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这辈子总要当一次傻瓜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日)木村秋则
出版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辈子总要当一次傻瓜》由木村秋则著,“一个被切成两半的苹果,两年后没有腐烂,只是变成了淡红色的干果,并且神奇地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世界上竟然有这样的苹果,你肯定被震惊了吧!是的,他就是木村大叔种出来的无农药、无化肥的生态苹果。他经历了10年痛苦的磨练,才求得了苹果树的第一次开花。我们曾想是苹果成就了他的传奇,还是他创造了苹果的奇迹?其实是他那“永不放弃”的人生信条铸就了成功和感动。让我们一起开感受木村大叔那苦等10年花开,30年大丰收的心情和感动吧!

内容推荐

《这辈子总要当一次傻瓜》由木村秋则著,主要内容:一个普通苹果的不普通的历练,一位平凡农民的不平凡之举,一段被遗忘年代的不可忘却的感动。木村大叔花30年种出的“奇迹苹果”,证明了人跟大自然超乎想像的生命力!大家都说,木村很努力,其实不是我努力,是苹果树很努力。我一直以为自己在孤军奋战,其实如果没有周围人的支持,我根本不可能有今天。没有比当傻瓜更简单的事了。既然想死,那就在死之前当一次傻瓜吧!

《这辈子总要当一次傻瓜》适合大众阅读。

目录

第一章 苹果,终于开花了

时隔九年的开花

共享日本酒来庆祝

复活的征兆

周边农户的反应也不同寻常

我的成长史

所以讨厌农业

买进巨型拖拉机

第二章 有机农业的艰辛

皮肤脱落,伤痕血红

受哥哥刺激学习有机农业

旗开得胜好事不断

始现于夏季的落叶

被骂“灭灶”

我的梦想变成女儿的梦想

辗转北海道各地打工维生

每日与虫战斗

害虫和益虫的神奇平衡

邻居地里飞来的虫子

向苹果树道歉

如同炼狱的每一天

尝试用大豆改良土壤

第三章 大自然让我死地而后生

差点舍弃稻田

决心以死谢罪

看成苹果树的橡树

只需培育出这种土壤

停止除草

苹果树下是大豆田

腐烂病不治而愈

杂草丛生教会我的事

夜店打工

工作无贵贱

我的苹果树高兴得很

蜱虫消失,蜜蜂现身

苹果官司的回忆

第四章 稻米的自然栽培并不难

请对稻田致谢

自学种稻

有机农业并非安全

制作成熟堆肥

稻谷的所喜所好

稻田干燥后再施粗耕

不施肥的稻根粗

受到宫城县农协的赞赏

绝非奢侈品

用轮胎链除草

野鸭为何袭击稻田

第五章 向世界推广自然栽培

熊都不爱吃的苹果

为何不能依赖机器

“发芽了!”肯尼亚人欢呼雀跃

在家庭菜园进行自然栽培

泥土有净化作用

用农业来预防自然灾害

眼睛发亮的年轻人

连锁超市也有兴趣

热情的韩国

茶叶也能自然栽培

木村秋则苹果冷汤

第六章 一切始于观察

始终观察很重要

拯救沙漠化的农耕地

杂草的妙用

山里的土壤

人类正在破坏土壤的生态系统

细菌体内的氮元素是农田的两倍

挖洞测量土地温度

稻田硬土层下的养分

虫子去了哪里

到了秋天再除草

吃蜱虫的蜱虫

横向种植番茄

天然蔬菜的淡绿色叶子

没有青虫的卷心菜田

虽然不懂植物的语言

转动的萝卜

青瓜卷须会卷起来吗

一直探究到最后

用自然栽培不需要减少耕地面积

物尽其用

枝叶与支流十分重要

后记

试读章节

时隔九年的开花

五月的津轻,宛如宣告期待已久的春天已降临般,一旦樱花开满枝头,苹果花就紧随着盛开枝头,终于到了百花盛开的季节。苹果花在含苞欲放时是深粉红色的花蕾,一旦盛开就变成纯白的颜色。虽然樱花很美,但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苹果花才应该是百花之魁。

