但,当我拿起笔来宣泄对家乡的眷恋,同时收获父老乡亲给予的爱的回报后,我立即在这种连根带土的痴爱中,获得了对劳累与苦痛的解脱,获得了生命与灵肉的超越!  啊!我的家乡,我的父老乡亲,我那永远痴情的恋人!

上帝曾经嘱咐我:鸟儿的翅膀长硬以后,无论飞多高多远,都飞不出蓝天的胸膛!

       二

享受与苦痛是人类的一对孪生子。

先哲告诉我:享受与苦痛的能量转换是守恒的。

我告诉先哲:人类向自然界索取了多少,自然界就要向人类加倍报复多少;一个人向社会索取了多少,社会就要向这个人加倍报复多少。

谁也无法自愿熄灭向社会索取的欲火,谁也因此无法逃脱社会强加的报复。

我并不比任何一个活着的人幸运,我只是有自己独特的清醒——享受与苦痛并非等量!

于是,我不得不用宣泄爱来求得平衡!

我有过在和平的阳光下出入硝烟的经历,戴过更多的军人想戴而戴不上的战争花环,收获过父老乡亲的热泪,收获过陌生面孔的笑迎,还收获过用战火镀过金的军功章。

我因此遭到了与这种收获并肩而来的报复!

边境的那个烈士陵园,那个由上千名年轻官兵的英灵组成的新的部落,特别是在风急雨浓的夜晚由部落传出的撼人心魄的号子声,似上帝从天宇传来的谶语,不时在我耳旁响起,搅得我的心绪不得安宁……那个降生人世便由母亲抱着去与长卧青山绿水的父亲相见的小姑娘,她那幼稚的脸上分明写着不是悲哀的神色,不时出现在我的眼前,把我的心扎得生痛……还有那对把儿子从小养大的牛卖掉作盘缠去看儿子的老人,他们爬烈士陵园时那颤颤抖抖的脚步,每一步都似踩在我的心上……还有被残酷的战火吞噬了腿、胳膊和眼睛的战友,他们的形象常常叠印在我手中百元面值的人民币上……

因为这些,我不得不拿起笔来宣泄,宣泄对死人的怀念,宣泄对活人的寄托,宣泄和谐社会才有的爱的享受。

      三

有那么一天,我发现自己竟是如此可怜!

我的可怜,在于我自觉自愿地接受了做人和生活的非正常。我少小离家,身上的每个细胞都塞满了抱负,那么勤奋地做事,那么忘情地读书,那么执著地做官。我养成了走到哪儿都有人跟着的习惯,养成了作指示的习惯,养成了教训人的习惯……我常常在别人的恭维中获得满足,在掌声和笑脸中获得陶醉。

慢慢地,我感觉到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缺憾,一种生命的不足感。

一个黑黑沉沉的夜晚,在我的那间空空荡荡的居室,我发现:

……寂寞像潮水一样漫来,慢慢地漫过我

的胸,漫过我的脖,漫过我的头,把我的意志和

灵魂淹没起来……

……寂寞能把你的衣服扒得精光,把社会

赋予你的权势、地位、尊严也一古脑儿扫尽,然

后让你的灵魂裸露,接受鞭挞……

寂寞的鞭挞,使我获得了一分清醒,一分想糊涂也不能的清醒。在这份儿清醒中,我深深体味了为官者的威风和悲苦,寻常百姓的平凡和幸福;深深体味了为官者在官场周旋的苦恼,寻常百姓靠双手打发日月的享受!这一体味,最终动摇了我那与抱负接吻的思维定势,从人的本质意义上,开始了意念的超越与追求。

……我寄托在我的人生小舟遭遇狂风海啸

或不幸触礁、眼看就要沉没的时候,是妻子甩过

来一根缆绳,拴在我的船头,将我拉回平静的港

湾。尔后她撩拨起轻柔的晚风,抚平我的创伤,

带走我的惊吓,使我把全部的恐惧、彷徨抖落,

当太阳在海上长圆的时候,继续扬帆出航……

我企盼那个淅淅沥沥的雨夜,企盼那根昭示如意永远的热线,企盼那根在我被海浪打翻时甩过来的缆绳,企盼那片属于我的静静的港湾,企盼那双能激发我生命的眼睛……

当我超越现实做这种美好的意恋时,我不得不拿起笔来,采用散文这种最佳文体,宣泄我的爱,宣泄我对爱的礼赞!

