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是高等学校理、工、农、林、动、生、法等专业学生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大学物理实验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作者胡林、余克俭)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并校后新贵州大学校区和实验室的建设情况,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与时俱进的新要求,针对贵州大学各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需求,加强了光学综合性实验项目,并在更新了所有仪器设备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大学物理实验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作者胡林、余克俭)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结合贵州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建设的实际经验编写而成。《大学物理实验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注重强化实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物理实验思想的训练,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质,重点突出能力培养和创新意识的训练。本书在编排上力求突出时代特色,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编排实验内容,力求做到实验原理简明扼要、实验方法清晰合理、数据处理规范。本书主要内容有绪论、物理测量的数据处理、预备性实验、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及附录七部分,分层次收录了49个实验,其中预备性实验6个、基础性实验16个(按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顺序排列)、综合与研究性实验(含近代物理实验)27个。
本书为高等院校理、工、农、林、动、生、法等各专业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供其他有关专业选用。
前言
绪论1
第1章 物理测量的数据处理3
1.1 测量与误差3
1.2 不确定度与分类.5
1.3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10
1.4 物理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12
1.5 对不确定度的几点说明15
1.6 实验报告及记录单实例16
第2章 预备性实验21
实验2.1 力学基本物理量的测量21
实验2.2 用气垫导轨测速度和加速度28
实验2.3 电学基础实验33
实验2.4 万用电表的组装和使用42
实验2.5 分光计的基本操作47
实验2.6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52
第3章 基础性实验60
实验3.1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60
实验3.2 弦振动实验63
实验3.3 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69
实验3.4 用拉伸法测金属丝的弹性模量74
实验3.5 用单摆法测重力加速度77
实验3.6 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80
实验3.7 用冷却法测量金属的比热容83
实验3.8 用惠斯顿电桥测电阻86
实验3.9 用开尔文电桥测低电阻89
实验3.10 示波器的使用93
实验3.11 测伏安特性曲线101
实验3.12 基本电路原理与分析106
实验3.13 霍尔效应实验109
实验3.14 光学基础综合实验115
实验3.15 牛顿环119
实验3.16 单缝衍射124
第4章 综合性实验130
实验4.1 导热系数的测量130
实验4.2 用落球法测定液体的黏度133
实验4.3 声速的测定138
实验4.4 电位差计的应用142
实验4.5 电表的扩程与校准148
实验4.6 RLC电路的暂态特性152
实验4.7 RLC电路的稳态特性156
实验4.8 交流电桥160
实验4.9 利用非平衡电桥研究热敏电阻特性165
实验4.10 三棱镜顶角的测定169
实验4.11 光栅衍射171
实验4.12 利用分光计测介质折射率和色散曲线174
实验4.13 迈克尔逊干涉仪及其应用179
实验4.14 激光调腔实验187
实验4.15 声光衍射与液体中声速的测定191
实验4.16 金属电子逸出功的测定195
第5章 研究性实验200
实验5.1 密立根油滴实验200
实验5.2 黑体实验研究204
实验5.3 变温霍尔效应实验211
实验5.4 铁电体电滞回线测量213
实验5.5 传感器实验218
实验5.6 多普勒效应及声速的测试与应用226
实验5.7 利用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量233
实验5.8 夫兰克-赫兹实验238
实验5.9 光的偏振特性241
实验5.10 用椭圆偏振方法测量透明介质薄膜厚度248
实验5.11 用椭圆偏振仪测量金属薄膜的复折射率253
附录258
附录A 常用物理基本常数258
附录B 常用物理量的符号、SI单位259
附录C 常用物理数据260
参考文献267
目录大学物理实验教程