樱花是面朝赏花客殷勤盛开的。它的叶子也似乎颇有顾忌般地在花谢后才抽芽。可是,苹果花却从不取悦于人,和光泽耀眼的绿叶一起向着天空绽放。看上去好像有点儿嚣张。虽说如此,但这也只是别家田地的情形。我家的苹果树偏偏多年不曾开花,一直保持沉默,似乎春天从未到访过一样。

九年来我一直实施完全无化肥无农药的栽培,导致苹果地长期以来深受病虫害之苦,一派凄凉景象。我的生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就像是在炼狱。苹果树不开花也成了理所当然的现象。所以,一九八八年(昭和六十三年)五月十三日那天的事让人无法忘怀。

我家有四块苹果地。最初在东岩本山实行无农药无化肥栽培的八十八公亩那块地终于交出了答卷。因为是一九七八年起步的尝试,所以时间已经过了十一个年头。由于田地分散,到了育苗、插秧的季节,我就奔忙于各个田头,已经两周都没有去看苹果地了,也许是出于恐惧而在刻意回避。

邻田农户竹谷银三先生在七点左右来到我家。那时,我正准备去田里插秧,穿好了长筒雨靴。竹谷先生告诉我:“木村,木村,你去地里看了?开花了呢。”虽然内心期待过今年真的会开,但正因为一直饱尝辛酸,所以甚至害怕去确认。对于“开花了”的喜报,不由得回应了一句“真的吗”,一瞬间,还以为是被糊弄了。

可是,想到说不定的可能性就匆忙叫上老婆美千子,穿着插秧用的长筒雨靴就骑上了半旧的摩托车。老婆在轻便摩托车的行李架上垫了个坐垫坐了上来,默默地紧紧抱住我。摩托车全速驰行在乡间的石子路上,顺山而上,我满脑子一片混乱,甚至都不知道是怎么到达目的地的。靠前的邻田里有一间被巨松包围的小屋。我把摩托车停在那块地里,从那里却无法举步走向自己的地。的确想亲眼确认一下苹果树是

否开花,但害怕看到失望,脚步就怎么也不听使唤。春天的苹果地,由于树叶小就可以一望到头。其他苹果地在春天

里满树繁花是理所当然的,但在我的地里却不同寻常。所以,甚至让我多次怀疑是不是把别人家的地错看成了自己的。我偷窥似地让视线晃过自家地里,看到的不是绿色,而是阳光照射下耀眼的白色。“啊,好白!”我想那时情不自禁这么感叹了一句。

“太好了,真棒啊!”接着,眼泪模糊了我的视线。我和老婆两个人伫立在那里默默流泪。那是永生难忘的一天。虽然已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可即便是现在回想起来还会泪流满面。

苹果树自力更生竭尽全力为我开出了美丽的花。苹果树终于理解了我的心声。这么想着,喜悦之情油然而生。我好不容易走到自家地里,“啊,开花了!开花了!”高兴得好半天都在地里手舞足蹈。也许我像那个版画家的栋方志功先生吧。可能由于我们共同继承了津轻人顽强拼搏的血脉吧。栋方先生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版画创作上,甚至被称为“画痴”。也有人把一心扑在无农药栽培苹果上的我称为“苹果界的栋方志功”。感谢肯定,倍感荣幸。

此后,我又去了晚一年投入无化肥无农药栽培的一百二十公亩苹果地,看到那里也多少开了一些花,还去了另外两块小面积的苹果地,全部都确认了一遍。

P2-4

序言

卷首语

苹果自古以来遭遇的病虫害多到甚至被认为是需要依靠农药来栽培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们一直致力和这些病虫害的斗争中。我想现今支撑起苹果产业的是肥料和农药公司的技术研发,其效果远远超过生产者本身的技术。然而,我终于能给不使用肥料、农药就无法生产的苹果栽培史画上一个休止符了。我种出了切口不会氧化、糖分极高、充满生命力的苹果。