       四

谨以此书献给我毕生崇爱的人。

写于1993年5月

后记

          把自己的平凡连接起来

2006年春节,我没有回湖南老家,本想安安静静歇几天,无奈鞭炮太吵,又没有什么幽静处可去,只好到办公室歇着。我办公的地方院落很大,院外鞭炮声传来,已不吵人了,倒是幽静。

躲几天清静,脑子不可能不转,加之依稀传来的鞭炮声叫人想家,于是自己十七岁离家以后的近三十七年岁月,便成了脑子转来转去的主轴……家乡的山山水水,家乡的风土人情,不仅融入儿时调皮捣蛋的有滋有味,而且嵌入自己的血脉灵魂终生受益……告别家乡,走进父老乡亲的热切企盼,学做人,学知识,学文化,不仅成就了自己回忆的骄傲,而且刺痛了自己不同时期成长亏缺的羞愧……于是,我涌动一种写作愿望,用笔记录下来。

参加工作近三十七年,有二十四年是在军队度过的。无论是在军队还是在地方,自己都不是主角,也不是配角,只是个跑龙套的小人物,属于在演职人员栏目不列姓名的一类。我出生在湖南农村,我的父辈是地地道道的苦力汉,我的家谱儿里翻不出半点书香味儿,因而落在自己笔下的文字,怎么也记录不出因父辈的门第而有的骄傲来,也记录不出自己成长过程的杰出、光彩、伟大来,更记录不出自己的惊天动地来,记录出来的全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甚至是些用今天的目光来衡量而令人羞愧的事,诸如逃学,诸如偷人家的瓜果,诸如捡烟屁股,诸如虚荣,诸如巴结领导,等等,在名人、大人的笔下难以见到且不起眼儿的小事。

但是,我为自己的不起眼儿骄傲!

虽然我的人生之路远没有走完,为官之路也还有一段日子,但从走过来的人生之路来看,我还是感到很满足,甚至是很有些自豪的。因为,总体来看我是个心地善良、从不害人的人,不属坏人之列。因为,我这几十年的人生历程,政治旋风刮出了无数害人的陷阱、投机的门槛、钻营的阶梯、诈骗的诱惑,我并非因智商不够而一一躲避、放弃,甚至鄙弃,保持了寻常百姓才有的不起眼儿。还因为,过来的人生之路已经铸就了自己再往下走的惯性,我不可能走出与以前不同的路子来,只能是不起眼儿地走下去。

平凡属于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歇,骑着自行车急急忙忙上班,回到家里洗衣做饭侍候老人孩子,高兴了就唱,不高兴了就骂,该哭就哭,该笑就笑,该打架了拎着拳头就上,如此过个几十年或上百年就死去,等等凡人琐事属于百姓。但正是这些如泥如草的凡人琐事,构成了人类的丰富多彩,构成了人类的生动鲜活,构成了人生的有滋有味。

人活着就很难。一个人从娘肚里出来到埋到土里的几十年或上百年里,生老病死,天灾人祸,处处有把人拉到土里去的陷阱。活着并做个好人就更难了,不偷不摸,不抢不夺,不坑不骗,不害人损人,等等,这些属于寻常百姓的家常便饭,真要一生一世遵循,并教、育子孙谨遵谨守,绝非易事。正是这些寻常百姓极易做到而并非为官为吏的都能做到的凡人琐事,更凸显其光彩和价值,更值得回忆和珍藏。