放弃公司工作后,对农业完全无知的我投入到不合常情的“自然栽培”中,损失巨大,经历了多年零收成(无收入)的生活。在苹果树结出果实之前,自己坚持的道路是好是坏,无论问谁都得不到答案,也没有可以参考的书籍。一切都依托从失败中获取的知识而坚持下来。我的梦想总是处于生死存亡的危险边缘。我在没有答案的世界里,全力以赴面对戏剧化的每一天。

在传统农业转型后的第十一年,满园盛开苹果花的美景令我终生难忘。我不由得感谢在漫长时间里一直忍耐生存下来的苹果树,还有支持苹果树的杂草、泥土以及周围的一切环境。最初,我曾默默祈祷哪怕只是结出一个苹果也好,但看着苹果树日渐枯萎下去,不忍心看到它们完全枯死,就走到每棵苹果树前倾诉道:一个果实都不结也没有关系,请不要枯死。于是,存活下来的苹果树终于在如今为我开花结果了。

由于苹果树不结果的期间过于漫长,那阶段,我就学会了黄瓜、茄子、萝卜、卷心菜等蔬菜以及稻米的自然栽培方法。蔬菜和稻米的自然栽培在距今二十多年前就已取得相当大的成果,此后,融入各种诀窍发展至今。

苹果的自然栽培却依然困难。这是因为苹果进行了太多的品种改良,与原种已相去甚远。和苹果相比,同样是无肥料、无农药的栽培,稻米和蔬菜却能令人意外地顺利取得成功。

我常对全国的农民这么说:“大家的身体可以结出一个苹果或一粒米吗?人类无论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自己开出一朵苹果花来。结出米粒的是稻子,长出苹果的是苹果树。主人公不是人类,而是苹果树或稻子。人类只不过是在帮助它们而已。请大家充分理解到这一点。”

当时,我曾自大地认为是自己在创造苹果。在重复失败中,坚持自然栽培使我懂得了我能做的仅仅是帮助营造一个适合苹果生长的环境而已。在地球上,人类也只不过是一种生物,和树木、动物、花卉、昆虫们皆为兄弟姐妹,彼此共同生存在大自然中。

我认为人类应该更为谦虚,学会思考。人类并不是大自然的支配者,而是存在于大自然中的一分子。假定神明愿意倾听地球上大家的愿望。人类会祈愿“希望全家人生活得富裕幸福”等等。

神明接着倾听树木、鸟和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愿望。那么,什么愿望为数最多呢?“还是人类从地球上消失为好”。我对于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进行农业生产充满了骄傲。因为这是无中生有的过程。这正是和大自然共同生存的老百姓的生活妙趣。我从事这种农业是幸福的。因为,以前害怕农药而总是蒙头盖面的,如今,全家人可以有说有笑地投入工作。

不使用农药和肥料不仅关乎食品的安全,还有利于地球环境的保护。我致力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教授这种自然栽培已有十七个年头。那些终于赞同我观点的生产者已开始在各地采取行动。我梦想

着,在不久的将来,自然栽培得以推广,各地恢复自然的原貌,重现濒临灭绝的昆虫与淡水鱼,以及近在咫尺的田园美景。

最后,本次出版受到日本经济新闻出版社樱井保幸先生的大力协助,在此深表谢意。

二〇〇九年三月

作者

后记

一九九一年秋,十九号台风给津轻的苹果地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我去专题采访时,当地的前辈记者也是我的老朋友将木村秋则先生介绍给了我。

以苹果产业为经济支柱的津轻一派凄凉景象,满地都是被台风吹落的苹果,宛如死尸累累。青壮劳动力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町里失去了家庭团圆的温馨气氛。刚过四十岁的木村先生牙也掉了,一副苍老的样子,我感觉他一定吃了不少苦,充满了作为农民的自信和骄傲。

听木村先生说和我相遇时,正是生计开始有所转机的时候,“终于可以靠苹果吃饭了”。从开始苹果的无肥料、无农药栽培,十四年岁月已悄然流逝。零收成的时期太长,但即便在极度贫困的生活中也不感觉到辛苦,反而从那时开始奔忙在全国各地进行大米与蔬菜的自然栽培的演讲与指导,也在仁木町的苹果官司上露过脸。我觉得木村先生是个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的大好人。凭着天生的爽朗性格与津轻人顽强拼搏的精神,颠覆了“靠农药生产苹果的常识”。

沿日本海北上的十九号强台风也没有对木村先生的苹果地造成太大的破坏。旁边地里的树却倒了一大片。树木一旦倒下,连续四五年都要伤脑筋。如果根部有所断裂,则要八年时间才能恢复。木村先生的地里却连苹果都几乎没有掉落,显然抗灾能力很强。

使用过农药与肥料的树木,枝蔓僵直,弱不禁风。木村先生的苹果树,枝蔓柔软富有弹性,果实不易掉落。遇上稍大的风也纹丝不动。每棵树的新根纵横伸展,细细的根毛吸收了充足的养分,就会牢固地支撑起树木。

一九九二年二月,木村先生给日本经济报文化栏读物投了一篇名为“自然培育出来的梦幻苹果”的文章。木村先生把那刊登出来的报纸拿给中学恩师看。木村先生在当地并未受到正确的评价,还被视为异端分子。苹果刚开始结果才四五年,班主任也说:“净听到一些不好的传闻。”恩师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发自内心地高兴,当然也慰问了木村先生的辛劳,还鼓励了他。

一九九四年,为了采访木村先生彻底以无农药、无肥料、无除草剂的生态系农业方式来挑战稻米栽培的创举,我再次拜访了他,并和农民们一起体会到了插秧的感动。

笔耕不辍的木村先生在高中时代曾担任过笔耕社团的社长,由于誊写版的需要训练出一手颇具个f生特色的字迹,经常写信或发传真给我,有时也会在信件之后寄来田里收获的蔬菜,让我多次大饱口福,深受感动。一九九五年八月三十日发来的长篇传真充分反映了木村先生的思想,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可以看出木村先生对农业与食品安全的思考,一直以来都丝毫没有动摇。这封传真把木村先生始终不变的坚持与热情都表达出来了,我时时会重读回味。征得木村先生的同意后,一并刊登于此。  谢谢你的传真。

今天是久违的晴天,岩木山顶的雄姿也如此清晰,让人一览无遗。八月多雨,雨水如此之多,我都想把它们打包寄去关东地区了。天气也依旧凉爽,事实上早晚甚至让人觉得寒冷,宛如已经过了九月中旬似的。

苹果的果实也不断变大,还能到处看到早生种的“津轻苹果”开始变红。津轻即将正式进入秋天了。因为多雨,各个苹果地都有苹果病害发生,但持续的恶劣天气造成农药也无法喷洒。在今天这个难得放晴的日子里,大型高速喷雾车的鼓风机就像在合唱一样到处都响了起来。天气预报说明天也是晴天,看来周边的苹果地还要再喷洒一天农药。

另一方面,水稻田里能不能丰收还是个未知数,但哪儿都不见人影。想必是觉得谷物成熟后就不必去田里照看了,由此可见大家如此随便的态度,令我无限悲伤。

人们开始遗忘是稻子结出了大米,还以为是人类创造出了大米吧。我的稻子今年也很争气,收割前呈现出一片真正的金黄色。

工藤先生,想必您也察觉到了吧。一般栽培的稻田或是使用家禽粪便做肥料的稻田里,稻穗的金黄色变成浑浊的灰色。而且,部分苹果也会由于连续降雨而引发病害,但我却很顺利。多么不可思议,什么养分都没给予的苹果树却长势极好,恢复得丝毫不逊色于旁边地里。虽然一路努力过来,过程稍显漫长些,但所谓不使用氮、磷、钾元素会使树木变弱并停止生长的常识到底是什么呢?没有农药极其困难,几乎不可能祛除病虫害的常识又是什么呢?我致力于自然栽培十七年,经历了反复的失败,对这些抱有很深的疑问。害虫在逐年减少,现在甚至已经看不到。当然害虫造成的危害也已完全不存在。我自己年轻时也是追求效率的人。但自从开始用心自然栽培后,这个词就从我身上消失了。并且尽可能不提起数字。这是因为农业不能用数字来衡量。当然除了农业以外,特别是工业产品可以彻底使用数字来衡量。