做官值得作为人生的追求,但也很难。古人说“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莫道一官无用,百姓全靠一官”。虽然这个说法有失偏颇,且不无封建色彩,但并非全无道理。社会离不开严密的管理,没有各个不同阶层的官员,社会管理无从谈起,百姓的安居乐业也便无从谈起。但就这“官”字而言,是可求而不可苛求的。迷信一点儿的说法是,你有没有这个命,你家祖坟冒不冒为官的青烟;现实一点儿的说法是,你是不是这个材料,有没有为官的素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为官者看重机遇。我倒觉得机遇这东西也两说,说得正面点儿,是机会,赶上个好机会,官当上了;说的负面点儿,是投机钻营,有一点儿缝隙就钻,有一点儿关系就贴,一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紧迫感。做官这活儿,诚如很多为官者和不为官者所说的那样,做官与做人、做事是断然不可分的。做官先做人,人做不好,官是绝对做不好的,事也是绝对做不好的。而人要做好,就得似寻常百姓那般谨遵谨守做人的规则,似寻常百姓那般把凡人琐事当作家常便饭。

伟人也要吃饭睡觉。再富有的人也是一天三餐饭,睡觉一张床。虽然吃的质量、睡的档次与寻常百姓有巨大反差,但在平凡这点上是大同小异的。尤其把这种反差放到人类历史的秤盘上来衡量,更是与寻常百姓无异,也是几十年抑或上百年就要死去的。

人生无法浓缩,原因很简单,就是平凡无法浓缩。人生的有滋有味像钻石一样,散落在每个人儿时的调皮捣蛋、成长中的奋斗成功、成家后的甜蜜享受、儿子的调皮捣蛋、女儿的撒娇,以及有了新房在装修中遇到的麻烦、有了车子反复跑车管部门的烦琐,等等,日常的凡人琐事之中闪闪发光。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神仙也无法把这个过程省去,有滋有味就镶嵌在这一过程之中。我的一位同事的孩子曾问我,婚姻是什么?我不假思索地告诉他,婚姻等于吃完早饭吃中饭,吃完中饭吃晚饭,吃完晚饭上床睡觉,一天不吃也不行,一天不睡也不行。这孩子当时大惑不解。待他成家生了孩子以后,他对我那婚姻的解释领悟并升华了,他说,这吃饭睡觉里的内涵太多了,它包含着两口子的奋斗拼搏,包含着自己不同阶段追求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包含着与同事、与同学、与左邻右舍的比较,包含着自己的脸面、家庭的脸面……我倒认为,婚姻是寻常百姓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神圣,也不神秘,平平常常,琐琐碎碎,不能不认真,但也不能太当一回事儿。人生包括婚姻,只有似寻常百姓那般,一天一天把凡人琐事连接起来,一天一天活得有滋有味,直到老去、死去,才是最完美的!

这本散文集,力求把属于我的凡人琐事连接起来,把我今后的人生用平凡铺就成路走下去。

收入本书的散文,有的过去发表过,有的一直放在抽屉里,今年又捡拾回忆陆陆续续写了些。 因时间跨度挺长,写作时的心情不同、对事物的认知不同,因而文风也有很大的差别。但所记录的是自己的心路历程,而这一过程不仅与自己的成长吻合,尤其与自己年轻时的幼稚和幻想相吻合,当然也与祖国走过来的步伐基本吻合。因为这个原因,在结集这本散文时,对过去写的文章只作了个别文字上的修改,写作时的思考、行文风格和认知未作改动。我以为,这样做是对自己、对读者负责。因为不同年龄段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文字写作风格是不一样的,何况还有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政治气候呢。

这本散文集的出版,首先要感谢我的妻子杨柳,她不仅是我后期写的散文中的一个重要角色,而且把我过去写的或记得或不记得的散文,从家里的角角落落全翻出来了。我还要感谢作家张国明,他坚持认为我的散文比小说、报告文学写得要好,鼓励我出一本散文集。我还要感谢我的朋友隋建利,他给我提供了文中精美的照片。我还要感谢我的同事马兰、禹丽芸、尚进和林强,他们在帮我整理文稿的过程中,挑出了很多错别字和病句。这是我没想到的,由此我对他们生出敬意。

文稿要送出版社了,我的心情除了激动,还有些忐忑。

是为后记。

写于2006年10月3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7:2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