人体自身是无法产出一粒米或结出一个苹果的。我也只不过是个照顾稻子和苹果树的守护者。

在津轻,有句谚语说:“七月插秧结不了穗。”七月四日我在一块田里插了秧,周围人都笑话我,但如今谁也不笑了。因为现在稻子都分了叶、抽了穗。

现在总能听到一些闲言碎语,像是“木村肯定在田里加了什么东西”“稻谷的种子和我们的不一样”或者“不施肥不可能种出那种稻子”。我除了去年的稻秸以外什么也没放。从挑战苹果自然栽培的时候就听·赁了人们随意的评论,听得耳朵都已起茧,也就不会特别在意了。

我的自然栽培和一般栽培的不同之处只有三点,即春天的起耕一翻土一水管理。但得出这个经验也花了三四年时间。  八月八日从长野来访的人感到难以置信,挖起一株稻子后惊讶于根的壮硕。比施了肥料、堆肥的稻根大了一倍多。

种植苹果也是和大米一样的情况。一直来总听到别人随心所欲乱说:“肯定是加了东西的”“不施几次肥地话不会长成这样”之类的话。农协等更是对我不满。我真无法理解他们的想法。日本的苹果产量多达上百万吨,我的产量小到几乎算不上数。为什么还要诋毁我呢?

住在兵库县的一位和歌诗人,在很久以前为我作过一首诗。

灭灶啊灭灶,诋毁无止尽,开拓新道路,明日之农业。

我只记得这些了。弱小的狗叫个不停,强大的狗却从不叫嚣。无论别人再怎么说,我都是只强大的狗。嘿嘿,伽利略提出的“日心说”最初也没被人们认同。我现在的状态不是和当时的他很像吗?人类失去正邪的判断能力,出于对利益和权力的欲望而丧失灵魂。所以,全世界都玩起了金钱游戏。

我自己的父亲开始衰老变得怕累,这才让我察觉到一些事实。以前的人没有像现在这么长寿,但老年痴呆却很罕见。营养学与医学也不像现在这么发达,饮食条件也没有现在好。为什么不会得老年痴呆呢?原因完全在于“食物”。以前肥料与农药的使用受现实局限,所以用得很少,虽然称不上是自然食物,但比起现在来更接近自然吧。

而且,据说以前的食品添加剂致癌性高,现在都已销声匿迹了。由于当时不像现在这样严格管制,所以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也很大吧。但癌症的发生率却很低。现在,没有患癌症是运气好,活下来了却转而患了老年痴呆症。今后高龄化社会结构会不断发展,这些终将无法避免。虽然许多领域都在研究,但也许可以凭借食物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改善。自然的产物是良药,而且是不苦的良药。不仅治疗身体,也治愈心灵。于是,首次将健体与康心融为一体,这才是健康这个词产生的意义(这件事我之前在外国人面前也说过)。

学校的老师告诉过我:现在的学生批评不得。据说一批评,就会顶嘴:“我哪里错了?”“我一点儿也没错。”超市里整年都有蔬菜与水果,因此感受不到四季。所以,不少学生都以为番茄枝上一整年都会结出番茄,让我惊讶不已。

这就是背负着经济大国日本未来的年轻人的生动一面。食物也是能改变人心的魔物,所以,我即使被叫做傻瓜、老好人,也要继续努力。成果不会马上体现,也许会耗费几十年时间。伽利略的学说也是在几百年之后才被认同的,所以自然栽培可能也一样吧。

很抱歉写了这么多。我和山崎光雄会长(原西武百货店会长,也是助力木村先生梦想的辅佐人)见面后,开始经常外出。老实说,我很担心苹果与稻子,即使人在外地也从未忘记过它们。特别是从今年开始不再让父亲务农干活了,只有老婆和我两个人支撑起一切。因此虽然效率不如他人,但如今也进展顺利。要说为什么经常出门在外?这是因为山崎会长建议我成立法人,并命名为“木村兴农社”,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进行一些前期准备。我梦想在全国有更多的顾客能理解我。打算把多年以来的经验先确立为技术,进而扩大面积来推广生产。

为了尽可能缩减投资,打算租借农地使用。目前苹果地就维持现状,稻田从十公顷左右面积开始尝试种植。稻田进行机械化种植是可行的,随之需要多少工作人员,现在抽空都在计划。不限于周边的农地,往返两三个小时的车程也没办法。观察今年大米的动向,使之具体化,并与山崎会长进行了洽谈。

已请NTT帮忙更改传真上打印的发信人名称。由于我即使看了说明书也还是不明白如何更改。说到为什么要观察今年稻米的动向,是因为推测到有相当多的农民已经对稻米种植失去了信心。苹果也由于可以自由进口、消费者不太爱吃等原因而形势严峻。苹果种植户很多,但苹果树要适应自然栽培却需要多年岁月,因此和种植稻米相同并不能轻而易举获得成功,只能循序渐进慢慢来。所以计划先从稻田开始试验。我的信念是要做就要做农民中的专家。明天开始就要着手于“津轻苹果”的变红养护了。非常感谢你,我会秉承“至诚感天”的原则,在自然栽培这条路上一往直前,今后也请多多关照。

青森县木村秋则

时间是凌晨两点零五分。木村先生发出传真后,虽然全身疲惫,但仍以无穷的热情诉说着梦想和希望。

我想再介绍一封木村先生在一九九七年一月二日写的信。它让我很好地了解到木村先生夫妻俩在经济上捉襟见肘极的生活中,勇敢面对相互扶持共同坚守着这份农业上的执著追求。

我除了说“加油”,也不能做什么。

恭贺新年。

从年底二十九日到今日中午,天气稳定,大部分积雪也已消融,久违地看到了沥青马路。因为黑猫等送货上门的快递公司在年底年初都不休息,所以昨天和今天我都在做些装箱打包的工作,会一直发货到三十一日。当然,正式营业是从一月四日开始。

平成八年,对我而言是发生特大意外事件的一年。身强力壮的老婆由于过度劳累而吐血病倒了。从十月上旬开始我们俩每天都一直要工作到凌晨两点左右,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前一天是我病倒了,第二天老婆也病倒了。我们彼此都感觉到岁月不饶人,不过现在健康状况良好。从六日开始硬是让老婆住进了医院。作为夫妻,特别是我这种大男人,一直让老婆受苦受累,真是不称职的丈夫。我在深刻反省中。今年第一次雇佣了四个临时工。光靠我们夫妻俩已经应付不了家庭苹果产业,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我有个梦想,就是希望改变日本的“农业”。说到改变“农业”可能会遭到强烈的反对,于是先采用改变“食物”的这种说法,从今年开始采取行动。我认为农业是所有学问的集合体,也是所有产业的根本所在。但是,也许以日本为首,全世界都有相同之处的是如今所有产业都已过度使用能源,正如逆流产卵的大马哈鱼。(后略)

“木村兴农社”法人化后,把木村先生的农业从家庭产业转变过来,让木村先生的不使用肥料、农药、除草剂的自然栽培在不久的将来普及全世界,并建立学校(暂时称之为“传习馆”),使梦想不断拓展逐一成真。虽然放弃耕作的田地与农业的荒废情况都在不断增多,但若有年轻人能加入的充满快乐和希望的农业,木村先生的自然栽培必定首当其冲。我盼望着早日出现能够好好传承木村先生的高超技术和栽培精神的弟子,把自然栽培推广到全日本乃至世界各地的农出里去。

木村先生从NHK的一档“专家风范”栏目里认识了脑科学者茂木健一郎先生,与他十分投缘。两人交谈起来就像说相声一样合拍,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里收获的宝贵成果能引起共鸣。木村先生突然来了一句:“茂木先生是脑科学者,而我是农科学者,哈哈哈,读音相同(日语里脑科和农科发音相同)。”木村先生对大自然的观察能力,连学者们也望尘莫及。我相信“木村世界”在这种热情下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拓展。

日本经济报社编辑委员工藤宪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6: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